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99639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堂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可见,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

2、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阮元经传释词序)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读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说是考“常见文言虚词”,数量也只有十几个,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辨析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由,于是从

3、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气词,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现代汉语则用“吗、呢、了、啊、呀”等,没有一个相同。古文中的虚词,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极少数。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我们在阅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如 “于”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当介词用,但它几乎,可以同现代汉语所有的介词相对应。例如:立于不败之地(相当于“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当于“自、从”)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相当于“到”);忠言逆耳利于行(相当于“对、对于”)

4、;嫁祸于人(相当于“给”);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当于“比”);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当于“被”);业精于勤(相当于“由于”)。如何能准确地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注意虚实关系。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从实词虚化而来(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是虚词,但同时也有实词的含义。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

5、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二、注意语法结构,辨析虚词用法。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何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看下面三个句子: 辍耕之垄上 秦昭王闻之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句主语陈胜承前省,他停下耕种走到田垄上。“垄上”是“之”的宾语,显然“之”为动词。句“秦昭王”为主语,“

6、闻”是谓语,“之”是宾语,显然是代词。句“秦之咸阳”为偏正结构,“咸阳”是中心词,“秦”是限制词,“之”显然为结构助词。,三、注意文言文用词造句的规律,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 “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遣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四、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常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型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其中有句子是原

7、文中的,有句子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至于明年怎么考,估计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复习时,将课本中的含有考点虚词的句子进行梳理,弄懂弄通,最好每一个虚词能记熟几个例句,到高考时可进行对比和排除,这样胜算将比较大。,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表测度,大概 表假设,如果 指示代词,其中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表反问,怎么 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 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指示代词,那种 表期望、要求,可 表反问,难道),狐狸对狼说:“羊肉味道可真鲜哪!您如果想尝尝的话,叼其中的一只来吃,就能够满足一下自己的口福。”狼说:“可拿那只凶狗怎么办呢?”狐狸伺隙挑拨犬说:“羊几次三番骂您,那个话简直不堪入耳!您却一点儿都不生气。是没有听见呢,还是害怕主人啊?等到它们一起追逐嬉闹的时候,我愿意为您洗雪一下那个耻辱。您该同意我这样做吧!”犬笑笑说:“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犬从此以后看护羊群更加小心了。狐狸和狼只得悻悻然走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