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99459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 B2 组团和C13 组团工程边坡沉降监测方案编制单位:力 帆 红 星 广 场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B2组 团 和 C13组 团 项 目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九月2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东北临龙安路、西南侧为金州大道,东南侧为金开大道。总建筑面积约 17.16 万 m2,主要由 35 栋 3F/-1F 别墅,1 栋 30F/-2F 高层住宅,1 栋 23F/-2F 酒店,1 栋 6F/-2F 商业,2 个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基础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2、监测依据全部观测按照以下标

2、准执行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97)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2-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12)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3、监测目的建筑物前期施工期间,基坑在回填之前由于卸除地基土自重或降水等因素而引起的基坑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的结构应力也在缓慢调整。变形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基坑周围预设的工作点和其周围建筑物特征部位之间的不对称变异量,对基坑在回填前及回填过程中的整体稳固趋势作出评估,为建筑质量评价和最后验收 3提供参考依

3、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为:基坑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4、监测项目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设计支护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监测内容为基坑坡顶位移监测。5、测点布置按照规范要求,各水准基点的间距应在 20-40 米范围以内;水准基点与被测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大于 100 米,且不小于 30 米,现根据场地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的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水准基点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附近,本工程考虑设在基坑的东侧。5.1 监测点布设本次观测的监测点布设沉降点 8 个,设计方案依据:(1)基坑边坡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

4、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 3 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2)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宜为基坑深度的13 倍,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下图为沉降观测点布设图:45.2 保护:观测基点埋设后,在基点处砌井、加井盖进行保护,并清理现场,然后移交建设单位监护,要求不得在其上堆放物品,以保证水准基点随时正常使用。6、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5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下表。监测频率表基坑开挖深度(m) 5 510 10监测频率 1 次/2 天 1 次/1 天 2 次/1 天底板浇筑后时间(d)7 714 1428监测频率 2 次/1 天 1 次/1 天 1 次/2 天注 1:观测时机及次数视施工现场观测条件和使用期间发生的特殊情况可做适当调整。2:根据规范要求,首次观测应观测 2 遍,取其中数为起始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