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97504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案导言:本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线索是: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一个主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即:自鸦片战争以来到 20 世纪初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通过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

2、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习重点:说出林则徐、魏源、洋务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张。学习难点: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共用课时:2 课时学习过程:材料导入正课: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史料。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

3、,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呢?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史实反映了什么现象?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思想文化上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综上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3)西学东渐的

4、影响(4)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5)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2、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重视 ,打探 ;(2)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 、 等。3、材料阅读“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认识1) 、涵义:2) 、出现的 原因-中国人看到了 ;民族危机加深后探寻 。3) 、评价进步性-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

5、 ,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以 为手段,以“ ”为直接目的,具有爱国心。局限性-对西方的学习是 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 根本目的 是 ,有阶级的局限性。4) 、评价林则徐、魏源3进步性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局限性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没有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向西方学习是肤浅的。二、维新变法1、背景:(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 ,使民族危机深重。(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 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3) 的初

6、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 世纪 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2、维新:提倡 事物,反对 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代 表 主 张 共同点康有为 借 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积极推动 运动梁启超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 派,批判 政体和 资产阶级维新派严 复 物竞天择,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反对 主张 制变法图存发展 4、影响:1895 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 ,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 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

7、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 , “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政治方面:探索 的爱国运动4思想方面:资产阶级 运动(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提倡西学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传播,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批判 制度,客观上有利于 传播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林则徐、魏源 维新派相同学西方的根本目的学西方的内容性质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同:(目的)向 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 的道路主张改变 制度挽救 。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 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 制;革命派主张以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阶 级 代 表 思想主张 特 点地主阶级 学习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