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9888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分布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B.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C. 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受温度和细胞器的影响 D.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 T 和 U【答案】C【解析】由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位置不完全相同,所以可以根据染色体判断细胞分裂时期,A 正确;原癌基因可以调控正常的细胞周期,B 正确;细胞完整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个细胞周期,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合成相关的物质,这需要相关的细胞器参与,涉及相关的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 错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由于要合成 DNA 和 RNA,所以会

2、大量利用碱基 T 和 U,D 正确。2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吞噬和分解过程,以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下列关于自噬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A. 在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下,自噬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B. 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被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C. 细胞内损伤的各种细胞器通过溶酶体的自噬作用在细胞内被分解D. 自噬作用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其所起的作用都是负面的【答案】D【解析】溶酶体内水解酶包含蛋白酶,所以自噬作用过程中有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分解为氨基酸,A 正确;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不可利用的被排出细胞,能够利用的

3、则留在细胞内,B 正确;结合题意可知,细胞内损伤的各种细胞器通过溶酶体的自噬作用在细胞内被分解,C 正确;根据题意“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吞噬和分解过程,以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可知,自噬作用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正面的,D 错误。3下列关于 DNA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DNA 精确复制的保障之一B.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C. 双链 DNA 内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D. DNA 分子的特异性是指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千变万化【答案】A【解析】DNA 双链作为模板和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D

4、NA 精确复制的两个保障机制,A 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只证明了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 错误;双链 DNA 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C 错误;DNA 分子的特异性是指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序列,D 错误。4下表为果蝇(2n=8)性染色体组成与其性别的关系,其它性染色体组合的个体不存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Y XO XYY性别 雄性 雌性 雌性 雄性 雄性A. X、Y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 B. 由表可知,雄果蝇只含有一条 X 染色体C. 正常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 4 条染色体 D.

5、雌果蝇中 X 染色体数目:Y 染色体数目等于 1试卷第 2 页,总 7 页【答案】D【解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 DNA 和蛋白质,A 正确;据表可知,三种雄果蝇(XY、XO、XYY)的体细胞中都只含有一条 X 染色体,B 正确;根据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8)和染色体组数(2)可知,正常情况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 4 条染色体,C 正确;根据表中雌果蝇(XX、XXY)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知,细胞中 X 染色体数目多于 Y 染色体数目,所以二者的比值不等于 1,D 错误。5有氧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有氧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可能增加 B. 有氧运动过程中

6、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减少C. 有氧运动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可能增加 D. 有氧运动过程中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答案】B【解析】有氧运动过程中由于肌细胞需要的能量供应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这说明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来促进细胞代谢,A 正确;有氧运动过程中由于产热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加快散热,必然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B错误;有氧运动过程中由于排汗增加,形成尿液减少,所以体内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以减少尿液的形成,C 正确;由于有氧运动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系统参与,也有激素参与,所以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 正确。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7、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防治农田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量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D. 不同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差别不大【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 错误;防治农田害虫,使农田中农作物固定的能量尽量少流向害虫,而保留在农作物中被人类所利用,从而使能量尽量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 正确;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C 错误;不同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往往差別很大,D 错误。7香蕉在保鲜过程中,因淀粉酶活性升高导致香蕉后

8、熟加快,香蕉硬度下滑。为研究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0冷空气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可用_试剂对淀粉酶的化学本质进行检测。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生成_(填一种二糖) 。(2)实验开始时选取的每组香蕉的品种、成熟度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它们应_,在每个处理时间条件下应有_组平行重复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香蕉产生的_(激素)能促进其成熟,导致香蕉的硬度下滑。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_的时间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理由是_。【答案】 蛋白质 双缩脲 麦芽糖 相同且适宜 多(或 3) 乙烯 2.5 小时 该处理条件

9、对香蕉后熟软化的抑制效果最显著【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 0冷空气处理时间,因变量是后熟软化天数。实验结果是 0冷空气处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越长,后熟软化天数越长,之后处理时间进一步延长,后熟软化天数则越短,图中处理时间为 2.5h, 后熟软化天数最长。(1)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但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2)实验的无关变量应相同和适宜,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每个时间条件下应取多组进行平行重复实验,以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3)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0冷空气处理 2.5 小时时,对

10、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点睛】注意: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应遵循的等量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就是强调实验中各组涉及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设置多组平行实验就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8小红不小心被刀划了一下,随即出现缩手反射。回答问题:(1)小红受伤后随即出现缩手反射,这属于_反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缩手反射,这说明_。(2)在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_(填“单向”或“双向” )传导。在效应器处的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内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3)若细菌感染手部伤口,吞噬细胞会将部分细胞吞噬,并将其呈递给 T 细胞,然后T 细胞分泌_作用于 B 细胞,促使其转变为_细胞,

11、分泌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答案】 非条件 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单向 由负变正 淋巴因子 浆【解析】试题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由于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结构中传递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只能单向传递。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暴露并呈递抗原给 T 细胞,体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接受抗原刺激的 B 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最后再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人在无意识的受伤而出现的缩手反

12、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因为此时大脑皮层没有参与。由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缩手反射。(2)由于在反射弧上存在突触,而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兴奋沿反射弧是单向传导。由于细胞未兴奋时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时,电位发生逆转,变为外负内正。(3)在体液免疫中,B 细胞常常需要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个易错点:一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二是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导;三是神经纤维中电位变化情况;四是体液免疫中,B 细胞增殖分试卷第 4 页,总 7 页化需要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9某地为提高经济效益,将稻田种植、鱼塘养殖、乳

13、鸽养殖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防治稻田中的三化螟害虫,该防治方法属于_防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 16以上,由此可见,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2)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 ,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_,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鸽子粪便可以进入鱼塘被利用,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生态农业的_等特点。(3)稻田、鱼塘中的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与稻田、鱼塘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4、较强的原因是_。【答案】 生物 生物种群的繁衍 样方法 性别比例 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 间接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解析】试题分析:有害动物的防治有三种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是借助化学药物直接杀死有害动物的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与生物的有效制约关系,达到控制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方法;机械防治是借助机械装置直接控制,乃至杀死有害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1)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防治害虫,这属于生物防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 16以上,由此可见,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调查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2)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

15、” ,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性别比例,以维持鸽种群较高的出生率。鸽子粪便可以进入鱼塘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特点。(3)植物能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点睛】本题需要注意:一是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区别;二是一些活动范围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三是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原理的利用;四是生物多样性的三种价值判断;五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10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花色有红花、橙花、白花三种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由M、m 基因控制,花色受

16、 A、a 与 B、b 基因的控制(A 与 B 基因同时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白花) ,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所进行的实验如下:实验 1:利用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开白花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l:1。利用橙花植株的花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实验 2: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1:1,且总出现比例约为 1:2:1 的红花株、橙花株、白花株。请回答:(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_(填细胞器名称)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场所是_(填细胞器名称) 。(2)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

17、,所获得的幼苗的特点是_ 。(3)由实验 1 可知:正常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正常情况下,雄株与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总是 1: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此实验结果验证了_定律。(4)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株、橙花株与白花株的比例为 1:2:l。研究者认为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只有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才可育的结果。可利用红花或橙花植株的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若用红花雄株测交的结果为_,用红花雌株测交的结果为_,则该观点正确;若用橙花雄株测交的结果为_,用橙花雌株测交的结果为_,则该观点正确。【答案】 液泡 核糖体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aabbmm 正常情况下雌株

18、的基因型为 mm,不产生含 M 基因的雌配子,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 Mm,所以雄株和雌株杂交时,雌株与雄株的比例总是 1:1 基因的分离 子代全白 子代红花:橙花:白花=1:2:1 子代全白 橙花:白花=1: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花色受 A、a 与 B、b 基因的控制(A 与B 基因同时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白花) ”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开橙花,即 A_bb 和 aaB_。根据实验 1 的结果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l:1”,说明亲本红花和橙花植株中控制性别的基因组成为 Mm。再根据红花植株产生的花粉离体培

19、养的植株处理后有开白花的植株,说明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组成中含有 a 和 b,即亲本红花的基因型为 MmAaBb;同理分析亲本橙花的基因型为 MmAabb或 MmaaBb。根据实验 2 的结果分析,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1:1,说明亲本中控制性别的雌株和雄株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Mm 和 mm;再根据杂交子代总出现比例约为 1:2:1 的红花株、橙花株(A_bb 和 aaB_)、白花株(aabb) ,说明亲本红花雌雄株的基因型都为 AaBb,但存在致死情况。(1)控制花颜色的色素位于液泡,催化色素合成的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

20、倍体幼苗,单倍体幼苗的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3)结合前面的分析,由实验 1 可知:正常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 mmaabb。由于正常情况下雌株的基因型为 mm,不产生含 M 基因的雌配子,因此,当雄株的基因型为 Mm,只有产生 M:m=1:1 的雄配子,才能使后代雌株与雄株的比例总是 1:1。所以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4)根据题干信息“只有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才可育” ,由于测交实验能证明产生配子的数量和比例,所以可以利用红花或橙花植株的测交实验来证明。若用红花雄株(AaBb)aabb 测交,子代全为白花(aabb) ;若用红花雌株(AaBb)aabb 测交,子代红花:橙花:白花

21、=1:2:1,则该观点正确。若用橙花雄株(Aabb 或 aaBb)aabb 测交,子代全为白花;若用橙花雌株(Aabb 或 aaBb)aabb 测交,橙花:白花=1:1,则该观点正确。【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题干信息确定三种花色的基因型,同时要注意结合第(4)小题的题干信息“只要基因型 ab 的花粉才可育” ,这说明雄性红花亲本(AaBb)只有 ab的花粉才能受精遗传,其余基因型的花粉(AB、Ab、aB)全部致死,但雌性红花亲本(AaBb)产生的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AB、Ab、aB、ab)都能受精成活。11 【 生物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

22、素的原因是_。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新鲜胡萝卜试卷第 6 页,总 7 页进行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2)从橘皮中能提取出橘皮油,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并用_浸泡。为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应设置_作为对照。(3)酒精发酵时,当酒精含量达到 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获得耐酒精的酵母菌,用涂布器在含高浓度酒精的培养基上进行_操作。这种培养基只允许耐酒精的微生物生长,该培养基称作_培养基。再根据菌落的_、隆起程度和颜色等菌落特征获得酵母菌。【答案】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性质和用量 温度和时间

23、石灰水 未经石灰水浸泡的样品 涂布平板 选择 形状、大小【解析】试题分析:提取胡萝卜素最常用的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法,也就是让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胡萝卜素。操作的一般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因高温会使胡萝卜素分解,在加热干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温度和时间。(1)提取胡萝卜素最常用的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法,也就是利用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

24、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2)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并用石灰水浸泡。为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设置未经浸泡的样品作为对照。(3)为获得耐酒精的酵母菌,用涂布器在含高浓度酒精的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平板操作,该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再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菌落特征获得酵母菌。【点睛】熟悉植物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原理、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 【 生物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环斑病毒复制酶(PRV

25、RP)基因转入木瓜,可获得的高抗优质的转基因木瓜品系。请回答问题:(1)PRVRP 基因称为_,常用 PCR 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利用 PCR 技术扩增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_、_ 、4 种脱氧核苷酸和耐热性的 DNA 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 PCR 扩增仪中完成。(2)构建表达载体时,应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安插上_和终止子,使目的基因能够_。构建好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通过_法导入到木瓜细胞中,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3)PRVRP 基因的遗传特性能在木瓜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 目的基因 引物 模板(目的基因或 PRVR

26、P 基因) 启动子 转录(或表达) 农杆菌转化法 目的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PRVRP 基因插入到木瓜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DNA 分子杂交技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的应用,如 PCR 技术的原理、条件和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和作用、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以及对目的基因的相关检测技术等。(1)在基因工程中,把需要转入受体细胞的基因并能控制其相应基因产物的合成的基因叫目的基因。如题干中 PRVRP 基因。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引物、模板、原料和 Taq 酶等。(2)目的基因要能顺利表达,构建表达载体时,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安插上启动子和终止子。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植物细胞,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3)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PRVRP 基因导入后其控制的遗传特性能在木瓜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检测受体细胞内是否含义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DNA 分子杂交技术。【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以及每步所需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