1、 密度与质量公式:=m/v1、 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 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 单位主单位:千克/米,常用单位:克/厘米 3 4、 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 1.0103 千克.5、 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6、 应用:(1)据 m = 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2、 (3)可据 v = m /求物体的体积。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 物 液 可完全浸入; 物 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 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 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 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b 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
3、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 m2 c 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D,用公式=m/V 求出盐水的密度 =m/v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a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 m.b 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 V1.c 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五、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对绝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水的反常膨胀:水在 0-4时反常膨胀(热缩冷胀)4密度最大。密度应
4、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 3、求体积。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的方法:1. 利用密度:物体的密度等于材料的密度是实心,小于材料的密度是空心。2. 利用体积:用物体的质量除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材料的体积(实心体积),若和物体的体积相等是实心,小于物体的体积是空心的。3. 利用质量:假设物体时实心的,用物体的体积乘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质量,这个值和物体的质量相等是实心的的,大于物体的质量是空心的测试 1 1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 kg/m3 它的物理意义是 2 对公式 =m/v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对于不同物质m 越大v 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 与 v 成反比。
5、C 对于不同物质 越小m 越小。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 v 成正比。3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 因为质量减小 所以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 所以密度变大C 其质量改变 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 故密度肯定改变。4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越大 密度越大 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 还是放在地球上 密度不变。C 由 =m/v 可知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5 正方体铜块的底面积为 S,高为 H,将这块铜块改铸成高为 2H 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不能确定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 质量大 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C 体积小的物体 其密度反而小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 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 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 水和煤油 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A 煤油 B 水 C 盐水 D 一样高8 一金属块的密度为 质量为 M 把它分割成三等份 那么 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3M B /3M/3 C M D M/3 通常说的“木头比铁轻”是指木头的_ 比铁小10. 一块金属 质量是 15.8kg 体积是 210-3m3 它的密度是_ kg/m3,若将金属切去 2/3 则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