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95619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082010 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省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工程精神,并在今后 3 年内切实抓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特制定 2008-2010 年丽水市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规划。一、丽水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现状情况(一)基本情况。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省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国土面积 1.73 万平方公里,辖一个市辖区、八个县(市),总人口 251 万人,其中景宁是畲族自治县。2007 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505.68 亿元,财政收入63.42

2、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50 元。全市现有中小学校474 所,在校学生 563668 人,校舍面积 3085099 平方米,其中小学 314 所,在校学生 165178 人,校舍面积 1137262 平方米;初中 84 所,在校学生 83014 人,校舍面积 862821 平方米;高级中学 19 所(含完全中学 7 所),在校学生 34739 人,校舍面积 538891 平方米;职业中学 26 所,在校学生 32545 人,校舍面积 535171 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491 人,校舍面积 10954 平方米。2(二)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现状分析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

3、导下,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统筹优化教育资源为抓手,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改造中小学危房、破旧房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 2003 年启动“万校标准化工程” 、2005 年实施 “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 ”以来,共创建省标准化学校 253 所,完成中小学食堂、宿舍建设项目 336个(建筑面积 322249 平方米),使大批学校基础设施基本保证了教育教学及师生食宿需要。目前,全市中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 3085099 平方米,小学校均规模为 526 人,初中校均规模为 1000 人,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为 1828 人,职业高中校均规模为 1617 人,总体呈现出小学

4、学校规模逐年扩大,小规模学校逐年减少,初中学校布局、规模趋于合理,高中总体规模有所扩大的特点。特别是与 2003 年相比,校舍总建筑面积增加 557699 平方米,小学校数减少了 270 所,下调幅度高达 46.23,校均规模大幅提高了 236 人,初中校均规模大幅提高了 288 人,极大的推动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办学效益。但由于我市教育底子薄,九个县(市、区)全部都是省里的欠发达县,教育建设经费一直难以满足校舍建设和维修的需求,全市仍有破旧校舍面积约 49 万平方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校舍如果得不到及时改造,将随着建筑物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动态演变成新增危房),校舍用房缺口约323

5、.8 万平方米,既对师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也影响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三)存在问题。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当前我市中小学基础设施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校舍用房状况较差。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舍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设计年限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已超负荷使用,普遍存在着屋面渗水,门窗破旧,墙体损坏,电线老化等现象,使危破房不断产生。同时,我市地处浙西南地区,经常受暴雨、台风、水患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连续遭受了较大台风和洪涝灾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较大损坏。二是部分学校用房存在结构性短缺矛盾。主要是一些中小规模农村学校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专用教室等)、生活用

6、房等组成结构不合理,需通过调整、改造部分校舍,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三是部分学校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操场、运动场、道路等高低不平,学生运动设施简陋等,无系统水电网设施。卫生间、食堂及设施不符合卫生使用要求等。四是部分学校因新一轮布局调整,扩大了办学规模,急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新(扩)建或改造校舍以完善配套,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二、改造规划4(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改善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巩固“两高普九” 和“ 教育 创强”成果,促进区域教育

7、均衡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二)改造原则总的原则是:“分级管理,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经济安全、讲求效益”。坚持政府主导原则,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按隶属关系,实行“以 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由各 县(市、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和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人员对我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坚持分类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与全市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相结合,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根据破旧校舍的分布状况、危险程度,充分考虑今后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科学合理规划,

8、分轻重缓急进行项目规划,对项目学校进行改造;坚持“经济、实用、够用、安全、美观”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降低成本费用;坚持统筹安排、均衡发展原则,加大工作5力度,加快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努力完善中小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中小学硬件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坚持经费保障原则,按照项目学校隶属关系,中小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建设经费由所属县(市、区)政府承担。实施中小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建设,应通过安排财政预算内经费、教育费附加、争取上级补助、接受社会捐赠等方法,多渠道筹措,确保资金到位。(三)改造目标根据我市校舍的现状和实际,抓住

9、省里工程实施的契机,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扶持,通过努力实施“丽水市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两高普九”巩固提高。到 2010 年,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任务,基本消除破旧校舍,使全市中小学校舍都能达到结构安全,并完善中小学配套生活、体育设施等,基本满足教学生活需求,推进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或省级规定要求,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四)改造主要任务全市中小学校校舍改造以 2008-2010 年为周期,按年度分县域

10、分步组织实施。三年共将涉及项目学校 334 所,规划总投资 90226.14 万元,规划完成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项6目 727 个,改造校舍面积 786000 平方米、建设运动场等配套设施面积 623071 平方米。具体如下:1、按项目类别分:应急性维修改造项目 46 个,规划投资 1776.9 万元,建设面积 46382 平方米;破旧校舍改造项目466 个,规划投资 29377.36 万元,建设面积 494082 平方米;新( 扩) 建校舍项目 62 个,规划投资 43952.37 万元,建设面积 237862 平方米;运动场和绿化改造和建设项目 97 个,规划投资 11241.59 万元,

11、建设面积 557387 平方米;其他项目153 个。2、按校舍维修改造类别分:翻修项目 185 个,规划投资68063.74 万元,建设面积 353360 平方米;大修项目 248 个,规划投资 8651.56 万元,建设面积 201510 万元;中修项目217 个,规划投资 6733.84 万元,建设面积 200171 万元;其它项目 9 个,规划投资 213.8 万元。3、按校舍类别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项目 274 个,规划投资 62390.71 万元,建设面积 517798 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项目 24 个,规划投资 934.13 万元,建设面积 17761 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 2

12、72 个,规划投资 11208.73 万元,建设面积 243667 平方米;其它项目 90 个,规划投资 7630.1 万元,建设面积 42383 平方米;运动场建设和改造项目 64 个,规划投资 7991.6 万元,建设面积 391093 平方米。4、按年度实施时序分:7(1)2008 年全市破旧校舍改造和建设项目学校 167 个,总投资 17059.7 万元,其中应急性维修改造 753.65 万元,建设面积 19925 平方米;破旧校舍改造 7990.01 万元,建设面积 168535 平方米;新(扩)建校舍 5930.2 万元,建设面积25797 平方米;运动场和绿化改造和建设项目 22

13、 个,投资1664.39 万元,建设面积 82170 平方米;其他项目投资 2459.6万元,92656 平米。(2)2009 年全市有破旧校舍改造和建设项目学校 151 个,规划总投资 36862.92 万元,其中应急性维修改造 564.1 万元,建设面积 18598 平方米;破旧校舍改造 9274.72 万元,建设面积 132150 平方米;新(扩)建校舍 21367.9 万元,建设面积104038 平方米;运动场和绿化改造和建设项目 21 个,3561.2万元,建设面积 187790 平方米;其他 5656.2 万元,208363 平米。 (3)2010 年全市有破旧校舍改造和建设项目学

14、校 141 个,规划总投资 34430.62 万元,其中应急性维修改造 459.15 万元,建设面积 7859 平方米;破旧校舍改造 11125.2 万元,建设面积 163571.9 平方米;新(扩)建校舍 16318.27 万元,建设面积103792 平方米;运动场和绿化改造和建设项目 50 个,5819万元,建设面积 284203 平方米;其他 6528 万元,287229 平米。5、按县域分:8市直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26 个,规划投资 2396 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27145 平方米;莲都区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74 个,规划投资 13638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97010 平方米

15、;缙云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90 个,规划投资 4279.24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79909 平方米;青田县规划改造基础项目 123 个,规划投资 36892.21 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245222 平方米;云和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21 个,规划投资 5815 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18750 平方米;景宁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47 个,规划投资 4864 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63218 平方米;龙泉市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93 个,规划投资 6943.95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84168 平方米;庆元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21 个,规划投资 3034,2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16、41201 平方米;松阳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148 个,规划投资 4996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73189 平方米;遂昌县规划改造基础设施项目 84 个,规划投资 2927 万元,建设和改造面积 56197 平方米。三、工作措施(一) 加强统筹领导。全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财政、9教育、发改、建设、审计、土地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成员由教育、发改、财政局的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人员负责全市项目工程年度计划的审核工作,制订相关文件,确定目标任务,组织和协调全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全市中

17、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全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向上级汇报全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对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各地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按隶属关系由各地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局局长为项目责任人。各地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按照规划和年度计划,层层抓落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抓好项目的规划实施工作。(二)拓宽资金渠道。各地要设立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资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户管理。在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筹措、经费安排上,要进一步创新思

18、路,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拓宽筹措渠道。一是各地要坚持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一长效机制要求,切实把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优先将改造项目列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资金盘子。二是各地要善于积10极争取中央、省补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经费支持。三是充分利用各类针对欠发达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用足用好“山海协作工程”等平台和 载体,做好项目包装,争取各类项目资助资金。四是大力鼓励、支持通过置换(闲置)存量教育资源、重新盘活被撤并学校资产等创新举措,筹集更多教育建设项目增量资金;同时,努力做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三)全力落实任务。一是科学认

19、真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发改、财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将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规划有机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去,并将改造工作摆在党 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制定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二是要做好项目组织工作。分校分项目明确建设规模、投资额、资金来源、建设年限等基本情况,组织专门力量(人员)落实好项目的包装申报、资金筹措、具体实施以及与省财政、发改、教育部门的沟通衔接等环节的工作。三是争取早开工早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按照长效机制要求优先将改造项目列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资金盘子,要坚持优先考虑安全需要、

20、教育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学习生活需要,要坚持优先支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要坚持大力争取各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从简从快完成前期工作,实现改造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同时,要注意因时、因地制宜,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每年根11据当地中小学基础设施动态情况合理调整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做到既不能脱离实际高标准,超规模建设,又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改造。(四)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大力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设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按工程实施进程分期拨款,确保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定期对各地经费投入及常规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于挪用、挤占危房

21、改造经费的将严肃查处。二是大力加强质量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关,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有关制度和程序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执行好工程招投标政策,从源头上杜绝建筑不规范问题;严把规划设计关,严格执行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工程按标准建设,坚持先勘查,后设计,再施工;严把施工管理关,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检查,严格工程监理、预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做到开工、施工、检查、监测、安全管理都要有记录;严把工程验收关,除质监部门加强平时质量检查外,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施工进度,定期进行现场质量情况检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特别要坚持从严把握改扩建面积较大的学校,切实做到上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三是加强督

22、查力度。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建立项目进展监测和信息通报制度。各地教育局要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分析研究,积极推进。建立项目季报制度,在每季度结束后 5 日内,各地须将12资金到位情况和项目进度情况报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将组织力量对全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并进一步加强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四是实施廉洁工程。在对资金实行有效的专项监督管理同时,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着力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增加工作透明度,并对有关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教育,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努力把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省钱工程、廉洁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