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7

类型浙江省山茶花精品园ok2.doc

  • 上传人:fmgc7290
  • 文档编号:7945828
  • 上传时间:2019-05-30
  • 格式:DOC
  • 页数:47
  • 大小:300.4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江省山茶花精品园ok2.doc
    资源描述:

    1、0第一章 总则一、基本背景(一)项目所在地金华市婺城区的社会经济状况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所在的金华市婺城区,地处浙江省中部。毗连金华市金东区,东邻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南连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婺城区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教强区、生态建区”四大战略,努力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形成“城乡统筹、产业提升、区域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婺城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水平较高。2009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60.15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69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42187 元

    2、;完成财政总收入 46.03 亿元;全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94.6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31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5 元;人均消费性支出 15849 元。土地总面积 1387.88 平方公里,人口 61.81 万人。婺城区特产丰富,林业产业化成效显著,金华佛手、金华茶花、金华桂花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1(二)项目所在的金华市花卉产业生产情况1. 花卉产业现状金华市是全省六大花卉苗木主产区之一,花卉苗木已成为金华市农村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金华市先后荣获了“中国花卉之乡”、“中国茶花之乡”、 “中国花卉(盆景)之乡”、

    3、“中国佛手之乡” 、 “中国桂花之乡 ” 、“中国兰花之乡”、 “中国特色花卉基地”等荣誉称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金华市花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种植业中花卉总产值仅次于蔬菜水果,为市本级第二大农产品。花卉面积已从 1998 年 0.2 万亩迅速发展到 2009 年的 13 万亩(名列全省第四位),从业人员 13.5 万人,产值 11.8 多亿元。2.花卉产业特点一是产业布局向区域化集聚。金华市花卉产业呈现块状集聚发展态势,乔木树种主要集中在澧浦、雅畈、含香一带;茶花主要在罗店、竹马、乾西一带;桂花主要集中于安地镇及其周边的 10 公里桂花长廊;佛手主要集中于赤松、新狮一带;树桩盆景集中于罗店

    4、、新狮、仙桥、赤松、曹宅等地;永康为花卉资材产业区;兰溪为兰花产业区。这些地方各具特色并具一定的生产规模,如安地的桂花、澧浦的绿化大苗、竹马和罗店的茶花、赤松的佛手、义乌的仿真花,这些产品和区域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已成为特色花卉区域品牌。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由于盲目引种和过快扩张,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不合理,部分绿化苗木出现结构性过剩,生产者的神经受到了极大地触动,痛定思痛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加快,部分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如:一些木兰科树种, 已痛下决心给予淘汰。产品的乡土化、广适性和抗逆性重新得到的重视,无患子、黄山栾树等落叶树种 8cm 以上的苗木供不应求;

    5、苗木容器栽培和全冠型培育引起普遍认同,冠幅 20cm 红花继木容器苗比普通苗价格高50%。在金东区澧浦一带木兰科苗木存量大的地方,进行了乐昌含笑嫁接玉兰的尝试;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等当前十分畅销的色块灌木树种正在取代被淘汰的品种。据初步统计,2006 年金东区仅红叶石楠一个品种销售额就达 500 万元,产品结构调整正在稳步推进。三是苗木销量保持稳定,但价格有所下滑。2006 年全市苗木销售额为为 6.5 亿元,比 2005 年的 6.9 亿元稍有所下降,销售总量与2005 年基本持平。桂花、香樟、无患子、栾树等乡土树种的大规格苗和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等色块灌木依然十分畅销,但香樟等存量比较大的乔木

    6、树种价格有所下滑,色块类灌木树种保持在较高价位;中小规格乔木树种依然滞销,如:10cm 粗的乐昌含笑每株只有 15元(而在 2003 年可以卖 1200 元),成为当前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容器苗、全冠苗深受市场青睐。四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近年来一批经济实力、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花卉企业在新品种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市场开拓方面起到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浙江森禾公司金华分公司的现代化苗木培育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经常有花农自发地到基地上去看看,了解他们的新品种,学习他们的现代化栽培技术。由该公司从日本成功引进的红叶石楠,2009 年仅金东区就实现销售 5

    7、000 万元,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带动作用非常明显。3五是产业科技含量有所提升。近几年来,金华市一些民营企业先后自主培育了桂花新品种:状元红、金球桂、天香台阁;茶花新品种:彩叶红露珍;佛手新品种:玉观音。其中有些品种,如:金球桂、状元红通过产业化开发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义乌义金农庄引进和开发的大花惠兰高档盆花,其品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金华万盛园艺场无土栽培的西洋杜鹃,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以上,前些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同行都已纷纷倒下,但他依靠科技降低生产成本,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常盛不衰的态势;永康“洁虹”水培系列花卉深受市场欢迎;容器育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花灌类苗木生产,并已逐渐应用

    8、于山地造林苗的培育,总之科技对花卉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六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金华市已基本建立起了以花卉产业为基础,专业市场为平台,花卉经纪人为桥梁,具一定优势的花卉流通体系。金华市已拥有各类花卉专业市场近 10 家,仙桥花木城已连续 7 年举办了全国苗木交易会。作为金华市花卉主要销售力量的苗木经纪人队伍有 1 千多人。各县及花卉主产区的乡镇都建立了花卉协会,在行业指导、协调、自律、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花卉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全市主产区,有力地促进了花卉产业各专业领域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三)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建设山茶花

    9、精品园,有利于满足市场对名优花卉的需求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对各类花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每年需4要鲜花 2 亿多株,盆花 1.5 亿盆,盆景 1300 万盆以上。同时名优花卉亦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金华花卉苗木的生产能力虽然很大,但山茶花精品生产能力还很小。可见,山茶花精品的国内外市场潜力较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常见花卉已满足不了人们观赏的需要,人们希望观赏到色彩夺目,花、叶、干型奇特、芳香味浓、观赏性好的山茶花新品种,因此,大量繁育名、优、珍、稀品种的山茶花精品苗木,将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2、建设山茶花精品园,是花卉业全面良种化的需要种苗是花卉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种苗产业

    10、是花卉产业中带有全局性、超前性和战略性的基础产业。对花卉业而言,必须把种质资源库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花卉良种化的水平。以山茶花精品为主体的山茶花精品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山茶花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山茶花产业的全面发展。3、建设山茶花精品园,是提高花卉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我国目前的花卉种苗生产技术与设备的现状都比较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花卉业的需要。种苗生产仍然是我国花卉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一直以来,由于花卉良种建设国家投入相对不足,无力对现有花卉良种的生产设施、品种、技术进行及时更新,导致苗木生产与经营的整体水平不高。本项目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的山茶花种质资源库,通过

    11、引进山茶花良种,高起点、创造性地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的山茶花精品技术和经验,对提高山茶花种苗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种苗生产向区域化、基地化、科研生5产一体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山茶花种苗的经营管理水平。4、建设山茶花精品园,是提高林业科技含量的需要花卉作为人们精神享受的产品,要求产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山茶花作好金华市的特色花卉,如没有高质量,其产品必然缺乏竞争力。在加入 WTO 的背景下,花卉业如不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花卉质量,就会失去市场。为此,要加快发展花卉产业必须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要继续实施花卉种子种苗工程,引进、开发和推广国外优良、绿色、环保花卉品种,加快推进“育、

    12、繁、推”的一体化经营体系。要通过设施栽培,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节水灌溉、贮藏保鲜等先进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提高山茶花等花卉的栽培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花卉产业的工业化进程。5、建设山茶花精品园,是发展户外生态观光林业的需要花卉业是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据调查,花卉效益可达 2 万元/亩,即使是花卉低潮年份,本地花卉苗木的亩种植效益最差的也达 2000元以上,效益明显高于其它种植业。而高效生态观光林业是以不破坏林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前提,把各项林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林业经济的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结合起来

    13、,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种植山茶花不但污染少、效益高,而且是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绿化祖国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市化建设紧密相关,因此,山茶花产业是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山茶花产业是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的内在要求,必须按照金华市委、市政府6提出的构建花卉强市的要求,加大对产业的培育力度。从产业政策、项目基础和建没效益等分析,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及周边的茶花基地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都是可行的。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集生产、科研和推广服务为

    14、一体,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符合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项目。在建设条件、种质资源基础、技术支撑优势等方面都能够适应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具备了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基础和条件。故该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编制依据(一)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二)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

    15、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 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中发20039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林场发200991 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布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 (林计发2003207 号) ;国家林业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总体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 (浙政办发20071 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 (浙政发200717 号) ;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16、建设的决定(浙委200728 号)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建设方案编制提纲和建设标准的通知(浙林造201053 号) ;8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浙林产200699 号;浙江省地市级中心苗圃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国家林业局对此报告的批复(林资发2000397 号) ;金华山茶种苗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金华市计委对此报告的批复;浙江省林业种苗现代化发展规划;浙江省林木种苗 “十一五”发展规划;(三)相关规划、资料金华城市总体规划婺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婺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婺城区生态县建设规划婺城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

    17、划婺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三、建设范围与期限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及周边的茶花基地, 精品园面积 780 亩。规划基准年:2009 年。规划期限:2 年(2010.10-2012.10 年) 。9第二章 精品园基本情况一、基础情况(一)区位交通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所在的金华市婺城区,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浙江中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高等级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铁路交通发达,有金温铁路、浙赣铁路、金千铁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本项目建成后,区位交通极有利于参观、培训、技术展示和市场营销。(二)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地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18、加上地处金衢盆地,又有明显的盆地气候特征,春天回温早,冬日北风少,夏日台风影响小,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7,年平均降雨量 1650mm,无霜期 240 天,土壤 PH 值在 5.56.5 之间。项目选址于金衢盆地的河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非常适合山茶等多种花卉生长发育。(三)社会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和刺激了金华这一山茶传统栽10培区的花卉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近年来,金华山茶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继 1986 年山茶花成为“金华市花”后

    19、,1999 年金华被命名为“中国茶花之乡” ,进而又成功召开 “2003 年国际茶花会议” 。充分挖掘和丰富金华山茶种苗的成套实用技术,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山茶遗传基因,可以为促进山茶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所在的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总面积23.6 平方公里,辖 16 个行政村,42 个自然村,人口 11000 余人,耕地面积 12079 亩。 竹马乡坚持“花卉富农 ”,林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9 年实现农业产值 4766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4880 元。根据竹马乡林业产业特色,克服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带来对花卉苗木销领带不

    20、利的负面影响,牢牢抓住“花卉富农” 这个策略不放松,促进林业产结构调整。一是抓好花卉苗木销售队伍建设,针对花卉苗木销售疲软的实际,加强了本乡花卉苗木销售额基本与往年持平;二是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注重民间合作组织建设,全乡建有四个民间研究所,注册商标 2 个,申请专利一项,并引进了花卉新品种 4 个。 二、林业生产基本情况(一)精品园林业生产现状1、山茶花良种、面积、产量和效益11(1)山茶花良种状况为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种质资源,自 2000 年开始,在金华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前国际茶花协会主席 Pat Macdonald 女士亲自奠基,金华市林业局承建,经三年多时间,累计投入

    21、资金达 1000 余万元,建成了一个目前全世界收集山茶物种最多的山茶专类园金华国际山茶物种园。2007 年物种园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首批省级林业观光园区,2009 年被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9】273 号文件命名为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物种园座落于茶花之乡竹马乡的茶花基地内,园区面积 10 公顷,其中:种质资源保存区 4 公顷,基地生产区 6 公顷。到目前为止,本园已经收集山茶物种多达 204 个,涉及到山茶属的 4 个亚属和 17个组别,物种数量占已定名的物种总数的 80,并将这些物种按照我国著名山茶分类专家张宏达教授的分类系统进行排列栽植在园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收集、保存、栽培、驯化、

    22、育种、利用山茶属植物原种的公园式专类园,国际山茶物种园已成为山茶属植物研究、开发、利用、保护、科教的综合基地,成为国际山茶界交流与合作的实验中心,成为一本活的山茶属植物分类教科书。(2)面积与产量2003 年国际山茶花会议就在竹马乡召开。1999 年,婺城区竹马乡荣获“中国茶花之乡”称号。2010 年,在山茶物种园周边,茶花之乡竹马乡联民村、下张家村为中心又规划建设了茶花基地,合计12面积达 780 亩,茶花品种达 300 个,苗木年出圃量可达 150 万株。竹马乡茶花栽培史可追溯到南宋年间,花农有娴熟的种花技术和丰富的茶花栽培经验。为更好的发挥物种园的作用,园区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功能布局十分

    23、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景观效果极佳。园区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观赏树木如玉兰、桂花等近 2000 株以及数量繁多的各种名贵茶花品种。物种园已成为金华一个观光休闲景点,每到茶花盛开季节,附近的老百姓、市区的居民、众多的茶花爱好者纷纷前来游玩赏花,据不完全统计,自 2003 年国际茶花大会以来,已有 15 万余来宾慕名参观物种园。 2、现有基础设施和设施栽培情况精品园现有办公用房 1 幢;储藏室 1 幢 200m2;工具肥料仓库1 幢;实验室 1 间;容器育苗钢架大棚 10000m2;遮阳网大棚育苗面积 亩;泵房 1 座等等。具有繁、育、销一条龙工作的能力。2003 年投资 150 万元在种质资源库与茶

    24、花基地之间浇筑了 3Km 长 5m 宽混凝土水泥道路;使精品园主干道基本实现硬化,方便茶花精品园的运输及出行。(二)精品园内现有产业经营主体等基本现状精品园依托金华市林业局所辖的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及周边的茶花基地而建,2003 年开始,该场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围绕山茶种质资源为重点开展良种基13地建设。此后,在精品园规划设计、山茶种质资源与良种筛选及具体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支撑单位专家们的指导。在山茶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制、良种选育、种苗扩繁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支撑单位在基地除了种质保存和良种创制外,已开始进行良种生产、良种示范及种苗示范工作。另外,在多年来

    25、的良种基地建设过程中,一直承蒙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下工作,并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支撑单位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组织了由林木育种、植物生理、森林培育、森林生态、土壤农化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研究组,对山茶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科研成果,特别是在具有良好生产潜力的山茶良种的研究成果丰富,富阳亚林所茶花育种基地是中国茶花育种小组第一批育种基地。(三)精品园的林业服务体系现状1、良种推广精品园是在国家级山茶花种质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的,山茶种质资源保存区物(品)种明细详见下表。供种范围以前由浙江省金华市林业局种苗站决定,涉及 12 个

    26、外省以及本省所有县的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年均销售苗木 150 万株。2、示范与培训作为山茶花良种基地,近年已接待来自国家林业局和 8 个省有关领导的视察和参观。宣传资料、标牌制作,培训讲解人员配备等14方面条件亦已相当完善。已有 12 个省近 2 多人次技术人员与林农前来进行山茶花良种生产示范和种苗生产技术学术培训。山茶种质资源保存区物(品)种明细表编 号 物种名称 编 号 物种名称 编 号 物种名称1 四球茶 36 西烽红山茶 71 长尾红山茶2 红花瘤果茶 37 荔波连蕊茶 72 小果短柱茶3 荔波瘤果茶 38 长毛红山茶 73 栓壳红山茶4 三江瘤果茶 39 黎平瘤果茶 74 显脉金花茶

    27、5 隐脉红山茶 40 毛蕊红山茶 75 金花茶6 长管连蕊茶 41 小长尾连蕊茶 76 长柱金花茶7 普洱茶 42 曾氏瘤果茶 77 毛子金花茶8 川鄂连蕊茶 43 离蕊金花茶 78 弄岗金花茶9 瘤果茶 44 贵州金花茶 79 大样弄岗金花茶10 细尖连蕊茶 45 安龙瘤果茶 80 凹脉金花茶11 芳香短柱茶 46 单体红山茶 81 龙州金花茶12 厚叶山茶 47 茶梨油茶 82 直脉金花茶13 小黄花茶 48 心叶毛蕊茶 83 柠檬金花茶14 狭叶红山茶 49 浙江红山茶 84 倒卵叶金花茶15 美丽红山茶 50 毛花连蕊茶 85 平果金花茶16 芙蓉红山茶 51 大花红山茶 86 小果金

    28、花茶17 红山茶(新种) 52 尖连蕊茶 87 小瓣金花茶18 秀丽红山茶 53 长尾连蕊茶 88 毛瓣金花茶19 短管红山茶 54 硬叶糙果茶 89 顶生金花茶20 赫章红山茶 55 细叶短柱茶 90 东兴金花茶21 威宁短柱茶 56 全缘红山茶 91 防城茶22 寡瓣红山茶 57 湖南山茶 92 毛萼茶23 秃苞红山茶 58 毛籽红山茶 93 南山茶24 淡红花茶 59 尖萼红山茶 94 博白大果油茶25 龙头山大树茶 60 闪光红山茶 95 糙果茶26 西南红山茶 61 厚叶红山茶 96 多齿红山茶27 贵州连蕊茶 62 钝叶短柱茶 97 东安红山茶28 白花南山茶 63 岳麓连蕊茶 9

    29、8 连蕊茶, (贵州雷山)29 文山毛蕊茶 64 短柱茶30 石果红山茶 65 毛蕊茶 A 湖南山茶31 丹寨秃茶 66 扁果红山茶 B 柿饼茶32 长柄红山茶 67 小瘤果茶 C 小米茶33 长柱红山茶 68 皱果茶 D 粉红短柱茶34 大叶连蕊茶 69 柃叶连蕊茶 E 金花茶1535 窄叶西南红山茶 70 小卵叶连蕊茶 F 连蕊茶(东安)备注:以上每个物种 8 株以上,共十一组 100 个物种,AF 为嫁接苗。(四)精品园产业化经营现状精品园所在的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已取得山茶花等良种穗条、苗木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现已有育苗连栋大棚 2000 平方米,单体大棚 5000

    30、 平方米,普通苗床 500 亩,共计 50 万株,采用前店后园的生产与销售模式,种苗产品供不应求。精品园所在的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及周边的茶花基地一直坚持按如下内容进行标准化生产: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 l2892),DB33/T 554-2005山茶花苗木 ,山茶花苗木申金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分为繁殖、培育、质量要求三个部分。 三、建设的有利条件(一)区位优势精品园所在的婺城区是浙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设施先进,其毗邻的金华城区的快速发展,使其城乡联系更为密切,为产销两地高效联结、降低成本提供了便利条件,金华市城区二环北

    31、路缘山茶花精品园而过,使山茶花苗木及盆栽等产品进入金华城区市场和杭宁沪等大城市更为便利。16(二)山茶花良种资源特色显明金华北山等地有野生山茶花。据金华罗店后溪河村何氏宗谱记载,人工栽培山茶花始于南宋(1127-1279 年),多栽于庭院,供观赏。本世纪 70 年代末发展成为商品生产。金华山茶花品种有近 300 种, 80 年代从国外引进“荷兰黄、美国大红”等新品种,“花佛鼎“是金华山茶花中的佼佼者,其花瓣卷曲呈半球状,色泽鲜艳夺目,深红中镶有白块,花大 7-8 厘米,朵花期长达半月之久。属国内名贵品种。 1986 年 10 月,市一届人大作次会议决定命名山茶花为金华市花。(三)科技依托具有建

    32、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山茶花新品种优质苗规模繁殖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满足当前浙江省对大力发展花卉新品种优质苗的需要,并通过产品应用示范,推动浙江省及我国花卉产业的良性发展。(四)产业基础好一是花卉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从本世纪 70年代末开始,随着金华市婺城区国家级山茶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在山茶花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方面,现已培育和形成了一支扎根于基层进行山茶花育种和良种生产的工作团队,金华市省级山茶花17精品园建设主体单位-金华国际山茶物种园系直属金华市林业局的国有企业,现有 7 名管理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 2 名,工程

    33、师 4 名,技术员 1 名),并且中国花协茶花分会的秘书处也设在该单位。中国花协茶花分会办公机构自 2000 年从杭州园文局挂靠到金华市政府并常设在金华市林业局以来,分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力量雄厚,社会联系广泛等优势,为政府出点子,提建议,为社会提供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金华茶花产业的发展。协助筹建中国茶花文化园、国际山茶物种园,配合政府承办了 2003 年国际茶花大会,出版了中国茶花文化山茶属植物主要原种彩色图谱中国茶花名园金华山茶花茶花看图养茶花茶花、友谊、和平等书,弘扬茶花文化,普及茶花知识,从 2001 年开始,组织举办了 9 届金华市茶花展览会。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国际茶花大会,瑞士洛卡诺国际

    34、茶花大会,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茶花大会和英国康沃尔国际茶花大会,日本久留米国际茶花大会,在广西乐满地举办了 “第二届金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第五届茶花展览会”,在云南大理举办了中国第六届茶花博览会,在重庆举办了中国第七届茶花博览会。在这许多茶花活动中,分会充分利用总部在金华的优势,扩大了影响,增强了金华山茶花的知名度。二是市场需求为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消费方式与市场需求的深刻变化,它不仅包含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从单一的数量需求向多样性、高质量的方向转变,而且也包含了消费方式的变化。金华18已成为上海等华东大中城市绿化苗木和花卉的生产

    35、基地和中转站。金华的花卉不仅行销全国,并已打入日本、新加坡、荷兰等国际市场。花农在上海、江苏、天津等地都设有种植基地或花木专营网店 ,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 近几年来,全市花木种植面积每年递增 30以上,已成为浙江第四大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六大优势产业之一。据市花协统计,目前,金华市花卉苗木基地已达 16 万亩,年产值 11.8 亿元,年销售额 8.5 亿元,从业人员达 13 万人,金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卉产业强市。 这些为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具有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符合相关产业政策。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是一种特色现代林

    36、业精品园,其建设符合浙江省、金华市和婺城区的高度重视,省市有关部门已把现代林业精品园建设作为今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与扶持政策、激励措施,将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障、科技投入等方面加大对综合区的倾斜,为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建设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婺城区委、区政府亦十分重视山茶花精品园的建设,将山茶花精品园建设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山茶花精品园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些均为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19四、当前主要问题从精品园发展大局出发,认真分析精品园在技术、人员、管理(基地单位性质、管理体制)、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7、,主要如下:(一) “规模大效益低”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绿化苗木的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基建的完成,山茶花苗木的市场空间己趋于稳定,苗木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苗木产业逐渐告别 “暴利”时代,苗木市场利润的普通降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普遍规模小、经营分散、设施差,导致产品质量不高、一致性差、附加值低,使花卉产业呈现“规模大效益低”的现状。只有扩大新优生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迫在眉睫。“船大好冲浪,规模出效益。”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之路,才能促进花卉苗木产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增

    38、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坚持龙头带动,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加大扶持和培育花木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融资、用地方面予以优惠,因势利导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途径做大做强山茶花苗木产业。20(二)山茶花品牌与品题问题市场需求使山茶花产业面临着品牌与品题问题。迫使花卉企业和花农更加注重市场的需求,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品牌的培养。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花木产业必须依托科技进步来实现提升和优化。要推进山茶花这一优势花卉、传统花卉、现代花卉向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实现山茶花引、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山茶

    39、花品牌和知名商标,努力提升山茶花单位面积效益。“茶花是金华的市花,婺城种植茶花的历史已有 800 多年,如何进一步扩大婺城茶花的影响力,打响品牌,使茶花走向世界,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精品园所在的竹马乡素有“中国茶花之乡”的美誉。去年 11 月,“竹马牌”茶花获得了“浙江省名牌”称号,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品牌是产业的生命力。”,作为全省茶花行业中唯一一个省名牌,竹马牌茶花的品牌效应是巨大的,必将进一步带动全区乃至全市的茶花产业。21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以迅速、全面提高山茶花的良种化水平和生产水平为宗旨,创新发展思路

    40、,加大科技支撑,争取政策扶持,全面提高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建设管理水平及综合效益,推进山茶花这一优势花卉、传统花卉、现代花卉向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实现山茶花引、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山茶花品牌和知名商标。二、建设目标立足精品园山茶花产业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现状,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山茶花产业化程度和综合效益为宗旨,将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建设成为山茶花引、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山茶花品牌和知名商标,努力提升山茶花单位面积效益。具体目标如下:(一)面积目标规划期内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面积达 780 亩。其中:山茶种质

    41、资源区(物种园)60 亩;山茶苗木快繁区(设施栽培达)120 亩;22山茶苗木大田培育区 280 亩;山茶盆栽展销区(前展销店后盆栽园)320 亩。(二)产品、产量与产值目标至规划期末,形成山茶花穗条、苗木、盆栽等产品构成的产品序列。详见表 3-1。23表 3-1 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面积、产品、年产量与产值目标序号分类名称面积(亩)其 中:设施农业(亩)种子产量(公斤)穗条(万条)苗木(万株)森林食品(公斤)其它产品产值(万元)备注1 山茶穗条 60 60 30 6.00 0.2 元/条2 山茶小苗 120 120 60 36.00 0.6 元/株3 山茶大苗 280 120 56 560

    42、.00 10 元/株4 山茶盆栽 320 160 34 850.00 25 元/盆8 其它(游客) 20000 20.00 1/元/人次合计 780 460 30 150 20000 1472.0024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根据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基础条件,坚持“突出重点、分区实施”的原则,按照有关建成标准,合理安排建设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一)生产性道路(林道)建设为改善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在现有园区道路的基础上,新建营林作业道和生产便道 5.2km。其中:在设施栽培区建设营林作业道(主干道)1.2km,宽 4m,混凝土硬化;在大田培育区建设营林生产便道 4k

    43、m,宽 1.0m,砂石路面。(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为提高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需改善并新设相关设施开展设施栽培。主要新建设施有:埋设输水管道 3500 米;在设施栽培区埋设滴灌设备,面积 3 万平方米。25(三)场地及其它设施等规划在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核心区块(山茶物种园及设施栽培区,沿主要营林道路建设圃地照明系统。共需路灯 80 座,埋设电线 2600 米。规划在大田培育区,进行土壤改良,面积 150 亩,包括施用有机肥及客土改良。规划在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核心区块之设施栽培区,建设基质堆场,计 1000 平方米。规划建设生产用房 800 平方米。二、规模化和标

    44、准化生产(一)实行规模生产与集约经营经营通过高效培育、繁育技术提升和高效良种推广示范,提高山茶花规模化繁育程度,共集中连片建设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 780亩。同时,在精品园的山茶花苗木各有侧重,形成以山茶花盆栽和山茶花大苗为主,山茶花小苗和穗条次之,适量适度发展山茶花大型嫁接盆栽,实行分区分类经营。见表 4-1。(二)质量为先,抓好精品园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一是依托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以其在山茶花育种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本精品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6在进一步开展山茶花种质材料的筛选、评价、以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多项研究,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山茶花新优品种繁育和产业化生产技术体

    45、系。二是按“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技术标准、经营方案、密度调控制、安全监测、生产挡案)要求生产,抓好每一个环节。将精品园建设成为以山茶种质保存创制、良种示范、良种扩繁为主,同时具备科研合作平台、良种应用推广等多功能基地。表 4-1 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分区面积一览表 单位:亩 序号 分区名称 面积 备注1 山茶物种区 60 山茶穗条2 山茶小苗设施繁育区 120 容器苗、小苗3 山茶大苗大田培育区 280 大苗4 山茶盆栽展销区 320 盆栽、大型苗合计 780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一)建立首席专家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制度将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与支撑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

    46、议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所茶花专家高继银作为精品园首席专家,并由任华东副研究员、林萍博士、龙伟博士、常君助研等作为精品园科技支撑专家。建立首席专家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制度,加快精品园山茶花苗木繁育及生产经营技术的推广应用。27(二)加强农户培训,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通过精品园山茶花苗木的示范带动,逐步建立起科技培训体系;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推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算、激发农民赚”的服务方式,强化对农民进行茶花科技与文化的培训,通过观摩、示范、培训、指导,提高区域内农村农民的农业技术及管理水平,辐射和带动综合周边农民,特别是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向现代农

    47、业生产方向迈进,组织开展各类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并建立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强化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示范带动。现今,山茶花精品园所在的竹马以其茶花的栽培品种之多、栽培技术之高、销售面之广,使得竹马茶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如今,茶花不仅成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之花”,也成了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婺城的“幸福之花”。四、产业化经营以产销对接为主要形式,以构建精品园山茶花苗木的营销服务平台为目标,积极引导精品园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强山茶花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宣传,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

    48、高产品附加值。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林产品推介会、对接会,加大促销力度,提高精品园山茶花苗木的知名度,扩大山茶花产品销售空间,带动精品园增效、农民增收。28第五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按照金华市省级山茶花精品园的规划,对每个项目的投入、建设主体自筹、地方财政投入、申请省及省以上补助资金等分项内容,对所有项目进行汇总,估算示范区和精品园项目总投资和分项投资额。(一) 测算依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 号);国家林业局编印的林业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林计发2003207 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

    49、建2007525 号);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浙江省林木良种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9 版);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林业种苗工程技术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29(二) 测算说明根据浙江省林木良种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9 版)以及通过对基地周边的物价及劳动力工资进行调查综合确定良种培育工程、生产及附属工程的平均投资单价。其中苗圃生产及材料及各类设施仅计算新增部分所发生的费用。(三) 估算结果精品园新增部分规划建设总投资 248.95 万元。其中:生产性道路投资 11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44.19%;水利灌溉设施投资 42.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16.97%。其它生产设施投资 41.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6.46%;苗圃生产及材料投资 3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山茶花精品园ok2.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9458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