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 1884 年3、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4、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2.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从近代史时期的侵略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2、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
2、叛和 1884 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争中一些民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的讲述,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复习重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史实。复习难点: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落后就要挨打。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
3、型练习复习过程:一、 总体概述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 20 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专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二、 中考热点链接 1、 从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期,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史时期列强侵华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火烧圆明园、黄海海战、八国联军的侵华等;中国人民的抗争,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台湾、邓世昌
4、在黄海为国捐躯,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中考容易考到的内容。2、 关注台湾问题,联系相关史实和当今台湾政治动向分析其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引起的反响三、 中考试题回放1、 (2005 年河北)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解析: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明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中英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被迫开放,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故此题选 A 项。2、 (2004 吉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A、 向外国侵略者借
5、师“助剿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联军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而且不允许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D五、 模拟实战训练1.初二 1 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2.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 2
6、100 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谁所写?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两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澘;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乡愁(节选)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回答:(1) 春愁提到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中国人民在 1945 年 10 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3)结合乡愁表达的愿望和相关历史知识,指出必将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出 2 条即可)作业
7、: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二 近代化的起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情感价值观:1、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但也正是由于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化发展
8、缓慢而曲折。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要辨证的对待,全面的评价。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同步进行。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3、我们要学习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认识到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
9、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条鲜明的主线是近代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 “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二、
10、中考热点链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尽管去年中考已经出现过一个非选择性试题,但作为一个考查的重点,今年在复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加以注意。例如: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人才,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等等方面。三、 中考试题回放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1)图中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A、民报 B、江南制造总局 C、新青年 D、公车上书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
11、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如图 8)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解析】这道题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提问,突破了知识与能力的范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对近代化探索特点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答案】 (1) B D A C(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变法图强) 民主、科学(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
12、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评分说明:该题要求考生对相关史实进行概括,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的表述不一致,但意思相符,可参照给分。若考生在概括特点时能结合社会背景因素作答,可酌情加 1 分)四、模拟实战训练1、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地位C、壮大汉族地主势力 D、挽救民族危亡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官员贪污腐败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五四爱
13、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过程与方法:1、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2、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3、认识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4、从
14、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情感价值观:1、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2、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3、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4、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5、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15、活复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 中共一大 二大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长征 西安事变复习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4 年,国共两党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进行了大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缺乏斗争经验,大革命失败了。为了反抗国民党的统治,进行了武装革命,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红军踏上
16、了漫漫长征路,遵义会议的召开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二、中考热点链接1、2006 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85 周年。关于党的历程是考查的重点。2、200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知识的考查是一个重点。涉及到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标志,重要历史事件,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等内容。三、中考试题回放(2005 河北)下列会议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
17、命道路的历程,在 1921 年召开的中共“一大”上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在 1922 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在现阶段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大革命失败后,1927 年 8 月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依据上面的分析,正确顺序应该是 2、1、3、4,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B四、模拟实战训练1、每年的 7 月 1 日学校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这是为了纪念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新中国的成立2、 “打倒
18、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国民革命歌诞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1927 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被判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大革命失败后,富有创新精神的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回答 49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经过;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了解中国军民
19、抵抗侵略的英勇事迹。(3)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七大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分析总结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2)比较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的异同;(3)通过探究、讨论,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胜利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东北人民的抗日事迹,感受他们不畏强敌,顽强斗争的精神。(2)讲述中国军民的抗日故事,体会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信念;认识到发展与强大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0、(3)通过学习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丧,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民族矛盾逐
21、步上升,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在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二、中考热点链接:1、抗日战争的内容在近几年历史中考中多少都有所涉及。2、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也是与本专题内容相关的一个热点问题。三、中考试题回放:例 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A共产
22、国际七大的指导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开始日益取代阶级矛盾。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四、模拟实战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D引发了全民
23、族的抗战2、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A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D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3、观察右侧漫画,如果让你撰文批驳这一现象(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 ,你可以引用的论据有: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 30 万人以上。日本在中国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在其全面侵华期间,致使中国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一千亿美元。七七事变后侵占北平,烧毁了圆明园。A B C D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实行全民族抗战 B中共坚持敌
24、后抗战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解放战争从此开始转入战略进攻。了解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时间、结果;掌握三大战役的背景。过程与方法:分析挺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讨论解决重庆谈判的作用。分析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迅速颠覆的原因;从三大战役示意图上能够读出重要信息,提高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英
25、明、伟大的党。通过三大战役过程的学习以及相关影视资料,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通过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渡江战役以后,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二、中考
26、热点链接:1、台湾问题是与本单元相关的现实热点问题。自 1985 年马关条约签定到抗日战争胜利,台湾被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是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随即一手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最终败逃台湾,从此长期盘踞台湾。由于美国的干涉,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台湾问题至今已成为阻碍祖国统一的唯一障碍。2.1949 年 3 月 25 日,和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4 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 ,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21 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三、中考试题回放:例 1: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
27、献是A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了基础 B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C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序幕 D指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2005 年河北省课改区文科综合试题解析:该题考查我们对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对所学知识具有快速、准确的再认再现能力,而这一切能力的基点是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程度。A 项说的是陈独秀, B 项指彭德怀,D 项为林彪、罗荣桓。 答案:C例 2: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右图为西柏坡所在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该省区为(河北省轮廓图)A贵州
28、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江西省解析: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丰富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把相近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历史学科和政治、地理、语文学科联系都比较密切,学习中要引起我们注意。此题的解题思路有两种:一、结合地理课本上学的中国的行政区划,可知该图为河北省。二、人教旧版历史课本第四册在讲“七届二中全会”时,提到会议地点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人教新版历史课本没有讲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只是在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导入框中提到会议名称,在配套的地图册上我们也可
29、以看出西柏坡在河北省。四、模拟实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A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工人、农民同地主、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 以下人物中西安事变谈判和重庆谈判均参加的是3、 陈毅同志在 1947 年作诗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扬立马薄燕台。 ”它指的是人民解放军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进行战略大反攻 D进行战略大决战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
30、计:课后反思:专题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以申报 、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学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事实;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近代民族工业三个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的原因,总结其总的发展特征;比较近代
31、社会生活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把平时看到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中学各学科知识与历史学科知识有联系、有交叉、有融合,能够融会贯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张謇等民族资本家兴办实业;实业报国内容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学习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这些杰出人物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不迷信权威,敢于
32、创新的优秀品质;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学习,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培养唯物史观。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面对西方的侵略,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以张謇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发展艰难、曲折。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逐步传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一批满怀爱国热情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纷
33、纷著书立说,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了很大发展,文学艺术作品也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二、中考热点链接:中国的近代化成为近几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要讲的是政治方面的近代化。除此之外还有本单元提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另外,本专题的一部分内容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出现的新内容,还有一部分内容分散在旧版教材的一些相应课文中,但原来大多为大纲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也就成为过去中考的盲区。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它将越来越成为今后中考的密切关注点。因此,不要等闲视之
34、,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三、中考试题回放:例 1: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20005 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文科综合试题解析:注意此题反映的内容为根据新课标要求新增加的,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属于社会生活变化中社会习俗变化的内容。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相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体现了民主、进步的历史发展趋势。注意本课所学的剪发辫,易服饰,变礼节,改称呼的一系列社会习俗的变化都发生在辛亥革
35、命以后。 答案:C例 2: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甲午战争以后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条件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2004 年河北省文科综合试题解析:这是非课改区的试题。在旧版教材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散到相应一些课文中。在新课改以后的新版教材中已经合并到一课中系统学习。因此当时这道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逐项筛选。民族资本主义应产生于洋务运动以后,因此,A 项错误。一战期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因此,C 项
36、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国民统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D 项错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要为自己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因此,B 项正确。此题利用新教材所学知识也能解释。 答案:B四、模拟实战训练:1、下列关于右图人物事迹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有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以面粉业起家 C、热心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 D、创办第一家博物馆 2、假如你是 19 世纪 70 年代的一位驻外地的记者,要发回新闻报道,你选择A、手机 B、因特网 C、有线电报 D、电话3、右图是你常用的工具书,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
37、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龙门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人民教育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 讲述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3) 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38、2)通过讨论和教师点拨使学生能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会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情感价值目标(1) 、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中国革命的历程,感受“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包含的英勇不屈、刚健自强、追求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2) 、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了解西藏的和平解放对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3) 、认识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39、。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 总体概述这一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这一主题主要内容有:1949 年 10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
40、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中国诞生后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内政和外交。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基本上得到了解放。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稳定物价不仅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还扭转了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对外取得了抗美援朝并成功出席了亚非会议,不仅巩固了政权还大大提高了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新篇章。二、中考热点链接1、 “十一”长假已成为人们休闲、旅行的好时光,当你迎着晨曦,站在天安门广场,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 ,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此时此刻,相
41、信每个中国人都会从心里升起一种庄严、肃穆、幸福、自豪的情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了解国旗;了解国歌;这也是爱国的一个表现。本课内容也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合适素材,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就从了解她开始吧!2、2005 年 9 月 1 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 40 周年纪念日,2006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55 周年3、三农问题:土地改革三、中考试题回放例 1、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建国后的土地改革05 年河北省非课改区分析:此题考察的问题中国民主革命任务但是关键词“彻底” 。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是指反帝反封建.A、人民
42、解放军占领南京仅是推翻了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则是建立了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新政府,但在全国一些地区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C、西藏和平解放则仅实现了全国大陆的统一和解放,藏族人民还处于农奴制。D、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则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反封建的遗留任务。故应是 D例 2、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出生 1949 年,取名建国 B、生于 1951 年,取名援朝 C、生于 1958 年,取名跃进 D、生于 1964 年,取名文革05 年河北省课改区分析:此题考察的范围较广并以人的名字和历史时期的特点相联系,即考察了历史知识又联系了
43、实际。符合课改的方向。A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故这个出生的取名建国。B 1951 年处于抗美援朝时期,故这年出生取名援朝 C 1958 年我国开始了大跃进,故取名跃进 D 文革是从1966 年开始的故此项错误四、模拟实战训练一、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回答 14 题。1、1949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凭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豪情,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为建立新中国准备了条件。下列还属于新中国成立的条件的有( )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路线、和方针准备 举行开国大典A B C D2、新中
44、国的成立标志着( )A 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B 中国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C 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 D 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长假成为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活动和旅游的好时期。而下列和十一长假有关的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占领了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C 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D 平津战役的胜利五、作业:新疆新中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专题 8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 知道 1954 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 知道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4) 了解“大跃进”
45、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5)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过程与方法(1)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对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学习学会客观的辩证能力和表述能力。(3)初步学习全面客观地主人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我国开始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 、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
46、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3)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是“左”倾错误发展到顶点的恶果。(4)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失误的学习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复习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复习难点:近代化四次探索的特点及启示课时:1 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用具:多媒体、速查、练习册复习方法:教师串联复习内容为主线,学生自主完成基础填空部分,题型练习复习过程:一、总体概述本专题的时间跨度从 1953 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内容包括三
47、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我国的民主法制得以健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虽然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也取得了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外交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二、中考热点链接本专题中考考查的内容有中共八大,建国初期的一系列活动,建国以
48、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失误等。在各地的中考中选择题,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均有呈现,历年中考一直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特别是党的建设当做重点考查,预计这些内容仍是考查的热点。1、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2、加强党的建设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 十一五计划三、中考试题回放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05 河北非课改区)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 年召开的。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1912 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 1949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 1950年颁布的。这三个全不合题。 故答案为 A例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维护农民利益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C、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04 河北中考)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它在不同时期都有,但此题问的是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就在 1956 年以后事例。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维护农民利益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