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 产生的热能。,放射性元素衰变,2.表现形式及作用,断裂带,海陆变迁,喷出地表,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生物,平缓,冰川,侵蚀,平缓,流水,堆积,遇到障碍物,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循环过程:,(2010绍兴调研)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2、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 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形成,也属于内力作用。“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答案:1.D 2.C,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 B.C. D. 4.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花岗岩,解析:变质岩是由各类已生成的岩石经
3、变质作用形成的,图中箭头分别由岩浆岩、沉积岩指向变质岩,应是变质作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许多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被保存下来,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化石。,答案:3.C 4.B,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在 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 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1.2008年7月3日,美国科学家发射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 2009年1月第一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火山活动在水星表面平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水 星地表除了平原,还存在褶皱、断层等各种地形。据此回
4、 答(1)(2)题。,(1)水星的火山活动、褶皱、断层的形成,其能源来源于( )A.地球内部 B.太阳辐射C.水星内部 D.其他天体的引力 (2)下列关于水星上“地貌”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B.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C.水星上没有外力作用D.全部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上地貌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推知,水星上的火山活动、褶皱、断层等形成的能量来源于水星内部,属于内力作用;第(2)题,水星上的“地貌”也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太阳辐射对水星的影响属于外力作用。,答案:(1)C (2)B,不同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形
5、态和分布影响很大,如下表所示:,2.(2010盐城模拟)右图是五种外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沙尘暴、泥石流属于哪种外力作用 ( )A. B.C. D.,(2)除风化作用外,对地表地貌景观影响较大的外力作用是( )A. B.C. D.,解析:第(1)题,图中表示侵蚀作用,表示搬运作用,表示堆积作用,表示固结成岩作用。沙尘暴、泥石流属于搬运作用。第(2)题,除风化作用外,对地表地貌景观影响较大的外力作用还有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答案:(1)B (2)B,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及用途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3.(20
6、10石家庄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 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 外力作用 B. 固结成岩作用C. 地壳下沉 D. 高温熔化,(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和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岩浆岩中花岗岩侵入岩石的内部,玄武岩分布在地壳表层,所以乙为花岗岩。第(2)题,读图可知、为
7、冷却凝固作用,、为风化、侵蚀与搬运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为外力作用,A正确。第(3)题,甲为岩浆岩中的玄武岩,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温度与压力迅速降低,使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答案:(1)B (2)A (3)A,(2009江苏高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同属 ( )A. B.C. D.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 C. D. ,课堂笔记
8、(1)根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表,可知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活动,代表高温高压作用,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D。(2)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死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A。,答案 (1)D (2)A,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关键是弄清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其突破口在“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只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然后结合其他箭头及文字说明判断另两类岩石及对应的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地貌名称:甲 ,乙 ,丙 。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 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
9、分布在 。乙地貌多分布在 。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课堂笔记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中,甲为峡谷,是由流水侵蚀形成,多分布在山区;乙为三角洲,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多分布在河流的河口地区;丙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多分布在内陆地区。,答案 (1)峡谷 三角洲 沙丘 (2)外力 (3)山区 河口地区 (4)C,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10、 ( )花岗岩 石灰岩 砾石层 页岩A. B.C. D.,解析: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由图中褶皱与断层可看出二者都没有影响到砾石层,说明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答案:B,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 D.花岗石地区,解析: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答案:C,(2009重庆高考)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34题。,3.游客在甲景观地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解析:据甲景观可以判断为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形态
11、为石林和石芽,故选项B正确。,答案:B,4.两地地貌形成的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 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 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 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解析:甲、乙两景观都为石林地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甲景观为石林地貌的初期发育阶段,乙景观为石林地貌的成熟阶段,故甲景观以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答案:C,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是:A: 、 E: 、G:风化作用、L: 、F: 、S:固结成岩作用、 W: 、M: 。 (2)试比较喷出岩与侵入岩的异同。 (3)结合本图,总结哪些地质作用可以形成哪些类型的山地?,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答案:(1)搬运作用 火山喷发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2)共同点:两者都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不同点: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地面上冷凝而成的岩石;侵入岩是岩浆尚未到达地面就冷凝而成的岩石。喷出岩多具有气泡结构,比重较小;侵入岩结晶良好,比重较大。 (3)火山喷发可以形成火山;地壳的水平运动可以形成褶皱山 (包括背斜山和向斜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向斜山);断层作用形成断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