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008278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必修课件 选修3-5  第十二章  实验十五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实验目的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 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 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1v1m1v1 m2v2.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 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图实 151,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后和不发生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m1OPm1OMm2ON,式中OP、OM和ON的意义如图实 151所示,三、实验器材斜槽,两个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重垂线,复写纸,白纸,天平,刻度尺

2、,圆规,三角板等 四、实验操作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改变滑块的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

3、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一起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四: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先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m1、m2. 2按图实152所示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

4、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切线水平,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球m1碰前的位置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小球发生碰撞前的落地点P.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它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仿步骤5求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7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

5、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数值代入m1OPm1OMm2ON,看是否成立 9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五、注意事项 1入射小球m1和被碰小球m2大小应完全相同,且m1m2.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滚下 3斜槽末端切线方向必须水平 4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六、误差分析实验中发现碰撞后系统(m1、m2)水平方向的总动量小于碰撞前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误差主要来源于: 1难做到准确的正碰,则误差较大;斜槽末端若不水平,则得不到准确的平抛运动而造成误差 2O、P、M、N各点定位不准确,测量和作图有偏差,某同学用图实 153所示装置通过半

6、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实 153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实 154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_(填选项

7、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与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解析 (1)用最小的圆将所有点圈在里面,圆心位置即为落点平均位置,找准平均位置,读数时应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面再估读一位读数为64.7 cm. (2)以平抛时间为时间单位,则平抛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等于平抛初速度设A未碰B时A球的水平位移为xA,A、B相碰后A、B两球的水平位移分别为xA、xB,A、B质,量分别为mA、mB,则碰前A的动量可写成mAxA,碰后A、B的总动量为mAxAmBxB,要

8、验证动量是否守恒,即验证以上两动量是否相等所以该实验应测量的物理量有mA、mB、xA、xA、xB.,答案 (1)64.7(从64.2 cm到65.2 cm的范围内都正确) (2)ABD,(2008宁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实 15 5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 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 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 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 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 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为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图实 155,解析 设摆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摆长为l,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球的速度为vB.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h1l(1cos45) mBvB2mBgh1 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p2.有 p1mBvB 联立式得p1mB 同理可得p2(mAmB) ,联立式得 代入已知条件得( )21.03 由此可以推出 1.4%4% 所以,此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答案 此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