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一 章 绪 论 一 、 发 展 养 兔 业 生 产 的 意 义 二 、 现 代 化 养 兔 业 发 展 趋 势 三 、 我 国 养 兔 业 的 现 状 四 、 我 国 养 兔 业 发 展 的 前 景 第 二 章 家 兔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第 一 节 家 兔 的 起 源 及 其 分 类 一 、 家 兔 的 起 源 二 、 家 兔 的 分 类 与 分 布 三 、 家 兔 与 野 兔 的 区 别 四 、 野 兔 人 工 养 殖 问 题 探 讨 第 二 节 家 兔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一 、 家 兔 的 解 剖 特 点 二 、 家 兔 的 生 活 习 性 三 、 家 兔 的 生 理 学
2、特 点 第 三 章 家 兔 品 种 第 一 节 品 种 分 类 一 、 家 兔 的 品 种 分 类 二 、 家 兔 品 种 的 选 择 利 用 第 二 节 常 见 的 家 兔 品 种 一 、 肉 用 兔 品 种 二 、 家 兔 兼 用 品 种 三 、 长 毛 兔 品 系 四 、 獭 兔 品 系 第 四 章 家 兔 的 繁 殖 第 一 节 家 兔 的 生 殖 生 理 及 繁 殖 方 法 一 、 精 子 与 卵 子 的 发 生 二 、 家 兔 的 性 成 熟 与 体 成 熟 三 、 家 兔 发 情 与 发 情 表 现 四 、 家 兔 的 适 时 配 种 五 、 家 兔 的 妊 娠 及 妊 娠 诊
3、断 六 、 家 兔 的 分 娩 与 护 理 第 二 节 家 兔 不 同 季 节 的 繁 殖 特 点 一 、 春 季 的 繁 殖 特 点 二 、 夏 季 的 繁 殖 特 点 三 、 秋 季 的 繁 殖 特 点 四 、 冬 季 的 繁 殖 特 点 第 三 节 家 兔 的 配 种 方 法 及 配 种 制 度 一 、 家 兔 的 配 种 方 法 二 、 家 兔 的 配 种 制 度 第 四 节 提 高 家 兔 繁 殖 率 的 措 施 一 、 影 响 家 兔 繁 殖 力 的 因 素 二 、 提 高 家 兔 的 繁 殖 力 的 措 施 第 五 章 家 兔 的 营 养 与 饲 料 第 一 节 家 兔 的 营
4、养 需 要 一 、 能 量 二 、 蛋 白 质 三 、 脂 肪 四 、 矿 物 质 元 素 五 、 维 生 素 六 、 水 七 、 碳 水 化 合 物 第 二 节 家 兔 的 饲 料 及 其 加 工 一 、 家 兔 常 见 饲 料 二 、 家 兔 饲 料 的 加 工 调 制 第 三 节 家 兔 的 日 粮 配 合 一 、 家 兔 日 粮 配 合 的 意 义 二 、 家 兔 日 粮 配 合 的 一 般 原 则 三 、 家 兔 的 饲 养 标 准 四 、 家 兔 饲 料 的 配 制 方 法 第 六 章 家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第 一 节 家 兔 的 一 般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一 、 家
5、兔 的 一 般 饲 养 管 理 原 则 二 、 家 兔 管 理 基 本 原 则 三 、 家 兔 饲 养 管 理 基 本 技 术 第 二 节 不 同 类 型 的 家 兔 饲 养 管 理 一 、 种 公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二 、 种 母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三 、 仔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四 、 幼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五 、 青 年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六 、 家 兔 不 同 季 节 的 饲 养 管 理 七 、 毛 用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八 、 肉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九 、 獭 兔 的 饲 养 管 理 第 七 章 兔 场 与 兔 舍 建 造 第 一 节 兔 场
6、建 筑 一 、 兔 场 场 址 的 选 择 二 、 家 兔 养 殖 场 内 的 布 局 第 二 节 兔 舍 一 、 兔 舍 建 筑 有 哪 些 原 则 和 要 求 二 、 兔 舍 的 基 本 构 成 三 、 常 用 兔 舍 的 主 要 形 式 第 三 节 兔 笼 及 其 他 设 备 一 、 兔 笼 设 计 要 求 二 、 兔 的 饲 喂 设 备 三 、 兔 舍 常 用 设 备 第 八 章 家 兔 常 见 病 防 治 第 一 节 兔 病 发 生 的 原 因 及 其 诊 断 方 法 一 、 家 兔 疾 病 发 生 的 原 因 二 、 家 兔 的 疾 病 诊 断 方 法 第 二 节 家 兔 疾 病
7、综 合 防 制 一 、 家 兔 疾 病 的 综 合 防 制 措 施 二 、 家 兔 疾 病 的 药 物 预 防 和 驱 虫 三 、 家 兔 喂 药 方 法 四 、 兔 常 用 消 毒 药 五 、 家 兔 常 用 的 疫 苗 六 、 家 兔 的 免 疫 程 序 七 、 使 用 兔 用 疫 ( 菌 ) 苗 应 注 意 事 项 八 、 兔 疫 苗 接 种 失 败 原 因 第 三 节 常 见 家 兔 传 染 病 一 、 兔 瘟 二 、 兔 巴 氏 杆 菌 病 三 、 兔 魏 氏 梭 菌 性 肠 炎 四 、 兔 副 伤 寒 五 、 兔 大 肠 杆 菌 病 六 、 兔 葡 萄 球 菌 病 七 、 兔 支
8、气 管 败 血 波 氏 杆 菌 病 八 、 兔 肺 炎 球 菌 病 和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病 九 、 兔 泰 泽 病 十 、 兔 梅 毒 病 十 一 、 兔 传 染 性 水 疱 性 口 炎 十 二 、 兔 传 染 性 鼻 炎 十 三 、 兔 轮 状 病 毒 病 第 四 节 常 见 家 兔 寄 生 虫 病 一 、 兔 球 虫 病 二 、 兔 螨 病 三 、 兔 虱 病 四 、 兔 皮 肤 霉 菌 病 第 五 节 家 兔 普 通 病 一 、 兔 中 暑 二 、 兔 毛 球 病 三 、 家 兔 有 机 磷 农 药 中 毒 四 、 兔 感 冒 五 、 兔 腹 泻 病 六 、 兔 难 产 七 、
9、兔 的 乳 房 炎 八 、 家 兔 脚 皮 炎冬季常见兔病防治技术时已冬至,天气越来越冷。由于天气的变化,一些兔常发病,如不及时防治,不但会影响兔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最近,有许多养殖户打电话来询问有关冬季兔病的防治问题,带着读者们反映最多的几种兔病问题,笔者走访了省畜牧科学院养兔专家白国勇。据他介绍,冬季兔的主要常见病较多,腹泻、感冒、缺乳和无乳症较多发,除此之外,一些传染病(如传染病中兔瘟、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传染性鼻炎) 、寄生虫病里的球虫病也很易发。为此,他为养殖户们讲解了一些兔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兔瘟 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况:大兔子不明症状的死亡。本病在冬季发病较多,主
10、要危害青、壮年兔。40 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哺乳仔兔不发病。病兔、死兔是主要传染源,环境污染是主要传播因素,比如病兔和带毒兔的分泌物、排泄物,死兔的内脏器官、血液、被毛等污染饲料、用具、空气而引起易感兔发病。 病兔死前无任何明显症状,只是在笼内乱跳几下,即刻倒地死亡。死后头后仰、角弓反张,有些兔鼻孔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或流出鲜血,肛门松驰,并且有少量粪液粘附着。 剖解后,病死兔的气管内有泡沫状血液;肝肿大,质脆,切面粗糙有出血点;肺有出血、瘀血、水肿,有针帽大至绿豆大的出血点;肾肿大,呈紫褐色,并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质脆,切口外翻,切面多汁;脾肿大,呈兰紫色,边缘钝圆,呈高度充血、
11、出血,质地脆弱,切口外翻,胶样水肿。肠、肾有的有出血,膀胱积尿,充满黄褐色尿液。 预防措施一、定期注射优质的兔瘟疫苗;二、严禁从疫区购进种兔,严禁从疫区来的人员买卖兔子及其兔产品;三、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兔舍、兔笼、用具及食槽的消毒;四、防止本病的扩散,深埋病死兔,带毒病兔应绝对隔离,排泄物及一切接触过的用具均需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难以收效;二、兔场一旦发病,马上用兔瘟单苗进行紧急注射,而且必须加倍剂量,否则无效。同时对带毒病兔应绝对隔离,排泄物及一切接触过的用具均需彻底消毒;一般紧急接种 2 天后可控制本病的蔓延,7 天后可完全控制本病的发生。 兔大肠杆菌病 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
12、况:商品兔拉稀,出现胶状粪便。 当饲料管理不当或天气剧变时,兔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数量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本病发生。各年龄均易感,但主要发生在 13 月龄的幼兔,断奶后仔兔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有的兔子在未见到任何症状前即突然死亡。病程短的在 1-2 天内死亡,长的可拖7-8 天死亡。腹泻病兔,拉稀便,肛门和后肢被毛沾有大量粘液或黄色至棕色的水样粪便;便秘病兔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的磨牙,粪球细小,并呈两头尖的干粪球,腹部膨胀。 预防措施一、断奶前后仔兔的饲料必须逐渐更换,不能突然改变。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舍卫生,定期消毒,减少应激因素;二、定期免疫,可用兔大肠杆菌病
13、多价灭活疫苗或多联苗进行免疫注射。治疗方法腹泻病兔及败血症等病兔,可用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 5-10 毫克肌肉注射,每天 2 次;5% 诺氟沙星,每公斤体重 0.5 毫升肌肉注射,每天 2 次;卡那霉素 20 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 2 次;病程稍长的病兔要补液,静脉或腹腔注射 5%葡萄糖盐水 20-40 毫升,另加维生素 c2 毫升。 兔魏氏梭菌病 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况:拉黑褐色稀粪,而且一旦发病基本上治不好。该病尤以1-3 月龄的幼兔发病率高。青饲料短缺、粗纤维含量低,饲料突然更换,饲喂高蛋白成分的精料,长期饲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常突然发生,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急性下
14、痢,粪稀呈水样,污褐色,有特殊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后期兔体严重脱水、消瘦,出现症状后多在12-48 小时死亡。少数病兔可拖至一周或更长,但最终死亡。 预防措施一、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平衡,少喂高蛋白或低纤维的饲料;二、按时进行预防免疫接种,通常幼兔断奶前后即可免疫,每兔皮下注射 1 毫升,以后每半年注射 1次。 治疗方法一、发病早期可用抗 a 型产气荚膜梭菌病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或静脉注射 45 毫升,每天 2 次。也可用魏氏梭菌病灭活疫苗,每兔皮下注射 23 倍剂量紧急接种;二、抗菌药物如卡那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均可杀灭本菌,减少毒素的产生,但
15、对已产生的毒素不起作用,在治疗中仅起辅助作用。群体发病时可口服喹乙醇等。 传染性鼻炎 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况:种兔咳嗽、打喷嚏较多,不好治疗,而且治好复发的较多。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于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与环境卫生因素紧密相关,是家兔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在冬季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所造成的,尤其在不合理的兔舍建筑,兔子拥挤,空气不流通等易导致该病流行。此病对养兔业的危害很大。 兔传染性鼻炎以鼻腔中流出浆液性、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发病初期流出清水样鼻液,后变粘稠,中后期出现脓性分泌物,一侧或两侧鼻孔内结痂,常形成鼻漏,病兔经常打喷嚏或咳嗽,鼻孔发生搔痒,经常用爪抓鼻孔
16、,使鼻孔周围的被毛潮湿或脱落,有的扭结成团,有的发炎肿胀,甚至还可诱发结膜炎、中耳炎及乳腺炎。鼻炎的病程长短不一,有的终年不好,恶化致兔瘦弱衰弱而死,有的吃食正常,易感染其它健康兔,成为带毒者。 预防措施一、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建筑合理,光线充足,空气新鲜;二、用兔鼻炎净(水剂)连用 15 天,停 15 天,可起很好的预防作用。 治疗方法一、对患兔先用剪刀将鼻腔周围的被毛及两前肢内侧不洁潮毛剪去,并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用棉签蘸鼻炎净水或抗生素药水,将病兔鼻腔的分泌物洗净;二、严重者先用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天 2 次,每公斤体重 10-20 毫克,用 3 天。在症状减轻后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病二联
17、苗免疫注射,可将兔鼻炎净长期使用。 兔球虫病 养殖户集中反映的情况:在断奶期间的小兔,有的出现轻微拉稀,有的不明症状就死亡了。 特别是断奶后至 60 日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发病死亡率可达 50以上。主要经口感染,在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恶劣的地方最易发此病。成年兔感染后带虫,一般不发病死亡,但能排出致病的球虫卵囊。 发病初期食欲减退或废绝,肝球虫病症状为精神沉郁,伏卧不动,两眼无神,眼鼻分泌物增多,可视粘膜黄染或苍白。肠球虫病多呈急性经过,幼兔常常突然歪倒,四肢痉挛划动,头向后仰,发出惨叫,迅速死亡,有的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肛门周围带有粪便沾污,腹部膨大。病愈后长期发育不良。 预防措施一、保
18、持兔舍清洁、干燥。保证饲料、用具的清洁卫生,不被兔粪污染,平时加强消毒,兔笼、饲槽最好每周用热碱水消毒,也可日光下曝晒;二、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病死兔要深埋或烧掉;三、仔幼兔与成年兔必须分开饲养,断奶后的幼兔与母兔及时分群。 治疗方法一、氯苯胍:预防量每只兔每日 15 毫克,或每 100 公斤饲料中加入 25-30 克氯苯胍精粉,连喂 45 天。治疗量加倍;二、地克珠利:预防量拌料浓度为 1ppm,连喂 45 天,治疗量加倍,连用 7-10 天后改为预防量; 防治球虫病的药物较多,最好不长期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应经常更换或 1-2 种药物交替使用,药物剂量要足,搅拌要均匀,按规定进行,疗程不足会
19、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耐药性。 腹泻 这是养殖户打电话反映最多的问题,各种拉稀情况都存在。腹泻病又俗称为拉稀,主要表现为粪便不成形、稀软、呈糊状或水样粪便。各种年龄的家兔均可发生,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兔发病率最高。 本病诱发的病因较多,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如饲料不清洁,混有泥沙、污物或饲料发霉、腐败变质;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少或过多,吃了大量的冰冻饲料;饮水不干净或夏季不常洗饲槽,以致饲料酸败而致病;草料突然更换;舍内潮湿寒冷等因素均可发生腹泻。病兔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排出稀软糊状或水样粪便,有的混有血液和胶冻样粘液,有酸臭味,被毛污染稀粪,失去光泽。若不及时治疗,将会逐渐消瘦,体弱无力
20、,使病情恶化虚脱而死。预防措施一、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不喂霉变腐败饲料、饲草;保持兔舍清洁干燥,通风采光良好;二、料槽,水槽定期清洗,消毒,断奶幼兔要防止采食过多,更换饲料要逐渐进行。 治疗方法一、初期用庆大霉素等口服,每兔 20-30 毫克,每天 2 次,用 3 天;二、腹泻严重者用敌菌净等,每公斤体重 15 毫克,口服,每天 2 次,用 3 天;三、体质虚脱者要补液,耳静脉注射 5%葡萄糖 20-40 毫升,20%安钠咖液 1 毫升,维生素 c1 毫升,每天 1 次,连用 3 天。 感冒 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况:兔子不吃或吃得很少,而且出现咳嗽,流鼻液的现象。感冒多发生在冬季气候寒冷忽冷忽热的
21、时节。由于冬天气温骤变,保温不好,寒冷空气的突然袭击,或昼夜温差过大,机体不适而抵抗力低下等引起。病兔轻者打喷嚏、咳嗽、流清鼻涕;严重者食欲废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四肢末端及耳根部发热,如不及时医治可继发肺炎或支气管炎。 防治措施加强护理,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治疗方法可用青霉素 20万-40 万单位加复方氨基比林 1-2 毫升肌肉注射,每天 2 次,连用 2-3 天;也可口服扑热息痛片 1 粒,每天 2 次,连用 3 天。 缺乳和无乳有少数养殖户反映:仔兔长不好,比较瘦,成活率也较低。各种原因所致的营养不良,如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面,尤其在孕后期和哺乳期缺乏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母兔患有某些寄生虫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或年龄过大,乳腺萎缩以及激素分泌紊乱,乳腺本身的疾病等都可成为缺乳和无乳的原因。 临床表现以母兔泌乳量减少,乳房内无乳汁,乳房和奶头松弛、柔软或萎缩变小。母兔不愿喂乳,仔兔因饥饿在箱内爬动、鸣叫,或因缺乏营养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