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文化常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9734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文化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必修文化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必修文化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必修文化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必修文化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幻灯片 1古代文化常识必修课本幻灯片 2必修一幻灯片 3必修一 1. 左传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 春秋 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幻灯片 4必修一 2.春秋时期五等爵位。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

2、、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幻灯片 5必修一 3.子 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 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 5.执事 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幻灯片 6必修一 6. 战国策 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 是第一部) ,又称 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 12 策, 33 卷,共497 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幻灯片

3、7必修一 7 祖: 临行记录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8 古时音乐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9.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0.箕踞: 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幻灯片 8必修一 11. 史记 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 太史公书 )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 3000 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 史记 ,是 “二十四史 ”之首,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有本纪 (帝王 )十二篇,世家 (诸侯 )三十篇,列传 (人臣

4、)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 幻灯片 9必修一 12.参乘 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3.窃: 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14.竖子: 骂人的话,相当于 “小子 ”幻灯片 10必修二幻灯片 11必修二 1.诗经 诗经 “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诗经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幻灯片 12必修二 2.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

5、代少年时代。 3.“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幻灯片 13必修二 4.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 木兰诗 5.建安 汉献帝年号。 6.箜篌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 弦或 25 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 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幻灯片 14必修二 8.公姥 公公和婆婆。 9.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 冬至之后,立

6、春之前。 11.初七 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幻灯片 15必修二 12.下九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 出嫁 。 (省亲、归宁:回娘家) 14.六合 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 .;支,地支,指子、丑、寅、卯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幻灯片 16必修二 15.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 19 时至 21 时) 。 17.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

7、的 21 时至 23 时) ,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 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幻灯片 17必修二 19.子衿 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 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 21.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 、 木兰诗 与唐代韦庄的 秦妇吟 幻灯片 18必修二 22.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 “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 “三曹 ”、 “七子 ”和蔡

8、琰。 ( “三曹 ”指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 ”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幻灯片 19必修二 23.庙号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 “武皇帝 ”,庙号 “太祖 ”,史称 “魏武帝 ”(谥号) 。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24.癸丑 “干支纪年 ”。 25.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幻灯片 20必修二 26.禊 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 “巳 ”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27.望 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9、。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8.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幻灯片 21必修二 29.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0.匏樽 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1.蜉蝣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2.“三苏 ”( “三曹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 苏轼、苏洵、苏辙;(曹操、曹丕、曹植)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幻灯片 22必修二 33、赋 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

10、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幻灯片 23必修三幻灯片 24必修三 1.白帝城: 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 “白帝城 ”。 2.青冢 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青冢 ”。 3.琵琶行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元和十年 元和,唐宪宗的年号(皇帝年号纪年) 。幻灯片 25必修三 5.左迁 贬官,降职。 6.司马 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7.京都声 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8.贾人 商人。 9.出官 (京官)外调。

11、幻灯片 26必修三 10 管弦 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11 教坊 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 五陵年少 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3 青衫 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 “司马青衫 ”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幻灯片 27必修三 14.望帝 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5.鸡人报晓筹 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

12、代时间。幻灯片 28必修三 16“六军 ” 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 周礼夏官序官 )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 “六军 ”( 南齐书百官志 ) (3)指唐之禁军六军 ( 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 而 旧唐书职官志三 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幻灯片 29必修三 17.四纪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 12 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18 河内、河东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19 粟

13、 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幻灯片 30必修三 20.监生 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 21.庠、序 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幻灯片 31必修三 22.理学 又称 “道学 ”,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认为 “理 ”是宇宙的本体,把 “三纲五常 ”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 “天理 ”,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张。幻灯片 32必修三 23.崤、函 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4.合纵、连衡 合纵是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

14、秦国的政策,又写作 “合从 “。 连衡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 “连横 ”。幻灯片 33必修三 25.“战国四公子 ”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 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 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 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幻灯片 34必修三 26.六合 天地四方。 27.执敲 刑具,短的叫 “敲 ”,长的叫 “扑 ”。 28.七庙 天子的宗庙。幻灯片 35必修三 29.敕造 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15、30.巫医、百工 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百工指各种工匠。 31.六艺 指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六种经书。幻灯片 36必修四幻灯片 37必修四 1.缥缃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宫调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 “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 “调 ”,合称 “宫调 ”。 3. 本草 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幻灯片 38必修四 4.戏曲中的行当 元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生) 、旦、净、丑等。

16、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末:相当于后来京剧中的 “生 ”; 旦: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副旦、外旦、老旦等。 净:俗称 “大花脸 ”,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刚强狞猛之人; 丑:俗称 “小花脸 ”,一般是男性次要人物,插科打诨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 、卜儿(老妇人) 、孤(官员) 、卒子(士兵) 、徕儿(小厮)等。幻灯片 39必修四 5.“盗跖颜渊 ” 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 “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 “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6. 雨霖铃 词牌 也写作 雨淋铃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

17、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7.吴钩 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幻灯片 40必修四 8.一片神鸦社鼓 社日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9.封狼居胥 狼居胥 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成为汉人的最高荣誉之一。幻灯片 41必修四 10.三公九卿 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殷亦三公九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以少师、少傅

18、、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为丞相副手。幻灯片 42必修四 11.位在廉颇之右 右 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2.负荆 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13.阏氏 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幻灯片 43必修四 14.相坐 相连坐(治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 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5.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

19、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16.三辅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 幻灯片 44必修四 17.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 , “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 ,太学零落。 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 29 年),

20、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幻灯片 45必修四 18.五经、六艺 四书是指 大学 、 中庸 、 论语 和 孟子 ; 五经是指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春秋 ; 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 易经 、 尚书 、 诗经 、 礼记 、 乐经 、 春秋 。幻灯片 46必修四 19.孝廉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的意思。后代,

21、 “孝廉 ”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0.公车 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 “公车 ”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21.乞骸骨 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幻灯片 47必修五幻灯片 48必修五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

22、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幻灯片 49必修五 【谦称】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 、 “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敝舍、舍弟、舍妹、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幻灯片 50必修五

23、 【敬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 幻灯片 51必修五 【敬称】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阃(kn)、令兄、令郎、令爱。尊

24、,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尊公、尊君、尊府、尊堂、尊亲、尊驾。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贤郎、贤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幻灯片 52必修五 【敬称】 (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先帝,先考或先父,先慈或先妣,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大(太)父,大(太)母。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