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感光材料,胶卷中各个成分:1.保护膜,它的用处是,保护。因为胶卷的感光乳剂很软,容易划伤,所以在它上面涂一层保护膜以使它不致受伤。保护膜是透明且很硬的。2.最重要的是感光乳剂其主要成份为卤化银和照相明胶。卤化银便是胶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胶是卤化银的载体,卤化银受光的照射后形成潜影,(这时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潜影)既卤化银中出现了银原子的颗粒。后期经显影,就成为我们一般看到的胶片了(就是将形成银颗粒的点放大)。其实将胶片长时间曝光也有这样的效果,胶卷头的颜色就是长时间曝光形成的(没有经过显影过程)。3.片基,它的用处就是一个架子,所以对它的要求是透明度好,平整韧性好和机械强度高,要能撑起感
2、光乳剂。4.防光晕层,拍摄的一个路灯会大的像太阳一样,这就是光晕,强光使胶卷上一个很大的面积感光。,成像原理,光-击落乳剂中的卤化银-片基上-通过成像显影-成为黑色氧化银(负片)-转化成正片数码相机也是利用这原理,只是光是聚集到了数码感光蕊片CCD上通过数字处理转化成正片,胶卷的分类:,胶卷的分类:1. 按尺寸分类:常见的有“120“,“135“,“64.5“等。我们经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2.按感光速度分类:按感光速度有iso100、is
3、o200、iso400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我们曝光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当然,以前也用过很多其他速度表示方法,如GB、ASDI等等,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的标准。,3. 按色彩还原分:有黑白片,彩色片,X射线片等等。其中黑白片按其感色范围分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等,全色片是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现在我们用的黑白片都是这种类型)。分色片指可感受蓝紫色光和黄、绿色光,但对红色光不可感受。色盲片指对蓝紫色光敏感,而对绿、红色光很不敏感,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胶卷的感光性能:这包括:感光度、反差、灰雾、宽容度、最高密度、解象力、颗粒度、感色性等。1.感光度:前面已经
4、说过了,是胶卷的感光能力的标准。2.反差:是指拍摄后的影像的明暗程度与原景物的明暗程度的比值。如果我们用胶卷把被摄物的明暗度正确的反映再底片上,我们则称其反差为1 ;如底片大于被摄物,则大于1。我们看图会明白一些。照片从左到右反差逐渐加大。一般来说反差大可以给人震撼力,但会使其不真实。反差是可以除和胶卷本身有关外,还和冲洗有关。,3.灰雾:灰雾就是胶卷不经过曝光,显影后产生的灰密度,反映在照片上就是使照片过亮,灰雾是越小越好的,产生灰雾有胶卷本身的原因,也有曝光时不准,冲洗不当等原因。4.宽容度:宽容度是指胶卷表达被摄物全部亮度间距的能力。一般说来,胶卷的宽容度是有限的,是小于真实景物的。所以
5、,在拍摄时经常会遇到景物反差过大的情况,这时,就要选择一个范围,一个要用胶卷表达的范围。设景物从最暗到最亮有200级,而的胶卷只可以表达100级,则如果选择了1100,那么在100200的那些景物在胶卷上就只会是一边白,也就是所说的丢失了层次。此为其一,还有一点,对于彩色胶卷,虽然有很大的宽容度,但可以最正确表达层次,颜色的范围很小,这就是什么要准确曝光的愿因,差了半档,效果就会不一,5.最高密度:就是胶卷可以黑的最高程度。6.解像力:指胶卷对被摄物细部清晰辨别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在单位面积内可以表示出的可分别的线的数量。7.颗粒度:指胶卷经曝光、显影后现成影像的银粒的大小。注意此与解像力是不
6、同的。虽然颗粒度小对解象力有好处,但就像两条线,虽然线是很细,但如果距离近且线间的颜色和线相差不多,我们也是不可以将它们分开的。8.感色性:胶卷对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评价彩色胶卷的一项标准。我们说爱克发胶卷偏红,就是指他经过整个曝光,显影后对红色过于敏感。使色彩失真。,感光种类,胶片:负片.正片.红外片.反转片等负片:只对蓝.紫色光起反应正片:对红.橙色不反应红外片:只对红色光起反应反转片:可直接得到正像,感受光材料的性能,1.感光度ISD(国际) 如100* 1000*ASA(美国) 100* 1000*DIN(德国) 21* 31*GB(中国) 21* 31*2.反差明暗差别的多少.差别大就是反差大,差别少就是反差少,3.感色性 4.宽容度 5.颗粒性 作业利用照相机上ISD的调整分别对同一景物拍摄,ISD值分别是100.200.400.800.1000各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