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的气候,学习目标,1、掌握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分布规律。2、能够根据气候图或数据,分析其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3、正确判断气候类型,描述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能够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形成原因。,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一、天气与气候,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的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 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 南半球
2、刚好相反。,正午过后(约14时),日出前后,7,1,2,8,气温:大气的温度,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练习2:判断它们各处在哪个温度带,并说明判断依据。,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1.降水的定义,2.降水形成的条件:,(1)有足够的水汽.(2)有凝结核(尘埃).(3)降温,3.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雨. (4)台风雨.,温带地区,对流雨 ,是世界四大降水形式之一,因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而得名。对流雨时常出
3、现于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赤道地区最为常见。,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地形因素,锋面雨 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锋面降水的特点是:水平范围大,常常形成沿锋而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称为降水带。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降水带的位置也移动。例如,中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所以南撤比北进快得多。锋面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锋面降水持续时间长,短则几天,长则10天
4、半个月以上,有时长达1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中国江南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的准确而恰当的描述。,台风雨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登陆的主要地区,台风雨所占比重相当大。,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把一天、一月 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4.降水量:单位时间内的降水深度。(单位:mm),1.降水的定义,2.降水形成的条件:,(1)有足够的水汽.(2)有凝结核(尘埃).(3)降温,3.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雨. (4)台风雨.,读图探究:分
5、别比较A和B, C和E ,D和F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成因;,(1)赤道多雨带:赤道低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对流雨.(2)两极少雨带: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少雨.(3)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西侧:副高或信风控制.少雨. 大陆东侧:夏季风控制.多锋面雨.另外台风雨.(4)中纬地区: 大陆东西侧:西侧西风带控制.多气旋和锋面雨. 东侧季风影响.多锋面雨. 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少.降水少.,一、天气、气候概念,世界气候,二、气候要素,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 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定义、形成条件、类型、降水量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多雨带和少雨带相间分布: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
6、极地少雨带,三、气候形成因子,(一)太阳辐 射(二)下垫面 (三)大气环流 (四)人类活动,(一)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二)下垫面,海洋与陆地,地形,洋流,海洋与陆地,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风向,洋流,大陆性海洋性,地形,气温,同一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0.6/100m,地势越低,气温越高。,降水,米,暖湿气流,4000,3000,2000,1000,0,地形雨示意图,迎风坡多雨,米,4000,3000,2000,1000,0,地形雨示意图,暖湿气流,背风坡少雨,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失业人口,(三)大气环流,热带
7、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季节移动,(四)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影响气候,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影响,改造,局部地区小气候,污染大气,“温室效应”,酸雨,破坏臭氧层,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深居内陆距海远终年受大陆气
8、团控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理想模式图,季风环流,三圈环流,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气候特征,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巴西高原,气候特征,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如澳大利亚中西部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气候特征,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气候特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9、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典型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成因,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特征,分布: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如美国东南部、中国南方地区、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中国北方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只分布在亚洲),气候特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典型分布在欧洲西部,气候特征,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10、,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冬冷夏热,温差大;全年少雨,分布:中纬度内陆地区,气候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北冰洋沿岸,分布: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冬寒夏凉,全年少雨,全年严寒少雨,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极地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1、以“温”定“带”,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极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温 带,2、以“水”定“型”,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全年多雨,2000mm,干湿季明显,700-1000mm,雨旱两季, 1500mm,全年很少, 250mm,冬雨型,300-1000mm,雨热同期,800-1
11、500mm,全年湿润,700-1000mm,雨热同期,500-1000mm,根据、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气候类型,例1,、_,、_,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A、B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地中海气候,例2读图回答,地中海气候,4、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1、高山气候 2、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 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3、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影响。,4、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延伸至约40 N,海洋影响大日本暖流,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
12、湿,地形,盛行西风的背风坡,6、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候逼近赤道,5、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7、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气候,苔原带,冰原气候,冰原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四、 自然带,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名称分布特征,天气,气候,气温,基本概念,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图,气温曲线图,降水,基本概念,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变化,降水量图,降水柱状图,气温降水组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