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设计者 郭丽华课 题 爱莲说 授 课时 间教授者学 科 语 文 授课时数 一课时 备课时间 课 型 新课知识目标 1、学习比兴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能力目标 1、疏通文意以学生翻译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分解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2、翻译课文,疏通文言语句。3、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2、的情趣。 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 4.讨论法。教师活动 教研组修改 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
3、、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 ”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三、 指导顺畅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2(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学生齐声诵读课文,体会诵读指导要求四、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3)出示重点词句,让学生解释、翻译(4)提问:在作者看来,莲花
4、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提问: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 “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的清高。(6)提问: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明确:敬佩、赞美
5、之情。(7)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3(8)提问:前面我们说过 “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明确:第 2 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9)提问:君子是怎么样的人?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10)归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板书“花之君子者也 ”,“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11)提问:文题是 “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12)提问:“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第一、二句读出感叹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嘲讽的语气。(13)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三)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异同(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课文。4课堂小结板书设计5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