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家乡赣州,赣州,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也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赣州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腹地,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赣州是江西省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美誉。,自然特点,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群山环绕,断陷盆地贯穿于赣州市,以山地、丘陵为主。 水文:多暴雨、洪水。 水系:赣州市四周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形成溪水密布,河流纵横。地势周高中低,南高北
2、低,水系呈辐辏状向中心章贡区汇集。,赣江,赣江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是长江的第七大支流,同时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 赣江是由章江和贡江在赣州章贡区汇合而成的,因此“赣”是由章字和贡字加上交字组成的。,宁都锦绣湖,上犹陡水湖,小武当山,五指峰,赣南脐橙,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加上得天独厚的红壤,为赣南脐橙的生长奠定了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每年的11月份为赣州的脐橙节。,特色美食: 艾米果、宁都肉丸、南安板鸭、齐云山南酸枣糕、多味花生、兰花根、九层皮米糕等。,江南宋城,八境台,郁孤台,郁孤台,郁孤台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
3、983年按清代同治年间样式重建。 李勃、苏东坡、辛弃疾、岳飞、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其中,与郁孤台渊源最深的,要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辛弃疾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感慨。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红色文化,共和国的摇篮瑞金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在瑞金建立、发展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20日,在此召开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劳动
4、法、土地法及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于都、瑞金等地出发。 全国三大将军县兴国建国后,兴国县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开国将军有56名,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客家文化,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赣州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部分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全市人口的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 赣州市境内仍有600余幢围屋,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的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也有许多客家古村落如白鹭村。,客家的历史起源,客家人:在
5、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 、“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客家围屋: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明清。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围屋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居民特色建筑之一。,赣南采茶戏,明朝,赣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汉族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采茶戏。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