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1303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朗诵和朗读的区别我们说构成表现思想感情的语言因素是靠声音来实现的!思想感情不是用声音喊出来的,而是用训练有素的声音来震撼人的心灵的!在朗诵和实践中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对朗诵的技术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朗诵?朗诵和朗读的区别!。我们如何来正确的认识朗诵?朗诵是什么?朗诵和朗读的区别!1 从情感表达上看,朗诵比朗读更富于情感的表达;2 从调域层级上与节奏上看,朗诵所跨越的音域比朗读更宽节奏的变化更大;3 从艺术性来看,朗诵是一种塑造音声形象的艺术,而朗读只是作为一般的的交际工具或学习手段被使用着;4 从沟通效果上看,朗诵注重于情感的表达与抒发,而朗读偏重于信息沟通;5 从驾驭难度上

2、看,朗诵在音域、音质及技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朗读一般不做这方面的要求;6 朗诵是用说诵形式演唱的歌,是夸张了的朗读,是情感与情绪的最直接了当的抒发,是一中说的艺术。7 朗诵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发自于内心的火热的冲动(激情)8 朗诵就是聚集情绪爆发激情;9 朗诵就是恰当的富于表情地、绘声绘色地、抑扬顿挫地、清楚地把普通话的文字文本转变为音语音声形式。10 朗诵就是用艺术的语言表现的语言艺术!11.朗诵是独立艺术!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切记用概念的语言(要用情感)善于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听众。没有视象就不能表达自己的理解:当我们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开头是由内心视觉看到我们要说的,然后

3、再说我们见到的!没有内心视象就不能产生语言,语言是内心视觉产生的结果,内心视觉也是无声的语言!内心视觉是朗诵者表达内心世界的依据是接受外界刺激的反映!。一、意境:主观与客观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情景交融!二、意识;意识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作出的准确反映。它也属于人的一种感觉反映,也属思维!一切都在意识当中三、情绪:感受每个人都有而是有所差异!在我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情心境,由内心体验所得到的一种内心感受!他是感情的一种聚集,也属于一种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四、感觉;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表面个别特性的直觉反映。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认识的开始。是对一切事物辨别认识的源泉!。五

4、、思维;诗讲形象思维!朗诵也讲形象思维!思维它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它指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丰富的感情认识加以分析和综合,从而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过程。六、激情;它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发自内心的火热冲动!激情是在感觉认识、思维、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七、规定情境;是作者在作品当中所给我们的一切条件(作品中几秒钟每个字都有它)规定情境是假设的开始,它是假设中自然产生的产生动作!推进了动作!规定情境的变化会引起内心独白、潜台词语调的不同变化。我们在朗诵中不可以表演情绪!但要确立态度!把握基调!表演情绪就是表演结果!朗诵是用声音表达感情的!思维与语言互相依存,思维产生语言!语言完成思维!在朗诵中每时

5、每刻都产生思维形象!1、朗诵的概况 朗诵艺术有一个基本的概况。它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中间中断了很长时间。它源于口头传诵,认真算起来,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 2、朗诵和朗读的区别和联系 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因使用的范围各不相同,而要求也有不同。朗诵,要求声音清晰、响亮,需要洪亮的嗓音来表达。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这是语言再创造的前提。而女性受生理条件制约,要求柔美一些。 3、朗诵的要求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 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朗诵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内心的事项

6、要与作品和作者相同,必须要求内心所想到和看到的内心视像,能够有原始情景的再现和再有。 朗诵应该都是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而不要盲目地模仿腔调。 朗诵还要求有美感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

7、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

8、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

9、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 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深刻。 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

10、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 “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 ,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 。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