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湖南省桃江县水口山中心学校 吴抗军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题号下方的方格内,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1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现代农业中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B.劳动力投入的比重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渐加大C.密集农业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少,以提高单产增加农业产出D.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2.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起决定的作用B.玻璃温室是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自然因素改造的结果C. 修筑梯田可扩展作物种植的海拔高
2、度D.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因素是政策的干预3.对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产和商品率都很高B.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都很低C.水利工程量很大,因为一般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D.生产规模大,产量高4.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B.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是家庭经营的C.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D. 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家庭经营的5.和欧洲相比,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A.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B.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C.政府补贴较多D.河网稠密,水运便利6.关于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工业表现
3、出分散分布的特点B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部门有电力、钢铁、化学等工业C工业生产自动化,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逐渐降低D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7鞍钢和宝钢共同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和动力充足 B劳动力质优价廉C市场广阔,钢材需求量大 D便利的海运条件8下列工厂的区位指向,合理的是A渔场附近建水产品加工厂 B林区建家具厂C科技水平高的地区建电子装配厂 D小麦区建面粉厂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下列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的是:A信息通达性 B.劳动力素质 C原料地 D.交通运输10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A炼铝工业、钢铁工业、制糖工业、精密仪表B航天工业、
4、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汽水厂C家具制造厂、面包厂、印刷厂 D普通服装加工、电视机装配、飞机制造11关于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工业区都是资金、资源密集型工业,新兴工业区都是劳动、技术密集型工业B传统工业区正日益衰落,新兴工业区正日益繁荣C传统工业区的作用已不如新兴工业区的作用重要D传统工业区以大型企业为主,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12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C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是该区衰落的主要原因D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迁入和新建了一批技术精良的大中型企业13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5、A生产过程集中,资本集中程度高B普拉托以毛纺织业生产为主,靠近文化名城米兰C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D工业大多分散在农村,形成农村集中型工业化地区1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B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C20 世纪 70 年代原料、能源大幅度跌价D欧洲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经济开放15下列各组食品其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的是:A面包、食盐 B.鲜奶、蔗糖 C鱼干、饼干 D.豆浆、酱油16关于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B河流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沿河分布C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易泛
6、滥成灾,因此村落大多沿山丘成团状分布D为便于农作,聚落大多位于农耕区的中心地带17近代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A大运河的运输优势被取代 B资金投入减少C城市污染严重 D人口大量迁移18有关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B 山区的半山腰是城市分布的理想地区C由于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气候优越,因此城市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D城市沿河分布只是为获得便利的水运条件19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缓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缓 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2
7、0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城市中就业困难,国家组织青壮年到农村务农,就称为逆城市化B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这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相反,称为逆城市化C政府通过法令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这与城市化的大趋势相反称为逆城市化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就是逆城市化21下列世界著名巨大城市群中,不属于沿海分布类型的是A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 B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C横滨东京 千叶 D苏州上海杭州宁波22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B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公共空间C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D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焚烧23
8、从 18 世纪中叶到二战前,欧美各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是A科技发展带来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大批破产农民拥入城市B新技术革命使农业生产率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C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大批农业人口拥入城市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4对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的意见你赞同的是在市中心建环形道路,建设大量的停车场禁止大货车驶入市中心,在市中心实行小汽车单双日行驶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将生活区和生产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A B C D25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的是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二、综合题(共 50
9、分)1读世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11 分): ( 1)A 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业。这里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虽不高,但依靠农民的_,单位面积产量较高。(2 )B 地是阿根廷的_草原,这里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业。发展这类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3 )C 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_和_工业既是这里的经济基础,又是在二战后衰落最明显的工业。(4 )D 地以_工业为主导,是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2比较宝钢和包钢两个钢铁工业基地区位因素的异同,完成下列内容(5 分):(1)把下列各区位因素代码填入图中适当位置:水资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铁路、内河和海运方便;周围农
10、业经济基础好;接近燃料地;铁路运输方便;接近市场;有外运港口(2)包钢和宝钢的区位类型分别是( )A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3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图中 ABCD 表示乡村聚落。其中 ABC 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 _和_ ,地形以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状。(2 )A 、B、C、D 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 ,因为那里地形_ ,水源_,_便利;另外, 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_ 。4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11、曲线图”,回答(13 分): ( 1)AB 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2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逐步完善,出现了_ 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和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_;_,_;_,_。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 分):材料 1:进入 90 年代以来,世界纺织工业和纺织品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心已由欧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向亚洲地区转移。如 1992 年世界化纤产量中,中国占
12、10,韩国占 8,日本占 9,台湾占 12。1994 年世界印花布中,亚洲约占 47。原先是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的西方发达国家,如今已成为纺织品的主销市场,而亚洲的纺织品出口额占绝对优势。材料 2:1999 年起,我国纺织品工业全面减产压锭,许多老的生产设备被淘汰、更新。到 2000 年底,纺织工业才开始整体扭亏为盈。(1)按投入要素分析,纺织工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2)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纺织工业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3)将下列有投产产出关系的工厂正确排列:( )A染纱厂 B毛巾厂 C织布厂 D纺纱厂 E服装厂(4)试分析发达国家纺织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6简答:桃江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该作物在当地种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