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B. 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C. 在细胞核内 RNA 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D. 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只有核膜【答案】A【解析】滑面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和合成,粗面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A 项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位于高尔基体, B 项错误;遗传信息的表达需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位于核糖体上,C 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包括核膜、核仁等,D 项错误。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吃的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B. 遇到寒冷刺
2、激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抑制脂肪转化为葡萄糖D. 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答案】A【解析】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 项正确;遇到寒冷刺激时,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B 项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 项错误;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将发生过敏反应,但不会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D 项错误。3下列有关白化病和红绿
3、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女儿一定不患这两种病B. 这两种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均等于男性中的发病率C. 这两种病的根本病因均是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 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答案】C【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表现型正常,则母亲携带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父亲携带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所以女儿一定不患红绿色盲,但可能患有白化病, A 项错误;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男性中的发病率,B 项错误;这两种病的根本病因均是基因突变,因此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
4、均发生了改变,C 项正确;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 项错误。4双氯芬酸是一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物。研究发现,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B. 双氯芬酸能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C. 双氯芬酸污染会使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D. 双氯芬酸不会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产生影响【答案】D【解析】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需排出光合作用的干扰,因此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A 项正确;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依次在细胞质
5、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的,而有氧试卷第 2 页,总 8 页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由题意“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可知:双氯芬酸能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使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也会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产生影响,B、 C 项正确,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能否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并围绕“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这一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呼吸的种类和过程等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
6、和迁移。5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 P1、P 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 C0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 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 C0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 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 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答案】B【解析】该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 C02初始浓度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一致,A 项正确;可用单位时间内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 CO2 量表示净光合速率,B 项错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C
7、项正确;题图显示,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都是 25左右,没有显著差异,D 项正确。【点睛】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并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实验目的,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由此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6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小的是A. 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随机调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B. 调査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所用的诱虫器的金属网孔眼太小C. 估算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D. 用标志重
8、捕法调查山雀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过于明显导致山雀易被捕食【答案】B【解析】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发病率,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随机调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则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大,A 项错误;调査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所用的诱虫器的金属网孔眼太小,会使收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减少,进而导致所得数据偏小,B 项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若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则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大,C 项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
9、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调查山雀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过于明显导致山雀易被捕食,则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大,D 项错误。7以下是研究温度对 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麦芽糖与 DNS 试雛生作用,使溶液呈棕红色,颜色深浅与麦牙糖浓度成正比。 【实验方案】在 0100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用仪器检测各温度条件下的棕红色的深浅,换算成相对值,绘成曲线。 【实验结果】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缓冲液,目的是_ 。 (2)实验操作中酶和淀粉需要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预热
10、,而后再混合,这样做的意义是_。 (3)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温度条件下所得的棕红色相对值的大小可表示_生成量的多少,从而表示 -淀粉酶在该温度下活性的大小。 (4)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维持反应体系 pH 相对稳定 确保酶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 麦芽糖 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淀粉酶活性升高;超过一定范围,随温度升高,-淀粉酶活性不再增加【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和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准确定位实验目的(研究温度对 -淀粉酶活性影响) ,再结合曲线图呈现的实验结果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进而围绕问题情境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1)在加入酸或碱时,缓
11、冲液能使 pH 的变化减弱,因此实验过程中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反应体系 pH 相对稳定。(2)为了 确保酶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在实验操作中酶和淀粉需要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预热,而后再混合。 (3)该实验的原理之一是:麦芽糖与 DNS 试剂发生作用,使溶液呈棕红色,颜色深浅与麦芽糖浓度成正比,据此可知,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温度条件下所得的棕红色相对值的大小可表示麦芽糖生成量的多少,从而表示 -淀粉酶在该温度下活性的大小。(4)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淀粉酶活性升高;超过一定范围,随温度升高,-淀粉酶活性不再增加。【点
12、睛】解答本题需以题意中的“实验原理和隐含的实验目的”为切入点,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起点、拐点、落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在此基础上与所学“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8下图是雄性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 4 页,总 8 页(1)雄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 (2)据图可知,雄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_。雄性激素通过影响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3)长期服用雄性激素类的兴奋剂会导致不育,这与性激素分泌紊乱有关(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似,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男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性激素类兴奋剂,血液中的雄性激素类物质
13、含量偏高,会抑制_ 分泌相关激素,进而导致_分泌的雄性激素量减少,精子的生成量减少、活性降低,导致不育。【答案】 自由扩散 细胞中 基因表达 下丘脑和垂体 睾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雄性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据此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 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固醇为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题图显示:雄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中。雄性激素进入细胞内,先后与
14、细胞质受体和核蛋白(受体)结合,从而启动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过程,即雄性激素主要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的。(3) 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似,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据此可推知:男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性激素类兴奋剂,血液中的雄性激素类物质含量偏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导致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量减少,精子的生成量减少、活性降低,导致不育。9消费者的同化量主要用于三种生命活动: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 用于避免被捕食;用于繁殖后代。假设+=E,下图表示消费者的能量 E 的三种分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消费者的摄入量扣除_即为同化量。从图中可看出,若某种生物
15、与其他生物竞争、避免被捕食的过程越激烈,则其用于_的能量所占的百分比相对就越少。 (2)欧洲野兔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能量 E 分配情况最可能是图中的_类型。欧洲野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 (3)某农田鼠害严重,鼠群的能量 E 分配属于 A 类型。在生产中可采取_措施使鼠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使其能量 E 分配转为_类型,进而控制鼠害,防止粮食减产。【答案】 粪便量 繁殖后代 A 空间、资源充足,没有天敌,动物同化的能量更多用于繁殖后代 引入天敌 C【解析】试题分析: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柱形图中
16、的三种情况下,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变化,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 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即消费者的摄入量扣除粪便量即为同化量。从图中可看出,若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竞争、避免被捕食的过程越激烈,浪费的能量就越多,则其用于繁殖后代的能量所占的百分比相对就越少。(2) 欧洲野兔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说明欧洲野兔进入澳大利亚初期,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动物同化的能量更多用于繁殖后代,而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和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较少,因此其能量 E 分配情况最可能是图中的 A 类型。 (3) 从上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
17、考虑引入捕食、寄生等关系的动物天敌,以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使其能量 E 分配转为 C(高捕食影响)类型,进而控制鼠害,防止粮食减产。【点睛】熟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是解题的关键。据此抓住直方图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三种情况下,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变化,作出合理判断。10荞麦的果实尖形与果实圆形是一对相对性状,花药正常与花药小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试卷第 6 页,总 8 页请回答: (1)果实尖形与果实圆形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 (2)花药正常与花药小这
18、对相对性状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 (3)某同学分析实验结果,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你从亲本、F1、F2 中选择合适的个体,用一次杂交实验对其观点进行验证。 (写出杂交组合,并简要说明预期结果。 )【答案】 果实尖形 2 F2 中花药正常:花药小=(27+9):(21+7) =9:7 杂交组合:F 1果实圆形花药小 预期结果:果实尖形花药正常:果实尖形花药小:果实圆形花药正常:果实圆形花药小 =1:3: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切入点为 F1的表现型、F 的性状分离比。由 F1的表现型准确定位性状的显隐性,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 F2中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由
19、此准确定位控制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对数及其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和题图中信息,围绕遗传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 题图显示,果实尖形花药正常与果实圆形花药小杂交, F 1都是果实尖形花药正常,表明果实尖形对果实圆形为显性性状,花药正常对花药小为显性性状。(2)在 F2代中,花药正常 花药小(279)(217) 97,说明花药正常与花药小这对相对性状由 2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 F2代中,果实尖形果实圆形(2721) (97) 3 1,说明果实尖形与果实圆形这对相对性状由 1 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结合对(1)、(2)
20、 的分析可进一步推知:亲本果实尖形花药正常为显性纯合子,果实圆形花药小为隐性纯合子,F 1中控制果实尖形花药正常的三对基因均为杂合;在花药正常与花药小这对相对性状中,只有 2 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才能表现为花药正常。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采取测交方案,即让 F1与果实圆形花药小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在该测交后代中,花药正常花药小 13,果实尖形 果实圆形11,若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预期结果为果实尖形花药正常果实尖形花药小果实圆形花药正常果实圆形花药小1313。 11石油污染会对水体或土壤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人员用磷酸
21、盐、石油、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一种能高效降解石油的细菌 A。请分析回答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石油的目的是筛选_,这种培养基属于 _培养基。(2)细菌 A 生长所需的碳源来自_。(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石油含量_的培养瓶,加入新的培养液连续培养,使细菌 A 的数量_。(4)培养一段时间后要转为固体培养,常采用_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5)研究细菌 A 的生长规律时,可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采用_ 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 处理后,才能倒掉。【答案】 能降解石油的细菌 选择 石油
22、 减少 增加 划线 抽样检测 细菌 A数量的对数 灭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成功地筛选出一种能高效降解石油的细菌 A”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技术等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作答。(1) 培养基中加入石油,只有能降解石油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因此加入石油的目的是筛选能降解石油的细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由题意“用磷酸盐、石油、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可知:细菌 A 生长所需的碳源来自石油。(3) 能高效降解石油的细菌 A 能将石油降解而导致培养瓶中的石油减
23、少,因此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石油含量减少的培养瓶,加入新的培养液连续培养,使细菌 A 的数量增加。(4) 欲获得单菌落,将细菌 A 接种在固体培养,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5) 研究细菌 A 的生长规律时,可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 A 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6) 为了防止污染,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12 CTB 是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可用作针对霍乱弧菌的疫苗。研究人员提取了控制 CTB 合成的基因(ctb)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如图所示) ,将其导入番茄,然后用转基
24、因番茄饲喂试验小鼠,检测疫苗的有效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基因,可以采用_技术。与细胞内 DNA 复制时的解旋过程相比,该技术的 DNA 解链过程有何不同?_(写出一点即可。 ) (2)使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可防止切开的载体的两个末端重新连接起来,原因是_。 (3)可采用_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人番茄细胞,然后在加入了_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之后还需用_方法检测 ctb 基因是否整合到番茄染色体的 DNA 上。 (4)提取转基因番茄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发现只有果实中含有 CTB。ctb 基因只能在果实细胞中表达,这与基因表达载体中的_有关。 (5)用转基因番茄果
25、实饲喂试验小鼠,若能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_,则说明该转基因疫苗是有效的。试卷第 8 页,总 8 页【答案】 PCR 不需要解旋酶 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可以产生不同的末端 农杆菌转化法 卡那霉素 DNA 分子杂交 E8 启动子 CTB 抗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采用 PCR 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基因。在 该技术中,利用高温将 DNA 解链,而不需要解旋酶。 (2) 若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可
26、以产生不同的末端,这样可防止切开的载体的两个末端重新连接起来。(3)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据此可将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番茄细胞放在加入了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检测 ctb 基因(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番茄染色体的 DNA 上,需采用 DNA 分子杂交 技术。 (4)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ctb 基因只能在果实细胞中表达,这与基因表达载体中的 E8 启动子有关。(5)在疫苗的刺激下机体会产生抗体,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用转基因番茄果实饲喂试验小鼠,若能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 CTB 抗体,则说明该转基因疫苗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