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796417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3 广佛肇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20102020 年)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佛山市环境保护局肇庆市环境保护局2011 年 12 月 4 目 录一、总论 6(一)编制的背景 6(二)编制的依据 6(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81指导思想 .82基本原则 .83总体思路 .9(四)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9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现状及分析 9(一)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1 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2 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03 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二)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131 广州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32 佛山市环境现状与主要

2、问题分析 .143 肇庆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5(三)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共同关注需要协同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 16三、规划目标 17四、主要任务 17(一)联合防治水污染 171 优化水环境功能区划 .172 加强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183 跨界河涌的综合整治 .214 跨界区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 .245 跨界区域工业废水治理 .24(二)联合防治空气污染 25 5 1 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252 机动车尾气污染联合防治 .28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294 其它大气污染源污染防治 .30(三)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31(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32(五)加强生

3、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格局 32(六)环境管理协同机制建立健全 341 完善三市地方性环保规划政策制订的同步协调 .342 统一监管标准实现执法联动 .343 建立三市环保资源与信息共享机制 .354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联动机制 .375 探索区域环境经济政策 .38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8(一)组织保障 38(二)资金保障 40(三)科技保障 40(四)社会保障 40六、重点工程 42 6 一、总论(一)编制的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区域发展

4、的一个科学规划,其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 规划纲要是新时期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创造性地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的战略构想,并要求以广佛同城化带动广佛肇一体化,构建互动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提升广佛肇科学发展水平,共同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广佛肇经济圈,促进珠三角一体化,既是省委、省政府赋

5、予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的历史使命,也是三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战略需要。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的决定 ,加速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进程,根据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及其专项之一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的精神和要求,需要编制“广佛肇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20102020 年) ”。该规划的编制,将为进一步加强广佛肇三市环境资源共享和流域与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共同建立广佛肇地区绿色优质生活圈,率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

6、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安排和部署。(二)编制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修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修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 7 5. 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02 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1995 年修订) ;7.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年);8.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人大,2004 年 );9.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人大, 2007 年);10.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

7、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人大,2006 年);11 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广东省人大,2010 年) ;12.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09 年) ;13.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 粤府办200515 号);14.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发改委, 2008 年) ;15.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06年) ;16.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 (广东省人民政府,2004 年) ;17.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 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2

8、010 年 6 月) ;18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19.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 年) (广佛肇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 ;20.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21.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22 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3 佛山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4 肇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5 肇庆市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10-2020 年) ;26.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52015 ) ;27.佛山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42020 ) ; 8 28.佛山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20042020) ;29.佛

9、山市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20042020 ) ;30 肇庆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1.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32.广州市 20082010 年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33.顺德 沙湾水道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 20062010) ;34 佛山市西江水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可行性研究 ;35 佛山市北江水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可行性研究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落实规划纲要为要务,围绕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工

10、业布局,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以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全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2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以联合整治水环境、大气环境为重点,力争尽快见到实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倡导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11、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分区控制、科学指导:根据广佛肇三市面临的不同发展目标和环境问题,实施相应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对生态功能重要和敏感性强的区域坚持保护,对适宜发展经济的区域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 9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探索区域环境问题联防联治的新机制,提高环境管理能力。相互衔接、操作性强:“广佛肇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 3 年工作规划”以及“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

12、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要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总体思路在继续强化广佛肇三市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推进、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同时,针对需要三市协同解决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转变思路、主动促进,统筹建立八大体系,推进三市环保一体化:建立齐防共治的跨界污染综合防治体系,保护饮用水水源;建立联防联控的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控制区域污染;建立同保共育的生态安全体系,构筑区域生态格局;建立全防全控的产业环境调控体系,优化经济发展;建立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区域环境同治;建立协同联动的环境监管体系,搭建一体化平台;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管理体制,突破一体化瓶颈;建立先行先试的环

13、境政策体系,持续综合推进一体化。(四)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规划范围:广州市、佛山市和肇庆市的行政辖区范围,重点是广州市与佛山市交界的区域和佛山市与肇庆市交界的区域。规划基准年:2009 年规划年限:2010 年2020 年。近期 20102012 年,中期 20132015 年,远期 20162020 年。 10 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现状及分析(一) 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广州市位于珠江出海口顶部,下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 10 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 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 7434.40 平方公里,常

14、住人口 1033.45 万人。随着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加快,广州市抓住机遇,积极实施规划纲要,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广州市还通过全力推动科学发展,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 ,进一步发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2009 年,广州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9113 亿元,增长 11.5,比预期目标高 1.5 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8834 元,同比增长 10。除了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广州市还积极主动调整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调结构、促转变的过程。现阶段,广州已基本形成现代

15、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到 2009 年末,三次产业比重为 1.9:37.2:60.9,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546 亿元,增长 13.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70.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553 亿元,增长 29,创近年来新高。全年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5243 亿元,增长20.3。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3481 亿元,增长 9.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4104 亿元,增长 17.3,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32.8,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广州“双转移”和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步伐加快,20

16、09 年共向市外转移企业 61 家,停产、关闭或搬迁“退二”企业 95家,淘汰落后企业 270 多家,利用旧厂房(仓库)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 60 多个。为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广州市编制了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广州以广佛同城化为突破口,先后与佛山、肇庆、江门、云浮等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和 9 个专项合作协议,建立了区域协调联动机制; 11 广佛同城化建设 52 项和广佛肇经济圈 37 项重点工作全面展开。广州市还借2010 年主办亚运会的契机,围绕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全力实施

17、2010 年城市环境面貌“大变”工程。随着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扩建和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广州南站、武广高速铁路建成投入使用等,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形象进一步凸显。2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市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 5 个区,全市总面积3797.7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603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6.2。作为具有岭南风貌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市面对新机遇,积极实施规划纲要 ,成为珠江三角洲向粤西沿海、西江流域辐射和拓展的重要枢纽。2009 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 4814.50 亿元,增长 13.

18、5;人均生产总值8.06 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70.56 亿元,同比增长 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29.05 亿元,增长 21.3。全市进出口总值 383.39 亿美元,其中出口 245.78 亿美元。现阶段,佛山市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专业镇与产业园区为发展特色的产业体系。2009 年佛山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明显,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12743.49 亿元,增长 15.1。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600 亿元,增长 2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53 家。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佛山市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双转移”工作中,佛山(清

19、远)、(云浮)产业转移园均成为省级示范转移园区。佛山市服务业发展也实现新突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689.99 亿元,增长16.1,占 GDP 比重 35.1,同比提高 1.2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发展提速,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商贸、旅游业优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市政府还加强服务,为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准入等瓶颈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佛山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与管理:广佛地铁在亚运前通车,广明高速西樵至更楼段、广佛高速扩建、西二环和顺立交收费站及连接线建成通车,禅西大道一期、

20、“一环”南拓一期等 33 个市重点项 12 目开始动工建设,佛山机场民航成功复航。而东平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站等 11 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启动,进一步完善了佛山市新城区的构架。在实施规划纲要方面,佛山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广州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与广州共同出台了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 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共同推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的对接以及水和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治;启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三市确定首批 37 个重点合作项目已全面展开。佛山还推动与珠三角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广肇城际轨道佛山至肇庆段动工建设,广珠西二期、江肇等

21、高速公路建设顺利。3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的中上游,是连接珠三角与广西地区的战略通道,下辖有端州区、鼎湖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 4 县,代管高要、四会 2 个县级市,另设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总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404 万。面对实施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肇庆市全力以赴促发展,脚踏实地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09 年,肇庆市全市生产总值 846.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超过预期目标 1.6 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 4.1 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 22008元,增长 11.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5、

22、19.7和 12.7。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77.47 亿元,增长 22.7,增幅列全省第三;特色农业增产增收,农业总产值 272.94 亿元,增长 6;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柑桔、蔬菜、生猪、淡水养殖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批外商投资项目 82 宗,合同投资总额 15.2 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8.88 亿美元,增长 3.5。肇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制药、金属材料、新型建材、林产化工等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1.2;现代服务业和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 1124 万吨和 34.6 万标箱;

23、现代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有5 家企业 7 个工程项目被评为省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文化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端砚特色文化产业园、古宋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山区 13 经济发展加快,各山区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广宁县帮助企业“抱团过冬”,稳定纸业生产,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36.01,增幅居各县(市、区)首位;德庆县全力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三年翻番;封开县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吸收外资增幅均居全市首位,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 67 个县(市)中排名第一;怀集

24、县利用特色资源加快发展产业,税收超 2000 万元的企业达 5 家。肇庆市实施规划纲要初见成效,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扎实推进,联合召开三市工作座谈会和首次广佛肇市长联席会议,签署三市经济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交通运输、产业协作、环境保护、旅游一体化等一系列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与广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促进广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张延伸项目向肇庆市转移,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有效推进。(二) 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主要环境问题分析1 广州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2009 年广州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降尘量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与 2008 年相比,二氧

25、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5.2和 1.4,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与 2008 年持平,月均降尘量下降 6.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API100)为347 天,优良天数比例为 95.07,上升了 0.81 个百分点。2009 年广州市降水pH 值为 4.74,比 2008 年上升 0.27 个 pH 单位,降水酸度降低,酸雨频率为60.5,比 2008 年下降 17.3 个百分点。广州市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虽持续好转,但氮氧化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频率仍偏高,必须深化工业企业、机动车、工地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方面的空气污染综合整治。2009 年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属类,丰水期水质符合类,与

26、 2008 年相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 100。2009 年广州市全市 9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 82.23,但西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仍然不高,仅为61.67,主要影响指标为氨氮、粪大肠菌群等生活有机污染指标。工业废水尚不能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废水排放量较大。2009 年,广州加快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建设 38 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和覆盖全市 32 个镇(街)245 个村的农村生活 14 污水处理设施,铺设 1140 公里的截污管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 233 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上升至 81.06。广州西江引水工程于 2010 年 9 月 29日按期通水运行,提高了广

27、州供水质量,实现全市供水水源水质 100达标。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广州市大力推进 121 条河涌、388.52 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并对涉及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企业实施挂牌督办,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09 年广州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641.84 万吨,综合利用量 597.95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大,综合利用率较高,但缺少工业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置或贮存场地,仍有少量工业固体废物直接排放。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22.59 万吨,综合利用量 5.30 万吨,处置量 17.29 万吨,处置利用率100。目前,广州市共有 1 家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1 家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单位,核

28、定总处理能力达到 1.92 万吨,实际处理量已达 20463 吨,处置压力较大。尽管广州市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仍然存在不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广州市城市环境空气呈现以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为主导,二氧化氮协同污染的特征,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同时,由于珠三角经济圈进一步扩大与成长,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第二,广州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镇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使得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成为广州市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广州市工业生产规模大,工业

29、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工业污染源仍未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是广州市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境外上游来水污染也是造成广州市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第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相对不足。2 佛山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2009 年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355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97.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较 2008 年均有所下降,二氧化氮年平均浓 15 度较 2008 年有所上升。降尘量达到广东省推荐标准,比 2008 年下降 21.6,环境空气质量呈复合型

30、污染特征。2009 年全市降水 pH 值为 4.49,全年酸雨频率为 73.1,较 2008 年下降 12.4 个百分点。酸雨频率虽有所下降,但污染情况仍较严重。2009 年佛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全市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稳定,其中东平水道、容桂水道和潭洲水道达到相应水质标准,但西江干流水道、顺德水道、平洲水道、东海水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2009 年佛山市内河涌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内河涌水质继续得到改善,其中桂畔海和高明河达到相应水质标准,佛山水道由轻污染转为较清洁,西南涌由中污染转为轻污染。中心城区和人口密集区的黑臭河涌整治仍需加大力度全面推进

31、。2009 年佛山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20796.42 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7.85,面对全市生活污水产生与排放量大的现状,佛山市 2009 年新建、续建、扩建 24 间污水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59.6 万吨,6 间污水厂继续完善管网,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12 万吨。2009 年佛山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78.39 万吨,处置利用量 271.45 万吨,处理量 6.61 万吨,处置利用率 99.88。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 18647.45吨,安全处置率 100。全市有 5 家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处理处置能力较小。危废仍以外运异地处理处置为主。尽管近年来佛山市大力推

32、进污染减排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产业结构仍偏重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行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仍然较大;污染源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区域大气环境和某些水域质量较差。工业企业深化治理难度大,后续减排空间有限,机动车尾气等污染影响增加,固废等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仍未完全跟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步伐。环境污染区域性、流域性特征越来越突出。面临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压力,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压力仍在增大。3 肇庆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2009 年肇庆全市各县(市、区)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空

33、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年空气质量为 16 优良以上的天数为 360 天,达 98.6。2009 年肇庆城区环境空气年月平均降尘量 3.90 吨/公里 2月,远低于广东省推荐标准,但由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扬尘排放增加,与 2008 年(3.48 吨/公里 2月)相比有所上升。 2009 年肇庆城区降水 pH 值为 5.55,全年酸雨频率为 15.2,比 2008 年降低 38.9 个百分点,酸雨频率有所下降,污染情况有所减轻。2009 年,肇庆市江河湖库水质和各县(市、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 100。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西江、绥江、贺江、新兴江等主要河流的 21 个

34、监测断面中,除绥江部分河段、新兴江山口段等断面为类水质外,其余断面均为类水质,河流水质状况为优,同时各断面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达标率 100。全市 19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类,达标率 100。交界水域水质达标率达 100。星湖水质达到类水环境功能标准,全市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 96以上。虽然肇庆市各江河湖库水质保持良好,但部分内河涌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其中独水河污染问题依然存在。2009 年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 38 万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 57.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009 年肇庆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58.12 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 99.

35、91 万吨,处置量 38.14 万吨,贮存量 20.03 万吨,排放量 0.08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 63.19。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 5290.64 吨,其中处置量 5230.64吨,综合利用量 60 吨。肇庆市目前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医疗垃圾处理单位 1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基地 1 个。肇庆市的生态安全屏障地位非常重要,是西南、西北污染进入珠三角的第一道屏障。同时,西江作为佛山、广州的主要饮用水源,水资源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肇庆既属于珠江三角洲范畴,也属粤西落后地区,经济总量落后,经济质量不高,近年的环保投入资金比例不到全市 GDP 的

36、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察和监测水平远远落后于广州、佛山两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亟待提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赋予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的经济发展地位,加上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基于原来环保建设底子薄,肇庆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环保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的矛盾日渐凸显。 17 (三) 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共同关注需要协同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佛肇地区环境污染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环境问题凸显,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广佛肇三市共同面临的环境压力主要

37、包括水环境污染(西江、北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广州市西北部饮用水水源保护、三市跨界河流水污染) 、大气污染(三市跨界大气污染、区域大气污染) 、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护等。广佛肇经济圈包括了珠三角西江、北江供水通道。西江、北江干流是佛山市、肇庆市的主要界河,跨界流域内水厂取水点众多,饮用水水源保护战线长、压力大,位于西江中上游的肇庆,是珠三角的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独水河北江干流、陈村水道顺德水道、西南涌珠江西航道等排水供水通道矛盾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面临严峻的考验。流经城市的内河涌水质环境污染严重,跨流域的独水河、陈村水道、西南涌

38、、佛山水道、花地河、西航道、九曲河等河道的水质较差,河流纳污量超出环境容量,水环境整治压力大。广佛肇经济圈地处珠三角中西部,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导致该区域容易受到珠三角整体的区域大气污染物堆积影响,加上区域内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影响日益明显,以细粒子浓度高、酸雨频率高、灰霾严重为表征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保障压力巨大。广佛肇三市的工业危险废物虽然安全处置率比较高,但是由于佛山、肇庆现有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企业处理能力有限,需要三市统筹工业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广佛肇经济圈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侵占大量生态用地,城乡绿色空间破

39、碎化严重,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亟待维护。三、规划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高效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联防联治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广佛肇地区绿色优质生活圈。 18 到 2012 年,区域性环境问题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跨界水污染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跨界水体达标率超过 80;大气污染联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保持在 95%以上,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到 2015 年,建立高效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联防联治长效机制,跨界水污染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跨界水体达标率超过 90;大气污染联合整治成效显著,

40、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保持在 96%以上,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得到稳固,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到 2020 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广佛肇绿色优质生活圈。四、主要任务(一) 联合防治水污染1 优化水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明确水环境功能的原则,统筹兼顾上、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技术要求,调整和优化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结合区域取水排水河系分离、容量利用以及发展需要,从流域与区域的角度系统调整和优化广佛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实现高、低用水环境功能之间的有序协调

41、。协调饮用水水源地主河道上下游水质功能,北江、西江干流等主河道按类水保护,以自然汇入类主河道的支流来水必须达到类水。在同一河段上的不连续的功能区调整为连续的功能区,同时水质要求要从严不从宽。城市内河涌可以划定为、类水体,为城市排水提供通道。在调整和优化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时要注意,由于社会经济、水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的动态性,需要实行管理目标动态调控机制,以此保障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适应时代发展。通过严格执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引导区域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等经济开发格局的优化调整。到 2012 年,广佛肇三市完成各自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调整和优化,北江、西江干流保持类水,主要地表水基本达到功能目

42、标要求,跨市交界断面按功能区达标。2015 年,主要地表水达到功能目标要求,流经三市河段和城市内河 19 涌水质明显改善。到 2020 年,广佛肇三市的水环境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北江、西江等主干流水质保持类水,各自然水系生态功能良好。2 加强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1)广佛肇三市共同关注的饮用水水源地广佛肇三市共同关注的饮用水水源地包括需要跨界共同保护的饮用水水源地和因异地取水而需三市共同保护的饮用水水源地,具体见表1:表1 广佛肇三市共同关注的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取水量(万M 3/日) 取水河道名称 备注石门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80 珠江西航道 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西村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10

43、0 珠江西航道 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东乡、东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40 顺德水道沙湾水道 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南洲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100 顺德水道 广州市异地取水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南沙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40 沙湾水道 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沙湾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50 沙湾水道 需广佛两地共同保护青岐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0.1 西江干流 需佛肇两地共同保护富湾水厂 1.0 西江干流 需佛肇两地共同保护肇庆高新区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10 北江干流 需佛肇两地共同保护北江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5 北江干流 需佛肇两地共同保护西江河洲岗饮用水水源地 570 西江干流 广州市异地取水需三市联合保护按照水系、流域现状,广

44、佛肇三市共同关注的水源地地处四大流域:西江干流流域、北江干流流域、顺德水道沙湾水道流域、珠江西航道流域。西江干流是珠江三角洲西江供水通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金本开发区饮用水水源地、青岐水厂饮用水水源地、河洲岗饮用水水源地、富湾及上述水源地上、下游的西江干流流域,是西江供水通道的上游部分。西江干流流域覆盖肇庆、佛山多个城镇(街道) ,是肇庆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又是广州市、佛山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对整个广佛肇经济圈乃至整个珠三角的饮用水安全具有最重要的保障意义,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关注流域。北江干流是珠江三角洲北江供水通道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肇庆高新区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北江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及上述水

45、源地上、下游的北江干流流域, 20 是珠三角北江供水通道的上游部分。北江干流流域覆盖肇庆四会市、佛山三水区多个城镇(街道) ,是周边城区城镇最主要的饮用水水源,也是佛山市目前80饮用水的源头,同时由于西江、北江在三水思贤滘交汇,北江水源同时关系到西江河洲岗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因此也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关注流域。顺德水道沙湾水道是北江的主要支流,是北江供水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广佛肇经济圈水系的下游,包括东乡、东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洲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沙水厂饮用水水源地、沙湾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及上述水源地上、下游流域,是佛山顺德区和广州番禺区共同的主要饮用水水源。珠江西航道是珠三角河网的主要河流

46、,是北江供水通道的组成部分,地处广佛肇经济圈水系的下游,石门水厂饮用水水源和西村水厂饮用水水源所在流域,在西江引水工程完成以后,该流域成为广州市主要的备用水源。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流域联合保护责任城市见表2。表2 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流域联合保护责任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流域 联合保护责任城市西江干流流域 广州、佛山、肇庆北江干流流域 佛山、肇庆顺德水道沙湾水道流域 广州、佛山珠江西航道流域 广州、佛山(2)调整西江河洲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根据佛山市第二饮用水水源地和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源地保护的实际需求,为落实广东省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

47、7) ,广佛肇三市应在协商的基础上对西江河洲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进行调整和重新划分,2012年前,完成西江河洲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和重新划分工作。(3)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广佛肇三市要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和科学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对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责任城市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联合监管。按照广东省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依法征用各自辖区内饮用水水源 21 一级保护区内的土地用于涵养饮用水水源,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对原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

48、项目,要限期拆除、改造,逐步实现对现有禁建项目的生态转型或生态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立体农业和节水农业,用生物农药和肥料代替化学农药和化肥。控制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严格控制威胁水生态的一切活动。加快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污水、污染物入河量。西江干流、北江干流等重点关注流域根据城市发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需要,由责任城市逐步协商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有效实施流域共管。中、远期各流域结合珠三角给、排水通道建设,协调北江干流西南涌珠江西航道的供水排水供水通道等矛盾、陈村水道顺德水道沙湾水道的排水供水排水矛盾,由责任城市逐步实施协调整合供水系统规划,转换水体服务功能,调整水厂取水口,相应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西江干流、北江干流等重点关注流域逐步实施界河全河段饮用水水源联合保护,结合饮用水水源涵养林植被建设、汇入支流河段水质保护和修复、水系流域内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和河流绿道建设,逐步构建全河段的饮用水水源生态安全体系。制定年度计划,对所辖流域内威胁饮用水水源的皮革、漂染、电镀、造纸、化工、建材、食品制造(发酵)等重点污染源予以整治、搬迁、关闭。责任城市协商制定综合整治计划,对重点关注流域内的北滘工业区和四会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