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有效提高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徐晓燕 课题组成员:汪秋菊 李延霞 于晓梅 姚 慧 徐 丽 宋美丽 于 娟 孙 蕴 刘文举 单振清 安耘帮一、课题的提出: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都有一定的作用。口算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低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要提
2、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关于低年级的口算教学,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镇江市解放路小学袁玲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着重研究的是低段的口算,探索总结出一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做法。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小学低年级口算策略的研究 ,主要着重低年级的口算研究。史丰收速算法的教学研究。注重脑口手并用,从高位算起的快速算法。通过对我校低年级数学课堂口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教师对口算教学不够重视。部分孩子口算速度特别慢,并且正确率也不能达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更有甚的是有的孩子在口算时常出现马虎、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3、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把 6看成 9,把 3 看成 8;注意力极易转移,把减法当成加法算,把加法当成乘法算;手脑不配合,心里想着 35,写成 53;运算顺序颠倒,63-19 个位上 3-9 算成 9-3,等等。不少教师认为口算易教,学生易学,则出现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重速度,轻质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仅满足于机械练习。只注重口算结果,忽视口算能力的训练。遇到偏难一点的口算题时,学生因缺乏能力,掌握不了规律,就用笔算的程序代替口算程序。所以,把好口算关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基础关。所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迫在眉睫。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有效提高的研究 ,从低年
4、级口算教学研究这一小处为切入口,以此来提高学生各种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二、研究目标:1、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3、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4、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三、研究内容:1、如何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2、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口算习题
5、,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口算方法;而且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的兴趣。3、如何调动学生对口算的兴趣。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4、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口算资源。四、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振兴区汤池镇海华小学一、二年级 50 名学生。五、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我校一二年级的学生现有口算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不理想,孩子不但算得速度慢,而且算得也十分不准确。然后我们就针对我校一二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查找影响孩子口算的因素有: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多,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除此以外,在学生中还
6、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比较马虎,虽然算得快,可是老是出错;有的学生看题不准,刚算的时候就错了,自己还不知道;有的学生对口算不感兴趣,不想学习口算,老想着动笔去算等等。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就建立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2、文献法:找出了影响低年级孩子口算能力的原因之后,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研究,建立有效的的理论支撑,并在实验的各个阶段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使我们的实验工作顺利进行。3、课堂观察法:经常利用听课的机会和自习课深入一二年的数学课堂,和孩子们、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进行口算教学的研究,找到了一些好的口算方法,也找到了提高低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通过课堂观察、分析和研究,我校一二年学生的
7、口算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都有了明显的提高。4、行动研究法: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5、对比法:各层次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相关要素的关系。6、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农村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研究”的实施策略,并推出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7、测试法:通过对学生的学科测试,了解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情况。在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情况进行检测时,我们的方法是:(1)我们梳理出易错题;(2)形成了一份系统地口算训练卷,这份口算训练卷题量合适,题型适宜,时间安排妥当,可以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较科学地训练,以达到提高
8、口算速度的目的。(3)经过检测,一、二年级分别经过 24 张和 22 张口算练习卷的训练后,在上学期的校口算达标测试中,各班均为 100%。六、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11、6-2011、8)调查研究我校学生口算能力情况,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落实课题组成员,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口算练习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感觉口算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1、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如定性不好,集中不了精神,容易分心,还有些学生喜欢东张西望、边算边玩等,这些都直接导致计算慢。2、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多,比如加法和乘法口算练习放在一起,学生就容易看错运算符号
9、等。3、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等,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得数,对算理不理解,就特别容易出错。除此以外,还有的学生比较马虎,虽然算得快,可老是出错,有的学生看题不准,看运算符号不准,有的学生不想学习口算,老想着动笔去算等等。(二) 、实施阶段(2011、9-2012、4)1、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合理设计训练方法,通过巩固复习提高口算能力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我们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1) 、心算听算结合训练心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心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
10、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心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知识的积极状态。(2)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抢答口算题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b.笔录口算争小红花。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教师提前设计一种精美的小红花,备用。练习时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前几名上台互批,全对的当场奖一枚小红花。c.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
11、均分成六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六组算式,每组六道题,每小组出六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d.卡片辅助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 20 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空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二名学生用卡片出示 8+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宋美丽老师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小蝌蚪找妈妈” 、 “手拉手找朋友” 、 “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3) 、新旧知识对比练。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
12、们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4) 、分散与集中经常练。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加法的算理,然后分散练习 9 加几,8 加几,7 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 9 加几,8 加几各有几道,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 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
13、,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 9、7、16 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5) 、单项混合竞赛练。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学生口算练到一定水平时,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进行口算比赛,每个阶段都过关了,再进行口算的混合比赛,比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口算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其次也能让老师及时了解还有哪些小朋友不过关,再对那部分学生采取补救措施。口算比赛促进了学生技能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附:下表是我校对二年级学生口诀运用测试评价表)二年级口诀运用测试评价表为了更好地打好低段学生的计算基础
14、,开学第四周,学校对二年级学生口诀背诵及运用情况进行检测,学生进行现场口答测试,具体情况数据分析如下:(全班 30 人)等级 人数 百分率优 18 人 60%良 5 人 16.66%中 5 人 16.66%差 2 人 6.6%注:1 秒内准确口算 8 道乘除法口算,等级“优” ;1 秒内准确口算 7 道乘除法口算或超时准确口算 8 道,等级“良” ;1 秒内准确口算 56 道乘除法口算或超时准确口算 7 道,等级“中” ;1 秒内准确口算 5 道以下乘除法口算或超时准确口算 56 道,等级“差” 。2、设计口算教学模式。(1)、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客观事物在脑海中的再现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
15、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从学生认识10 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客观数据在脑海中的再现,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 83 的数据建立,我校宋美丽老师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 8 个小球,外面 3 个小球,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 3 个中拿 1 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 10 个,外面是 1 个,
16、一共 11 个。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看到8,就想 8 和几凑成 10。在此基础上教师马上出了几道:74?,85?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客观数据在脑海中的再现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2)、注重数学算理教学,提高口算速度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老师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 10 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
17、生知道为什么 9 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 1 和几,并能类推出 8 加几,7 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 167( ) ,问:“16 减 7 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 9。 ”教师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 9716,所以 1679” ,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 36
18、9。 ”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16610,再算1019。 ”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提高了。3、建立口算习题集。(三) 、总结汇报阶段(2012、52012、6)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积累汇总,收集资料,准备撰写课题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工作,全面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为成果鉴定做也充分准备。七、课题研究成果:1、教师方面:(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
19、反思,教育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本次研究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共进行了 4 节口算课堂教学展示,逐步改善了数学口算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教具和教学光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理解口算算理,让学生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2)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课标等刊物,或者上网查找资料,主要学习了口算训练之我见 、 新课程中口算教学方法初探 、学生口算兴趣的培养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荣誉,有两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一人被评为振兴区级骨干。宋美丽的论文浅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在区级数学年会上获一等奖。徐丽执教的观察物体在区级数学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姚慧
20、执教的的三角形在丹东市数学年会上获一等奖。(4)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经验增强了。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对本课题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撰写课题博客、写读书笔记,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的能力提高了。2、学生方面:(1)在课题研究前,大部分学生口算能力较弱,准确率较低,即使会口算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说出口算算理和方法。(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有了一定的口算速度,准确率大大地提高了。而且课堂上,学生也能说出口算算理,以及不同的口算方法。(
21、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对于口算题的兴趣正逐步增强,由厌算到想算再到乐算。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校低年级学生对口算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都愿学,爱练;计算的速度、结果的准确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学校对一、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期末口算能力过关,口算内容为百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口算过关标准为 5 分钟 60 题,全体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这次过关,最快的学生达到 192 题,最慢的学生也达到了 78 题,全体学生的口算速度约24 题/分钟。总之,加强低年级的口算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八、课题研究结论: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我们认为,农村小学在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电教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低年级
2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通过自制直观教具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照样能够有质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九、课题的问题和讨论:虽然在课题研究上,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1思想认识不足。不少教师对口算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缘故,一是对口算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刻领会课标的有关精神;另一地方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占考试比重不高的口算刻意淡化,如只是在考试前才集中抓一下,忽视课标 “坚持频繁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23、的教学规定,造成学生口算能力通通低下,错误率高的不良后果。2、由于学生存在差异,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心算的方法,所以导致口算准确率低。3、学生口算的题量有点少,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4、在口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总之,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一番耕耘,就有一番收获。研究证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和估算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将这项课题研究深入开展下去,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更深层次的问题,将这一课题推广开来。十、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 姚晓洁.“尴尬”的口算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7(3)3 王瑞春.在小学口算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J.教育评论.2009(04)4 刘小燕.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2010(11)农村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有效提高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振兴区汤池海华小学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