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再见了亲人.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00524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再见了亲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再见了亲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再见了亲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再见了亲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4再见了亲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再见了亲人 一、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记叙了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及这篇课文的特点,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噩耗、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4.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上,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四、说教法 根据本课特征,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知识迁移法 2、以读代讲法 五、说学法 有句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本课教

3、学中我加强对学生学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以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迁移法; 2、读悟法; 3、比较法; 六、说设计思路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我准备采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1、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 1、2 题。 第二课时:l、学习课文 2、3 自然段,完成课后第 3、4 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指导背诵。 第三课时:l、学习课文 46 自然段;2、归纳文章中心;3、学习生字。 七、说教学过程

4、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1、出示题目,质疑: “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2、了解时代背景,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1958 年 10 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5、3、学生交流:我了解的抗美援朝 八年来志愿军战士为了让人民过上宁静的生活,他们甚至付出了可贵的生命。请看数据。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认识他们吧。有用身体堵住炮火的黄继光,有不顾生命保住军事资料的毛岸英,有为了战斗胜利在大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还有勇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罗盛教。 设计意图:在雄壮的歌声中,感受志愿军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决心,为理解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奠定感情基础。 过渡: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 (二)初读感知,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6、 2、指名说,教师板书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2、全班交流。指名读句子、说体会。 3、重点出示: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 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

7、朗读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 4、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 5、指导改写反问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对比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去体会大娘与志愿军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深情。在对比读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反问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四)小结方法,试着背诵 1、小组合作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习方法。 2、指名说,教师归纳。 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再读文 3、小结:是的,八

8、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读再见了,亲人! 八、说教学板书: 从设计上体现课文内容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 。 14、再见了,亲人 大娘 洗衣服 几夜无眠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伤员 失去小孙子 小金花: 和妈妈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腿 伟大友谊 鲜血凝成 九、说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我最初设计的是两课时,后来发现要想让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得花时间,所以改为三课时。一是了解时代背景。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半个世纪,现在的小学生很难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中朝人民那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因此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同时,课堂也得花时间让学生明白,我国抗美援朝不只是帮助朝鲜,更重要的是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心连心,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他们之间的付出是相互的,爱也是相互的。二是以读会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达到体会文本情感的目的,这样的读得多形式的练习。在教学中,我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