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为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长链大分子是A. 纤维素 B. 麦芽糖 C. 核酸 D. 多肽【答案】A【解析】纤维素是植物多糖,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A 正确;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B 错误;核酸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生物大分子,C错误;多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D 错误。2生物多样性分为分子、个体、宏观 3 个层次,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的是A. 环境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环境多样性,故选 A。3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
2、的消毒方法是A. 高压蒸汽灭菌 B. 巴氏消毒法 C. 酒精消毒 D. 火焰灼烧【答案】B【解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对牛奶、啤酒等进行消毒宜采用巴氏消毒法,故选 C。4下列人体各种细胞中能够增殖的细胞是A肌肉细胞 B神经细胞C胚胎干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干细胞是保留了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C 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5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
3、转目镜B. 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C. 物镜从 10 换为 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D. 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相同【答案】D【解析】测微尺在目镜上,图示显示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的测量位置上,因此需要旋转目镜,A 正确;即使视野中物像清晰,也存在测量误差,B 正确;放大倍数越大,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因此物镜从 10 换为 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 正确;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但是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不同,D 错误。6某同学制作一 DNA 片段模型,现有若干不同类型塑料片,见表。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
4、料片数目是试卷第 2 页,总 11 页A. 32 B. 40 C. 26 D. 52【答案】B【解析】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在双链 DNA 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T、G=C,所以 16 个碱基 A 塑料片,10 个碱基 T 塑料片,能形成 10个 A-T 碱基对;16 个碱基 C 塑料片,10 个碱基 G 塑料片,能形成 10 个 G-C 碱基对。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 40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故选 B。7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是A.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5、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 生物进化是以某一具体生物个体的演变来进行的D.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 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正确;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C 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8以下对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都产生二氧化碳 B. 不可以同时进行C. 产生的能量不同 D. 中间产物都相同【答案】C【解析】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A 错误;人体可以同时进
6、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远远多于无氧呼吸,C 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相同的中间产物,但是不完全相同,D 错误。9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下列对于杂交瘤细胞及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B. 高度分化,不能增殖C. 具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D. 上述过程为细胞融合技术【答案】B【解析】杂交瘤细胞可以分泌特异性抗体,A 正确;杂交瘤细胞可以无限增值,B 错误;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C 正确;杂交瘤细胞是由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融合而成的,D 正确。10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
7、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C.细胞 a 只能为 B 淋巴细胞,细胞 b 只能为 T 淋巴细胞D.细胞 c 只能为浆细胞,细胞 d 只能为致敏 T 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细胞 a 是 B 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 c 是浆细胞,细胞 b 是 T 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 d 是致敏 T 细胞,C 错误。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A 正确;巨噬细胞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B 正确;细胞 c 只能为浆细胞,细胞 d 只能为致敏 T 细胞,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8、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如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 :易位 B. :易位 :基因重组C. :易位 :易位 D.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图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图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 A。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是分析图中发生交叉互换的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12要将土壤中的自身固氮菌与其它杂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 加入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 不含氮源,含杀菌剂的培养基
9、上C. 加入氮源,不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 不含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答案】D【解析】自身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固氮,所以应该在培养基中不加入氮源;又因为自身固氮菌是细菌,会被杀菌剂杀死,所以不能在培养基中加入杀菌剂,故选 D。13对于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因素的理解及对实验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A 正确;热水溶解洗衣粉时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B 错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 PH 影响较大,普通洗衣粉受 PH 影响较小,因此相同 pH 时加酶洗衣粉洗
10、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C 错误;实验的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可以用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表示,D 正确。14如图是一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 c 处试卷第 4 页,总 11 页B. 受到各种刺激,便能引起的反应C. a 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测不到电位变化D. b 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属于反射【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a 处为传入神经,c 处为突触,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 a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 c 处,A 正确;只有适宜刺激,才能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引起相应效应器发生反应,B 错
11、误;如果 a 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 abc,因此处可以接收到电位变化,C 错误;b 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没有感受器参与,所以不属于反射,D 错误。15如图为某多肽物质分解反应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反应为氧化分解反应B. 图示反应需要水解酶的参与C. 图中反应产物为三肽和二肽D. 图中反应原料中有至少有 8 个肽键【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七肽水解产生三肽和四肽,属于水解反应,而不是氧化分解,A 错误;该过程需要水解酶的参与,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水解产物是三肽和四肽,C 错误;图中反应原料中有至少有 6 个肽键,D 错误。16某同学
12、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C【解析】该实验自变量为生长素,因变量为无尖端的胚芽鞘生长情况,结果是甲组胚芽鞘生长,乙组不生长,表明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C 正确。自变量不是胚芽鞘的形态学放置情况,A 错。自变量也不是单侧光,B 错。两组都没有尖端,自变量不是光照,不能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 错。【考点定位】生长素实验分析【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分析关键是抓住自变量,分析因变量,结论表达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该题从图解分析入手,自变量为生长素,因变量为无尖
13、端胚芽鞘生长情况,通过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促进生长。17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其细胞中 NADP + e +H+NADPH 的反应发生在A. 叶绿体类囊体 B. 叶绿体基质C. 线粒体内膜 D. 线粒体基质【答案】A【解析】在光照的情况下,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 a 能够吸收光子作为能量,将从水分子光解过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最后传递给辅酶二 NADP+,生成 NADPH,该过程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选 A。18如图为大鼠皮肤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温度感受器的冲动频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在 43 时,温觉感受器冲动频率最高B. 温觉感受器对皮肤温度变化速率更敏感C. 冷
14、觉感受器在 010左右时敏感性最强D. 温觉感受器敏感的温度范围比冷觉感受器要小【答案】C【解析】从图示看出,43时,温觉感受器发送冲动频率最高,A 正确;从图示中两曲线上升的速率看出,温觉感受器对皮肤温度变化速率更快,因而跟敏感,B 正确;图示中冷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温度感受发放冲动频率的最大值是 28 度左右,而冷觉感受器在 0-10左右时敏感性很低,C 错误;从图示看出冷觉感受器敏感的温度范围比温觉感受器要大,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曲线图中冷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温度感受发放冲动频率的最大值分析 C 选项。1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 23 只白色,26 只褐
15、色,53 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A100% B75% C50% D2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亲本是棕色,子代中白色:褐色:棕色约为 1:2:1,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棕色肯定是杂合子,而白色和褐色应是纯合子,但无法区分是显性还是隐性纯合子,棕色鸟为 Aa,白色鸟可能是 aa 或 AA,后代中白色鸟都占 50%,故 C 正确,A、B、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0 图所代表的是某不完全连锁植物的卵原细胞及其 X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位置,该植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能是A. XHE:Xbe=1:1B.
16、XhE:XHe=1:1试卷第 6 页,总 11 页C. XHE:Xbe:XhE:XHe=1:1:1:1D. XHE:Xbe:XhE:XHe=45:45:5:5【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该细胞的基因型为 XHEXhe,其中 H 与 E 连锁,h 与 e 连锁,所以按照完全连锁,理论上应该产生 XHE、X he两种配子,但是根据题干信息这两对基因是不完全连锁的,所以两对基因之间出现了交叉互换,产生了重组类型的配子,即XHe、X hE,但是重组类型的配子比例不高,所以四种配子的比例不可能为 1:1:1:1,因此四种类型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可能为 XHE:Xbe:XhE:XHe=45:45:5:5,故
17、选 D。(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如图中 I、II、III 是三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1 从结构上看,I 与 II 的差别表现在_。I、II、III 细胞中共有的结构有_(多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糖体 D细胞核 E染色质22 将 细胞置于浓度 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 _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 (填序号)。23若将、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细胞分裂间期会倍增的结构是 _(填序号),细胞分裂末期聚集在细胞板周围的细胞器是_。24 I 细胞中 膜面积很大,其增加的膜面积是通过_来实现,而在 II细胞中也存在膜面积扩大现象的细胞器是_(填序号 )。【答案】21 ABC2
18、2质壁分离23 高尔基体24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解析】据图分析,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其中是内质网,是核糖体,是线粒体;细胞中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为植物细胞;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鞭毛和纤毛,为细菌。2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和细胞分别是高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是否有细胞壁;细胞是细菌,三个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和核糖体。22已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若将该细胞置于浓度 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23 细胞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数量加倍; 细胞是植物细胞,
19、所以有丝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所以在在细胞板周围聚集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24 I 细胞中 是线粒体,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细胞中的叶绿体的类囊体增大了光反应的面积,是线粒体,也通过内膜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三幅图的结构,确定三个细胞分别属于真核细胞中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以及原核细胞。(二)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生活在干旱环境的景天科植物 A 有一个很特殊的 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 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 10 所示;白天: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CO2用于光
20、合作用,如图 11 所示。十字花科植物 B 的CO2同化过程如图 12 所示。25图 11、图 12 所示叶绿体中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光合作用的 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A. 光能电能 B. 电能活跃化学能C. 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D. 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26白天,影响植物 A 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有_。.温度 .光照强度 .CO 2浓度 .水分 .叶绿素含量27白天,植物 A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的来源有_ 和_ 。夜晚,植物 A 能吸收 CO2,却不能合成 C6H12O6的原因是_ 。28在上午 10:00 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 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 A 和植
21、物B 细胞中 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A. 不变、不变 B. 不变、下降 C. 不变、上升 D. 下降、不变【答案】25 暗反应 C26 、 、27苹果酸脱羧作用释放的 CO2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无光照,暗反应缺乏由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28 B【解析】分析题图:图 10 表示景天科植物 A 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 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图 11 表示植物 A 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CO2用于光合作用;图 12 表示十字花科植物 B 的 CO2同化过程。试卷第 8 页,总 11 页25据图分析,图 11、图 12 所示叶绿体中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光合作用
22、的暗反应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将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6据图 11 分析,白天植物 A 气孔关闭,可以利用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所以影响植物 A 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是温度、光照强度和水分。27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天植物 A 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除了来自于自身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外,还可以来自于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 CO2。植物 A夜晚能吸收 CO2,但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NADPH,故不能合成 C6H12O6。28植物 A 白天气孔关闭,而植物 B 白天气孔开放,若在
23、上午 10:00 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 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 A 由于不吸收 CO2,利用的是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 C3含量基本不变;植物 B 吸收的 CO2减少,因此 CO2的固定减弱,导致细胞中 C3含量降低。【点睛】抓取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植物 A“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 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和“植物 A 夜晚能吸收 CO2,却不能合成 C6H12O6”,该信息是解答第 3 小题的重要依据,抓住关键词“夜间” ,就可以答出不能合成 C6H12O6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三)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基因表达的问题如图所示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能表达某蛋白酶工程菌的过程及
24、工程菌表达目的基因的模式图。选用的质粒 A 上有 I、II、III、IV 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29据图推断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_。过程是利用_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过程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如受体细胞为小鼠受精卵,则选用的常规方法是_ 。30如同时用酶 I 和酶 IV 切割图中质粒 A,产生 1.8kb 和 8.2kb 的两种片段(1kb=1000 对碱基对) ,如用四种酶同时切割质粒 A,则产生 0.6kb 和 8.2kb 两种片段,那么用同时用酶 II 和酶 IV 切割质粒 A,则产生的片段有_。31过程表示_过程,其需要的原料是_。如表列举了是几种氨基
25、酸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 13 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依次是_A. 甲硫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B. 酪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C. 甲硫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D. 酪氨酸 精氨酸 丙氨酸32获得此蛋白酶后,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此蛋白酶,以下属于固定化技术中的载体结合法的是_【答案】29 II 和 IIIDNA 连接酶显微注射30 1.2kb 和 8.8kb31 转录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A32 B【解析】据图分析,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表示转录过程。29目的基因上、的切割位点,质粒上有、 、的切割位点,切
26、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 DNA 需要相同的限制酶,但是目的基因上有切割位点,所以应该选用、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 DNA;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 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相连。过程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若受体细胞是动物的受精卵,一般用显微注射法。30质粒同时用 I 和酶 IV 酶切,产生 1.8kb 和 8.2kb 的两种片段,说明质粒上含有10kb 个碱基对。用以上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 0.6kb 和 8.2kb 的碱基两种片段,则说明和、和、和 IV 切割位点间的片段都是 0.6kb,那么用同时用和 IV 酶切,则产生的片段有 0.6+0.6=1.2k
27、b 和 0.6+8.2=8.8kb。31过程表示转录过程,模板是 DNA 的一条链,原料是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如表列举了是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32图中 mRNA 上的碱基序列是 AUGGCUUCUUUC,其中 AUG 是起始密码子,决定的甲硫氨酸;GCU 决定的是丙氨酸;UCU 决定的是丝氨酸,即决定的前三个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限制酶的特异性以及表达载体组成成分,对于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的长度计算是本题的难点。(四)回答下列有关人体代谢调节和自稳态的问题。图 1 为血糖调控模式图,图 2 为某人餐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33图 2 中 AB 段上升的原
28、因是_,调控 BC 段下降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 1 中编号和表示) 。试卷第 10 页,总 11 页34当此人血糖处于图 2 中 C 点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 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35当正常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偏高时,胰岛会分泌_,促进图 1 中脂肪细胞将甘油三酯转变成_,从而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36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下列调节和代谢与肝脏直接相关的有_体温调节 血脂调节 血压调节 分泌胆汁 合成 VLDL【答案】33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和34低血糖状态,胰岛 A 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35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6 【解析】分析题图
29、 1:图示是血糖调控模式图,其中表示血糖浓度低时,胰腺中的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表示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或者表示胰岛素促进肝脏细胞中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血糖浓度升高,到达正常血糖状态,或者表示血糖浓度降低,到达正常血糖状态。表示血糖浓度高时,胰腺中的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表示胰岛素促进脂肪细胞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含量;血糖浓度降低,到达正常血糖状态。图 15 表示某人餐后血糖浓度的变化为先增加,后降低,最后稳定。33 AB 表示某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调控 BC 段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是和。34当此人
30、血糖处于图 2 中 C 点时,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够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浓度。35当正常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偏高时,胰岛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图 1 中脂肪细胞将甘油三酯转变成葡萄糖,从而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36肝脏是重要的产热器官,参与体温调节;肝脏可以将血脂转化成葡萄糖,参与血脂调节;肝脏能够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肝脏能够将高密度脂蛋白合成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运出肝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 1,弄清除血糖调节的途径,尤其图中是降低血糖浓度有两条途径。(五)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已知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图 1 为患甲病的 L 家族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 a);图 2 为患乙病的 W 家族系谱图(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W-1 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37 L 家族中的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显/隐)性遗传。38 L-4 号的基因型是_,若其与正常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 (不考虑乙病)39 W-4 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40已知 W 家族不带甲病致病基因,L 家族不带乙病致病基因,若 L-4 号与 W-4 号婚配,如生育一个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女孩,则此女孩的基因型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