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宁定位错误案例分析【李宁案例】从运动品牌的定位来说,无论是耐克还是阿迪达斯,其主导的运动精神才是其品牌定位的精髓,也都集体性的放弃了以目标人群的年龄来进行的品牌定位。2011 年 7 月 7 日,李宁公司发布预警称,由于受到原料价格上升等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长及毛利率均较去年同期下跌。公司在盈利预警公告中表示,预计截至 6 月底,公司净利润率将从上年同期的 12.9%跌至 6%-7%,整体收入也较去年同期下降 5%,毛利率将下跌 1 个百分点,而整体费用率则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7 个百分点。过去一年里整个体育用品行业的公司则股价大跌。截至 2011 年 8 月 1 日,李宁跌了 62.
2、64%,安踏体育跌了 14.31%,匹克体育跌了17.46%,特步国际跌了 17.46%,特步国际跌了 19.17%,361 度跌了 32.88%.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老大,李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战略错误?还是和体育用品整个的行业状况下滑有关?从以上数据看,李宁股价的大跌是受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影响,但从李宁整个的战略定位上来说,李宁的战略定位是否也出现了错误?2008 年奥运会的召开,无疑极大的刺激了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李宁、安踏、特步、中国动向等品牌无论是通过赞助还是其他的营销活动,只要在这期间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自然能获得高增长。相关体育用品品牌则借力奥运会的市场推动,获得了绝佳
3、的发展机会,李宁、安踏、特步、中国动向(KAPPA)上半年收入或营业额都实现了同比 50%以上的增长,当时特步的收益同比暴增 174.3%。到 2009 年上半年,上述 4 家企业中,营业额同比增长最高的是中国动向,仅为 33.5%;但到了 2010 年上半年,这 4 家企业中营业额同比增长最高的则是安踏,为 22.6%。此时的李宁,2009 年李宁公司销售收入则突破 80 亿。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宁自上市六年以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9%,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0.5%。与奥运会召开刺激的市场增长相反的是,奥运会结束之后的推广围绕哪些方面?抑或是通过渠道的下沉获得市场份额?这些问
4、题统统围绕着体育用品行业的品牌。其体育行业品牌股价大跌均可视为这些问题出现的结果,这又与整个行业在获得飞速发展之后,市场发展放缓的市场自然整合规律不谋而合,从这点看整个行业高速增长后下滑也是一个必然规律。【李宁失败的原因】1、战略定位错误:2010 年 6 月底,在李宁公司 20 岁生日庆典上,“李宁交叉动作”的全新 Logo 亮相,同时新品牌口号“mad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取代了消费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标直指“90 后”,意欲抢先一步,占领未来的消费大军。这种定位本质上是对消费人群的年龄细分定位,其改变根本源于李宁公司在 2006-2007 年进行市场调查,发
5、现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整体年龄偏大,近 35-40 岁的人群超过 50%。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李宁品牌在“酷”、“时尚”等特质的印象,相较国际品牌略逊一筹。那这种定位的改变能改变李宁目前的竞争发展形势吗?从李宁本身的消费群体来说,李宁的核心消费者为 30-40 岁人群,随着李宁品牌的逐渐成长,确实面临着原有消费群体年龄老化,新兴消费群体不能获得认同的现实,因为李宁这个运动员本身影响的消费群体在逐渐老化,李宁这个品牌也就逐渐.面临老化。但问题是,哪个品牌因为自己的消费群体在老化就放弃自己原来的消费群体,去定位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况且,从 30-40 岁重新定位于90 后这个新兴的消费群体,无论从
6、年龄、消费观念,还是品牌等其他方面说,跨度都非常发,老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新消费者能不能认同?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从运动品牌的定位来说,无论是耐克还是阿迪达斯,其主导的运动精神才是其品牌定位的精髓,也都集体性的放弃了以目标人群的年龄来进行的品牌定位。耐克、阿迪达斯都是以拉动品牌的高度,以运动净胜来驱动品牌,这与李宁的 90 后定位以目标消费群体的年龄来定位又完全不同。以目标人群的-全球品牌网-年龄定位,显然放弃了其老消费者,将新兴消费群体当做了主要的目标,这与耐克、阿迪达斯以运动精神来覆盖消费群体相比显然已经缩小了自己的消费群体,而这一切以年龄层次定位的最终结果,2011 年李宁上半年营收 42.
7、9 亿元人民币被安踏以 44.5 亿元所超越,本土品牌老大地位暂时丧失。、2、渠道整合:李宁妄图通过重新定位来获得新的目标消费人群,以获得新的增长。但渠道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渠道数量上 2010 年李宁公司拥有 129 个经销商及超过 2000 个分销商。大部分分销商规模都比较小,平均经营 2 家店。超过 1700 个分销商仅经营 1 间店。而在渠道的区域分布中,李宁主要核心区域市场为二三线城市,一线市场已经是耐克、阿迪达斯的天下,二三线市场中低端产品上安踏、匹克等晋江品牌则更具竞争力。随着现在耐克、阿斯达斯的价格下贱,安踏、匹克等晋江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李宁在品牌上面临着耐克
8、、阿迪达斯的打压,和安踏、匹克等品牌的崛起的上下冲击。在发展渠道的数量上,安踏、匹克的渠道下沉速度又比李宁快了不少。反观竞争对手在渠道整合上,耐克从 2009 年初就开始对渠道大动“手术”,淘汰业绩不佳的经销商,将销售业务往规模较大的经销商手中集中。阿迪达斯的最新计划则是到 2015 年,计划开设 2500 多家商铺,并为细分市场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以满足各城市不同的消费模式,此时阿迪达斯店铺所覆盖的城市数量也将从现在的 550 个增加到 1400 多个。而从品牌的发展上,耐克、阿迪达斯倡导的运动净胜以大型的赛事赞助和体育形象代言人的赞助扩张,更是让李宁在品牌和渠道上无法伸展,其渠道整合思路还
9、围绕在对 256 家经销商开设的门店的整合上,既没有参考同期竞争对手的渠道下沉数量和单店拓展思路,也没有将销售业务往较大规模的经销商中集中,同时在拉高品牌高度上也无所动作,能否获得成效已经不得而知。【总结】1、市场调查。很多公司都将市场调查看的很重,但如何从市场调查中看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何从市场调查中找出适合自身的扩张策略?是弯曲依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来调整?还是从市场调查中国找出一些不适合自身发展的错误?李宁的市场调查没错,错在消费人群的年龄定位。这种完全依赖市场调查的恶果将导致企业各方面的下滑,相信市场调查,但不唯市场调查为导向的企业才会获得更快的发展。2、战略定位。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瓶
10、颈时,会慌不择路的盲目寻求战略上的改变,定位就包含在这种改变的其中,但这种改变自身的定位本身就容易导致巨大的战略失误。从李宁的定位改变来说,缩小了定位的目标人群到 90 后身上更是冒着失去原有消费人群的风险,这种盲目改变定位的结果注定会导致品牌在竞争发展中处于劣势。战略定位不能靠一个市场调查来随意更改,更需要调整整个行业的竞争趋势、产品和品牌特点来综合考虑,一味的唯市场调查数据来改变战略定位注定会酿成苦果。3、渠道整合。渠道整合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策略,但渠道整合是否应该参照同类竞争对手?是否应该寻找符合行业发展、产品和品牌特点来进行整合?从战略上看李宁的渠道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的,但整合以哪种方
11、式进行?是整合到直营方式?还是整合到更大经销商?以利于资源的调配?李宁的渠道整合既没有和自身品牌的定位、品牌的提升等同步,又没有考虑整合后以何种方式来推动渠道带动其销售和品牌的发展,所以短期的渠道整合并不会给李宁带来巨大的成效。单纯的依赖于某一方面的整合对企业带来的短期改变不会很大,甚至会走入泥潭,只有将战略定位、品牌提升等与渠道的发展同步来推动整个品牌来发展,系统化的整合企业发展才会获得更大的成效。“李宁“品牌建设案例分析一背景分析:1. 李宁产品的机会和威胁分析机会: 李宁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品牌知名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很高的。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多年高速的增长,整个体育产业也是不
12、断向前发展,其市场容量逐年递增。威胁: 以 NIKE,ADIDAS 为主的外国体育品牌份额的不断增长,国内厂家,国内厂家不断兴起,也在不断瓜分着市场份额, 而且他们的增长速率超过了市场份额的年增长率,使得李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减少了。 李宁的实际消费群体与目标消费群体相差很大,使用李宁牌的消费者忠诚度很高,但人群年龄偏大,收入很低,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理想品牌却为 NIKE 李宁产品更像有大众感觉的大众休闲产品,没有真正吸引到那些视运动为消费的“重度体育用品消费人群“。2. 品牌建设环境.微观环境: 公司内部:在产品开发方面,李宁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亚洲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引进
13、了国际先进的开发管理机制,并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师、版式设计师以及专业的开发管理人才,大力加强了市场调研和设计开发力量,以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品质,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营销中介人:李宁选择的是特许经营和经销商两种形式,拥有地理上优势的李宁在营销网络的发展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顾客: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24-35 岁之间的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这部分人对于李宁的忠诚度比较高,认为这是民族的企业,是一种民族的象征,而不会轻易的去改变。他们认为李宁的产品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是一种体育荣誉的象征。第二,15-24 岁之间的还不完全具有经济实力的喜爱运动的学生群体。这
14、部分人具有比较的创新性和“喜新厌旧“的偏向,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年轻。而李宁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因而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很大。 竞争者:随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开放,李宁所面临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在中国市场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较为领先的国外品牌 Nike、Adidas、Reebok 和国内的康威,它们都成为李宁强大的竞争者。二纵向分析:1. 品牌创立:概况:1990 年,健力宝集团注资在广东三水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1992 年底,该公司分别在北京,广东成立 3 家公司,各自从事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鞋的生产经营。1996 年公司开始整合
15、,3 家公司并为一家,形成了“李宁牌“运动产品的统一经营管理。“李宁“这一品牌名称来源于奥运冠军,体操王子李宁的个人姓名。分析:以奥运冠军李宁的个人姓名来给品牌命名,这种决策在品牌创立和推广之初的确有良好的收效,原因在于:李宁是国际著名运动员,在国人的心目中是民族荣誉的象征,拥有巨大的明星魅力,因而以李宁的姓名作为一种运动服装的品牌能使这一品牌迅速深入人心-尤其是国人的内心,这对于一个新生品牌的推广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但是,李宁个人影响力能持续多久?如果李宁只是做一两代人的市场,那不必讨论,如果想做成百年品牌,那李宁的个人影响力是无法支撑下去的。90 年代出生的人对李宁本人已经感到陌生,
16、他们印象中的李宁与安踏一样是国产品牌,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他们只相信耐克。那么,延续到一个一个新的年代出生的人呢?李宁个人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弱,作为李宁服装品牌,必须依靠自身的品牌核心理念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明确认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百年品牌。2. 品牌定位概况:追溯李宁品牌的成长历程,自 1990 年以来,从最初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等,直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的品牌核心价值经历了几次重大改变。分析:新生事物要发展必须要经历不断的探索,一个新兴品牌要寻求发展当然不可绕开探索的道路。“李宁“品牌价值的几次重新定位,反映
17、出“李宁“对自身价值发掘,认识的不断深入。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无论是从最早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到“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等,还是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始终找不到明确的品牌方向,找不到清晰的品牌定位,没有具体的品牌焦点。其实品牌具有某种内在的恒定的品质,连续性是其成长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品牌只有始终如一才能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李宁公司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和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不断变化自己的品牌定位,却忽视了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挖掘、对品牌个性的塑造,从而无法传递出一个清晰连续的品牌形象无法与消费者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品牌关系。当外部环境竞争加剧,
18、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不断加大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品牌老化,市场被其他品牌瓜分的危险。另外,考察李宁品牌价值定位的数次落脚点,总令人觉得其难逃跟随模仿之嫌。从品牌视觉识别来看,李宁的 Logo 与耐克的 Logo 非常相似;从品牌传播来看,当耐克在提倡“Just do it“的时候,李宁提倡“我运动我存在“;当耐克提倡“I can“的时候,李宁提倡“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的运动主张简直就是耐克的中文版。品牌价值内涵上的跟随模仿和形式上的摇摆不定不仅使其意欲传达给消费者的价值理念失去了清晰的轮廓,也淡化了它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个性风采。一个含义模糊缺乏个性的品牌想要求得一席生存之地都尚需探讨,更何谈争做国际
19、一流?“李宁“要想实现“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的宏大目标,绝不可忽视其品牌价值上所存在的问题。3. 产品策略概况:李宁的产品分为篮球系列,网球系列,足球系列,跑步系列,健身系列,乒乓系列,羽毛球系列,运动生活系列,户外系列,配件系列。主要产品包括:运 动服,鞋(运动鞋,凉鞋,拖鞋),帽,袜,包,球,球拍等。产品定位的重点是篮球,跑步,足球,网球,健身五项运动,其中篮球跑步最重要。分析:从产品的价值和定位来讲,耐克更多的追求运动,以某种运动项目出现,而李宁更多的是以“运动休闲“的形象出现,而不是专门征对某一项运动。国际知名品牌初进入中国时并不是以其专业细分性赢得消费者的,老百姓喜欢是对
20、这些品牌的盲目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消费者开始考虑这些国际品牌是否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及消费水平,开始理性选择。在不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李宁产品定位在“运动时尚“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但是,一直以大众休闲为主的产品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因为体育用品专业细分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目前李宁公司转向“立足于大众运动休闲用品,开发各个运动项目上的专业产品“的产品策略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市场现状的,同时也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5. 品牌推广策略: 体育营销概况:李宁的体育营销经历了两个阶段:1990 年到 2002 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靠赞助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
21、。从 1990 年至今,李宁不断地赞助中国体操,射击,乒乓球,跳水等国家队。除此之外,李宁的体育赞助策略中还包括 “国际纵队“,如法国体操协会,西班牙女蓝,阿根廷篮球队等。2003 年到现在为第二阶段,此阶段李宁目标更加明确,范围更加专业,体育营销的定位是:篮球,跑步,足球,网球,健身五项运动,其中篮球和跑步最重要。营销定位的消费群是年龄在 1428 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分析:李宁在体育营销过程中体现出的不足集中反映在以下几点:有体育赞助少辅助营销有体育营销无营销系统有品牌少个性广告多变不持久消费者的深层体验少。体育营销只是企业通过品牌战略实现
22、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融合了公司产品定位所要求的方向开展体育营销才可以体现体育营销的真正价值。因此,进行专业的创造是必由之路。从体育产品行业的内在运营规律来说,体育品牌的影响力是从上而下的:国家队用的一些装备,服装会影响下面的专业队,而且对体育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都会有示范作用。因此,李宁的赞助必须围绕国家队或者国家级运动员进行专业化。在足球篮球活动中逐渐成就专业化,这样对目标消费者的影响才是巨大的。一个产品赢得喝彩是多方面的推动,而不是仅仅依靠广告完成的,还应该包括产品体制的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体育营销要求有全面的规划,讲究组合运用,细节把握,快速反应,体系制胜。而李宁所做
23、的多局限与传播上的问题,以致终端管理出现了单一赞助体育为主体的跛腿现象。李宁需要把企业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产品质量三者连成一条线。 “草根策略“概况:这是与耐克,阿迪达斯“金字塔推广战略“的根本区别,即先把根深植到消费者队伍里,汲取营养,并通过自身努力使消费者规模扩大,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开展的活动例如:在德国世界杯期间,为了让球迷更好的享受世界杯,享受足球的乐趣,李宁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举行沙滩足球挑战赛。赞助大学生 3 对 3 篮球赛。其赛制和“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十分贴切,提出“不服就单挑“的口号,比赛过程中先安排 8 分钟团队作战 3 对 3 打,剩下 2 分钟每队选出
24、最强的人进行单挑,而且单挑环节是双倍记分的,就算团队比分落后,也有可能在一对一中扳回来。这一赛制将“一切皆有可能“演绎得淋漓尽致。此项赛事战火燃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等全国九大城市,赛事转战 120 所高校,共有 2536 支队伍万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超过 5300 场的较量。分析:根据李宁公司的调研数据,目前篮球动装备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学生,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篮球装备是由学生贡献的,其中既包括大学生也包括中学生。这是李宁决定要重点扩展校园市场的关键原因。“草根策略“受到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而现在大学生是李宁比较重要的消费群体,因而这种实实在在的活动对品牌的宣传效
25、果比起单纯赞助赛事更显著,不但加强了品牌的亲和力和认知度,而且增加了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切实打动他们的心扉。 非奥运营销概况:2007 年 1 月 3 日,李宁在北京 2008 合作伙伴竞标大战中败给阿迪达斯,后者成为北京奥组委选择的合作伙伴。在角逐奥运会服装赞助资格失利后仅仅几天,李宁开始接连挥出数记重拳:2007 年 1 月 5 日,李宁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定协议-20072008 年播出的栏目和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服饰。此举意味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李宁的 Logo 就会映入观众眼帘。分析:虽然没有获得奥运会赞助商的资格,但李宁却并没有失
26、去借奥运来推广品牌的机会。首先,知道自己实力暂时远不如对手,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参与北京奥运赞助竞标,作为中国本土龙头企业参与同国际著名运动服装品牌竞标已经起到一定的新闻和宣传作用,对自身声誉的提高仍有一定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李宁面对竞标失利能够迅速作出灵活变通的反应。虽然,竞标失利意味着北京2008 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以及参加北京奥运的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都必须穿着印有阿迪标志的体育服饰,所有运动员领奖时都必须穿着阿迪的服装。但李宁的“非奥运营销“的策略将会取得的品牌推广效果也并不会太逊色与赞助商阿迪达斯,甚至在中国国内还有可能抢尽阿迪达斯的风头,因为在 2008
27、 奥运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映入观众眼帘的将都是李宁的 Logo,不知详情的人可能还会误认为李宁是奥运赞助商。但“非奥运营销“毕竟是无奈之举,其作用的受限性还是很大的,在国际上影响力显然是不可与赞助商的“奥运营销“相比的。牵手 NBA概况:2005 年 1 月 18 日,李宁公司与 NBA 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李宁的篮球及品牌活动将可能出现在面向全国直播的 NBA 的比赛过程中,以及 NBA 的全球及中国的官方网站上,NBA 还将帮助李宁寻找合适的 NBA 球员签约,进行媒体广告的拍摄和促销活动的推广。同时,李宁将协助 NBA 推动篮球在中国的认知度。在成为“NBA 战略合作伙伴“之后,李
28、宁将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一样,在 NBA 的市场推广计划中享有同等的待遇。分析:李宁选择 NBA,一方面贯彻了公司将篮球作为核心发展方向的公司策略,另一方面也是看中 NBA 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及其几乎可以代表篮球这一名词的品牌形象。宁牵手 NBA对于李宁打造世界顶级体育运动品牌形象,提升在篮球产业上的专业化定位及加强在国际市场的扩展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国际化营销推广概况:李宁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已进入 23 个国家和地区。分析:海外发展李宁品牌的经销商,是李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在国外采取当地开设李宁品牌专卖店的形式,从而对当地的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鼓励
29、当地的经销商,寻求在当地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合作,同时配合经销商进行一些体育赞助形式的推广活动。6. 品牌的认知度:概况:李宁想要树立的品牌形象是“年轻,时尚,运动“,然而消费者对李宁品牌的认知却是与李宁本人形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体育,荣誉“。这样的形象在现代生活的购买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也是李宁公司一直试图去弱化的。据调查,许多消费者觉得“李宁“像他们身边一个性格不鲜明的朋友,觉得他很亲切熟悉,但就是缺乏鲜明的个性。另外,消费者对“李宁“的印象也比较分散与模糊,比如有“运动的,优雅的,飘逸的,荣誉的,亲和的,民族的“等各种感觉。分析:社会公众对李宁品牌的认知与李宁公司所想传达
30、的品牌内涵是存在较大出入的,这对于李宁品牌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究其原因在于其没有足够的品牌个性。耐克的品牌个性是“挑战,热情,信心“,阿迪达斯的品牌个性是“成熟,专业“,李宁没有像耐克,阿迪那样传达出非常清晰明确的品牌个性。而在强调个性化生活的今天,消费者选择品牌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主张和自我展示的机会。缺乏个性的品牌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更难建立起品牌的忠诚。三:横向比较 国内竞争者在中国市场上,运动品牌被分为了三个梯队: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代表的一线品牌、以李宁为代表的二线品牌,以及以安踏、特步等晋江品牌为代表的三线品牌。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而在二线品牌和三线品
31、牌之间,却界限模糊,存在灰色的地带。而且目前的趋势是来安踏、361、德尔惠、乔丹、金莱克等品牌,依靠对耐克的模仿而迅速发展为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市场重要竞争者。下面针对李宁的国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安踏,通过目前市场状况和所采取的策略作对比分析。(一) 市场状况:1、 市场份额从 2005 年国内时常来看,在国内,从上半年市场销售情况看,李宁品牌约占有体育用品50的分额头,耐克约占 30左右,阿迪达斯约占 10左右,其他一二十家国内外品牌合约占 10左右。但是在运动鞋市场上,截止到目前,安踏却是连续六年占据第一,甚至超过了阿迪和耐克。2、 消费者市场状况:目标消费者:李宁公司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
32、:年龄在 14 到 28 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但真正购买李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的年龄在 18 到 45 岁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安踏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有两类:一是年轻一代即 15 -25 岁,以大中专学生、中学生为主。另一类是中青年消费者即 26- 45 岁的白领、老板、经理人等收入较高者,成功人士及其他体育运动爱好者。但实际消费群体却是一群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年轻人和在职场底层努力打拼,渴望出人头地的职场新人。非主流的社会群体,非精英族群的基层大众品牌忠诚度:李宁的品牌忠诚度很高。但忠诚的消费者是崇拜李宁的那代人,更加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李宁品牌
33、是隔膜的。安踏的品牌忠诚度却比较低,据调查只有 12.4%。这与安踏的现实消费群体有关。3、 产品分布:安踏的产品主要是运动服、运动鞋和配件,同时也通过特许授权,销售阿迪达斯,耐克等的产品。李宁的产品有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4、 赢利状况:根据 2007 年两公司的年报,可得下表:李宁 安踏收入 4,348,747,000 3,182,453,000毛利率 47.9% 33.2%净利率 14% 16.9%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虽然目前李宁仍处于二线市场,且在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上处于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安踏作为国内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正在迎头赶上,且差距并不大。另一方面,两个品牌在产
34、品和消费者市场上相似。因此,品牌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二)品牌策略:在产品与消费者上存在相似之处,也导致两个品牌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下面从两个品牌的战略的不同侧重点具体分析。1、不同策略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所谓“轻资产运营“模式,就是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市场推广主要采用产品明星代言和广告的方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投入,特别是生产领域内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李宁:李宁基本上采取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首先,从商业策略与营销看,根据公告,李宁在超过 550 个城市拥有 4000 家门店,计划 2008 年达到 5
35、000 家,其中特许经销店占总门店数量的 89%,占总销售额的 77%,分销网络是国内服装和鞋类厂商中最广的。其次,从产品研发的投入以及产品推广的费用来看,“李宁“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费 2005 年为 4.21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 17%;其中市场推广费占销售收入的 15.4%,与阿迪达斯 17%、耐克 12%的比例差不多。安踏:与李宁公司完全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不同,安踏公司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即设计、开发、制造及营销运动服饰,包括为专业运动员及大众设计的“安踏“品牌运动鞋类及服装。虽然安踏吸收了“轻资产“模型部分优点,但更在意自己的渠道策略,在市场上安踏一直采取独立分销商策略。截
36、至 2006 年底,安踏拥有 37 家地区分销商,直接经营及间接管理共4,108 间授权安踏零售店铺。对于渠道网络体系的建设,安踏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遍地开花“式的代理制时代;第二阶段的“网络精耕“的销售体系革新时代;第三阶段的自建网络体系的专卖店直营时代到现在第四阶段的运动文化大卖场时代。从 2006 年至今,安踏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品牌旗舰店,以及推进运动用品零售城的建设。但是在分销网络上,安踏仍不足李宁。因此遭受到了李宁的两个战术反攻:一是李宁推出针对低端市场的产品,例如 “舒适装备“,价位是 100 多块钱。结果舒适装备卖得非常好。李宁的第二个战术是开 20 平方米以下的鞋店叫“起跑线“鞋店
37、。李宁虽有全国最大的分销网络,但李宁的专卖店是大动脉,毛细血管却被安踏为首的国内其他品牌占据了,因此李宁采取了用 20-30 平方米的“起跑线鞋店“来阻击他们。在仿效耐克的轻资产运行模式中,两个品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就目前来看,李宁由于在分销网络上占据很大优势,因此从中的收益也会比较大。2、体育营销:李宁:李宁的体育营销主要在他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其主要手段就是赞助:1992 年巴赛罗那奥运会、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李宁的运动装一直是中国运动员的标准装备。李宁公司还常年赞助了中国乒乓球队、体操队、射击队、跳水队等。之后,李宁公司又在西班牙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形象店
38、。十余年来,李宁花费了 1.5 亿元做各种赛事的赞助。李宁也向耐克学习将自己的赞助重心做了一些调整,开始加大了与明星运动员的合作力度。2005 年 1 月,李宁公司成为 NBA 战略合作伙伴,取得了使用 NBA 球员做品牌推广的权利。首先耐克投资明日之星的模式是值得李宁学习的。在社会推崇个人英雄的现状下,李宁似乎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并充分开发明星球员的商业价值上。安踏:安踏的体育代言和体育赞助,更注重使自己的运动服装令人产生幻想和联系,即运动表现的联系和行为的联想“。安踏通过聘请体育明星代言品牌,赞助体育赛事,达到品牌与体育运动的联系。1999 年,安踏老总丁志忠即以他前瞻的战略眼光和
39、品牌意识,聘请乒乓名将孔令辉作为安踏品牌代言人,并在央视投入广告。之后又通过巴特尔、王皓、冯坤等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全面演绎“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运动精神和运动价值观,为安踏品牌价值注入勃勃生机,安踏品牌的知名度也随之迅速提升。其后他们又继续发力,通过赞助支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中国男女子排球联赛、中国男女子乒乓球超级联赛等赛事,使安踏与体育运动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被公众誉为“中国联赛的发动机“。同时,其品牌理念由 “我选择、我喜欢“到“Keep Moving,永不止步“的转化过程,既体现了品牌更紧密地融入体育运动,与耐克的“释放潜能“和阿迪达斯的“超越自我“及李宁的“一切皆有可
40、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更深层次诠释了-“永不言败、拼搏向上、永不言退,一往直前“的运动精神,理所当然地受到运动消费群体的喜爱。3、品牌的草根策略:李宁-“洋装“草根:李宁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奥运冠军-李宁个人品牌的巨大感召力,这具有浓烈的民族情结,为其起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的一代消费者,对李宁个人的品牌比较模糊,相比于过去对该品牌据有极高忠诚度的李宁崇拜者的消费者,仅仅依靠李宁个人品牌的影响是不够的。为此李宁公司认为要想成为中国的第一,必须成为国际品牌。这也是公司为他们新一代消费者群体而打造的品牌。为此,李宁公司将国际化、专业化确定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制订了先品牌国际化、再市场
41、国际化的策略。为了配合品牌国际化战略,2003 年下半年,李宁公司将品牌推广的轴心转向了高端市场,推广靶心也转向了国家级运动队。从 2004 年开始,李宁公司相继推出了专业足球、篮球、网球、跑步等系列产品。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的评测结果显示,这些专业产品在各项技术指标上,与国际顶级品牌产品相比已经不相上下。打造国际品牌,初入高端的这一战略使得李宁借势区隔了紧步跟随的安踏、锐步等二线“倔强“势力。为了实现品牌国际化,作为本土品牌,在国内既熟悉行业又熟悉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李宁公司了引进经过国际化洗礼的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在李宁公司,有来自可口可乐的通路建设、终端建设很强势的职业经理人,有来自班
42、尼路的门店管理、对零售业态十分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此外,李宁公司还积极在各个领域与国际公司展开合作:聘请世界著名的李奥贝纳公司帮助起草了新的品牌认知方案;聘请普华永道做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引入包括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在内的国际投资公司,促进公司的国际化管理思维;聘请法国巴黎百富勤为财务顾问 安踏-“平民“草根:体育品牌广告中的一张张大众所熟悉的明星脸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安踏一改常规,将一张张“平民面孔“和一幕幕生活中的运动场面大胆地放在新广告片中。然而,随着新广告片的播出,安踏的品牌形象焕然一新。安踏的目标消费者是 13 岁到 21 岁的年轻人,他们是最容易被时尚感染的人群,但是时尚和励志并不矛盾,
43、这些年轻人同样需要激励,他们希望在广告中看到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影,他们也有梦想,而承载他们梦想的并非只有明星。而且基于安踏目前的消费者市场来看,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普通年轻人,是在职场底层努力打拼、渴望出头的职场新人。自强不息、千锤百炼的体育精神正迎合了他们内心的需要,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不断超越的精神武器,而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草根文化。安踏就是要做既能满足品牌消费需求,同时价格又合适草根的产品。安踏希望做的,就是为这些草根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可能。可见,安踏的草根品牌不是本身就有的,而是自己创造的,目的在于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文化,打造在消费者认知度和忠诚度。而李宁更在于走出传统李宁个人品
44、牌的草根文化,为适应新一代的时尚消费者和国际消费者铺路。两者定位截然不同。国际竞争者(一)品牌优势:虽然运动品牌已经在走多元化战略,但是国际品牌相对有其特色:耐克是绝对的高端(这个从其价格就可以发现),其产品科技含量高为显著标志,其主攻产品是篮球鞋和休闲鞋(专业玩家多叫其板鞋),篮球鞋以其技术优势见长,而休闲鞋则体现在它的设计上面。阿迪,也还不错,一看就有德国品牌严谨的风格,非常适合企业领导人休闲,在时尚领域本人感觉略差于阿迪,阿迪的专长则在足球鞋和休闲鞋上,相传虽然耐克的足球鞋质量高于阿迪,但是由于阿迪太过经典人们也倾向于阿迪,阿迪的休闲鞋则是高端中的高端,其休闲鞋走复古路线,且专门由三叶草
45、商标来承担,平均价格甚至超过耐克,简洁古朴反正看着很舒服。传统巨头锐步则侧重于慢跑鞋等网面鞋,在足球鞋领域也有其传统优势。由于国外竞争者的巨大优势,李宁采取了多元化战略。综上,在品牌上国际品牌是更有优势的,也就是说在价格相等,消费者完全理性(没有爱国主义的因素在里面等等),则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耐克阿迪和锐步。但是,李宁也有其优势,比如,耐克阿迪假冒产品多很泛滥,而很少有人去假冒李宁,又如,李宁在广大的中国二级城市,以及耐克阿迪没有伸向的中国北方有很庞大的顾客群,李宁的品牌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二)品牌认知和品牌知名度:这点上,在品牌知名度上,作为国产的李宁相对于国际品牌是有其先天优势的,在
46、二级城市及次发达地区,李宁的知名程度甚至高于国际品牌。(三)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据调查,李宁是中国最有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品牌,但是,这个可能很大程度与李宁所倡导的中国元素引起广大国人的共鸣有关四建议和意见:通过对李宁公司的环境介绍,对李宁公司纵向和横向比较,我们了解了其发展成长的过程,同时也看出李宁公司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小组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李宁公司的最大优势即在于强大的生产能力,在产品质量的把关也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其弱项在于自主研发和设计以及品牌推广。对于自主研发和设计方面的不足,李宁公司近年来一直寻求与国内外的知名设计师合作
47、,比如 2004 年李宁公司与美国exeter 研发公司 nedfrederick 博士合作,共同致力于李宁运动鞋核心技术的研发,10月份,与 drd 设计事务所合作,进行李宁运动鞋的设计工作,11 月 8 日在香港建立了研发中心,集中负责设计李宁牌服装产品。因此,我们的建议和意见主要集中与李宁公司的品牌战略。对于要打造品牌的服装企业来说,最大资源不在于拥有工厂与机器,而在于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与自我超越的勇气。无形的意识与勇气是更上一层楼的内在驱动力,在这个驱动力驱使下,拥有的资源会整合得更好,缺乏的资源会合理地调度并加以整合利用。成功地将一种体育理念注入到品牌当中,才能使李宁品牌广受消费者喜爱
48、,并呈几何级增长。精益求精:(一):品牌的专业化专业化为体育品牌的不断深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提到耐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篮球;说起阿迪达斯,人们会身不由己地想到足球,然而,提到李宁,人们会想起什么哪?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领军人,“李宁“应该把专业化当成了首先要抓的头等大事。首先,李宁公司应将专业化属性确立为企业发展的根基,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不仅在产品研发领域,在体育营销模式上,“李宁“也应该同样力求专业化。可以启用真正热衷于体育的员工,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与机会,从而作出了很多足以影响消费者的产品与宣传定位。李宁公司虽然请了很多体育明星
49、作形象代言人,花巨资推广其足球、篮球产品,但是事实表明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李宁公司并不够了解体育,热衷体育的原因。李宁品牌在中国有着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再利用本土优势、覆盖中国的营销网络,设计技术人才、亚洲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和先进的国际开发管理机制,还有其正在执行的体育营销模式,我们认为“李宁“正沿着专业化的道路一丝不苟地前进着,不断推动产品科技含量和整体品质的快速提升。(二):明确品牌定位李宁的定位在哪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什么样的品牌认知?我们认为首先,彻底抛弃跟随战略,跳出仅仅是运动品牌的这一宽泛概念,将“运动“进行细分,寻找一个耐克,阿迪达斯没有占据的消费者认知空白点,占据消费者认同的一个属性。与领导品牌进行区隔,是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的区隔,不要想占领整个市场,而是要占领一块市场,并且在这块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其次,对于这个区隔点要有足够的支撑点,是属于李宁的,别人无法仿造的。目前李宁服装品牌有这个支撑点,那就是李宁本人,将这个支撑点转化为品牌核心价值,形成品牌定位,这样才会让李宁这个品牌能经受住历史的磨炼。最后研究竞争对手,一旦对手真的自己犯错,就迅速占领对手的阵地。利用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