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798590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IRPEIA-B-18004风 电 场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 批 )项 目 名 称 : 宁 武 县 凤 凰 镇 50MW 风 电 项 目1场内现有道路拟选升压站站址风场东部区域现状(1112 号风机区域) 风场西南部区域现状(1516 号风机区域)风场东北部区域现状(24 号风机区域) 风场东北部区域现状(58 号风机区域)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宁武县凤凰镇 50MW 风电项目建设单位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余兵 联系人 王桂森通讯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华德中心广场 D 幢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忻州市宁武县凤凰镇一带建设性

2、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风力发电 D4414永久占地面积(平方米) 183094 绿化面积(平方米) 1060工程总投资(万元) 37995.7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94.1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比例(%)0.51建设规模(MW ) 50预期投产日期 2020 年 1 月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目前,国际上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化石燃料储量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特别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风力发电在许多国家得到大规模利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3、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定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山西水电资源贫乏,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消耗量大,燃煤排放的 SO2、烟尘、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基本

4、不存在环境污染,在山西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山西省风电开2发规划,山西省十三五(2016 年2020 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 1800 万 kW,到十三五期末,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拟达到 3000 万 kW,风力发电项目已成为我省当前电力发展的趋势。宁武凤凰镇风电场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节约常规能源、保护环境,不仅符合清洁环保高效低耗的电力行业发展方向,还能对所在区域的电网末端起到电源补充、改善能源结构的积极作用,符合国家和山西省的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本项目的建设单位中国

5、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国际)为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之一的国家电投的重要骨干企业,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旗下电力企业总装机容量达 2819.6 万 kW,其中清洁能源 948.5 万 kW,占比 33.6%。本项目的开发单位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太原代表处为中电国际下属机构,负责中电国际在晋、陕、蒙、宁等区域的项目开发。宁武县凤凰镇风电项目立项初期,建设单位规划该项目的总装机规模为100MW。后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山西省 2018 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中对本项目建设规模的要求,建设单位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削减为 50MW,一期全部建成。本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凤凰

6、镇一带,场区位于宁武县城东南侧山区,距县城边界直线距离约 3km。本项目装机容量 50MW,拟布置 16 台单机容量为 3.0M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 1 台 2.0MW 的风力发电机组。本期工程风场中心坐标为 E1121958、 N385810,场区海拔高度介于 14001912m 之间。根据本期工程场内测风塔测风数据,场内 1#测风塔代表年10m、50m、70m、90m、100m 及 120m 高度的平均风速分别为5.41m/s、6.00m/s、6.08m/s、6.29m/s、6.36m/s 及 6.46m/s,风功率密度分别为181.9W/m2、 250.2W/m2、 269.2W/m2、2

7、89.9W/m 2、 291.2W/m2、304W/m 2;盛行风向和盛行风能方向集中在 NW 与 SE 扇区。场内 2#测风塔代表年10m、50m、70m、90m、100m 及 120m 高度的平均风速分别为4.26m/s、5.36m/s、5.53m/s、5.73m/s、5.74m/s 及 5.82m/s,风功率密度分别为171.4W/m2、 179.1W/m2、 186.9W/m2、201.9W/m 2、 207.7W/m2 及 217.0W/m2,盛行风向和盛行风能方向集中在 NW 与 SSW 扇区。从风能分布来看,较大比例在可利用空间,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期工程由中

8、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规模 50MW。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与 2017 年 12 月 18 日委托我3院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 1)。本报告主要针对宁武县凤凰镇 50MW 风电项目(不包含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次评价不包括风电场配套升压站的电磁辐射影响评价及场外送出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2风电场建设的必要性(1) 可再生和清洁环保能源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期建成后,当地风资源将得到有效、充分利用,从而发挥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2) 地区经济发展、电

9、力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截止 2016 年底,忻州市的区域全社会总用电量为 95.82108kWh,最大供电负荷为 1630MW,随着经济发展,预计到 2020 年供电负荷将达到 1900MW,“十三五”期间忻州市供电负荷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3.28%。目前忻州市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水电和风电所占比例较小,电力燃煤对环境的压力很大。因此,充分利用忻州市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不仅能够对区域电源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可有效提高忻州市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调整能源结构,有利于区域环境保护。(3)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风电场的建设将为当地提供一定量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时,风电场的顺利运营将为地方

10、增加税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从当地风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电力需求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本期的建设是必要的。3 风电场规模本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 50MW,拟安装 16 台单机容量 3.0MW 和 1 台 2.0MW 的风机,轮毂高度分别为 90m 和 85m,年上网电量 101035kWh,单机平均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 2020.7 小时,本期工程特征见表 1。表 1 风电场工程主要特征名称 单位/型号 数量 备注海拔高度 m 14001912经度(东经) E1115012040纬度(北纬) N3831398 中心坐标年平均风速 m/s 6.29、5.73 90m风功

11、率密度 W/m2 289.9、207.7 90m风电场场址 盛行风向 NW 和 SE、NW 和 SSW风机台数 台 173000主要风电 额定功率 kW20004叶片数 片 3141风轮直径 m11515606.585风轮扫掠面积 m210434.49.7额定风速 m/s9.690轮毂高度 m85切入风速 m/s 33000发电机额定功率 kW2000输出电压 V 690设备场主要机电设备35kV 箱式变压器 S11-3300 174 风电场位置宁武凤凰镇 50MW 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凤凰镇一带,距宁武县城直线距离约 3km。场内 17 台风机按东、西两区布置,其中东区共设 14

12、台风机,沿东北-西南走向布置于小安村西南至贺家沟村西南一带的山梁上;西区共设 3 台风机,分别位于柳沟村东侧,东南侧及小南沟村东北侧的山梁上。风电场内海拔高度介于14001912m。本期风电场地理位置见附图 1。5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本工程拟同期新建一座 110kV 升压站,110kV 升压站站址拟选在本期风场中部的梁家庄窝村南面山梁上,规划主变容量 150MVA。升压站占地面积按终期规模考虑。本期工程的接入系统方案目前暂定为风电场所发电量由升压站升压至 110kV 后,出一回 110kV 输电线路接入凤凰 220kV 变电站,场外输电线路全长约 6km。最终的接入系统方案以电网主管部门的审查意

13、见为准。本评价不包括升压站及场外输电线路环评。本期共建设安装 17 台风力发电机组,全部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风机出口电压为 0.69kV,通过 1kV 低压电缆接至 35kV 箱式变压器低压侧。17 台风力发电机组按照地理分布,共分 2 回 35kV 集电线路接入新建 110kV 升压站,35kV 集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接至 110kV 升压站 35kV 母线侧。6主要工程内容本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安装、箱变基础构筑和安装、升压站建设、场内集电线路敷设及附属生产工程建设等。环保工程包括事故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设施。本期基本组成列于表 2。主要设备设施见表 3。风

14、机布置见附图2。表 2 项目基本组成工程 规 模 项目 台数及单机容量 总容量5内容 本工程 163.0MW+2.0MW 50MW风力发电机及箱变风力发电机:采用 16 台轮毂高 90m,单机容量 3.0MW,风力发电机和 1 台毂高 85m,单机容量 2.0MW。采用圆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直径 23m,埋深约 4m,采用现浇 C35钢筋混凝土棱台形扩展基础。基础顶面高出周围地面 0.2m,基础底面设一层约 100mm 厚的 C15 素混凝土垫层。箱式变压器:每台风机配一台箱式变压器砖混结构,埋深 2.0m,采用天然地基。箱变基础采用素混凝土条形结构,四周采用 240mm 厚的烧结普通砖

15、封闭,内外侧用砂浆抹面,侧壁上预埋电缆埋管。永久占地面积:6800m 2。升压站升压站站内由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组成,生活区布置有综合楼、车库、消防泵房、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等;生产区布置有 35kV 配电间、电子设备间、控制室及主变压器等。总占地面积 9940m2。主体工程场内集电线路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变压器,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风力发电机所发电量经箱式变压器将机端电压由 0.69kV 升至 35kV,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式变压器之间采用低压电缆地埋敷设;17 台发电机所发电量经过 2 回35kV 集电线路送至新建的 110kV 升压站,集电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的方式敷设,线路总长约 2

16、2km,共设杆塔 126 基,其中同塔双回杆塔 51 基,单回路杆塔 75 基。配套工程接入系统本工程 17 台风机通过 2 回 35kV 集电线路接入拟建的 110kV 升压站主变35kV 母线侧,然后出一回 110kV 线路接入凤凰 220kV 变电站 110kV 母线侧。场外线路长约 6km。本评价不包括场外输电线路环评。辅助工程进场及施工检修道路进场道路:本项目风电场可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与西区均有现成的乡村土路延伸至风电场内,本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对延伸至风电场内的现有土路进行改扩建,以满足入场道路的要求。其中东区进场道路可由风场北侧的 X166 县道接引,利用 X166

17、 县道至染峪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染峪村后,对染峪村南侧延伸至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 6.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本项目西区进场道路可由西区西北侧的 S215 省道接引,利用S215 省道沿线的杨庄村至柳沟湾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柳沟湾村后,对柳沟湾村南侧延伸至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 4.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施工检修道路:本项目施工检修道路在满足大件运输的条件下,以尽量缩短路径长度,减少占地和植被破坏为原则进行建设,场内新建道路长约 2

18、8km,施工期宽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采用山皮石路基,泥结碎石路面。进站道路:拟选站址位于风场中部的 13 号风机西北侧的山梁上,进站道路利用通往 13 号与 14 号风机的施工检修道路,向西北方向建设一条进站道路,新建道路长 500m,宽 6m,采用砾碎石混凝土路面。供水 风电场运行期采用升压站站内打井为生活用水和消防水池供水。供电 本期施工电源从附近村庄引接 10kV 电线作为风电场施工用电电源,并预留接入点,施工结束后该电源作为升压站内的备用电源。公用工程采暖 电暖气采暖污水处理 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能力 0.5m3/h),集水池(200m 3)环保工程 废油处理

19、 事故油池(容积 40m3)表 3 项目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 3000kW 台 1662000kW 1箱式变压器 S11-3300 台 17主变压器 SZ11-50000/110 台 1SVG 无功补偿 12Mvar 套 1SF6 断路器 LW126,1250A,40kA 套 1电流互感器 400-800-1200/1A 套 3高压系统110kV 避雷器 Y10WZ-102/266W 组 135kV 高压柜 面 935kV 中性点电阻柜 套 1低压配电屏 面 8低压系统SVG 无功补偿 12Mvar 套 1站用变压器 SC11 400kVA

20、 台 1升压站直流系统 300Ah 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组 套 1集电线路 JL/G1A-185/25 km 227.占地类型本风电场用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永久占地包括风电机组、升压站用地、进场道路及部分施工检修道路用地、35kV 架空集电线路用地等,工程永久占地总面积为 183094m2;临时用地包括风机施工占地、施工检修道路临时占地、 35kV 架空集电线路临时用地、钢筋加工区、材料堆场及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用地等,工程临时用地总面积为 83966m2。工程占地类型主要包括草地和灌木林地,不占用有林地和耕地,不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性质。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情况列于表 4 和表 5。本工程选

21、址符合宁武县的总体规划,风电场区域内无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风电场占地及施工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及旅游区域,所占用的灌木林地权属均为国有林地,宁武县林业局及文物局同意本期工程的选址(附件 2 及附件3) 表 4 工程永久占地面积汇总表序号 项 目 面积(m 2) 占地类型及面积 备 注1 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式变压器 6800 草地 5600m2,灌木林地1200m2单机按 20m20m 计,含箱变,共 17 台2 110kV 升压站 10374 草地 按实际用地面积3 进站道路 3000 草地 新建进站道路长 500m,宽6m4 进场及施工检 修道路 160400 草地 145

22、700m2,灌木林地14700m2新建道路长约 28km,永久宽度 5m,可利用现有道路长 10.2km,扩宽 2m5 35kV 架空集电线路 2520 草地 2300m2,灌木林地220m2塔杆约 126 基,按每个杆塔占地 20m2 计算7合 计 183094 草地 166974m2,灌木林地16120m2表 5 工程临时用地面积汇总表序号 项 目 面积 (m2) 占地性质及面积 备 注1 风机吊装场 地 35700 草地 29400m2,灌木林地6300m2 单台风机按 2100m2 计,共 17台2 进场及施工 检修道路 38200 草地 35260m2,灌木林地2940m2 新建道路

23、长约 28km,扩建道路长约 10.2km,临时占地宽 1m3 35kV 集电线路 2016 草地 1840m2,灌木林地176m2 塔基临时占地按每塔周围 16m2计4 临时施工场 地 8050 草地 设备堆放、材料加工等合 计 83966 草地 74820m2,灌木林地9146m28. 风电场水源、采暖热源和定员本风电场运行期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拟在升压站站内打深井一口,满足站内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需要。本期施工电源从就近农网引接 10kV 电线作为风电场施工用电电源,并预留接入点,施工结束后该电源作为升压站内的备用电源。本工程所建的综合楼等建构筑物采用电暖气采暖,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加热方式。

24、风电场的运行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完成的,可实现无人操作的程度,运行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控制楼内进行,本期风电场定员 15 人。9. 建设进度根据本期风电场的气候条件和国内已有的风电场施工安装经验,依据有关勘测设计规程规定,可研中提出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确定合理的总工期为 9 个月,预计于 2019 年 12 月底竣工。10. 技术经济指标本期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 6。表 6 本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值装机规模 MW 50年上网电量 MWh 101035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 h 2020.7静态投资 万元 37995.78静态单位造价 元/kW 7599.16含税上网电价 元

25、/kWh 0.6投资收回期 年 9.27总投资收益率(税后) % 7.17资本金利润率 % 13.6511. 环保投资8风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仅在于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功能,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因此,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期用于防治废水、废油和生态恢复的投资合计 194.1 万元。该投资占项目静态总投资 37995.78 万元的 0.51%。其中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升压站区、风电机组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场地区和场内道路区的生态恢复。本工程环保投资见表 7。表 7 本工程环保投资项目

26、 投资(万元)风机机组及箱变区植被恢复 69.3施工检修道路区植被恢复 74.1集电线路区植被恢复 4.0施工区植被恢复 15.7施工期 生态 水土保持升压站区绿化工程 6废水 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及集水池 10运营期废油 事故油池 5固废 废油及废旧铅蓄电池的回收处理 10合计 194.19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电机组分布根据该风电场风资源状况、植被分布和土地利用规划、机组单位电量造价、运输条件和场区地形地貌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分别对单机容量 2000、2500及 3000kW 的风机机型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选用 16 台单机容量 3.0MW 的风机和 1 台 2.0MW 的风

27、机,总装机规模 50MW 的装机方案。本工程风机主要分布于宁武县东南方向的凤凰镇境内。本工程风机在充分利用场区风能资源的同时,兼顾风电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布置。场内 17 台风机按东、西两区布置,其中东区共设 14 台风机,沿东北- 西南走向布置于小安村西南至贺家沟村西南一带的山梁上;西区共设 3 台风机,分别位于柳沟村东侧,东南侧及小南沟村东北侧的山梁上。风电场内海拔高度介于 14001912m。本工程风机分布图见附图 2。2.道路布置本期风电场内道路布置包括通往升压站的进站道路、进入风电场的进场主干道和通往各个风机的施工检修道路。本期风电场道路分布见附图 2。进站道路:本工程升压站拟选站

28、址位于风场中部的梁家庄村南面山梁上,进站道路可利用梁家庄村附近的现有土路接引,新建一条进站道路,新建道路长 500m,宽 3m,扩宽至 6m,采用砾碎石混凝土路面。进场道路:本项目风电场可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与西区均有现成的乡村土路延伸至风电场内,本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对延伸至风电场内的现有土路进行改扩建,以满足入场道路的要求。其中东区进场道路可由风场北侧的 X166 县道接引,利用 X166 县道至染峪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染峪村后,对染峪村南侧延伸至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 6.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5m。本

29、项目西区进场道路可由西区西北侧的 S215 省道接引,利用 S215 省道沿线的杨庄村至柳沟湾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柳沟湾村后,对柳沟湾村南侧延伸至10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4.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施工及检修道路:本项目施工检修道路在满足大件运输的条件下,以尽量缩短路径长度,减少占地和植被破坏为原则进行建设,场内新建道路长约28km,施工期宽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采用山皮石路基,泥结碎石路面。3.集电线路布置本工程集电线路采用架空为主,电缆直埋敷设为辅的方式。本期 17 按地理分布由 2 回 35kV

30、集电线路连接后汇入新建的 110kV 升压站。汇集后的 35kV集电线路在升压站南侧以塔下电缆沟敷设的方式进入升压站 35 kV 配电室。本工程集电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 2。4.升压站选址及平面布置本项目建设规模50MW,拟一期建成,同期建设1座110kV升压站。由于本项目17台风机根据地形走向分布在以S305省道相隔的东、西个区域,为兼顾东区与西区风机的送出,升压站拟选址在风场中部梁家庄村南面山梁上。升压站规划主变容量150MVA,站内由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组成。生活区布置有综合楼、车库、消防泵房、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等;生产区布置有35kV 配电间、电子设备间、控制室、主变压器及110kV敞

31、开式出线架构等电气设备。综合楼为2层砖混结构,楼面及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楼内布置监控室、办公室、多功能厅、值班室、职工宿舍等。站内车库和其他辅助建筑为一层砖混结构。升压站技术指标见表8,升压站平面布置见附图3。表 8 升压站技术指标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1 升压站内围墙面积 m2 99403 围墙长度 m 4224 绿化面积 m2 18505 绿化系数 % 18.65.临时施工场地本项目施工营地设置于升压站站址附近,占地面积8050m 2,主要作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场所和施工机械及建材的放置区域,内部包括生活区和放置区两部分。施工人员生活场所区域设有临时宿舍及临

32、时食堂。临时宿舍采暖采用电暖11气,临时食堂采用液化气罐作为热源,此外还设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沉淀池。12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期各风电机组周边 300m 范围内无村庄分布,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为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 12 列出本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12 本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 保 护 目 标 位 置 功能要求梁家庄窝村 升压站西北 560m噪声柳沟村 15 号风机东北 350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限值风机及箱变区 风机及箱变周围集电线路区 塔架周围升压站 升压站周围施工场

33、地区 施工场地植被和土壤场内道路区 道路两侧生态汾河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 本项目南侧约 2.5km恢复生态功能防治水土流失13四、评价适用标准本评价执行以下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噪声:风电场及周围区域为农村地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标准值见表 13。表 13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污染物昼间 夜间标准值 dB(A) 55 452.污染物排放标准(1) 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其标准值见表 14。表 1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噪声污染物昼间 夜间标准值 dB(A) 70 55风电

34、场运营期,周边环境敏感点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1 类声功能区限值,即风电机运行期噪声排放控制标准为昼间:55dB(A) 、夜间:45dB(A)的限值执行。升压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2 类声功能区限值。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14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1) 施工期工程内容风电场的建设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及安装、35kV 箱变安装、升压站建筑及附属生产工程施工、集电线路架空敷设施工、进场和场内道路施工。本期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见表 15。施工期主要工艺如下图:1)

35、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和风电机组安装土石方工程:按照设计确定风电机位置后进行各风电机的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施工为主,辅以人工修整机坑。基础土方用小型反铲挖掘机,底部人工清槽;基础石方用人工操作以风钻钻孔,人工及机械出渣。预留回填土堆放在施工场地指定位置,多余土石方用于修筑检修道路及施工场地填土。基坑根据需要采取边坡支护,基坑底边要留足排水槽。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图辅助工程主体工程道路工程(升压站备用电源 )升压站水源施工检修道路风机基础风机安装升压站35kV 集电线路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塔架安装机组安装35kV 箱变安装土方工程安装工程塔架土方工程电缆架设施工电源线路宁武凤凰镇50MW风电项目进场及

36、进站道路15表 15 主要施工机械汇总表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1 履带吊 1000t 辆 22 汽车吊 100t 辆 23 推土机 辆 44 平板运输车 辆 45 挖掘机 80t 辆 26 交流电焊机 BX3-300 台 27 混凝土罐车 8m3 辆 148 自卸汽车 10t 辆 89 推土机 132kW 台 210 平板振捣器 ZF22 台 811 桥式脚手架 个 2012 蛙式打夯机 H201D 台 1213 插入式振捣棒 ZN70 台 2014 水车 8 m3 台 815 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30kW 台 416 空压机 台 2混凝土工程根据由于本项目距宁武县城较近,本工程不设混

37、凝土搅拌站,采用商砼。风机基础采用 C35 砼,混凝土采取 8m3 砼罐运输车运输至施工区浇筑。风机安装本工程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高度为 90m,采用 1000t 液压型履带式起重机与一辆 100t 汽车吊配合,可满足本工程最大件设备的吊装要求。塔架采用钢管塔架,按三段考虑。架立时采用 1000t 型液压型履带式起重机将塔架逐节竖立固定,法兰之间紧固连接。风机的塔架(钢制塔筒)高度为85m,为此,塔筒分三节制造、起吊和拼装。2) 箱式变压器变压器基础(混凝土平台)通过现场浇注,有砼罐车运送,人工振捣,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每台风电机组旁配有一台箱变压器。变压器由汽车运至风电机组旁,1

38、00t 汽车吊吊装就位。3) 升压站工程站内建筑包括:生产控制楼、35kV屋内配电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仓库及水泵房等。升压站建筑施工综合楼为砼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混16凝土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浇筑墙体砌筑室内外装修及给排水系统施工电气设备入室安装调试。屋内配电装置、所用电室、水泵房等均为砖混结构。结构施工采用钢脚手架,混凝土振捣采用手持式振捣器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进行观察,以保证质量。在浇筑与柱连成一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浇筑完毕11.5小时后继续浇筑。浇筑完毕后12个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养护,在其强度未达到规定以前不得在其

39、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电气设备的安装主变压器用吊车就位。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需系在油箱的吊钩上。主变压器的安装程序为:施工准备基础检查设备开箱检查起吊就位附件安装绝缘油处理真空注油试验试运行。35kV 线路接线,与母线一同安装调试,分回路接线投产。4) 场内集电线路场内集电线路采用电缆直埋和架空两种敷设方式。场内集电线路敷设包含风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压器低压电缆线路、35kV 集电线路电缆直埋线路与 35kV集电线路电缆架空线路。风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压器低压电缆线路采用穿管直埋方式;35kV 集电线路架设采用架空布置,架设时将开挖线塔基础并回填,同时完成线塔的安装组合,线塔安装完毕后

40、将进行集电电线的架设工作,首先将输电电线沿集电线路走向布设于相邻的线塔之间,然后实现电缆上塔,并按照输电架设的有关规范对电缆进行张紧、固定,完成整个集电线路的架设工作。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变压站,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发电机经升压变压器将机端电压由 690V 升至 35kV。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之间采用低压电缆穿管直埋敷设。本工程共 17 台风力发电机分为 2 回 35kV 集电线路送至风电场中部新建的110kV 升压站 35kV 母线侧。35kV 集电线路全长为 22km。本期集电线路示意图见附图 2。5) 风电场道路本期风电场内道路布置包括通往升压站的进站道路、进入风电场

41、的进场主干道和通往各个风机的施工检修道路。本期风电场道路分布见附图 2。17进站道路:本项目升压站位于风场中部的梁家庄窝村南面山梁上,拟选站址位于风场中部的 13 号风机西北侧的山梁上,进站道路利用通往 13 号与 14号风机的施工检修道路,向西北方向建设一条进站道路,新建道路长 500m,宽6m,采用砾碎石混凝土路面。进场道路:本项目风电场可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与西区均有现成的乡村土路延伸至风电场内,本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对延伸至风电场内的现有土路进行改扩建,以满足入场道路的要求。其中东区进场道路可由风场北侧的 X166 县道接引,利用 X166 县道至染峪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染峪

42、村后,对染峪村南侧延伸至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 6.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5m。本项目西区进场道路可由西区西北侧的 S215 省道接引,利用 S215 省道沿线的杨庄村至柳沟湾村的村村通道路到达柳沟湾村后,对柳沟湾村南侧延伸至风场内的乡村土路进行扩宽和扩建,作为进场道路。需改扩建的现有土路长4.1km,宽 3m,施工期扩宽至 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 5m。施工及检修道路:本项目施工检修道路在满足大件运输的条件下,以尽量缩短路径长度,减少占地和植被破坏为原则进行建设,场内新建道路长约28km,施工期宽 6m,施工结束后恢

43、复至 5m,采用山皮石路基,泥结碎石路面。道路工程:a.路基工程路基宽度: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施工期临时扩宽至 6m,施工完毕后恢复至5m 宽度,其中路肩宽各 0.25m,路基标准横断面见图 2。路基边坡:路基边坡坡率采用 1:1.5。路基排水:检修道路排水沟采用自然土基,断面采用梯形,排水沟底面尺寸为:顶宽 35cm,底宽 15cm,沟深 20cm,纵坡为自然坡。b.路面工程:路面类型为泥结沙石路面,路面结构如下:面层:泥结灰碎石(1.5:0.5:8) ;基层:2:8 灰土垫层;垫层:素土夯实。c.道路施工:施工中按地形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施工;边坡处理采用自然放坡,坡度 1:1.5;碾压分层厚

44、度不大于 0.2m,土基压实度 0.94。18填 方 路 段 标 准 横 断 面挖 方 路 段 标 准 横 断 面半 填 半 挖 路 段 标 准 横 断 面图 2 施 工 检 修 道 路 路 基 标 准 横 断 面 图196) 施工电源本期施工电源从就近村庄引接 10kV 电线作为风电场施工用电电源,并预留接入点,施工结束后该电源作为升压站内的备用电源。(2) 运行期工程内容本风电场的运行过程如下:首先风力驱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由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所产生的 690V 机端电压升至 35kV,然后采用 35kV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架空的方式敷设至升压站,在进升压站处采用直埋

45、电缆接入风电场 110kV 升压站的 35kV 母线侧。风力发电的工艺流程如图 3所示。风电机组主要特征列于表 16。表 16 本期风电机组基本技术参数项目 技术指标 数值额定功率(kW ) 3000叶片数(个) 3风轮直径(m) 141扫风面积(m2) 15606.585切入风速(m/s) 3风轮额定风速(m/s) 9型式 双馈异步额定功率(kW) 3000发电机额定电压(V) 690型式 钢制锥筒型塔架轮毂高度(m) 902.主要污染源强 (1) 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打夯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风能

46、风轮 发电机 升压变压器 集电线路35kV 配电装置110kV 主变压器110kV 配电装置凤凰变电站噪声 废油废电池废油噪声废电池噪声图 3 风力发电运行工艺流程图20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 79dB(A)95dB(A) 之间。运行期风轮叶片的气流和风轮产生的尾流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变速齿轮箱会产生机械噪声。其中空气动力性噪声与风电机的机型及塔架设计有关。(2) 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营地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包括职工生活污水。由于施工过程常驻人口不多,多数施工人员交班后就离开施工场地。因此,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本项目临时施工场地设有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

47、的污水泼洒于草地或场地洒水抑尘。运行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升压站、综合楼和控制室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按照本风电场规模考虑,建成后劳动定员为 15 人,用水量约为1.2m3/d,污水产生率按 80%,则本期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0.96m3/d(350.4m 3/a)。(3) 弃土弃渣本工程土石方挖方量为 19.31 万 m3,填方量 19.31 万 m3,基本没有弃方产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临时施工道路的建设,其次是风机箱变基础与风机吊装平台施工,最后为升压站与集电线路施工。其中临时施工道路爬山段产生的多余土石方,全部用于山脊段道路的拓宽和平整。风机吊装平台与风机箱变基础施工中,由于场内

48、吊装平台需要填方量较大,风机箱变基础产生的多余土石方可全部用于风机吊装平台的地面平整。集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塔架基础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全部用于塔架周边的地面平整。此外,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弃的混凝土等可做到妥善处理。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余方,避免产生弃渣场,使工程总的土石方挖填量基本平衡,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施工前,应按照本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土石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各分项工程的挖方、填方、余方和借方合理规划和调配,加强施工期的土石方管理,严禁顺坡倾倒土石方,避免由于土石方的倾倒增加土地扰动面积和破坏地表植被。本工程各项目区挖方、填方、利用土石方和借方量列于表 17。表 17 风电场土石方

49、量平衡表 (单位:万 m3)建 设 项 目 挖方 填方 余方 借方 备注风机基础及箱风机及箱变基础 5.11 4.57 0.54 0 包括风机、箱变基础、电缆沟的土石方量及吊装场21吊装场地平整 0.89 1.43 0 0.54变小 计 6.00 6.00 0 0地占地的土石方量,余方用于吊装平台场地平整主变及支构架基础 0.89 0.89 0 0场地平整 0.31 0.31 0 0升压站小 计 1.2 1.2 0 0包括升压站内基础及各构筑物的的土石方量施工场地区 场地平整 0.16 0.16 0 0包括临时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场地平整土石方量电缆沟及塔架基础 1.38 1.22 0.16 0地面平整 0.06 0.22 0 0.1635kV 集电线路小 计 1.44 1.44 0 0主 要 包 括 架 空 式 集 电 线 路塔 架 基 坑 与 直 埋 式 集 电 线路 电 缆 沟 的 土 石 方 量进站道路 0.81 0.81 0 0爬山段 4.92 4.14 0.78 0场内道路 山脊段 4.78 5.56 0 0.78交通道路小 计 10.51 10.51 0 0施工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