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1369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世界近代现代史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斗争和相互发展和学习的一部历史。复习近代史注意几条线索:经济(世界市场) 、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世界市场) 、民族解放运动等,其中要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等原理来理解。1、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 世纪至 18 世纪 60、70 年代)资本主义产生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A. 14、1517 世纪早: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4、15 世

2、纪,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和西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表现,有力地冲击着封建自然经济,瓦解着封建制度。 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开始兴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壮大,他们迫切要求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的桎梏,获得民主权利,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这些斗争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世界市场:.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 世纪前,人类生活的各个地域基本上彼此隔绝。新航路开辟,打破了这一状况,使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

3、的人类历史。 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及殖民掠夺和扩张,亚非拉的落后。高考详细考点:经济新航路开辟(必修二 90):知道资本主义萌芽即可;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思想: 文艺复兴(必修三 112 面)实质;核心;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及代表作品、走向高级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意义-解放思想,天主教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宗教改革(必修三 114)原因;实质;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意义。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必修二 91-97):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殖民主义

4、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产生而发展,并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必修二 9192) 。早期的殖民国家葡、西; B.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大发展并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17 世纪中期18 世纪、70 年代世纪)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场。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开始确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起来,英、美、法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开始确立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还寥若辰星,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社会,但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际关系:欧洲殖民国家增多,殖民扩张和争夺加剧

5、。1718 世纪,荷、英、法等国极力进行殖民扩张,成为继葡、西之后新的殖民强国。这些国家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殊死的斗争,其矛盾加剧。17 世纪发生三次英荷战争;18世纪英法多次战争,争夺激烈,最后以七年战争的较量而告终。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 日不落 ”大帝国。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民族解放运动:中心在美洲(北美独立运动和拉美独立运动)思想:启蒙运动。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时候,不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旗号,公开打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主张,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高考考点: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

6、一 132134):革命的过程(16401688);光荣革命;权力法案等一系列法令颁布的意义;内阁制的形成;内阁、议会和元首的关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物史 49),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必修一 139140); 美国独立战争(人物史 4247)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人物史:拿破仑(49 53)拿破仑发迹的过程;评价拿破仑(前期的对外战争、后期的战争、改造法国的措施);拿破仑走向末日。 华盛顿(4247)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邦联制向联邦制过渡的原因; 1787年宪法的内容;华盛顿在两任总统期间的措施;评价华盛顿可以从领导美国独立和建设民主制国家等方面入手;思想文化史:思想方面

7、启蒙运动(必修三 117125)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特别主义科技方面的影响如牛顿等必修三 130-132);启蒙运动理论观点;代表人物观点和著作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特别提醒浪漫主义)、康德、百科全书派、霍布斯、等观点和著作。注意: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美国、中国等)国际关系(世界市场的加快形成):殖民扩张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必修二 9599) (1)条件(2)过程:组织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争夺霸权(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 。 (3)结果:形成“日不落帝国” ,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特点:暴力掠夺;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进行奴隶贸易。殖民扩张的影响(1

8、)对欧洲:带来了丰厚利润和广阔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给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对世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32、18 世纪 60、70 年代19 世纪中期:工业化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生产方式由手工向机器转变;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向工厂转变;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扩展到西欧和北美一些国家。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它极大地解放了

9、社会生产力,从物质上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引起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高涨。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进展,欧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清除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促进资本主义更好发展。19 世纪 60、70 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哪些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继续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国家如:俄、日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德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到 19 世纪 6070 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1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工业革命浪潮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些斗争一般带有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为主和自发性、分散性较强的特点。随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传播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国际工人运动在 19 世纪中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人阶级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斗争自发性比以往有所减少。此外,工人阶级要求加强国际团结的呼声高涨起来。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

11、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19 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从主导方面来看,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客观历史作用,主要是作为资本主义运动的辅助力量,并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阶段。 国际关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列强到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加紧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疯狂的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贫困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对外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民族解放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列强对外侵略加剧,欧洲、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等)。高考考点:41、经济:工业革命(必修二 101107

1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哪个行业开始;开始的标志;有哪些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必修二 106-107)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2、政治: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必修一 144)1875 年宪法的内容-总统、参众议院和内阁的关系;如何看待 1875 年宪法; 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一 145147)背景;内容(特别注意皇帝、内阁、议会的关系);特点;代议制的特点意义。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必修一 139140); 1787 年宪法内容,意义(提醒不要忘记中

13、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意义) 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史 90102)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史 106121)3、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必修一 15216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52 15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人物史 7688)注意马、恩各自成长和他们伟大合作的事例和成绩;注意一些文章的内容不要混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过程和内容、意义。巴黎公社(必修一 160) 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4、思想方面启蒙运动 (必修三 117125)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特别主义科技方面的影响如牛顿等);启蒙运动理论观点;代表人物观点和著作伏尔泰、孟

14、德斯鸠、卢梭(特别提醒浪漫主义)、康德、百科全书派、霍布斯、等观点和著作。注意: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美国、中国等)5、国际关系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殖民体系和市场体系、制度体系);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必修一 26)6、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7、思想文化领域:自由主义(亚当斯密必修二 104)、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必修一 152164)。生物进化论。(必修三 137139)蒸汽机的发明(必修二 102)浪漫主义(必修三 154158)和现实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古典主义和印象派音乐(必修三 160166)3、19 世纪后

15、半期1917 年十月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870 年前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资本主义经济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在其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进入到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发展不平衡,呈现两种基本类型。国际关系: 整个世界到 20 世纪初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5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16、,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尤其是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由此,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并最终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世界的瓜分。到 20 世纪初,列强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导致了亚非拉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由于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西方侵略的差异,亚非拉民族运动的水平和形式也存在一定

17、的差异性。一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这在亚洲表现最为突出。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人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欧美国家工人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并以合作斗争、经济斗争为主。第二国际建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促进了各国工人政党及工人觉悟的提高,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反对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斗争中,诞生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思想文化:列宁主义诞生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高考知识点: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史 109115):原因、发源地和中心、标志、发明创造、影响(特别注意垄断组织

18、的实质、作用和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在中国办工厂等)政治: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德国和美国超过了老牌的英法。(战争史 5 页)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经济史 114115)。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的爆发:原因(战争史 56);一战的过程(914)注意三条战线、191419151916 1917-1918 发生的重要战役和特点、美国为什么要参见一战、中国参战的情况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一战的后果和影响(1820); 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政治史 5053;人物史 5963;思想史7073),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人物史甘地 66)思想文

19、化:列宁主义诞生(人物史 9091) ;电的应用和发明(思想史144) ;印象派绘画(思想史 165) ;电影与电视(思想史 178179) 。4、19171929 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东西方世界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开始医治战争的创伤、致力于经济的回复与发展。同时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国家暂时缓和的矛盾,所以 20 年代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当然这个发展也为后面的经济危机买下了隐患。苏联战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等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也得到了巩固也发展。日本利用一战的时机迅速崛起成为东亚的霸主威胁到英美的利益,他们的矛盾激化。高考考点:6

20、经济: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经济史 14414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实施的时间、内容、特点、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新经济政策(原因、内容、与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评价)、列宁人物史中关于探索的内容(人物史 93)。苏联工业化起步(经济是 150151)工业化方针、一五计划的开始。政治:十月革命(人物史列宁 9092)(政治史( 166169)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周、布列斯特和约、十月革命的意义;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联(战争史 2437)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和评价;凡尔赛体系的概念、评价凡尔赛体系; 国联建了的背景、

21、内容、主要机构、实质及美国为什么没有加入等。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等特别注意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评价。5、19291945 年: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不断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展,加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国际反法西斯没有形成联盟等原因,最终是世界走向了二战的深渊。经济: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影响(经济史120122 和战争史 4647);罗斯福新政(经济史 122-132)原因、内容、特点、阶段、影响(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苏

22、联从1928 年起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经济是 151152);斯大林模式(经济史154155)形成的过程、内容、评价(积极和消极)、注意对中国的影响。政治: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国家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战争史 4749)为什么德日和美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他们建立法西斯政权有什么不同、注意撕毁凡华体系的事例。国际关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1933 年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法西斯在德国独裁统治建立起来,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 年广田弘扬上台组阁,初步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扩张,亚洲策源地形成); 凡华体系解体具体事例(战争史 4858)凡尔赛体系

23、解体:( 1933 德国公开撕毁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 年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1938 年 3月吞并奥地利、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协定和 1939 年吞并整个捷克等; 华盛顿体系解体:(日本发动 918 事变侵华等突破了九国公约的限制等) 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和西方的绥靖政策的表现(战争史 5057)日本918 侵华(注意国联的态度)、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 协定、吞并捷克; 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战争史 52) 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11945)、印度的独立运动甘地(人物史 6668)6、19391945 年二战(战争史 5

24、879)爆发了历史背景、开始的标志、过程(提醒注意:美国中立法的变化、黄色方案、曼施坦因方案、巴巴罗莎计划。海狮计划、霸王行动等的内容、反法西斯7统一战线的形成、各个战场的转折性事件、二战后期的几个会议等)、二战的影响、启示。7、二战后的历史总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全面“冷战” ,出现两大军事阵营对峙,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

25、加强,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 20 世纪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第三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陷入“滞胀” ,此后美、英等国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和经济” 。苏联斯大林模式暴露出

26、许多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91 年苏联解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等的发展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也影响了全球的政治发展,但也带来一些全球性的问题。政治:丘吉尔发表“铁幕” 演说(1946 年 3 月) ;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年 3 月) ;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 年 6 月)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 年 9 月)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 年 1 月) ;北约成立(1949 年 4 月) ;德国分裂

27、(1949 年 5 月) ;朝鲜战争(1950 年-1953 年) ;华约成立( 1955 年) ;苏共二十大(1956 年) ,柏林墙修建(1961 年) ;越南战争(1961 年-1973 年) ;不结盟运动诞生( 1961 年)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 ;以色列建国和巴勒斯坦战争(1948 年) ,埃及革命,建立共和国(1952 年) ,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 年) , “法塔赫”建立(1959 年) (政治史 174178,战争史 106108,117,118,120页)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 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年) ,欧共体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

28、音说话” (1973 年) ,欧洲议会成立(1975 年) ,埃及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1978 年) ,埃以建交(1980 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 年开始) ;海湾战争(1980.81991.2) , “马约” 签订(1991 年)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991 年 12 月) ;日本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1992 年) ,巴以在华盛顿达成协议,中东和平进程加快(1993 年) ,欧洲联盟成立(1993 年) ;科索沃战争(1999 年) ,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2000 年) 。 (政治史 186189 页, 战争史 120123 页,135139 页) 。经

29、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4 年 7 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45 年) ;关贸总协定成立(1947 年)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至 60 年代末) ;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1949 年后)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1951 年) ;日本逐步确立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经济开始起飞(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 ;、赫鲁晓夫改革(1956 年-1964 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8 年) ;美国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方针;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1964 年以后) ;欧洲共同体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30、1967 年)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 世纪 60 年代末) ;石油危机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陷8入经济“滞涨”状态(1973 年) ;美国里根改革,美国经济开始复苏(1982 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 年开始)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87 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89 年)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0 年) ,美国克林顿改革(20 世纪 90 年代)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1994 年)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1995 年) ;欧元问世(1999年,2002 年开始流通) ,非洲联盟成立(2002 年) ,科技,文化:电子计算机出现(1946 年) ,摇滚乐兴起(20 世纪后半期) ,彩色电视研制成功(1954 年) ,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良知复兴”运动(20 世纪 80 年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