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36 分)1 (6 分)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都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BDNA 分子中仅部分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C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代谢中心及遗传的控制中心2 (6 分)动植物细胞均具有高尔基体,依据活细胞中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对细胞做出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为纤维素,则将该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B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一定会出现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变化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一定有神经递质和血糖的受体D若为抗体,则
2、该细胞一定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 (6 分)下列有关生理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将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B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 量总等于 O2 的消耗量C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前者产生的H多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4 (6 分)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是一种新型冠状 RNA 病毒(MERS CoV)引起的病毒型呼吸道疾病,2015 年 6 月,日本研究人员将 MERSCoV 一部分表面蛋白注射到鸵鸟体内,最终从鸵鸟蛋中获取到了能够与 MERSCoV 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结合上述信息,
3、下列叙述错误的( )A从鸵鸟蛋中获取的抗体为 MERSCoV 的诊断提供可能B鸵鸟蛋中的抗体要想在人体中使用,可能需要修饰加工C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MERSCoV 特异性抗体的存在D胸腺发生病变的患者更容易感染 MERSCoV 患中东呼吸综合症5 (6 分)关于一个基因型为 BbVv 的果蝇精原细胞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1:1,则 B、b 和 V、v 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BV:bv=1:1:1:1,则B、b 和 V、v 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基因 BV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
4、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V:v=1 :1 ,则其结果一定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D观察果蝇精巢切片,会发现所有初级精母细胞和部分次级精母细胞具有两个染色体组6 (6 分)Rloop 结构属于一种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有一条mRNA 与 DNA 杂合链及一条单链 DNA 所组成,Rloop 可以频繁的形成并稳定的存在与基因组中下列关于 Rloop 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Rloop 结构与正常 DNA 片段比较,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BRloop 结构中的 DNA 单链也可以转录形成相同的 mRNAC Rloop 结构的形成会影响相关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DR
5、loop 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二、非选择题(共 54 分)7 (10 分) 本草纲目记载“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紫苋叶肉细胞进行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图甲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但未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 产生总量(单位:mg) 图乙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呼吸作用强度(2)根据甲图可知乙图中 e 点时 mg 乙图中 f 点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 (3)乙图中影响 e 点的主要
6、外界因素是 ,g 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叶绿体内 C3、C 5 的变化分别是 (4)若将空气中的 CO2 浓度降低,则图乙中的 f 点向 移动,X 点 向移动8 (9 分)美国生物化学家萨瑟兰提出“第二信使假说”来解释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物质甲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除图示途径外还有 (2)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垂体,则内环境中对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3)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有 和 (4)动物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最主要原因是 9 (9 分)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如图是
7、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已知纳豆激酶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推测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纳豆激酶不耐热,加热到 70变性失活,原因是高温破坏了纳豆激酶 (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纳豆激酶的催化效率高,原因是纳豆激酶 作用更显著(3)将 溶液滴加在含纤维蛋白的固体培养基上,出现相应的溶解圈,说明纳豆激酶能 (填“ 直接” 或“间接”)降解纤维蛋白(4)除(3)中作用途径外,纳豆激酶还可以通过促进血管上皮细胞 ,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来溶解血栓10 (11 分)某自花传粉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和 B、b表示)共同控制,其中 B、b 分别控制
8、紫色和白色性状,基因 A 能抑制基因 B的表达,基因 A 存在时表现为白花若利用基因型纯合的白花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 1)自交所得子二代(F 2)中的白色:紫色=13:3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基因型为 ,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2)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亲本中控制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后代个体数量要足够多(3)F 2 中紫花植株自交得 F3,F 3 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b 的基因频率为 (4)鉴定 F2 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生物
9、-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 (15 分)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膳食中摄取,而不能被人体直接合成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 w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到肉牛基因组,以期提高肉牛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促进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 w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 )导入到肉牛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 ,在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的条件除扩增缓冲液、模板 DNA、4 种原料和能量外,还需要 (2)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主要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功能是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脂肪组织体积增大是前脂肪细胞 和脂肪细胞的 结果(
10、4)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 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成熟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 2017 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36 分)1 (6 分) (2017重庆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都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BDNA 分子中仅部分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C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代谢中心及遗传的控制中心【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
11、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有些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 错误;B、DNA 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且细胞中
12、的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因此 DNA 分子中仅部分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传递给蛋白质,B 正确;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C 错误;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中心在细胞质中,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膜的流动的镶嵌模型;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6 分) (2017重庆一模)动植物细胞均具有高尔基体,依据活细胞中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对细胞做出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为纤维素,则将该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13、和复原B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一定会出现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变化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一定有神经递质和血糖的受体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一定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析】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解答】解:A、如果高尔基体中具有纤维素,说明该细胞正在形成新的细胞壁,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A 错误;B、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为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分裂,也就不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B 错误;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为胰岛 B 细胞,该细胞表面含有神经递质、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 正确;D、若为抗
14、体,则该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于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考查了有丝分裂、神经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免疫调节等有关知识,设计巧妙,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3 (6 分) (2017重庆一模)下列有关生理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将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B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 量总等于 O2 的消耗量C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前者产生的H多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15、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至少包括2 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由突触结构完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通透性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上实现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2、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12O6 酶2C 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4H为 2NADH) 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4O3(丙酮酸)+6H 2O 酶20H+6CO2
16、+少量能量 (2ATP) (20H 为 8NADH 和 2FADH2) 第三阶段反应式:24H +6O2 酶12H 2O+大量能量(34ATP ) (24 H为 10NADH 和2FADH2) 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12O6 酶2C 3H4O3+4H+2ATP(少量)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4O3+4H+酶2C 3H6O3(乳酸)+能量(少量) 反应式:C6H12O6C2H5OH+2CO2+少量能量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 CO
17、2 的产生量都等于 O2 消耗量 3、设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 xmol,则无氧呼吸消耗(3x)mol,根据细胞呼吸的方程式计算释放二氧化碳的量:12=6 x+2(3x) ,计算的 x=1.5mol【解答】解:A、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A 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 CO2 的产生量都等于 O2 消耗量,B 正确;C、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前者产生的H多,C 正确;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
18、的转变,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 (6 分) (2017重庆一模)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是一种新型冠状 RNA 病毒(MERS CoV)引起的病毒型呼吸道疾病, 2015 年 6 月,日本研究人员将MERSCoV 一部分表面蛋白注射到鸵鸟体内,最终从鸵鸟蛋中获取到了能够与MERSCoV 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 )A从鸵鸟蛋中获取的抗体为 MER
19、SCoV 的诊断提供可能B鸵鸟蛋中的抗体要想在人体中使用,可能需要修饰加工C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MERSCoV 特异性抗体的存在D胸腺发生病变的患者更容易感染 MERSCoV 患中东呼吸综合症【分析】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 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 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2、研究人员将 MERSCoV 一部分表面蛋白注射到鸵鸟体内,相当于注射了疫苗,导致鸵鸟进行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 “从鸵鸟蛋中获取到了能够与 MERSCoV 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因此该抗体为 MERSCoV 的诊
20、断提供可能, A 正确;B、由于人体和鸵鸟的内环境理化性质有所区别,因此鸵鸟蛋中的抗体要想在人体中使用,可能需要修饰加工,B 正确;C、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鸵鸟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能特异性的检测 MERSCoV 抗体,C 错误;D、胸腺是 T 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发生病变的患者 T 细胞数量减少,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更容易感染 MERSCoV 患中东呼吸综合症,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了免疫调节以及蛋白质鉴定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体液免疫的过程中,掌握蛋白质鉴定的原理,再结合所需知识准确判断各项5 (6 分) (2017重庆一模)关于一个基因型为 BbVv 的果蝇精
21、原细胞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1:1,则 B、b 和 V、v 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BV:bv=1:1:1:1,则B、b 和 V、v 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基因 BV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V:v=1 :1 ,则其结果一定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D观察果蝇精巢切片,会发现所有初级精母细胞和部分次级精母细胞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复制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
22、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变形产生精子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解答】解:A、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1:1,则B、b 和 V、v 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错误;B、若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Bv:bV:BV:bv=1:1:1:1,则B、b 和 V、v 基因必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错误;C、若基因 BV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V:v=1 :1 ,则其结果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