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当代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中国化理论成果概述(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自身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透过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错综复杂的不公平现象分析、考察教育公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是:1、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是追求教育公平的首要目标;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3 、社会政治! 经济条件决定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马克思主要教育公平观体现了主体性和客体性、阶段性和过程性、科
2、学性和人文性、阶级性和全民性的统一。(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国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有明确的论述。1、毛泽东思想体系蕴含的教育公平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文盲人数众多,经济实力、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特殊国情,制定和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保证广大劳动群众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在革命斗争时期,开展了一系列以扫盲和工农识字运动为主的教育普及工作,并主张多形式办学,除了像马
3、克思主义学校、湖南自修大学、红军学校这样较为正规的学校外,还采取了组建识字组,读报组,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村学、民众夜校等办学形式。建国后,政治上的平等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就对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教育的平民倾向,加强广大工农群众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2、邓小平理论体系蕴含的教育公平思想邓小平在吸取和总结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形成了教育公平思想。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严厉批判
4、,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从全局出发,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把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邓小平指出:要真正做到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注重合理分配,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邓小平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科学认识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公平思想,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2/11基础和现实启迪。3、三个代表理论体系蕴含的教育公平思想江泽民指出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提出了“振兴民族、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希望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的基本论断。要求各级政府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
5、,尤其要重视解决欠发达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穷家庭的教育资助。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并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教育事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教育公平,使保证这一根本利益的的基础和关键。4、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蕴含的教育公平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育作为民生的基础,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
6、、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十七大把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刻阐述了教育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解决好教育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5、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些要求非常明确,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7、,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十七大的报告中首次写入报告的,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又有了深化和发展。 “十七大” 、 “十八大”所阐述的教育公平思想可以概括为,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几个主要方面,而其目标是实现人民满意教育,这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基本思想一致。可以看出,在深刻理解并吸收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随着中国的发展实际而不断的发展,并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理论成果。二、 中国当代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现状我国义务教育自 20 世纪 80 年代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使青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首次在
8、形式上得到充分体现,完成了我国在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历史进程中一项重大任务。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前提,也是奠定一个人终身学习能力基础的关键。但是,21 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与搜狐(2005 年 11 月)进行的“2005 年中国教育3/11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不满意的是教育公平状况。本文就关于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状况通过对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因素在地区、城乡、校际、阶层、之间差距分别来论述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状况的现状。(一)地区之间差距大义务教育在地区之间公平发展的主要宗旨是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
9、状态,以实现受教育者之间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在经济推动下,东部沿海大城市不仅普及义务教育目标提前实现,甚至己经接近普及高级教育的程度;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普九”的任务都尚未完成。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势态,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1、地区之间教育经费投入比较我国义务教育地区差距突出表现在中部地区普通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低于东部、西部地区,呈“中部塌陷”之势。生均教育经费是衡量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类指标,更反映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倾向。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地区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随之增涨
10、,2007 年到 2010 年之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小学生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但是,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避免的。见下表:以 2008 年为例,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全国最高的是上海,为 11605. 17 元,最低的是河南,为 1403. 05 元,上海是河南的 8. 27 倍。根据表可以看出, 2007 年一 2010 年我国小学生均经费东部地区最高,各项均接近或超过全握平均水平的 2 倍;西部次之,各项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中部最低,没有一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自然就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策略,使
11、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显著增加,甚至超过了中部。中部最少,特别是生均基建经费,中部与东、西部的差距相当大。中部地区没有发达经济和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缓慢。体现出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不均。4/112、地区之间办学条件全国各个地区之间办学条件存在着明显差别。学校办学条件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相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几年中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部分学校“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级有教室,学生有课桌) 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有的学生至今没有像样的教室与课桌椅,甚至在危房内上课的情况还依然存在。东部到西部的城市即使是省会城市之间也有差距,北京中小学条件远远超出银川等西部城市。东
12、部沿海经济水平高,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较高,拥有多辆校车而且有措施保障安全。离家远的孩子还可以选择留宿,学校给提供公寓式宿舍。而西部内陆有的学生因家庭住址离学校比较远,每天徒步 1-2 个小时才能到学校。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设施不断升级换代,展现现代教育气息。而经济条件落后中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连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师是无法想象落后地区教师从地上捡粉笔头写字的情景。这种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挫伤了边远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地区之间师资队伍地区间师资队伍差距特别明显。首先,体现在不少地方教师流失严重。流动去向主要是条件好的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那里生活环境
13、、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等优越。有的高校毕业或高考落榜生宁可留在大城市待业,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贫穷落后的地方去教书。其次,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学科结构严重失调。中西部贫困地区多数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短缺,致使部分学校无法开设规定的基础课程。而东部地区学校每门课程配有足够的教师,想怎样就怎样。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农村人口众多,教师匮乏,不仅制约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还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不公平的严酷现实。第三,中西部落后地区教师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师资质量整体比东部低。中西部中小学任课老师,大部分是高中以下学历,有的贫困落后地区以民办教师为主,而且多数无学
14、历。而东部地区教师平均学历层次本科以上,有的还是研究生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关系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落实、教育质量的保障。地区之间师资队伍上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义务教育不能均衡发展的差距。(二)城乡之间显失公平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使我国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公共政策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的利益和发达地区利益而忽视农村地区,造成事实上城乡之间义务教育阶段差距过大。下面本文从教育经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做实际考察。1、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比较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5/11义务教育投入,但是教育经
15、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也没有得以解决,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始终多于农村。农村学校普遍处在公用经费不足,日常办公经费紧张的状态,城镇人口占用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生均经费是衡量义务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义务教育公平问题通过生均经费的对比将直观、明显的反映出义务教育是否公平。平等分配教育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基础。公用经费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经费的城乡分配依然不平衡。2、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不仅体现在教育经费上,在城乡之间办学条件也存在明显差异。学校硬件设施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水平高低,而且关系到学生素质
16、全面发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城市与农村在办学条件与规模方面差距很大。乡镇学校图书馆里拥有图书量很少,一般不可以借阅,只留预备上级检察;乡村的孩子们在操场上,除了相互打闹,没有别的可玩的,上体育课时只能使用足球、跳绳等最简单的活动用具;城区学校大部分班级里拥有多媒体教室,课堂可以达到形象、生动、高效的目标,而乡镇每个学校仅有一两个多媒体教室,而且只在有特殊需要时才使用。3、城乡之间师资队伍在我国教师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大背景下,城乡教师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首先,师资配置数量不均衡。城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巳经饱和,有些地区甚至对新进教师提出了近乎荀刻的条件,与之形
17、成鲜明对比农村,因为不能给教师提供良好待遇,使得学校教师队伍严重缺编,而师资又长期得不到补充。其次,城乡之间教师质量差距大,学历方面尤为突出。 “教育名师往大城市跑,农村合格教师朝城镇挤”是现阶段城乡间教师质量差距的真实写照。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偏低、教师数量不足,甚至存在找代课老师上课现象,最终导致城乡在师资队伍方面差距越来越大。4、城乡之间课程设置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课程设置的差距也是造成城乡孩子在相同义务教育阶段却接受着质量差别巨大的义务教育的重要原因。课程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各学校对于国家强制开设的基础课程都有开设,比如都设有语文、数学。但在
18、其余的素质拓展课程上差距悬殊。如英语课、信息技术科、劳动技术课和心理健康辅导课等课程各个学校间存在差距。综合上述四各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在城乡之间差距尤为明显,严重阻碍教育事业发展,影响青少年儿童今后不同的学业水平提高和人生道路发展。(三)校际之间差异显著即使在同一地域同一城市或农村,各个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重6/11点学校”方面。学校之间差异明显,导致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普遍存在。1、重点学校与普通校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精英主义教育,目的是建立一批重点中小学,向高等学校输送“尖子”人才,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某
19、种历史合理性。但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这种制度当然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重点学校优良条件相对,大部分城区还有一部分薄弱学校,在招生方面只能招收考不进重点学校的学生,其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远没有重点校那样先进。对于偏远农村的学校,情况更加令人不堪入目,好学生经过筛选,升入重点,剩下的就只能在有的连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都达不到的环境就读,更别说先进教学设施与高质量办学条件了。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 ,不仅加剧了义务教育领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也导致不同学校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拉大,变相地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 。这种人为地把学生、学校分为不同等级的做法,严重损害了
20、青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公平的性质与宗旨。2、择校明显损害义务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必然导致“择校”现象产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对义务教育公平的严重破环。首先,择校现象导致家长为争夺教育资源在权力和金钱上展幵的“博弃” 。老百姓想让自己儿女读好学校,就要千方百计“找关系、批条子、送银子” , “权” 、 “钱”成了“择校”的筹码,教育腐败败化了社会风气。 “择校热”不断升温,使一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薄弱的家庭一次又一次面临相当不利的处境。其次,择校为那些有权阶层和富裕阶层提供了优先接受好教育的机会。那些交不起择校费的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只能退而求其
21、次为子女选择普通学校就读,使学生起点上的平等不复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校际之间差距越拉越大,从而形成教育两极分化的格局,与义务教育公益性原则也相差甚远。最后,择校使优质教育资源日益集中到城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越来越薄弱。部分农村教师在高工资、高待遇的吸引下,到城市里寻找发展空间。择校现象持续存在,使校际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导致现有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四)阶层之间不平等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实施梯度发展的经济战略尽管赢得了效率上的收益,但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成为分析义务教育显失公平的另一个重要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起点不
22、公平。升学和进入好学校除了学生能力竞争之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家长托关系,改户籍,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同阶层对学校质量7/11的选择人地为造成不公竞争的现象 4 寺权阶层通过权势与关系为子女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重点学校;富裕阶层通过金钱也能让子女上好学校;那些经济上处于比较弱势的家长无能为力给孩子提供优秀机会和权限,只能望“门子”兴叹。2、过程不平等。 “进城农民工子女 ”的义务教育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难题。城市居民一系列福利制度及政策排斥作为城乡边缘人群的“进城农民工” ,他们即使通过缴纳一笔不菲的“借读费”进入当地中小学校,但经济上差距仍会遭到不公
23、平对待。3、结果不公平。对于学生来说上好学校并且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发展前途广阔。阶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出现不平等,促使阶层之间的教育差异逐渐拉大。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选择好学校上学,间接造成学校之间对优质生源、优质教学成果的竞争,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阶层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链条。只有实现了真正的义务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有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机会,才可能实现社会合理分层。三、 中国当代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造成我国教育部公平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
24、以下几点原因:(一)经济区域发展落后,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经济条件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脱离经济条件来谈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不切实际的。国家政策以及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距,经济的差距势必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差距,在农村或边远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关系。(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是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主要原因之一。(1 )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公平发展不公平随着我
25、国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无视城乡差别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长期以来教育政策侧发展重城市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直接后果。在资金投入方面,给城市的学校多,而经济落后地区反而给的少,这是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公平理论也指出了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终目标。没有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就发展不起来,硬件设备得不到保障,从教育的起点上就造成了不公平。(2 )对师资队伍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公平发展不公平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的分配为也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方面。8/11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毕业生
26、不愿意扎根农村,利用各种方法往城市调。教师的流动性大,造成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对教育队伍的分配不均,影响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三)教育体制不完善,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不断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研究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的新方法,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政治因素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然而,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依然是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主要原因。(1 )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误区,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存的教育的目标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方面
27、,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素质教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育信息化、农办学条件等。但是,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目标不科学。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目标并不难,难就在难在要使其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自觉遵守的制度安排和自愿履行的政策规则,因材施教,如何真正做到教育的目标科学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学生资助制度按照是否需要还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贫困线以下学生发放的奖助学金或减免学费,不需还款;另一种是学生贷款,借贷学金,政府贴息,有固定收入后逐年还贷。我们的资助制度存在着很多误区。首先
28、是资助的力度不够大。虽然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现了“两免一补”的政策,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依然居高不下。我国对学生资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很多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最后是资助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了学生享受教育资助不公平。(3 )民办教育缺乏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义务教育阶段,在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学校运行机制中,学校运作缺少有效、公开、公平的教育财政预算、拨款、审计和评估制度,甚至投入、资助失衡,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学校之间的竞争不能处于同一公正的平台之上。使得在民办学校生存的空间受到挤压,势必造成了对教育的投入减少,学生不能平等的
29、享受教育资源,影响学生学业,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4 )高等教育制度尚未成熟,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学校制度面临着自它从工业社会产生以来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形式,在录取学生就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我国高考录取采用的是分地区录取的,由于地区的差异,出现了高考移民的现象,导致了高等教育区域性的不公平。而且现在的高等教育招生用统一的分数线来衡量选拨学生,已经不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了。从某方面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入学阶段就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高等教育的教育资金分配上,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安排上主要实行的优先考虑重9/11点大学,这就导致了教育资
30、金的分配上的不公平。四、 中国当代教育不公平应对策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解读,结合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际。让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发展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指导下寻求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对策。(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创新教育公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为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为促进党领导方针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总结,充分吸取了其他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深刻剖析了以往的传统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全面揭示了发展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31、又一重要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促进教育公平发发展,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视野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为教育公平提供理论保障。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我们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我们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2、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教育公平发展的社会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各方,兼顾长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
32、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灵活处理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教育的社会关系,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协调和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好政治体制和教育公平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教育公平发展的关系。(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公平发展提供现实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社会生产提供充足的教育物质资源,才能在普遍的范围内和实质的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的可能。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各项资源投入,教
33、育发展举步维艰,教育公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政府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发展。1、改善教学条件,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的硬件需求马克思教育公平观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硬件设施是保障教育公平实现的基础条件。发展教育要本着整体规划,均衡发展理论思路,集中财力、物力、10/11人力建设标准化学校基础设施,努力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教育要得到公平发展,教育的基础设施得先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在我国,农村教育的教学条件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教学条件天壤之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基础设
34、施条件比较差,虽然国家这些年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但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相关的部门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落后地区的教学条件并没有彻底改善,基础设施并没有跟上来,学生学习环境艰苦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们必需改善教育的教学条件,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的硬件需求。改善农村学校的学生教学用房和住房条件。必须对农村教育用房的实际调查,并进行统计。在这个基础之上政府和相关的部门有的放矢的加大对改善教育用房的投入,并采取政府和私人助学相结合,改善条件。改善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学习知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开始了实验课程,但是很多实验课由于缺乏条
35、件,学校很难开展一些实践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要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学生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善学校文化体育设施。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关系和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育设施的健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改善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体质。2、提高师资待遇,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的师资需求作为受教育者,教师的待遇一直阻碍教育公平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主要就是要提高教师物质生活待遇,为教师创造的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
36、境。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我国教师特别待遇偏低,他们的辛勤劳动及社会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这不但对于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教育工作不利,而且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不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受到影响,教育公平将无法实现。(三)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体制保障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点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促进完教育体制改革。马克思把人理解为追求自由人性的人,我们在发展教育的时候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让我不同的人在特定的时候接受不同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有选择教育的权利,因材
37、施教,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完善政策体制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公平规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教育公平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1/11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1 )制定正确的是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明确化。马克思教育公平观指出了教育公平的目标,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也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不断具体化,深入化,最终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符合国情、符合教育实际的科学的目标体系。(2 )制
38、定科学的人才的选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合理化。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公平理论,我们在选拨人才的时候要重点考察我们选拨人才的途径是否影响到公平正义,符合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当前,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提高全民素质的主张,是符合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路的,但是在升学选拨的机制上存在着很多问题。选拨人才的问题是涉及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拨人才机制,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3 )完善“奖助贷” ,实现人才培养的人性化。马克思指出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客观上导致了学生经济条件的差异。不断完善“奖助贷” ,
39、实际上就是对人才培养的人文关怀,体现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农村贫困地区,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与科学分析,设立专项经费的方式发展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在以国家政策安排为主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社会的各种条件,拓宽思路,不段拓广扩大“奖助贷”的资金来源。2、建立健全教育法规,实现教育公平法制化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是保障受教育权利公平实现的有效手段。教育法规属于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点。马克思认为社会政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完善教育法规是国家政治体制保障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实现教育公平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1 )建立健全教育的法律法规,实现教育公平有法可依教育立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40、选择,是教育法制化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教育法制不完善,不科学造成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教育法治化建设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我们必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可能。(2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执法从严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制定教育的立法是前提,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由于我国教育法规监督体系不完善,对教育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教育公平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完善教育法律监督,必须首先抓立法监督,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公正性。完善法律监督体制,只有从监督的体制上抓好教育法制化建设,做到执法从严,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