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思考吴旭富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今后一个时间价格改革的攻坚战,也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期的是通过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打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引导资源高效配置、生态环境合理补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以“减量比、再利用、 资源化 ”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稳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做好资源性产品价格矛盾的疏导工作:一、积极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适时疏导资源性产品价格矛盾1、 继续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为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节约资源,
2、必须改变国内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偏低的状况,加快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改革步伐。与周边省份相比,四川省天然气价格机制不尽合理,天然气市场培育缓慢,生产利用水平较低,不利于天然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关系,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可每两年动一次,工业、商业和其他用户的可与上游价格同步同向联动。同时,制定阶段性的用气优惠政策,促进全省天然气的开发利用。2、 加快构建反映煤炭完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目前,煤炭价格涨幅较大,安全事故、乱采滥挖、环境污染、生2态破坏的现象严重。深化煤炭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建立起能够反映煤炭资源开发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煤炭
3、资源成本构成,资源开采成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上升以及资源枯竭后矿山转产、职工再就业及技能培训等社会保障。确保在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促进企业珍惜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 加大电力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输配电价格管理办法,开展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鼓励用电大房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全面产行和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尽快形成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新格局。对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按照补偿发电成本、使投资者获得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上网电价,并逐步实现与为电、水电同网
4、同价。加大燃煤电厂的脱硫排污费的征收力度。切实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对节能型、清洁型企业制定优惠电价政策,对淘汰型、限制型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4、 积极深化水资源价格改革改进水价形成机制,重点是全面改革和建立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科学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必须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管网建设、维护成本、企业合理盈利等方面,构建污水处理收费补偿成本。加快对居民生活用水推行阶梯式水价政策。合理制定再生水价格大力促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绵阳节水型城市建设。35、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的改革针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垃圾处理费征收困难的现状,必须广泛宣传“谁污染、
5、谁付费” 的环保理念,明确垃圾处理费征收的经营服务性,改进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加快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推动垃圾处理向“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目标迈进。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垃圾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成本,并使清运和处理垃圾的企业合理盈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制定支持性价格政策,对治污的投资按高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核定价格和收费标准,吸引民间或国际资本采用 BOT 等多种投资模式参与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最终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和产业化。6、 大力推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价格政策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废弃物
6、转化为资源,包括对开采矿山资源中的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得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业废物进行合理利用,对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报废产品进行再生利用。为此,价格主管部门要根据资源综合利用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而达到既让开发利用企业有利可图,又让购买使用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直到推动全社会的资源环境实现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共赢目的。二、统筹兼顾 , 完 善配套,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利益关系调整复杂,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必需做到五个结合:41、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稳定价格总水平相结合资源性产品价
7、格位居整个产业价格的上游,对其他产业价格特别是下游产业价格具有很强的传导效应。调整和提高资源环境价格水平,必须充公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程度,下游企业的消化幅度和消费者的负担限度,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为此,要积极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要抓住国内市场在物价总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的有利时机,稳妥推出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方案。同时,建立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制度,降低我国过高的国际外汇顺差水平,积极从国外多进口一些资源性产品,通过调节供求关系,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传导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 源环境价格改革方案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相结合。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从成品油价、天
8、然气价、煤价、水价、电价到排污费、生活垃圾处理费、公共交通票价等的改革,几乎覆盖了老百姓的全部生活资料价格。为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必须大力宣传加强沟通,提请改革的透明度,要完善和改进和利用听证会等形式,客观评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正确把握改革方案的出台时机,提价幅度,神话步骤,预期目标,增强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3、 资源环境价格机制与建立弱势群体补贴机制相结合源环境价格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对资源提价带来的收益,应当归资源产权的所有者国家所有。垄断企业和利益集团作为资源产权的使用者理应和政府、广大居民一起公平承担改革成本,而不能将资源提价的全部或大部
9、分收益占为己有,由消费者和下游行业来承担改革成本,更不能让弱势群体5的生活水平恶化。据此,对资源环境价格提请增加的一部分收入,要采取提高资源税、征收特别收益金等方式收缴国库,建立专项补贴机制,用来补贴使用这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弱势群体以及出租车、城市公共交通。这样,既能促进资源节约与使用效率,又能增进社会和谐与民生福利。4、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打破行业垄断,推动市场竞争相结合从粗放型、低效型转向集约型、高效型增长方式,不仅要调高偏低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而且是还要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机制,走出政策性价格保护的“ 怪圈” 。国有垄断企 业如果定位于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国家就应当对其政策性亏损予以弥补;反之,如果定位于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就应当放开市场,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参与竞争。尤其要加大对那些投资回报率高的细分产业进行开放,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走势,推动资源环境使用良性循环。5、资 源 环 境 价 格 检 查 与 加 快 资 源 环 境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建 设 相 结 合为保障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强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要重点抓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和发电脱硫加价政策的贯彻执行,强化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排污费收费执行情况的督查,推出相应的环保价格政策法规,努力促进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