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四自”能力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尝试乐兴小学:莫江林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校根据社会对现代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依据学校生源状况和地域特征,把培养“ 四自”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与实践,使学生的这四种能力明显增强,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坚持一个原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针对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自我教育效能的立足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校领导在对全校千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基础上进行剖析,发现学生思想品
2、德方面至少存在“三种不足” 。1、盲目崇尚西方物质文明的思想有余、了解本民族 历史和现实进步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到县城工厂、乡镇社区参观考察,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当教材,并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国家发生的深刻变化;用 历史延续性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优越而道路曲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租借阅读有害读物的较多,及时获取健康的精神食粮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及时开展了“弘扬中国精神” 的读书 活动。学生先后阅读了中国精神、 邓小平文选、 雷锋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等几十种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确有
3、教育意义的书籍。 读书活动启迪了学生的心灵,开阔了学生思想的新天地;收到了“激爱国情明报国志履效国行” 的效果;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3、享乐主义抬头,攀比思想严重,勤 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对此,我校采用讨论的方法,选出“随便倒饭 菜对不对?”、 “在穿着上攀比好不好?”、 “应取什么样的苦乐观?” 、“新时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专题交给学生多次讨论。通过讨论,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 浪费可耻,节约关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建设事业的传家宝”,出现了“比学习不讲吃穿,比贡献不图享受 ”的良好风气。把握两个环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把握
4、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这一环节,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自我管理。我们坚持做到三点:一是授权管理。即用其所长,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任务,提出管理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行之有据、验之有规,改变以往授权管理所带来的放任自流现象。二是放手管理。即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的能力,如主持召开班会、团会,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参与学校轮流值周和班级轮流值日 活动等,并鼓励学生干部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三 是指导管理。不放任自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及时加以指导,并使学生干部承担管理中工作失误的责任,使其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对“值周学生” 的管理,让五至九
5、年级年级的部分学生担当“值周学生” ,接受班主任指 导和同学的监督。2、把握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层次这一环节,实施分层达标。在实践中,我校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为5个层次,即:校内 活动、校外 活动、个体 活动、群体 活动和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等。其中,校外 活动、个体 活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最能衡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我校针对不同 活动,提出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如在校外 活动中提出“ 遵守公德、模范守法”的要求,在个体 活动中提出“严于律已、勤勉向上”的要求,在特定环境中提出“头脑冷静、明辨是非”的要求。利用两个渠道,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是现代学校开展“生
6、存教育” 、“生活教育” 的重要课题。我校从疏通三个渠道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1、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干诸如洗衣服、简单的购物等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不等不靠,不让家人包办代干;我们还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勤工俭学,以此增强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2、参加校内外服务性、公益性劳动。整理寝室内务、美化校园环境、打扫街道卫生等公益性劳动都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任务,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服务。服 务性、公益性劳动,可以培养学生“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四抓”,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1、抓养成教育。每年秋季开学,我校进行一次新生入学教育,讲校
7、史校情,讲学校好 传统好作风,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同时,把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打印成册下发,学生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执行。我们还进 行了守则、 规范知识竞赛,开展了“ 学守则、 规范,重行动、比比看 ”的 活动,使学生把注重行为规范 训练变成一种自觉行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2、抓典型教育。结合创先评优 活动, 树立“ 学雷 锋标兵”、 “乐小十佳学生”等群体典型,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 进 行正面教育。由于这些典型是学生熟悉的、真实的,因此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指导力。我校还把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整理成册,下发到各班,通过“ 典型引路
8、,带动一般” ,对 全校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起到了积 极的导向作用。3、抓后进生教育。这里所讲的后进生是指思想素质差的学生,他们有的受过纪律处分,有的操行评定不合格。这部分学生,人数虽不多,但能量不小,影响较 坏。我校采取“不歧视、不放弃、耐心疏导、帮带结合”的方式进行转化,用显 微镜和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在尊重人格、充满理解的环境中产生自我心灵的震憾,不断克服自身缺点,重塑一个新的自我,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的作用。4、抓法制教育。我校多次邀请马鞍派出所、乐兴乡警务室的民警到校进行
9、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说明违法、犯罪的起因、经过,并组织 “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大讨论。这些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在校知法守 纪,做一个好学生;走上社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 的意识,在更高层 次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四自”能力的培养,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德育工作。一是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始终坚持针对性的原则,避免了以往德育工作“ 东一榔头西一棒” 的无序状 态。二是通过选用生动形象与活生生的题材,利用多种途径,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象化方式进行施教,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在无形的渗透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内化作
10、用,避免了形式化、一般化、程式化、表层化,拓宽和扩大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学生从“要我做 ”的他律状态转化为“我要做”的自律状 态,思想境界得到了多次升 华。“四自”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实践表明,在农 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四有”能力的培养,不仅没有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反而促进了教育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四自”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由优化个体学风向优化班级班风、再向优化校级校风的转化环节中,起到了前后相连、逐层推进的作用。“四自”能力的培养,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捆绑式” 、“保姆式”、 “警察式” 等问题 ,使广大 教师超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教研活动之中,形成了学校“ 人格管理、情感管理、全 员管理、民主管理”的新格局。培养“四自” 能力,社会、家庭、学校责无旁贷,大家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