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李秀蚕豆规程.doc

  • 上传人:gnk289057
  • 文档编号:7948256
  • 上传时间:2019-05-30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8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李秀蚕豆规程.doc
    资源描述:

    1、 ICS备案号:地方标准DBDB/T 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规程2009 年-发布 2009 年 -实施 发 布DB/T I前 言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规程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省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魏克家,刁治民,李 秀,陈占全,黄江武,韩 梅,张亚平,张发云,彭乐美,李建武DB/T 1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海拔17003000m的湟水、黄河河谷灌溉地及中、高位山旱地种植的蚕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

    2、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748-2003 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准则NY/T394-2000 绿色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DB63/T761-2008 青海12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63-2005 青海11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35-2005 马牙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3

    3、 要求3.1 产量指标蚕豆产量灌溉地为300 kg/666.7m 2350kg/666.7m 2,山旱地为200 kg/666.7m 2300kg/666.7m 2。3.2 种子3.2.1 品种选择青海 9 号、青海 11 号、青海 12 号、马牙蚕豆。3.2.2 种子质量按照DB63/503的规定执行。3.3 种子处理3.3.1 种子精选人工精选,剔除小粒、瘪粒、皱皮、破损、有病斑的籽粒;选择粒大、饱满、皮色光亮、老熟、无病斑的籽粒作种,种子纯度98%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6%以上。3.3.2 晒种播前在地面上晒种3d5d。3.4 选茬与选地3.4.1 选茬选择小麦或马铃薯为前茬,忌

    4、豆类作物和油菜作前茬。豆麦轮作至少23年轮作一次。3.4.2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耕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水平,中性或微碱性地块。耕作层20cm-25cm,土壤有机质13000mg/kg;全氮1000mg/kg;全磷2000mg/kg;速效氮80mg/kg;速效磷60mg/kg;速效钾130mg/kg;耕作层容重1100mg/cm 3。DB/T 24 播前耕作、施肥4.1 秋耕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5cm左右,要求深、匀、透,不重不漏,犁垡齐平。4.2 播前整地早春土壤解冻20cm时,进行土地平整,达到地平、土细、墒足、上虚下实。4.3 施肥(基肥)水平4.3.1 有机肥施经无害化处

    5、理的农家肥量为 3000 kg/666.7m24000kg/666.7m 2。4.3.2 化肥施纯氮量为 2.5 kg/666.7m23.0kg/666.7m 2,五氧化二磷 5 kg/666.7m27kg/666.7m 2,氮磷比为 1:2.02.3。5 播种技术5.1 播种期当气温稳定通过05,土壤解冻12cm15cm时播种,适宜播种期湟水、黄河河谷灌溉地为3月中旬至3月下旬;中、高位山旱地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5.2 播种方法采用畜力开沟人工手溜播种或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小型点播机播种,随播随耱。实行宽窄行距种植,2 窄 1 宽或 4 窄 1 宽,宽行行距 50cm,窄行行距 30cm。5

    6、.3 播种量及播种深度每666.7m 2播种量灌溉地20kg22.5kg;山旱地22.5kg25kg。播深7cm10cm。5.4 基本苗和株行距每666.7m 2基本苗灌溉地1.1万1.3万株,山旱地1.6万株2万株。6 田间管理6.1 中耕除草当苗高10cm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行间锄深8cm10cm;株间锄深5cm。灌第一水后土表泛白时结合松土进行第二次除草。结荚至成熟前,视田间杂草除草1-2次。6.2 灌水春灌地苗期(主茎出现第5-6片复叶)、冬灌地现蕾期灌第一水;盛花期灌第二水,结荚期和鼓荚期视降水情况灌第三、第四水。6.3 摘心打顶当植株第1012层花序出现时摘心。摘心量1心1叶,摘心

    7、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6.4 根外追肥花荚期每666.7m 2用纯氮0.05kg,五氧化二磷0.1kg,叶面施肥1-2次,并用0.1%钼酸铵溶液,0.2%硼酸溶液50kg,叶面施肥1-2次。7 病虫害防治严格按NY/T393-2000绿色绿色食品 农药准则、GB4258-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进行。7.1 蚜虫防治7.1.1 农业防治适时灌溉,防止干旱,黄板粘杀。7.1.2 化学防治DB/T 3蚜虫发生初期,每 666.7m2用 40%抗蚜威 20003000 倍液在田块四周喷封闭带 3m4m;当蚜虫普遍发生时,进行全田防治,每隔 7d 防治 1 次,最多防治 3 次。7.2 病害防治7.2.

    8、1 农业防治播种前用 56温水浸种 5min,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提高抗病力,收获后及时消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7.2.2 化学防治轮纹病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赤斑病用种子量 0.3%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或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10d 防治 1 次,最多防治 3 次,安全间隔期为 30d。8 收获和贮藏8.1 收获植株下部叶片脱落,主茎基部4-5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色时收获,捆成小捆。8.2 脱粒和贮藏当豆荚完全风干变黑时脱粒。待籽粒晾晒至含水率

    9、13%以下时,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产品贮藏运输执行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的规定。9.建立技术档案对绿色品蚕豆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做好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DB/T 4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生产绿色蚕豆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农药名称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甲氧滴滴涕、硫丹有机磷杀虫剂 三氯杀螨醇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二甲基甲脒类杀螨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

    10、、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钙胂、甲基胂酸铁胺、福美甲胂、福美胂有机锡杀菌剂 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羟基锡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2,4D 类化合物 除草剂或生长调节剂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B/T 5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为了搞好青海绿色农业,发展绿色经济,打造高原绿色品牌,给青海省绿色蚕豆生产提供统一的生产技术,提高绿色蚕豆产品产量及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11、,特制订本规程。 一、工作简况本标准来源于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牧系统 2008 年第二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的通知(青农市2008338 号)和青海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青海省 2008 年第二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 (青质监标【2008】72 号) 。本规程的制定过程中,坚持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原则,立足青海省地域条件及资源特色,以促进绿色蚕豆生产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绿色食品标准化为手段,以绿色蚕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为重点,在湟源县、湟中县开展了绿色蚕豆各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在参照有关国家及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吸纳全省多年多

    12、点蚕豆试验示范结果,并考虑便于生产者实际操作,形成此规程。(一)规程编写的必要性蚕豆是青海省特色作物,在环绕西宁市的湟中、湟源、互助、大通四县已形成全省的蚕豆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 40 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随着全省绿色食品蚕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蚕豆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与规范,用统一的规程体系指导和规范绿色食品蚕豆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对提高绿色食品蚕豆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使绿色蚕豆产业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具有较强优势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青海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规程编写依据根据NYT748-2003

    13、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NY/T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准则、NY/T394-2000绿色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DB63/T761-2008青海12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63-2005青海11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35-2005马牙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36-2004青海9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于2006至2009年在湟源县、湟中县绿色食品蚕豆生产基地进行蚕豆播种期、密度、病虫防治用药、施肥等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取得绿色食品蚕豆生产技术相关参数,并开展多年多点示范验证,在所获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初稿。(三)起草工作的主要过程及起草小组所作

    14、工作1召开规程起草小组会议,部署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初稿的起草工作2008 年由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湟源县、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绿色食品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小组,召开规程制订起草会议,确定了规程制订原则,按照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就绿色食品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2结合各项试验及两县蚕豆生产实践,完成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初稿起草工作D

    15、B/T 6编制小组在两县多年多点开展的蚕豆试验、示范,全县蚕豆前期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广泛查阅资料和进行调查研究,于 2009 年 9 月编写完成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草案稿,在反复讨论、修改后于 2009 年 11 月编写完成征求意见稿。3广泛征求意见,对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初稿进行反复修改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写完成后,分别送交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栽培所、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作物栽培科专家审阅,广泛征求意见。汇集各方面专家的反馈意见,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形成了绿色食品 蚕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报批稿。二 规程编写的原则和确定规程主要内容的

    16、依据(一)规程编写原则按照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依据青海省绿色食品蚕豆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区域的农业生态条件及绿色食品蚕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有关技术要求,在蚕豆主产区开展以下绿色蚕豆病虫害防治用药筛选试验、施肥试验、密度试验、播种期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绿色食品蚕豆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用药用量、施肥种类及用量、适宜密度、适宜播种期等技术参数,在所获资料和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形成初稿,提出种子、耕作、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

    17、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以及在相应生产技术条件下达到的产量指标。三、对主要验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预期的经济效果20072009 年在湟源县申中乡、和平乡,湟中县总寨乡、多巴镇进行验证试验。(一)播种量、播种密度验证试验分别设立于湟源县申中乡韭菜沟村、巴燕乡下胡丹村、湟中县多巴镇,验证面积均为 50 亩,通过试验确定了绿色食品蚕豆最佳播种量及密度(播种量每 666.7m2 播种量灌溉地 20kg22.5kg;山旱地22.5kg-25kg。密度每 666.7m2 基本苗灌溉地 1.1 万株1.3 万株,山旱地 1.6 万株2 万株) 。(二)绿色食品蚕豆播种期试验分别设立于湟中县多

    18、巴镇、湟源县城关镇涌兴村、申中乡张大山根村,验证面积均为 30 亩,通过试验确定了绿色食品蚕豆最佳播种期(适宜播种期湟水、黄河河谷灌溉地为 3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中、高位山旱地为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 。(三)绿色食品蚕豆肥效试验设立于湟中县多巴镇、湟源县和平乡和平村,验证面积均为 50 亩,通过试验确定了绿色食品蚕豆最佳施肥模式(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3000 kg/666.7m 24000kg/666.7m 2,纯氮 2.5 kg/666.7m23.0kg/666.7m 2,五氧化二磷 5 kg/666.7m27kg /666.7m2,氮磷比为 1:2.02.3) 。(四)绿色

    19、食品蚕豆病虫害防治用药筛选试验DB/T 7设立于湟中县多巴镇,面积为 50 亩,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吡虫啉、甲维盐等农药,对蚕豆蚜虫防效达 92%。各项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按照绿色食品蚕豆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生产,验证示范田平均 666.7m2 川水地 340kg366kg ,高位水地 280kg319kg,分别较对照田亩增产 23kg36kg,亩增收 64 元100 元。通过对两县绿色食品蚕豆原料生产基地蚕豆产品及产地监测,农药残留达到绿色食品及产地标准要求。四、采用国际规程和国外先进规程情况及水平对比本规程中采用GB4286 农药安全使用标

    20、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等国内规程。同时应参照执行国外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0规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规程(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等质量体系认证规程。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程的关系本规程中所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程的规定,规程中引用“NYT748-2003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NY/T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准则”、“NY/T394-2000绿色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DB63/T761-200

    21、8青海12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63-2005青海11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535-2005马牙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等强制性规程的部分均须按照强制性规程的要求执行。六 实施该规程的要求、措施建议及实施该规程后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措施建议1首先应在实施规程前保证文本的充足供应,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得到文本,这是保证新规范贯彻实施的基础。发布后、实施前应将信息在媒体上广为宣传。2本规程技术性强,建议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举办由技术员和种植户参加的培训班,针对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二)社会和经济效益1实施本规程可以解决绿色食品蚕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大幅提高绿色食品蚕豆产品产量及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绿色食品蚕豆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2通过绿色食品蚕豆生产中病虫草害的农业、生物综合防治,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对于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李秀蚕豆规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9482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