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99875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读思墨涌》 2019推介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编 者 的 话 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出于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殷切期望,出于对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迫切心情。 我们怀抱一个最美好的心愿: 要用我们民族的与世界的璀璨智慧来滋养学生的内心灵魂,濯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此工程关乎年青一代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培育与品质的塑构,关乎祖国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我们不敢怠慢,我们又十分谨慎! 为此,编者站在思想与人文的巅峰,以更加宏阔的视野,高屋建瓴而又多视角全方位地选摘那些最为耀眼的“花火”,非但来自民族的,还有世界的;非但来自古代的,还有现代的、当代的,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哲学、科学、美学等内涵,珠玑文字熠熠流金! 系列读本读思墨涌应该算

2、是一套真正意义的高中语文读本!我们试努力开辟出一条通往精神领域的阳光之路,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一条喜欢读书的道路。至此,便可使学生丰盈内心、纯洁灵魂、智慧人生!最终担当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时代使命! 如许,便可实现我们心底那个最美的心愿!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高考作文”时,我们将发现:读本又是一套绝佳的作文素材。如能贯通融会,我们在这里便可应运裕如地捕捉到那些最鲜活、最闪光、最厚重、最人文的“语料”,无论是全国卷还是非全国卷地区的考生! 饕餮盛宴,你无意间便会发出惊叹:这些“芷岸兰汀”就是提供作文素材的“水源地”,这些“云影天光”就是构筑高考佳作的“梦工

3、厂”! 编辑心旅虽是艰辛,但更是浸透着愉悦与幸福!因为这里似乎确凿还存乎着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点小小奢望,即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种传统的自觉继承! 编 者 己亥年三月 第一章 思辨的光辉 关于思辨性思维的一组文章 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与西方世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和碰撞,许多人发现,中国学生分数突出却思维僵化,能掌握课本知识却不能独立思考,只能做技术性工作。这无疑反映出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能力欠缺的现状。 中国人思辨性思维的“缺席”,已然成为制约我们国家发展的“短板”。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钱学森世纪之问的本质何在了。科学源于思辨。中国教育亟需培养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通识型人才,这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

4、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极为重要。 培育思辨性思维是新时代的“教育邀约”。 本单元我们精选了一组思辨性很强的文章,希望同学在反复的阅读中不仅要把握其思想内涵,更要感受其思辨的光辉,进而引导自己在未来前行的旅途中也能冲破固化的思维定势,学会独立地思考、理性地辨析、辩证地表达。 中国不缺朗读者,中国最缺“赛先生”德布罗意/2-4 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刘亚东/4-6 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佚名/6-7 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王小波/8-9 钱穆:大师还是奴隶?余杰/9-12 商鞅为中国带来的是进步吗?鲍鹏山/12-18 第二章 质疑的声音 关于质疑性思维的一组文章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

5、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思辨才有质疑,质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想象力。科学发展源于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学的持续发展。 面对所谓的权利、权威、圣人、传统等等,你敢质疑吗?事实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本就没有这种质疑的意识;即便有,抑或经过一番考量,放弃了质疑的权利。长此以往,我们自然成了思想的奴隶。 质疑可带来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本单元我们精选了一组质疑性很强的文章,希望同学在反复的阅读中,认真倾听其质疑的声音,进而引导自己在生命成长的光影里也能敢于质疑、有效质疑,并不断提升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力,终极催生新思想,激发创造力。 何以“白日不到处”?于晓冰/

6、20-23 为什么基因编辑婴儿在今天不可原谅?法制网/23-25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25-26 “康乾盛世”何足道 王贵成/26-28 谁是英雄?丁辉/28-29 我看国学 王小波/29-30 第三章 批判的锋芒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一组文章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中国学生缺乏批判精神。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哈密尔顿坦言,中国的学生不敢挑战学术权威,不敢对文本解释进行反对。 诚如斯言,我们是缺乏批判精神的。所以我们不能突破许多禁区,不能释放巨大潜能,当然我们就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社会大众亟需一场普及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全民教育。 科技日报总编刘亚

7、东说:“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本单元我们精选了一组批判性很强的文章,希望同学在阅读文本中把握其思想内涵,尤其感受其批判的锋芒,进而引导自己也能敢于挑战权威或流行的观点,并通过深度理性的公共说理,做出更接近科学精神的认知与判断。 中国教育:不输在起跑线,这是在毁掉孩子 郑也夫/32-35 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梁文道/35-36 弟子规是残害儿童的“伪国学”思想界/36-37 二月河的高度 周思明/37-40 北京古城墙终究没逃过厄运 智局/40-44 人性的逆转 王小波/44-46 第四章 逻辑的力量 关于逻辑性思维的一组文章 “逻辑”是外来词汇,始于严复对“Logic”的音译。思维能

8、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都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中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经缺席了数十年之久。 这种缺席正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小而言之,其让国人盲听盲从,甚至有时让一些背离基本科学常识的糟粕沉渣肆意泛起。大而言之,其使建设创新型中国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逻辑思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在创新源泉。 本单元我们精选了一组富有逻辑性的文章,希望同学在反复的阅读中把握其思想内涵,尤其感受其逻辑的力量,进而引导自己也能走出病态思维,学会分析概括、判断推理,并准确而有条理地思考表达,进而养成科学的逻辑思维习惯。 在

9、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卢新宁/48-49 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可否在教育界重现光明?周国平/49-52 美育,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 中青网/53-54 平凡的世界何以常销不衰?白烨/54-56 文明社会的六个特征 千字君/56-58 中国,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 金一南/58-62 第五章 思维的碰撞 关于北大演讲、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等四组群文 群文阅读,即通过多篇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文本阅读,让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碰撞与对话,渗透与融通。群文阅读的核心是要打通不同文本之间的阅读桥梁,进而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 文本质量决定阅读质量。本单元是关于北大演讲,科学精神,自由精神

10、,书院的四组群文阅读。 一所大学影响一个国家。由北大蔡元培、蒋梦麟、胡适三位校长的演讲,我们可以管窥北大精神的时代变迁。 科学精神是一种崇高而美好的心灵状态。当今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正告学生,你们要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 西南联大何以人才辈出?哈佛何以成就世界一流?答案只有两个字:自由!可以说,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即来自“自由”!如果从自由角度出发,我们便不难理解,我国人才何以稀缺。 书院已延续千年之久。书院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只要书和有理想的读书人还在,书院就有生长的空间,就有再创辉煌的无限希望。书院也必将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复兴。 以“一”融“多”,致力于内容

11、上的“融合”、理解上的“融通”,思维上的“碰撞”,以此破解阅读理解上的“隔”“滞”“凝”等困境,乃是群文“融通阅读、思维碰撞”所具有的另一个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在多角度、多层次,有向度、有梯度的群文阅读中,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对话,思辨的涌动,或可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感受阅读魅力,进而喜欢上阅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65-66 北大之精神 蒋梦麟/66-66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胡适/67-69 100年过去,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刘亚东/69-72 改革40年:始于科学,终于国学 德布罗意/72-75 求真求实,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 邱勇/76-77 为什么西南联大人才辈

12、出?两个字:自由 何兆武/77-82 自由是哈佛成就一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守英/82-83 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来自:自由 许锡良/83-84 传统书院的精神 楼宇烈/84-86 中国书院积淀的文化精神 朱汉民/86-88 书院何以复兴于今日 邓洪波/88-90 第六章 思想的觉醒 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毋庸置疑,“五四”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民主、科学、自由,这些西方精神,拓宽了我们的胸襟,并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文明时代;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等,这些思想巨擘,照亮了我们的星空,并缔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然而,历史总是以残缺之态呈现在后人的面前。“五四”的火光太猛烈,太

13、耀眼,同时却也太短促。一阵冲天火光之后,旋即转于熄灭,渐渐陷于无边的黑暗包围之中。“五四”之河,在不足百年的短暂历史中就无以为继,渐渐干涸了 林贤治先生的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一书,宛如一阵清风吹散浓雾,让闪光的河流重现于阳光之下。 五四之魂从“五四”出发,刻画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其目的当然不仅仅是对历史进行浅薄的回望,与“五四”一样,五四之魂一书处处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让人在目睹“五四”之火熄灭的痛苦中清醒,并鼓荡起奋斗的激情。 重新发现历史 /92-93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93-101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101-108 价值领域中的诸神斗争 /108-118

14、思想:地面状态与地下状态 /118-128 后文革:一个倒影 /128-136 知识分子与精神 /136-138 第七章 思考的焰火 鲁迅,一生思考救国的道路 在那晦暗的时代,一个从黄河流域成长起来的民族,此刻正遭遇磐石般的黑寂。人们在愚妄的欢呼和升腾的地火中,深味着人间的悲苦。中国,路在何方? 时代的高标鲁迅,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横眉冷对千夫指”;同时在失望中求索,“我以我血荐轩辕”。1912年北上进京,1927年1月南下广州,同年10月,浪居上海。鲁迅始终不忘初心。 鲁迅生命的最后10 年(19271936),正是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10年。此时的鲁迅,始终站在革命阵地的最前沿,以孱弱的身

15、躯及自我牺牲的精神奋力呐喊! 从“实业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文学救国”,鲁迅,一生都为民族觉醒、民族解放而坚毅战斗。他以燃烧的生命照亮了中国前行的路。他对救国道路的思考,犹如一团焰火,熊熊燃烧,炙热绚丽。 “戎马书生”/140-140 我以我血荐轩辕 /140-142 希望、失望与求索 /142-143 新时代的“呐喊”/143-145 直面淋漓的鲜血 /145-146 南下广州 /146-147 横眉冷对千夫指 /147-149 韧的战斗 /149-150 第八章 探索的精神 梁启超,始终探索救国的真理 经过鸦片战争后大半个世纪血雨腥风的洗礼,少许先驱逐渐觉醒,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作

16、为维新派的代表人士梁启超,紧随老师康有为,力主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投身维新运动,并北上参与变法。 然而,变法运动在经历戊戌年间短暂的辉煌、宛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粲然逝去。流亡日本的梁启超,负戴着时代的使命,以其炽热的爱国情怀,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 一战结束,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再续找寻医治中国社会痼疾的良方。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治,始终是梁启超海外流亡中孜孜以求的目标。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暗流汹涌。梁启超高举护国大旗,于危难之中,用行动实践着爱国救国的理想。 “五四”之后,日本出兵山东。梁启超力争山东主权,并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心怀社稷,不惧风浪,蹈死不悔! 少年得志 /152-153 拜康有为为师 /153-155 投身维新运动 /155-157 北上参与变法 /157-158 舆论界的骄子 /158-160 立宪运动的领袖 /160-162 护国功臣 /162-164 力争山东主权 /164-165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国内最前沿的读本读思墨涌关涉核心素养中的“思辨思维”“质疑批评”“社会责任”“家国认同”“人文积淀”等多重内涵。高一,高二,高三皆适读适用。A4纸大小,内文174页,定价59.80元,批量发行,价格优惠。详情私联本微信、本Q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