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文化.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95756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城市文化:历史的投影2004-10-20文/李忠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美国,也同样历经过一段“言必称希腊”的过程,其表现与实质都类似于我们今天这种“言必称美国”的阶段。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童年阶段。这其实类似于一本书的名字,一本我在读大一时读过的一本书的名字,原书的名字叫做文化:历史的投影 。书读完了,其意也不甚了了,因为那时文化还不是一个最时髦的名词。后来,应该说是后来的后来,文化这个词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来越“髦得合时”!现在,最常告诉我应该有文化的,是那些开发商,因为我们的客户大多都是开发商,我因

2、此也就常常得到关于文化的教诲。最常听到的就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会告诉我:你不光要把我们这个项目顾问成一个小区,还要把它顾问成一种文化;我们要做的不光是一个商场,而且还是一种商业文化。近一个时期以来,最常听到的是这样一种希望,是那些做新城开发的开发商所追求的,就是不单要做一个新城,而且要塑造出一种属于新城的文化。而每每在这个时候,他们总是会说出一系列我2们熟悉的名字,像威尼斯,像海德堡,像达沃斯,像萨尔斯堡,总之,要把他们的新城建造成这种极有文化底蕴的欧洲小城在这其中,文化底蕴成了一个最关键的定语但这其实是一种悖论!文化底蕴之于一个城市,就如同阅历之于一个男人,这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没有四十年的岁

3、月,就不会磨练出一个有四十年阅历的男人,也就更谈不上四十年男人所拥有的什么沧桑感。当我们在国外的这些小城中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他们的旧城墙,看一看他们的教堂,再看看他们的博物馆,还有那博物馆中数不清的文物与绘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什么叫做历史,什么叫做历史所带来的积淀,以及什么叫做积淀所形成的文化。文化啊,你真的应该是历史的投影!在没有历史的时候,是谈不上什么文化的。但是,缺乏文化的地方,往往是对文化最渴求的地方,而且往往也是最愿意谈文化的地方。这正如同在我们今天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整个社会,特别是整个城市建设界,都表现出一种对城市文化的渴求。为此,我们常常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到欧洲去,到世界各

4、地去,探寻城市的文化,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跑到美国去,做这种城市文化的探寻想来也可笑,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和近四千年城市文化的一个国家的人们,会跑到另外一个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中,做这种历史的探寻。3这奇怪吗?这不奇怪。在中国今天这种大规模建设运动的背景下,有三方面非常深层的原因,使得中国各地的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者,以及新城开发者,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一种塑造独特城市文化的渴望:其一,是因为只有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才能看到地域文化,由于其独特性而具有的商业价值。这种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认知,恰恰只有在无地域感的全球化背景下,才能让人感觉得到。这也正应验了现象学哲学思潮中的那句话:去之而使之近。

5、这就像全球游客的到来,使得丽江古镇远近闻名,纳西古月家喻户晓,宣科其人妇孺皆知一样。其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都在一种大一统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建造城市,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文化的差异性又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而营造这种差异性本身,无疑会大大增加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建设的管理成本和营造成本。所以,我们的城市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千城一面。记得有一次,在新周刊的新锐榜晚会上,我也被当作一个准新锐人物参加了晚会,那次也就成了我和新周刊主编孙冕先生的初识。记得他在得知我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毕业生时,笑着调侃了我一句:“是那个把中国的城市搞得全都一个样的大学吗?”哎呀,这可真是太高抬我们的学校了!别说我们小

6、小的同济大学,就是中国的建设部,也难以担负起如此之重任。说想把中国城市建设成什么样,就能把城市4建设成什么样,这岂是一人、一校、一部之力所能企及?倘若问题真的这么简单,我们似乎可以把那些万恶的、弱智的、没有文化的几个城市规划师抓出来,批一批、斗一斗,警醒一下国民,似乎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但我想说,不是这样。建国以后,我们的城市,我们那些原本极有差异的城市,居然都变成了如今天这般千城一面,是有它极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同一种种子是不可能开出两种花来的!其三,过去没有城市文化,今天又看到了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这样一种情况,那大家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没有,这时候我们的

7、目标是极其明确的,那就是要让我们尽快文化起来,或者说,最好能够“从此文化”!于是一夜之间,这种对于营造城市文化的需求也就遍布了神州大地!文化怎么可以营造呢?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的悖论所在。可是我们今天实在是太有这方面的需求了。所以我们前面才说,这种需求不奇怪,而在这种强烈的需求之下,任何对于文化营造的尝试,任何对于外国城市文化的学习,以及由此而来的任何对于外国城市文化的模仿,也都变得不奇怪了。如果我们把这种行为看作一种幼稚的话,那我就想说,这种幼稚不光我们有,以前欧洲人,特别是美国人,也都曾经有过当他们的大规模城市运动来临时,往往也大都处于城市文化尚未形成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异国,特别是对有

8、历史文化沉淀的异国文化5的模仿是必然的,也是有其合理性的。下面,就让我们翻翻我们最常学习的对象之一美利坚的城市历史吧。当美国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时候,当它的一个又一个新城都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在一八零三年到一八八二年,在美国的上空,划过了这样一位极其璀璨的思想明星,他的名字叫做爱默生。他是美国的散文家、诗人和演说家,同时也是先验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被林肯誉为“美国的孔子” 。我喜欢爱默生,是从喜欢他那些无语伦比的散文开始的,这些散文文笔极其流畅,思想极其奔放,同时,也包含了对美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底端的尖锐批判。其中有一段话,就谈到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历史的关系问题,这篇散文

9、叫作英雄主义 ,在其中,爱默生写到:“为什么雅典、罗马、亚洲、英国这些词天天在我们耳旁回响,使我们激动不已呢?心灵所处之地,亦即缪斯所居之地、众神逗留之所,绝不是什么闻名之地。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河、波士顿海湾,你认为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地方,你的耳朵喜欢外国的名字,喜欢历史上值得纪念的地方。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美国,也同样历经过一段“言必称希腊”的过程,其表现与实质都类似于我们今天这种“言必6称美国”的阶段。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童年阶段对于一个城市的童年,我们应当能够原谅它那些种种不成熟的行为,同时,应对其进行善意的批评和引导。所以,爱默生进

10、一步地写到:“但我们就在这里。而且,如果我们愿意多逗留一会儿的话,我们会慢慢认识到这里是最好的。只要保证你留在此地,艺术和自然、希望和命运、朋友、天使和神灵都将不会离开你所住的房间。勇敢而充满柔情的伊巴米浓达在我们看来似乎并不需要为天国而献身,似乎也不需要为叙利亚的阳光而献身。他现在就安息在自己应居之地。新泽西这一优美之地足可以使华盛顿闲庭信步,伦敦的大街小巷也够弥尔顿走的了。伟人在人们的想像中将自己所处之地变得温和可亲,使这里的空气变成一切优美的灵魂所深爱的因素。 ” 在此,爱默生等于告诉我们大家,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你正在形成的文化,我们每个人今天的创造,也都会积淀为明天的文化。所以,面对城

11、市文化问题,我们应当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创造,相信自己今天正在创造的历史,而通过这一系列由我们创造的历史的积淀,我们也将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所以,爱默生最后写到:“有最高贵的心灵居住的国家就是最美丽的国家。 ”这是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这正说明了城市文化必须是由城市历史的积淀才能形成的。而这句话他当时是写给还没有百7年历史的美国人看的,所以,他在文中所提到的例子并不多,似乎只能说说他们的开国总统华盛顿。而我们中国就不同了!我们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缺少文化积淀的,令我们真正感到遗憾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对于自己城市的历史并不清楚,也不珍惜;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历史也多少都缺少

12、遗存。记得有一次,在山东日照看一块海滨用地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叫做“两城” 。我问当地的开发商,知不知道这个地方以前曾有一个巨大的“项目”啊,他们说不知道。我说早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总面积达 36 万平米的两城镇原始居民点,这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开发商听了,大多都茫然地摇摇头,既不知道,对此也没有兴趣,他们更希望听到的是我能不能告诉他们如何把日照尽快打造为中国的夏威夷。这也不能怪他们,我们并没有做过基本的城市历史的收集、保存与宣传工作,所以,当我们今天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时,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城市文化的匮乏者。当真需要从头再来

13、了!但我们不应该为这种现象感到难过,恰恰相反,我们应当为这种现象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和开发商毕竟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毕竟已经开始在做文化这方面的追求,我们应当把这件事情看作一个良好的起点。并且,像爱默生那样,积极推动、耐心引导,这才是一种共同8打造城市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言必称美国,言必称希腊,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一片处处都有历史,处处都有文化的土地,我们并不缺少文化,我们只是缺少对于文化的发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就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标准而言,我们在城市文化方面还真的是匮乏的,至少应该说,我们在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方面是匮乏的,正如我们前文所述,这种匮乏是由我们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要正视这种现实,抓住我们现在高速城市化的机遇,关键是要用一种自信的态度,来创造和建设我们的城市只要我们能够真诚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打造我们的城市,真诚地解决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就应当自信地认为,我们现在正在见证着历史,正在创造着文化。而且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都将作为一段历史,都将形成一种积淀,都将在最终升华,升华我们久已盼望的有特色的城市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