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1723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窃读记》名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7窃读记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贪婪、饥饿、惧怕、充足、饥肠辘辘”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了文意1、教师导言:记得我们学过一个对联

2、:“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2、引入: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3、学生汇报。4、小结: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的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2 / 75、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师: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题目“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

3、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解释有:偷盗;私自,暗中;用作谦辞。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种)6、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生说说课文的内容)7、质疑: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或改变?)二、初读全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通顺。2、学生读后说一说本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及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3、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汇报字词学习情况。(1)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同学进行补

4、充。(2)教师重点提示。字形:注意“檐、惧、碗、酸、撑”的字形,可以采用强化部件记忆和编字谜等形式辅助识记。读音:“目的地”的“的”是多音字;“踮”读 din,三声;“暂”,四声,平舌音。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窃读记”,一起来闯关吧!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1、抄写词语。2、阅读林海音的相关作品,了解她的人生经历。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品味情感3 / 71、教师引学:同学们,读书有千百般滋味,请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请用“_”画出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

5、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3、生自由读文,画句子。4、汇报交流:预设:苦。(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边默读边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师:品析了动作,揣摩了心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师:同学们,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引读:师:请同学们捧起你的书,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辛苦。师:放学后,我急匆匆地

6、从学校赶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师:我又急匆匆地赶到另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可这时候,我该回家了。师:第二天放学后,我又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贪婪地读着”。师:这就是“窃读”的滋味。4 / 7预设:酸。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这一读就是两个多钟头!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师:同学们,这种酸

7、只是身体上的酸。比这种酸还要酸的情况在哪里?预设:甜。(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同学们,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好不好?能不能说“我像一只小兔子,悠闲地读着”?这样读书,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教师导学:请同学们闭眼想象作者的滋味。预设:甜中有苦,苦中有辣。(5)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

8、喊着:“大些!再大些!”学生谈体会。教师引读:“装”这个词说得好!一起看看“我”是怎么“假装”来掩人耳目的。每人一句,读读这一段。教师引问:哦,作者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可不一样啊!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学生回答:(心口不一、口是心非)(6)教师引学:这么说来,这是一个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坏学生了?作者做一套想一套只是为了什么?5、教师质疑: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还要忍受哪些不好受的滋味啊?6、学生汇报交流。(忍受了腿酸脚麻、饥肠辘辘,经历了担忧、恐慌、惧怕、痛苦,最终体验了惊喜、快乐、满足、幸福。)5 / 77、在酸甜苦辣的交织中,作者却仍旧说“我很快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对

9、书的挚爱)8、诗人徐志摩曾这样形容读书的愉悦:“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受了感动,精神上复新了一般。似乎每一个字有灵魂,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说一说。(生交流)9、讨论:作者为什么如此痴迷于读书?怎样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1)学生汇报。(2)预设回答:吃饭能让身体成长,读书能获取精神的养分,让自己成熟、豁达。读书和长大有相类似的地方。读书的滋味是丰富的,酸甜苦辣都有,人生就像一本书,成长的过程也包含酸甜苦辣,逆境中更能

10、磨炼人的意志。二、再读课文,感悟尊严1、教师导学: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作者是那么好读书,在读书中品尝了酸甜苦辣。我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读?2、教师引导: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耻辱。小女孩没有钱,只能在“窃读”中满足对书籍的渴求,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请大家抓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重点词句,一边咀嚼一边提出问题,加深理解。预设问题:(1)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为什么小女孩用眼睛寻找而不用手去翻找?)(2)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为什么小女孩要装着皱起眉头?她装给谁看?)(3)我要把自

11、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为什么“贴”在大人身边?“站”不行吗?)3、小结: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关于“自尊”和“高尚”的,不如说是被现实生活逼的,在现实困难和强烈渴望之间的无奈,属于一个孩子式的机灵和狡猾。6 / 7需要体会的不是“自尊”和“高尚”,如果需要引导,要思考的是:当一种愿望和爱好过于强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克服苦难,去努力实现和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强烈的愿望和爱好也许正是一个人成功或改变自己命运的开始。你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吗?4、教师引学:文中写到了书店老板,你赞成老板的做法吗?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

12、展开想象,完成填空。(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店员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_。”(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示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我想对他说:“_。”(3)出示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全文。本文的语言朴实生动,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很到位,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读书人,(师)她为了读书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师)她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师)她为了读书像(生答)一匹“饿狼”;(师)她为了读书更是(生答)“口是心非”!(师)因为她让我们明白了(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2、拓展延伸,丰富阅读。课文中虽然只是记录了林海音在少年时期读书的一小段经历,但她对读书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为她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实,爱读书的人有很多,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都读了不少书,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爱读书的人吗?说说他们是怎样读书的。3、小结:(师生共同齐读)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四、巩固练习打开“阅读训练-窃读记”,一起来闯关吧!7 / 7五、布置作业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感想?请写下窃读记的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