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质量与密度一、教材分析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 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 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
2、实际操作过程中总 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重要实验仪器如下: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 配备托盘天平,称量 200g,感量0.5 g。量筒: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常用量筒为500ml、250ml、100ml、50ml。 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 长度。最小刻度一般为 1mm。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和量筒这两种工具的使用只要讲明白应该问题不大。学生对部分 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比较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了解不多,在生活中没有密度的概念,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和了解密度。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
3、者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 度。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 4、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并能解释 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3、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24、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5、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难点1、会用天平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计算;4、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目标出示:1、章节概括:两块(质量、密度)2、出示目标:二、复习过程1、质量:(知识结构树状图,具体内容见 PPt)针对性练习2、密度:(知识结构树状图,具体内容见 PPt)针对性练习三、当堂检测:(见 ppt)六、练习及检测题练习: (见 PPT)检测: (见 PPT)3七、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