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96083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面向保健酒研发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面向保健酒研发 的“中医药与膜”科学技术,保健酒的市场价值如何体现? “三卖点”,引进新技术、实施工艺改造必须考虑的三大重要问题:,如何确保保健功能? 如何维护独特风味? 怎样做到赏心悦目?,在处方不变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工艺设计兼顾“三卖点”?,处方 + 工艺,保健 功能,独特 风味,赏心悦目,中医理论、中药提取与膜分离技术、功能(药效)实验,第一部分 中药学的配伍变化及其现代研究,第一节 中医药的配伍理论一、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二、配伍方法及其目的第二节 中药配伍产生的药理学改变一、协同作用二、拮抗作用三、增加毒副作用四、药剂在体内发生的配伍变化,第一节 中医药的配伍理论,中医中药治病,最早多

2、用单味药,随着人们对疾病及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将药物配伍使用。药物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特点;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选择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充分发挥药物的多效性以适应复杂的病情;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一、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处方的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一张完整的处方包括君、臣、佐、使4个方面。,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处方中的主药。 臣药:有两种意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3种意义: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病或兼证的主要药物;佐治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

3、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当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约物。 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约作用的药物。,二、配伍方法及其目的,在药剂的生产和临床应用上,往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 中药处方除按“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外,在具体用药上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配伍方法。 前人的“七情”配伍理论是中药的配伍方法。详见中药学。,配伍用药的目的,(1)利用相须、相使发挥协同作用 党参配黄芪增强补气功效; 荆芥配防风增强疏散风寒的力量; 石膏配知母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2)利用

4、相畏、相杀配伍,抑制毒副作用 生姜能解除半夏、南星的某些毒性,故牛夏、南星常以姜制或与生姜配在一起使用; 烈性药物常与大枣、甘草配伍,缓和其毒副作用; 甘遂、芫花、大戟均为有毒的峻下逐水药,具有逐饮泻水功效,同时有损伤正气,引起剧烈腹痛、呕吐等毒副反应,配以大枣可减缓其毒副反应。,(3)利用药,性相反配伍,起到相反相成效果 这种配伍的实质是两药在某方面起拮抗作用,另一方面又起协同作用。 如麻黄配黄芩(定喘汤),麻黄辛温,宣肺止咳平喘;黄芩苦寒,清肺泻火而止咳平喘,两者合用,寒热之性抵消而止咳平喘作用加强。 又如黄连配肉桂(交泰丸),黄连苦寒清心火,肉桂辛甘温肾阳,两药合用,一寒一热,清心温肾,

5、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4)利用配伍药味,发挥一药多效的作用 任何一味中药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根据临床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当配伍,或用其中某一作用,或产生新的作用。 一药经不同配伍,可有多种功能,治多种病症。麻黄辛温发汗,主治伤寒表实无汗;芍药(1:2),用于治里虚腹痛,;桂枝配 龙骨、牡蛎,用于心悸怔忡;乌头等,治风寒湿痹;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用于瘀血症。,第二节 中药配伍产生的药理学变化,药理学的配伍变化又称疗效学的配伍变化;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理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如发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使疗效增强、降低或产生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一、

6、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作用增加。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作用协同作用 等于两药作用之和;增强作用:又称为相乘作用,表现为两药合用的作用大于两药作用之和。 药物的协同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红花与当归、川芎配伍:,三者均为理气、活血、祛瘀药,中医临床常相须配伍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当归、川芎都含有阿魏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5羟色胺释放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故配伍应用后可增强抗凝作用,提高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复方红花、当归注射液或当归、川芎注射液的扩冠和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均强于各药单用的效果。,黄连复方配伍

7、:,黄连与黄连解毒汤在同样条件下接种细菌培养实验表明,细菌在黄连高于原实验浓度32倍的情况下仍能生长,而黄连解毒汤仅为原实验浓度4倍, 黄连单方的抗药性大于黄连解毒汤; 复方的抗菌作用比黄连单方增强了8倍。,含钙中药与某些西药配伍:,如含钙中药与红霉素联合应用,可避免红霉素被胃酸破坏,从而提高红霉素的抗菌作用。 含钙中药与维生素D伍用,有利于钙的吸收。,二、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不宜配伍使用。但在临床上有时将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有意识地伍用,以纠正主药的副作用和突出主药的主要作用。 含钙类的制酸中药与阿司匹林、水杨酸、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药物联合应用时,能够

8、发生中和作用,使两者作用都受影响。,牛黄解毒片中的大黄具有解毒泻火的作用,是起治疗作用的主要组分,已证实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当与核黄素同服时,大黄的抑菌作用会大大减低,从而使该片剂的药效下降。 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麻黄碱可对抗催眠药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但巴比妥类药物可轻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故治疗哮喘时,二者经常合用。,三、增加毒副作用,某些药物配伍后,能增加毒性或副作用,则不宜配伍使用或应慎用。 抗癌药石蒜含石蒜碱,与大剂量维生素c配合使用时,能增强石蒜碱的毒性,故不宜伍用。,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酸,水解后生成甘草次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某些西药联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与洋地黄

9、强心苷长期伍用时,因甘草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保钠排钾”,使体内钾离子减少,导致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中毒; 与速尿及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时,因为甘草具有水钠潴留作用,可减弱利尿剂的利尿效果,引起低血钾症。,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生物碱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元胡止痛片、黄连素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对听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等副作用。,四、药剂在体内发生的配伍变化,药物制剂在体内发生的配伍变化,主要表现在体内吸收部位及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所发生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或毒副作用。例如: (一)药物在吸收部位发生的配伍变化 药剂在吸收部位发生的

10、物理化学反应,包括由于温度、pH、水分、金属离子等作用引起的结构性质改变,影响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间、溶出速度、吸收速度和程度。例如:,四季青片含有大量鞣质,如果患者同时服用地高辛,可导致地高辛的疗效降低,原因是四季青在胃肠道中与洋地黄强心苷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元胡止痛片中含有生物碱,与强心苷类同服时,前者可使冒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减慢,增加了强心苷的吸收。 黄连在胃肠道中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导致肠道内菌群发生改变,当同时服用强心苷时,强心苷因肠道内菌群的改变代谢减少,血中强心苷的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强心苷中毒。,(二)药物在分布过程发生的配伍变化 药剂对分布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置

11、换作用,即一种药物减少了另一种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当两种药物在蛋白质某一结合位置上进行竞争时,亲和力强的药物将亲和力弱的药物置换出 来,被置换的药物其游离型浓度显著增加。同时药效与游离型药物的浓度有关,与蛋白质结 有率的改变可直接影响药剂的疗效。 例如:保摩松与法华令同用,使法华令的游离药物浓度产生出血等副作用。,(三) 药物在代谢过程发生的配伍变化 药物在体内受药酶的作用发生的配伍变化分为酶促作用或酶抑作用。药酶的作用具有专属性。 当两种药物同时应用时,产生激发性药酶的作用,即酶促作用。例如乙醇有酶促作用,可使苯巴比妥、安乃近等代谢增加,药物作用降低。 酶抑作用是指药物因能抑制另一种药物代谢酶

12、的活性,使代谢作用减缓,因而使该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如双香豆素抑制甲磺丁脲在肝脏内羟基化反应酶的作用,使甲磺丁脲的羟化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又如含鞣质的中药五倍子、大黄、地榆、四季青及其制剂四季青片、感冒宁、七厘散与红霉素类抗生素、利福平、灰黄霉素、林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同时服用时,不仅可生成鞣酸盐沉淀物,不易被吸收,降低各自的生物利用度,而且易发生药源性肝病。,(四)药物在排泄过程发生的配伍变化 药物一般以原型药物或代谢物通过肾脏、肝胆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汗腺分泌等途径排出体外,并大多以肾脏排泄为主。一些弱酸或弱碱类药物均可在肾小管分泌时产生相互竞争而发生变化。

13、例如,硼砂与苯巴比妥、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抗菌增效剂、头孢菌素和氨苄青霉素合用时可使这些药物的离子化程度增高,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药效。,健胃片、通窍散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前者能碱化尿液,增加肾小管对奎尼丁的重吸收而降低对奎尼丁的排出,使奎尼丁血药浓度增加引起奎尼丁中毒。,药物在作用部位或作用环节也可能产生相互竞争,而使其中某一种药物的疗效增强或减弱。 例如:麻黄碱与氨茶碱均是平喘药,但两者的作用环节却不同。 麻黄碱能增加支气管组织细胞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机制是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形成; 而氨茶碱则通过抑制细胞内破坏cAMP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细胞内cAMP的含量。 临床使用观察表明,两药并用后效果反而不及单独应用,且毒性增加23倍,可出现头昏头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两药不宜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