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97971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赵州桥歌曲小放牛,导入新课,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科举制的创立 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灭亡,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隋朝建立和灭亡过程的基本过程,认识隋朝统一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于结束了西晋以来两百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启了隋唐统一的帝国时代。引导学生认识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使唐朝统治者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错误,隋朝建立的很多制度被唐朝所继承和延续,隋唐不仅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王朝,而且在政策制度上也具有延续性。通过对大运河兴建和历史作用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2、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评价隋炀帝,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课文导言,引导学生思考隋朝为何重蹈秦朝覆辙,很快二世而亡,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总结两个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从特定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的建立的讲授,引导学生注意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区别与联系,并制作相关表格,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取士制度是隋朝的制度创举,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选拔人才方面具有进步意义。科举制在文化认同和地区认同上促进了国家统一,对隋唐以后的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3、由此认识隋朝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组织关于开凿大运河以及如何评价隋炀帝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对大运河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学会辨析史料,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问题。,难点正确理解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区别与联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客观评价隋炀帝功过。,南北朝后期全图,一、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建立,隋朝的统一,隋朝的强盛,隋朝的灭亡,581年 杨坚 隋文帝 长安,589年 原因 意义,原因 表现,618年 隋炀帝 原因(暴政),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文帝 杨坚,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隋朝

4、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公元581年杨坚废黜9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年号为开皇。为了巩固隋朝政权,杨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措施,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生产发展的要求。杨坚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在古代的帝王之中是很不多见的。在隋文帝统治后期,国家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这样富足安定的鼎盛局面,史称“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是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想一想: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提示:(1)从中央与地方的行政

5、制度来考虑。(2)从“开皇之治”的角度来考虑。,2.隋朝的统一,三省六部制,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中央,地方,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在他的统治下,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史称“开皇之治”。,统一后的隋朝疆域,3.隋朝的强盛,原因,隋文帝的励精图治提倡节减。,隋朝采取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隋的统一为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现,隋文帝后期出现鼎盛局面。国家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

6、济繁荣,社会安定,人口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治”。,隋朝的暴政,隋炀帝骄奢淫逸 不恤民力,大肆兴役 无节制巡游 接连发动战争,农民起义,灭亡的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4.隋朝的灭亡,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暴政,二、科举制的创立,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到了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考试合

7、格者才能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1、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2、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各地在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1.开凿的目的,2.概况,3.作用及评价,主要目的:为加强对南方地区政治经济控制,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长安运输,根本目的:巩固统治,余杭,杭州,今,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瓜洲古运河渡口遗址,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他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随行的船只达几千艘,绵延200多里,沿路州县必须供应食物,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隋 宫(唐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

8、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隋炀帝南巡,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扬州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请同学们比较这六则材料对大运

9、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二;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大运河的作用: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开凿大运河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答案:,课堂小结,隋朝的兴亡,大运河,科举制,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分裂局面,南北重

10、归统一;,隋文帝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勤于政务,自奉甚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到隋文帝统治后期,国富民强,史称“开皇之治”;,隋炀帝即位后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最终激化了国内各种矛盾,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之后隋朝灭亡。,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政治经济的控制;,作用:促进了统一后南北经济的交流,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以及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各地在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基础巩固,课堂练习:,1.继秦汉之后中

11、国又一次实现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2.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B,C,3.隋朝的历史作用是( )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 B. C. D.,D,基础巩固,课堂练习:,4.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

12、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能力拓展,5.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的绝大部分渠道都是延用了京杭大运河的河段,作为传承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京杭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你认为它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哪些新的贡献?,延伸探究,答案:通过引长江水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的缺水问题,同时也能发挥运河灌溉、排洪、排涝、发电以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对环境的改善也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