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9723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33/ 200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安全处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二章 管理内容第三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办理程序为:(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

2、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第四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

3、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 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 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

4、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返防爆等安全要求;DB33/ 2008I(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

5、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第五条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第六条 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

6、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第七条 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第八条 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第九条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第十条 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7、。第十一条 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第十二条 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第三章 附 则第十三条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安全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DB33/ 2008II有限空间作业突发性事件(火灾)应急救援预案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

8、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企业概况公司位于北京市顺义 区大孙各庄镇 ,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职工总数 人;主要生产的产品有 ;主要设备有 。 公司主要存在有限空间类别 ;共几处 。有限空间,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且易导致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2、危险分析: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中毒,主要有一

9、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氢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DB33/ 2008III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单位一把手)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成 员 4、采取的措施:(1)进入作业场所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

10、有针对性地做好检测与防护器材;(2)对于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3)采取通风净化措施,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品,佩戴有效的通讯器材工具、身系安全绳;(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救援人员;(6)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审批制度。5、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处理:一、中毒急救(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

11、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二、缺氧窒息急救(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 (打 120 电话)。(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DB33/ 2008IV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6、报警程序:视事故易发生情况救护电话(镇卫生院 61432117、镇义务消防队 61431119;119、999、120)。电话内容: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发生时间、明示行车路线,并派专人到村口或路口迎接救援车辆。2009 年 4 月中加物业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

12、急救援预案一、指导、参考文件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安 全 生 产 法 、 北 京 市 安 全 生 产 条 例 等 法 律 法 规 。二、企业基本情况我公司位于密云县密溪路东侧,从事物业服务行业,我公司现有员工 61人。三、有限空间的范围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1) 、有限空间分类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冷藏车、水塔、水箱、反应塔、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DB33/ 2008V2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实验

13、室、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3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污水池、下水道、沟、井、池、地下电缆沟等。2) 、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类1缺氧危险作业环境:是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 18%的环境。2有害有毒危险作业环境:存在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 3) 、主要危险源数量种类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主要包括化粪池共 9 个有限空间。1化粪池位于园区内,由我公司负责管理,储存量为 30 立方米。4) 、主要危险源特性1、化粪池在使用过程中,每年需要清理两次,由于化粪池易生产沼气,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中毒、窒息的危害。5) 、潜在

14、的事故类型、影响的范围及后果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有:中毒事故 1缺氧窒息事故 2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的范围及后果有: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1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DB33/ 2008VI缺氧窒息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2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四、抢险救援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

15、在可能性。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 ,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5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 12V 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6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7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

16、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9伤员现场救护( 1) 中毒急救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1DB33/ 2008VII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2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3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 4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2) 缺氧窒息急救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1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 2(打 120 电话) 。佩

17、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 3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五、应急结束恢复现场在恢复现场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工作:1先检测,后进入。2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3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4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5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症者,禁止入内作业。6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8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作好详细记录。9安全监护人不能少于 2 人。DB33/ 2008VIII10、结束应急,在

18、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指挥中心批准,由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 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1 目的 规范设备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动力车间设备操作维护保养人员安全操作。3 职责3.1 操作员有责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设备。3.2 班组长负责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使用设备。3.3 车间主任负责检查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预防违章操作。4 内容4.1 有限空间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

19、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 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 4.1.1 封闭半封闭设备指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4.1.2 地下建(构)筑物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4.1.3地上建(构)筑物指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4.2 无许可有限空间指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DB33/ 2008IX4.3许可性有限空间

20、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4.4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许可性有限空间的作业。5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5.1 针对有限空间,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5.2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d)存

21、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e)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5.3 经识别应确认为无许可有限空间或许可性有限空间。对许可性有限空间应符合本标准第5、6章要求。安全技术要求5.4 作业安全与卫生5.4.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 ,应有报警信号。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 2.1和 GBZ 2.2规定。5.4.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罐、管道的检修

22、,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5.4.3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 GB 8958规定。凡进行作业时,均应采取机械通风。5.5 通风换气5.5.1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3/h50m3/h。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 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5.5.2 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燃通风为主,必要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5.5.3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DB33/ 2008X

23、或全面排风。5.5.4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5.5.5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5.5.6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应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5.6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5.6.1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 GB 3836.1中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5.6.2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5.6.3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 及以下时,宜使

24、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应符合 GB/T 3805中有关规定。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 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5.6.4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5.6.5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5.6.6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 GB/T 3805中有关规定。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并定期检测。5.6.7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 GB 3787中的有关规定

25、。5.7 机械设备安全5.7.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5.7.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5.7.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 PE 线。5.74设备上附有的梯子、检修平台等,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2、GB 4053.3和 GB 4053.4标准要求。5.8 区域警戒与消防5.8.1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5.8.2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起重视,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其设置应符

26、合 GB 50016,GB 2893和 GB 2894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应符合 GBZ 158中的有关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入内。5.8.3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DB33/ 2008XI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5.8.4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场所警戒区内应按 GB 50140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专职安全员和消防员应在警戒区定时巡回检查、监护,并有检查记录。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间。5.8.5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有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以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时远离潜在的

27、火源。同时应防止设备的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有限空间作业。5.8.6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他器具的放置,电弧的辐射及飞溅伤害隔离保护应符合 GB 9448中的有关规定。5.9 应急器材5.9.1应急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 5.9.2应急器材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5.9.3急救药品应完好、有效。5.9.4应急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6 安全管理作业前准备6.1.1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6.1.2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6.1.3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6.1.4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

28、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格式见附录 A。6.1.5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6.1.6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和测爆仪等检测设备。6.1.7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6.1.8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6.2.1建立安全生产

29、责任制度,并落实:a)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b)分管安全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c)现场负责人负直接责任;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监督检查的责任;DB33/ 2008XIIe)操作人员负有服从指挥,遵章守纪的责任,明知违法有拒绝的责任;f)作业监护人员做好现场监护的责任。6.2.2 生产经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并配备相适应的人员。6.2.3 有限空间单位发包与承包要求如下:a)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的,应将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b)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签订承发包施工合同的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30、c)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应共同遵守本标准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3.1应建立如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a)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b)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c)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d)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e)检测制度。6.3.2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6.4.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6.4.2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内容包括:a)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对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b)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

31、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c)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现场监督管理6.5.1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6.5.2安全管理人员职责:a)参与审查有限空间的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b)审核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c)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DB33/ 2008XIII6.5.3气体检测人员职责:a)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b)按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入有限空间检测;c)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的产生原因;d)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6.5.4施工负责人职责:a)应认真负责,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有及

32、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能力;b)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负责复核清点出入作业场所的人数;c)定时与安全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定时检测;d)在作业期间不得自行离开负责岗位。6.5.5作业监护人员职责:a)具有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安全卫生培训;b)坚守岗位,在作业者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能离岗,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c)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即令作业者撤离有限空间,情况紧急应呼叫应急救援并报告施工负责人:1)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2)有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3)监

33、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6.5.6作业人员的职责:a)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b)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c)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d)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措施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内容:a)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包括:1)启动程序,相关部门与人员职责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协调;2)应急处置措施、医疗救助、应急人员防护;DB33/ 2008XIV3)现场检测与评估;4)信息发布。b)应急救援经费、物资和人员保障;c)善后处置措施齐全。6.6

34、.3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更新:a)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培训与演练;b)预案演练应定期进行评审与更新。(标准性附录)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三安监2012年66号文件)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 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 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 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 18%以上, 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

35、求。作业期间实时监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 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 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 使用安全矿灯或 36 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 定配备漏电保护器。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 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 明灯

36、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 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 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 具。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 络信号。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 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

37、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 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DB33/ 2008XV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 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 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15、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 (如油罐、 反应塔、 反应塔 储罐、 锅炉等) 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 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

38、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 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afety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orking in confined spaces(报批稿)目 次前 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5 安全技术要求15.1 作业安全与卫生15.2 通风换气15.3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15.4 机械设备安全15.5 区域警戒与消防15.6 应急 器材16 安全管理16.1 作业前准备16.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16.3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6.4 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

39、16.5 现场监督管理16.6 应急救援措施1附 录 A (标准性附录)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1DB33/ 2008XVI前 言本标准的第4、5、6章为强制性条款。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提供技术支持,保护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盖尔太平洋特种纺织品(宁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

40、要起草人: 叶峰梅、包其富、吴珂、卢保峰、金培松。DB33/ 20080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对有限空间专业标准规定的,执行相关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893-2001 安全色GB 2894-1996 安全标志GB 378

41、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805-1993 特低电压(ELV)限值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 第2部分 防爆型“d”GB 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40-2005

4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 4053.1-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有限空间 指仅有 1 个2 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

43、、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 1.2 m 封DB33/ 20081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 3.1.1 封闭半封闭设备指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3.1.2 地下建(构)筑物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1.3地上建(构)筑物指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3.2 无许可有限空间指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3.3许可性

44、有限空间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3.4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许可性有限空间的作业。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1 针对有限空间,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45、;d)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e)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4.3 经识别应确认为无许可有限空间或许可性有限空间。对许可性有限空间应符合本标准第 5、6 章要求。5 安全技术要求5.1 作业安全与卫生5.1.1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 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 19.5,应有报警信号。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 2.1 和 GBZ 2.2 规定。5.1.2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 10%。对油轮船舶的

46、拆修,以及油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 1%。DB33/ 200825.1.3 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 GB 8958 规定。凡进行作业时,均应采取机械通风。5.2 通风换气5.2.1 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 30 m3/h50m 3/h。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 3 次/h 5 次/h 。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5.2.2 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燃通风为主,必要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5.2.3 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

47、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5.2.4 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5.2.5 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5.2.6 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应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5.3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5.3.1 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 GB 3836.1 中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5.3.2 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

48、5.3.3 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 2.4m 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应符合 GB/T 3805 中有关规定。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 2.4m 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 36V。5.3.4 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 12V。5.3.5 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5.3.6 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 GB/T 3805 中有关规定。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M,并定期检测。5.3.

49、7 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 GB 3787 中的有关规定。5.4 机械设备安全5.4.1 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5.4.2 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5.4.3 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 PE 线。5.4.4 设备上附有的梯子、检修平台等,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2、GB 4053.3 和 GB 4053.4 标准要求。5.5 区域警戒与消防5.5.1 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5.5.2 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