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有限空间工作程序和控制措施.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7997756
  • 上传时间:2019-06-03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6.3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有限空间工作程序和控制措施.doc
    资源描述:

    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措施一、有限空间定义 指仅有 1 个2 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 1.2 m 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针对有限空间,项目部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2.1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2.2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2.3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2.4

    2、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2.5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三、本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范围 九区肥槽防水、回填作业;泳池夹层防水作业;地下室消防水池防水作业。 四、安全技术要求 4.1 检测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 30 分钟进行分析

    3、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 (表 AQ-C6-5) ,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 (表AQ-C6-

    4、5) ,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4.2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12331 有毒作业分级等标准进行。 4.3 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

    5、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 GB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4.4 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4.5 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

    6、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五、安全管理 5.1 作业前准备 5.1.1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5.1.2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 5.1.3 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5.1.4 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格式见附录。 5.1.5 作业前 30 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5.1.6 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和测爆仪等检测设备。5.1.7 对由

    7、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5.1.8 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应急措施。 5.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 5.2.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落实: a)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b)分管安全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c)现场负责人负直接责任;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监督检查的责任; e)操作人员负有服从指挥,遵章守纪的责任,明知违法有拒绝的责任; f)作业监护人员做好现场监护的责任

    8、。 5.2.2 生产经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并配备相适应的人员。 5.2.3 有限空间单位发包与承包要求如下: a)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的,应将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 b)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签订承发包施工合同的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c)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应共同遵守本标准要求。 5.3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3.1 应建立如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a)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b)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 c)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d)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 e)检测制度。 5.3.

    9、2 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5.4 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 5.4.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 5.4.2 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内容包括:a)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对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b)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c)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5.5 现场监督管理 5.5.1 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5.5.2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a)参与审查有限

    10、空间的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 b)审核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c)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5.5.3 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a)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b)按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入有限空间检测;c)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的产生原因; d)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5.5.4 施工负责人职责: a)应认真负责,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有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能力; b)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负责复核清点出入作业场所的人数; c)定时与安全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定时检测; d)在作业期间不得自行离开负责岗位。 5.5.5 作业监护人员职

    11、责: a)具有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b)坚守岗位,在作业者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能离岗,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 c)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即令作业者撤离有限空间,情况紧急应呼叫应急救援并报告施工负责人: 1)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 2)有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 3)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 5.5.6 作业人员的职责: a)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b)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c)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d)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5.6 应急救援措施 5.6.1 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5.6.2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a)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包括: 1)启动程序,相关部门与人员职责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协调; 2)应急处置措施、医疗救助、应急人员防护; 3)现场检测与评估; 4)信息发布。 b)应急救援经费、物资和人员保障; c)善后处置措施齐全。 5.6.3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更新: a)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培训与演练; b)预案演练应定期进行评审与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有限空间工作程序和控制措施.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9977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