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规划前 言本规划所述的城市基础设施为综合交通、环卫、能源、给排水、邮政信息、防灾等六大系统。本规划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满足奥运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着重理清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脉络。本规划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朝阳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目标和基本任务,力求勾勒出结构完善、公平均衡、运行高效、适应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蓝图。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一、良好基础(一)供给总量初具规模综合交通系统。区内轨道交通总长 33.69 公里,共有 19 个站点。支路以上道路总长达到 1589.8 公里,总面积达
2、到 27.29 平方公里,路网密度约为 3.38 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 5.8%,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状主干路嵌套方格棋盘式支路的城市道路网。各种停车泊位达到 247842 个。环卫系统。全区共有垃圾压缩站 12 座,密闭式垃圾楼 156 座,密闭式垃圾中转站 58 座。已建成日处理能力 1000 吨以上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站 3 座。环卫车辆 520 部及环卫停车场 3 处。共有 485 座公共厕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荣获全国首批绿化模范城市称号。能源系统。拥有 110kV 变电所 33 座,220kV 变电站 15 座。全面启动城
3、市电网“9950”建设改造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及城市居民住宅用电设施“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全区有超高压站 3 座,高中压站(箱)39 座,中低压站(箱)991 座,共计 1033 座,另有在册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站 8 座,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19 座。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 9853 万平方米。给排水系统。全区内共有水源一厂、二厂、五厂、八厂、九厂等市政集中供水设施,覆盖所有街道和部分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建集中供水厂 2 处,新、改建单村供水站 154 处。雨水管道、排水管道、污水管道逐步从中心城区向农村地区延伸,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区内已建成 4 座污水处理厂。邮政信息系统。全区有邮政支局 19
4、 座,邮电所 116 座,报刊亭 500 座,邮箱 410 个,邮路66 条,共 753 公里,邮政车辆 251 辆。信息通道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增强,小区宽带网的覆盖率逐年增加,政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防灾系统。2004 年,坝河、北小河、亮马河、肖太后河等河道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已具备一定的防洪能力。消防站 10 个,消防车辆达到 61 辆。地震微、宏观观测站 18 个,其中:压磁地应力测量装置 7 套,强震仪 10 台。已建成元大都遗址公园、朝阳公园两处应急避难场所。(二)管理观念逐渐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转变,重增量建设、轻存量盘活在城市道路、环卫设施建设等领
5、域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传统粗放式的经验管理逐渐向集约式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转变。以规划为龙头,引导科学发展。“十五”期间,研究制定了朝阳区环境建设规划(2005-2008)、朝阳区道路建设规划(20052008)、朝阳区燃气专项规划(2004-2010)等基础设施规划,有效指导和规范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三)管理体制、机制逐渐理顺通过推进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了市场和社会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区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试行“代建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资源和要素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减轻了政
6、府管理负担。二、机遇与挑战(一)历史机遇1.奥运会举办契机根据奥运会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朝阳区境内需修建奥运道路 32 条、桥梁 5 座,为构建朝阳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历史机遇。2.城市功能的实现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的朝阳区城市功能定位,需要依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为朝阳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历史机遇。3.投融资环境改善随着国家及北京关于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出台,基础设施投融资环境逐渐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潜在的利润空间,将逐渐成为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资热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基础设施
7、建设资金瓶颈问题。(二)面临的挑战1.均衡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心城区与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与水平不均衡,交通、环卫等六大基础设施系统之间及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日益突出,三大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将加剧基础设施的空间及系统间的不均衡。因此,统筹我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2.建设压力越来越大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保障及区域持续发展,要求政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入。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尚属探索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资金难以进行社会融资,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越来越大。3.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奥运会、世青赛的筹办和三大功能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
8、加,加之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已从基本建设型转向功能开发型,设施的管理将成为我区城市基础设施良性发展的关键,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第二部分 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举办 2008 年奥运会和实现城市功能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树立“加快建设、强化管理”的理念,科学扩张增量,合理利用存量,统筹城区与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二、基本原则(一)立足现实,适度超前以目前城市基础设施框架为基础,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适应需求,协调发展优先满足举办奥运对城市
9、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需求;尽可能适应朝阳区功能定位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产业布局、社区分布、人口流动规律,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均衡与协调发展。(三)统筹城乡,持续发展强化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积极为农村城市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防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四)制度创新,提高效率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特征、建设及管理规律,进行系统制度创新,强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决策水平,提升决策效率和质量。三、发展目标以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城市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2008 年提供满足需求
10、、结构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系统得到明显完善,现代化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管理框架初步形成。2010 年末,完善三大功能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规模及水平明显提高。(一)构建畅通可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系统轨道交通:2010 年末,全区轨道交通长度达到 88.19 公里,站点达到 47 个。城市道路:2008 年末,全区城市道路总长达到 1704 公里,道路密度 3.62 公里/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区城市道路总长达到 1762.5 公里,道路密度 3.75 公里/平方公里。交通枢纽:至2010 年,配合市里完成规划交通枢纽的建设,解决重要
11、交通节点的交通换乘,实现不同交通方式换乘的无缝衔接。(二)完善生态环保、适应需求的环卫系统垃圾处理设施:2008 年末,城镇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 50%,垃圾压缩站达到 55 座,垃圾资源化率达到 50%以上。2010 年末,城镇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 60%,垃圾资源化率达到 70%,垃圾压缩站达到 100 座。公共厕所:2008 年末,全区达标公共厕所达到 600座。2010 年末,全区达标公共厕所达到 660 座。绿化园林:2008 年末绿化覆盖率达到44%。2010 年末绿化覆盖率达到 45%。(三)搭建安全、清洁节约的能源供给系统供电:2010 年末,220kv 变电站达到 18
12、座,110kv 变电站达到 54 座,建成 21 个电力沟道,完成城乡居民住宅配电设施“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供气:积极配合市里完善三大功能区、五大边缘集团等重点地区的供气设施建设。供热:2010 年末,加大现有供热设施的改造和挖潜,提高现有供热设施的利用率和供热安全度和可靠性;建立健全供热市场化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四)建设能力充足、结构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供水:2010 年末,朝阳区供水能力达到 39513 万立方米,城市供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5%,乡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排水:持续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城区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完善农村地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全面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五)力
13、促有所侧重、均衡的邮政信息系统形成邮政:2008 年末,邮政局所达到 166 座。2010 年末,邮政局所达到 188 座。信息:2010 年末,建成社区的宽带入户率达到 90。(六)完善确保安全、高效灵活的防灾系统防洪,至 2010 年,全面提高区内 10 条主要河道及 26 条骨干排水沟的防洪能力,确保我区防洪安全。防火,2010 年末,全区消防站达到 36 个,消防车辆达到 201 辆。防震,2010 年末,地震监测点达到 23 个,应急避难场所达到 15 处。第三部分 基本任务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一)建设任务轨道交通及交通枢纽。配合北京市完成地铁 5 号线、10 号线(一期)、奥运支
14、线、机场专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及首都机场客运枢纽站建设。争取完成北苑长途客运站、来广营二级枢纽站、望京公交枢纽站、成寿寺中心站、大郊亭中心站、常营中心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城市道路。配合北京市总体路网规划和近期道路建设计划,完善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建设。加快完成农展南路、广渠路(二期)、北苑路、西大望路、朝阳路、安立路等城市主干路建设,完善辖区骨干交通体系。加强南北向道路,努力推进北苑、望京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 5 大边缘集团、温榆河生态走廊、东南部地区等地区道路的建设。打通城区断头路、堵头路,完善区域道路微循环系统。配合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地区路网建设和农村新村配套道路建设。停车场。
15、新建居住区及各类公共建筑按标准同步建设停车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整合现有空间,分期分批补建或租用公共停车位。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尤其是各枢纽站公共停车场的配套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的换乘环境。全力引导和推动公共停车场 IC 卡相关设施的建设。(二)管理任务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研究,合理利用社会资金引进道路、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加强对新建或改建道路、交通枢纽、停车场的交通设施建设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建立以城市快速路网和快速公交网为基础,区别不同地区道路功能,适应各种交通需求的科学交通组织管理体系。构筑包括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交通诱导、紧急救援管理、交通事故快速勘察等子系统
16、在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强化调度指挥,健全城市交通设施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何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交通设施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功能,确保交通安全。提高全民现代交通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良好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性,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二、环卫基础设施(一)建设任务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对公共建筑集中地区的密闭式垃圾楼进行改造,至 2008 年,新、改建 43 座垃圾压缩站。建设高安屯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园区,完成综合处理园区整体绿化任务、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建设、高安屯卫生填埋场配套设施填埋气收集利用系统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配合北京市完成高安屯医疗垃圾处理厂建设,实现
17、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100%。引导和监督新建规模小区进行配套建设,对老社区的密闭式垃圾楼进行改造,至 2010 年,再新、改建 45 座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至 2008 年,完成 115 座达标公共厕所的建设。对四环路以内地区公共厕所进行改造,确保达标公共厕所达到 100%(危改地区除外)。至 2010 年,再完成 60 座公共厕所建设,对农村地区公共厕所进行改建,改善农村地区达标公共厕所的布局。绿化。完成温榆河林带、京沈高速路林带等生态林带建设。完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等生态公园的建设。完成 10 处万米大林地、50 处小林地(小绿地)城市绿地建设。新增居住区绿化 150 公顷
18、。完成新增道路绿化面积 125 公顷。完成亮马河、通惠河、北小河等两岸沿线景观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 50 公顷。全区新建 10 个区域性公园,改造提高 5 个滨河、带状公园,55 个社区公园。创建 5 个北京市精品公园。(二)管理任务全区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制定垃圾回收、废物综合利用等相关优惠政策,健全垃圾处理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垃圾处理产业化。各街、乡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卫生保洁力争实现专业化作业。完善和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标准、行业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环卫设施
19、建设管理标准。通过区域内媒体、志愿者参与和社区公益性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公众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在垃圾治理管理和决策制度中,逐步引入公众参与程序,加快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建立社会评价体系,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建立公共绿地认领机制,减轻政府绿地养护负担。三、能源基础设施(一)建设任务供电。新建平乐园、小红门等 110kV 输变电工程;完成来广营、花家地、东湖等主变增容工程;完成单店、光华路 110kV 站扩建工程;完成广渠门 110kV 和酒仙桥 110kV 站升压工程。建设 21 条电力沟道;在安慧站、周庄站新建 2 座集控中心。优化农
20、村电网结构,采取增建变电站、增容扩容等方式,提高供电能力。供气。落实北京市燃气发展总体规划,配合市里做好区域内高压管网调压站、天然气输配管道、储气调峰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沿城市边缘集团的高压 B 调压站 2007年底前,完成三大重点功能区的供气管道改造。配合道路改造,对中压管网进行适度加密;配合边缘集团、绿化隔离地区市政建设,加快中压管网建设。为太阳宫热电厂、电子城热电厂建设专用高压 B 供气管线。鼓励区内燃煤锅炉房改用天然气,大力发展工建用户使用直燃机或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设备。供热。充分挖掘城市热网的潜力,推动市热网配送管线向边缘集团辐射,提高城市热网的供热面积。积极探索发展分布
21、式能源、热泵等新能源、新技术供热方式。配合市里做好太阳宫燃气联合循环热电厂等集中供热后备热源设施建设;2008 年,完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周边供热主干线的建设,完善热网。对现状大型燃煤集中供热设施在节能型资源整合和节能改造,城区的燃煤中小型锅炉房及煤火炉 2007 年力争全部取消,积极推进利用高安屯垃圾焚烧厂试点垃圾焚烧供热。(二)管理任务进行供热、供气资源和设施的调查摸底,掌握全区的供热、供气能力,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配合市里推进供热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北京市供电、供气、供热市场化等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朝阳区相应的工作方案,加强政府监管;完善供电、供气、供热等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制。四、给排水基础
22、设施(一)建设任务供水。配合市里完成第十水厂等重点给水工程建设,逐步扩大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推进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至 2008 年,完成 20 个乡供水管道的改造;至 2010 年,完成崔各庄、孙河 2 个集中供水工程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建成后日供水能力达到 2.7 万立方米,解决 7.6 万人的饮水问题。寻找替代水源,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退水补充河道,利用中水绿化及解决部分生产用水。排水及污水治理。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配合市里力争完成规划修建的定福庄、垡头、北苑、东坝 4 个污水处理厂,推进中水处理厂建设,在四环路、五环路、京昌、京承、京顺、京沈、京津塘等道路建设环状中水管网系统,为周边地区
23、提供中水水源,作为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市政道路浇洒用水、河湖景观用水以及建筑内的冲厕水。(二)管理任务对全区供水厂、自备井、供水管道、排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厂等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全区给排水能力。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加大供水工程、管道工程、污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监管力度,完善供水应急机制。五、邮政信息基础设施(一)建设任务邮政。督促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按照北京市规定的标准配套建设邮政基础设施。政策引导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区、商业区、车站按照北京市规定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邮政设施。大力促进邮政进大厦、进社区服务,推进邮政服务网点的均衡化发展。信息。继
24、续完善由宽带光纤专网、800 兆无线专网等构成的覆盖全区的政务专网。推进 3G无线网的建设,力争覆盖全区。因地制宜地通过 ADSL 等多种接入方式实现社区居民宽带上网。(二)管理任务严格按照规定的邮政信息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参与审查公共建设项目和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对建成后的邮政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鼓励邮政、信息企业与区内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以多种方式合作,建设邮政信息设施,增加邮政通信服务网点。六、防灾基础设施(一)建设任务防洪。依据北京市城市防洪规划和朝阳区水系总体规划,加强城区排水管线建设及农村地区排水沟治理,全面提升朝阳区的排洪及雨洪蓄滞能力。改善老旧
25、小区市政排水设施,完成农村地区主干排水沟整治,提高泄洪能力,确保防汛安全。建设坝河出口蓄滞洪区、坝河千亩湖蓄滞洪区、老河湾千亩湖蓄滞洪区、水牛房蓄滞洪区。防火。新建朝阳区消防指挥中心,新建消防站 26 个,新配置消防车辆 140 辆。市政管网消防栓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2008 年以前五环路以内市政管网消防栓基本铺设完毕。结合实际建设取水码头或取水井,弥补城市人工消防水源的不足;结合避难场所的设置和区域开发建设需要,设置城市消防水池;远离中心城的每个自然村应建立消防蓄水池,解决农村地区消防水源的问题。防震。完成红领巾公园、日坛公园等 13 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争取完成 5 个地震微、宏观观测站
26、的建设。(二)管理任务健 全防洪、防火、防震等灾情监视、预报、预警、信息、指挥和救援网络,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制定针对不同程度灾情的应急预案,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减少公共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降低损失,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建设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规范防洪、防火、防震等基础设施的维护标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洪、防火、防震等防灾、救灾知识。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一、拓宽资金渠道利用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平台,建立财政支出持续增长机制,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财力保障。以举办奥运为契机,争取国家和北京市在朝阳区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争取北京市、国家专项资金
27、、转移支付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发展银行、世行、亚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加大基础设施项目代建制推行力度,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经营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以 TOT、承包、租赁等方式将基础设施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二、创新供给模式政府负责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优惠政策等激励机制和公共资源的补偿性供给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公益性基础设施管理,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混合性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多样化、运行方式的市场化,通过财政补贴、公私合营、特许经营、贷款贴息、政策优惠等方式支持民间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开放经营性市场,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功能定位、服务标准等进
28、行监管。三、建立健全机制完善价格机制,以北京市价格与收费体制改革为依据,逐步完善停车位、生活垃圾处理、自来水、污水处理、电力、燃气、供热价格与收费体系,发挥价格杠杆对供需关系调节作用。健全协调机制,建立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基础设施联席会议机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纵向、横向沟通。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政府与投资者、社会公众的双向反馈机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事先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征求投资者、社会公众的意见,健全有关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四、构建信息系统运用地理信息 GIS 系统的政府平台,同时对 MIS 系统、政府办公管理 OA 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的全面实时收集与有效利用。规划数据来源标准,统一收集口径,形成数据整合基础上的单一决策机制,为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和市、区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