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知识数据库,高端数据库,第七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技能数据库,必修二,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预测数据库,考情预测 1.考情总结: (1)从考查内容看,多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及土地的合理利用等知识点。 (2)从考查方向看,注重结合城市区域图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化进程及特点、城市环境问题等。 (3)从题型上看,考题多以选择题为主,材料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突出“生活中的地理”特点。,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
2、经典,2备考建议: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化进程及特点、城市环境问题等。 (2)题型重视以图表为背景的综合题。 (3)联系现实热点,重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案例为载体,分析城乡空间分布动态,考查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业布局等问题。,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2009年上海地理)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城市2000年与2007
3、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城市规模扩大 A B C 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蔬菜种植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城 美术馆 A B C D 【点拨】 本题考查影响地价变动的因素,意在考查地价对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考查考生结合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解析】 第(1)题,根据2000年与2007年地价曲线的差值可知,该城市的地价总体有所上涨,其中市中心地价升值幅度较
4、大,整个城市的规模也有所扩大,但中心城市范围是否扩大无法判断。第(2)题,近郊区出现了两个地价峰值区可能是由于当地环境较为优美、交通较便利,建设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 【答案】 (1)C (2)B,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2009年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下列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
5、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区 【点拨】 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等相关知识。要处理好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区本身要考虑的区位条件。 【解析】 第(1)题,由于区远离市中心,位于河流下游,交通便利,最有可能是工业用地。第(2)题,由图中信息知,该城市人口明显增加;为中心城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K滨河带环境优美,适宜建开放式公园;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区人口外流显示环境质量下降,显然不是首选。 【答案】 (1)B (2)C,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2007年广东地理)
6、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点拨】 命题意图旨在考查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一般原则。主要考虑不同功能区需要不同的区位条件。 【解析】 从区位因素分析,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处,应为中心商务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好,应布局住宅区。【答案】 C,知识网络体系,考纲
7、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008年北京文综)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下图,回答第4题。 4图中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点拨】 本题考查对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解。命题意图不仅考查功能区的水平分布,还考查功能区的垂直分层。【解析】 自市中心向外围一般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有些大城市还有中心商务区。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市中心,垂直方向上多在底层和下层
8、。办公室等服务职能多在中心商务区的上层。【答案】 C,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答案】 团块 组团 条带 住宅区 背向 文化区 商业区 点状 经济 人口数量 建筑物 工业区 交通干线 功能区 交通便捷 市中心 商业 住宅 工业 少 低 农村,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一、三种城市形态的比较,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续表,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1 (2008年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1)
9、(4)题。(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思路解析】 第(1)题,抓住设问中的“早期”二字,围绕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正确作答。第(2)题,P地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靠近旅游观光带,符合高级住宅区的选址要求。第(3)题,石油化工城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要充分考虑风向、河流流向及交通的影响。高新技术工业城选址主要考虑技
10、术力量、环境条件及快捷的交通等条件。第(4)题,卫星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为了疏散大城市内的工业、改善市区环境、吸引农村过剩劳动力、控制大城市规模、对生产力进行合理布局,并解决因人口过分集中而造成的大城市拥挤等问题。【答案】 (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团块式 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绿色通道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较为规整,形成团块状
11、。山区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形成条带状或组团状。当然,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态也有影响。即景活用 (2009年无锡联考)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该城区形态的形成为 发展,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新城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在老城区中,和哪个形成较早?简述理由。【解析】 注意审题和读图,分清城市地域形态和城市布局形式,然后结合城市布局形式的概念作答即可。【答案】 (1)分散式 河流 铁矿 交通(铁路、公路) (2)形成较早。早期的城市区位往往取决于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
12、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供水充足,且可以利用河面进行军事防卫。是在铁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历史较短。,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1.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因素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经济因素 对城市功能区分布影响显著的是经济因素,它包括地租和付租能力两方面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 地理位置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
13、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各项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A区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功能活动所能支付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区为商业区。B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选择这个区位,既有利于职工上下班,又方便购物,而工业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区。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支付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区支付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地租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因素 (1)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租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
14、价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地价等值线数值依次递减。 (2)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3)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地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影响因素有交通、知名度、环境等。,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2 (2007年江苏地理)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
15、高新技术开发区 【思路解析】 第(1)题,该图所反映的主要特征是2005年比1980年地价持续上升,特别是甲处附近上升幅度大。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显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而甲处地价增幅更大,则与甲处的经济活动及其交通通达度有直接关系。第(2)题,结合工业地域的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B (2)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黑色陷阱 第(2)题,易错选B项,主要原因是学生把建设养殖基地看作地价升高的原因,而忽略了地价高低的影响因素是交通改善状况和环境好坏。本题关键是读懂地价曲线图。一般来说,地价的高低与距市中心的远近及交通通达度有关。甲处地处郊区,但2
16、005年地价水平比市区有的地区高,可能出现了要求交通便捷的工业区。,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即景活用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分布,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2)图中四处,最适宜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的是( ) A B C D 【解析】 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除了要考虑距市中心远近,还要考虑交通条件。大型仓储式超市的区位主要是要求交通便捷,靠近高速公路沿线。 【答案】 (1)B (2)B,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
17、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比较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3 (2007年宁夏文综)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2)题。(1)该地区(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 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 (2)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18、(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思路解析】 图示地区为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影响其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服务对象(或服务范围)。之所以形成周期性的流动性商业形式,是因为该地区在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各集镇之间开集天数有差别,是因为各集镇之间的服务范围有差别。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对象越多,开集的天数也就越多。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七个集镇中,地每个周期内比其他六个集镇开集天数多两天,说明地服务范围比其他六个集镇的服务范围大,服务功能也比其他六个集镇
19、齐全,是该地区的中心集镇,服务范围除地自身外,还辐射到了周边其他集镇;而这六个集镇的服务范围只是各集镇自身。对于周期性集市而言,开集天数取决于服务范围内服务对象的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有限。【答案】 (1)A (2)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绿色通道 商业的形成、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与其服务范围的关系是这组题考查的重点。题干介绍的商业组织形式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各集镇的周期性集市,它实际上是一种流动性商业形式。商业集镇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稳定的商品供应和稳定的服务对象;二是便利的交通。即景活用 各级城市与图中R1、R2、 R3所示服务范围对应正确的是( ) 乡镇R1,县城R2,地级市R3 北京市R1,合肥市R2,淮南市R3 省城R1,地级市R2,县级市R3 苏州市R1,南京市R2,扬州市R3 A B C D【解析】 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大。【答案】 C,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