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945473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测 量 学 基 础实验指导书华北科技学院2012.81目 录测量实验须知 .2一、测量实验规定 .2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2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4实验一 水准仪认识和使用 .5实验二 等外水准测量 .7实验三 微倾斜水准仪检验与校正 .11实验四 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15实验五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18实验六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21实验七 图根导线测量 .25实验八 一个测站上碎部测量 .282测量实验须知一、测量实验规定(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1)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1)

3、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3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2)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

4、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5)人不离仪器,必须有人看护,切勿将仪器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

5、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10)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操作。11)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12)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 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才能装箱。13)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行搬站。在短距离和平坦地段,先检查连接螺

6、旋,再收拢脚架,一手握基座或支架,一手握脚架,竖直地搬移严禁横杠仪器进行搬移。装有自动归零补偿器的经纬仪搬站时,应先旋转补偿器关闭螺旋将补偿器托起才能搬站,观测时应记住及时打开。(3)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水准尺、标杆禁止横向受力,以防弯曲变形。作业时,水准尺、标杆应由专人认真扶直,不准贴靠树上、墙上或电线杆上,不能磨损尺面分划和漆皮。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42)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压。3)皮尺要严防潮湿,万一潮湿,应晾干后再收入尺盒内。4)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

7、,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分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5)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6)测距仪或全站仪使用的反光镜,若发现反光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面。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1)所有观测成果均要使用硬性(2H 或 3H)铅笔记录,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3)观测者读教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防听错、记错。不

8、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一半左右,字脚靠近底线,留出空隙作改正错误用。(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 1.300,度盘读数 300000中的“0”均应填写。(6)水平角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宇。垂直角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7)距离测量和水准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8)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齐划去,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文字。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

9、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9)按四舍五入,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据1.1235 和 1.1245 进位均为 l.124。5实验一 水准仪认识和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 DS3 型水准仪各部件及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3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学时数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6 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 DS3 型水准仪 1 台,记录板一块,测伞一把。3实验场地安排不同高度的五根水准尺,各组在练习仪器安置、整平、瞄准、精平、读数的基础上,每人练习观测三根水准尺,分别编号为 A、B、C,记录在实验报告中。4实

10、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 1安置仪器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然后用连接螺旋将仪器连在三脚架上。2认识仪器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3粗略整平先对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居中位置。4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手感螺旋有阻力),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成像在十字丝交点处。当成像不太清晰时,转动对光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5精平、读数在水准管气泡窗观察,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

11、的半影像吻合,视线即处于精平状态,在同一瞬间立即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毫米,6即读出四位有效数字。四、注意事项 1不要在没有消除视差情况下进行读数。2在水准尺上读数时,符合水准气泡必须居中,不能用脚螺旋调整符合水准气泡居中。7实验二 等外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检核的方法。2掌握水准测量内业成果整理方法。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 6 人组成。2实验设备每组借领 DS3 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2 根,尺垫 2 个。3实验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 46 个测站为宜,中间设待定点 B、C、D。4从

12、已知水准点 A 出发(H A=50.000m),水准测量至 B、C、D 点,然后再测至 A 点(或另一个水准点)。根据已知点高程(或假定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待定点 B、C、D 的高程。记录计算在实验报告中,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 1背离已知点方向为前进方向,前、后视距离大约相等,其距离不超过 100m。若A、B、C、D 点间距离超过 200m,在 A、B、C、D 点间要设若干转点(转点以 TP 打头,如TP1、TP2、)。 2每站操作是先用中丝读取后尺读数,记入实验报告的表 1 中。然后用中丝读取前尺读数,记入表

13、 1 中。然后立即计算该站的高差。3迁至下一站,继续上述操作程序,直到最后回到 A 点(或另一个已知水准点)。4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其限差公式为:(mm)或 (mm)式中:n 测站数L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 km 为单位。5若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在表 2 中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并绘制水准线路示意图。8四、注意事项 1在每次读数之前,要消除视差,对微倾式水准仪,要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放可读数。2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但转点必须用尺垫,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能移动。9水准测量记录日期:_ _

14、年_ _月_ _日 天气:_ _ 仪器型号:_ 组号:_ 观测者:_ _ 记录者:_ _一、水准测量记录及高差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 1,并进行高差计算,确保高差总和无误。表 1 水准测量记录 (两次仪器高)测站 点号后视读数( m)前视读数(m)高差(m)平均高差( m)备注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10二、待定点高程计算 根据表 1 计算,填入表 2,求待定点高程。表 2 待定点高程计算高 差 (m)点号 距离测站数 观测值 改正数 平差值 高程(m)(m)备 注辅助计算三、水准线路示意图11实验三 微倾斜水准仪检验与校正一、实习目的1.了解、水准仪的构造、原理。2.掌握水准仪

15、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条件。3.掌握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6 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 DS3 型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2 根,尺垫 2 个,小改锥 1 把,校正针 1 根,记录板 1 块,测伞 1 把。3实验场地安排在视野开阔、土质坚硬、长度在 60 80m 的地方。4各组对所领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实验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1一般性检验检查三脚架是否稳固,安置仪器后检查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脚螺旋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效,记录在实验报告中。2.圆水准器气泡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

16、校正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 180,若气泡仍居中,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校正:用改锥拧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定螺丝,再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一半,然后转动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复重检验校正,直至圆水准器的气泡在任何位置都在核划圈内为止,最后拧紧固定螺丝。3.十字丝横丝(中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整平仪器后,用十字丝横丝一端瞄准细小点状目标,转动微动螺旋,使其移至横丝的另一端。若目标始终在横丝上移动,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小改锥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反方向微微转动十字丝分划板,使横丝端点

17、至点状目标的间隔减小一半,再返转到起始端点。重复上述检验校正,直到无显著误差为止,最后将固定螺丝拧紧。124.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i 角检校)检验:在地面上选 A、B 两点,相距约 60 80m,各点钉木桩(或放置尺垫)立水准尺。安置水准仪于距 A、B 两点等距离处,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正确测出 A、B两点高差,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 3mm 时,取其平均值,用 hAB 表示。再在 A 点附近 2 3m 处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 A、B 两点的水准尺读数 a2、b2,应用公式b2= a2-hAB 求得 B 尺上的水平视线读数。若 b2 b2,则说明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若 b2

18、b2应计算 i 角,当 i 角20时需要校正。计算 i 角的公式为:式中:DABA、B 两点间距离(可以用视距测量得到);=206265。校正:方法 1 转动微倾螺旋,使横丝对准正确读数 b2,这时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央,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再重复检验校正,直到 i20为止。方法 2 使水平管气泡保持居中,通过调节十字丝,使十字丝横丝对准 B 尺 b2。进行 i 角检验时,要仔细测量,保证精度,才能把仪器误差与观测误差区分开来。四、注意事项1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检验,确认检验无误后才能进行校正。2拨动校正螺丝时,应先松后紧,松紧适当,校正螺丝应处于稍紧的状态。13

19、检验与校正记录日期:_ _ 年_ _月_ _日 天气:_ _ 仪器型号:_ _ 组号:_ 观测者:_ _ _ 记录者:_ _一、一般性检验记录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三脚架是否牢固脚螺旋是否有效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微倾螺旋是否有效对光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二、圆水准器平行于竖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整平并转 180后气泡位置校正后气泡位置三、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请在下图中给出十字丝横丝与目标的位置关系检验前位置 检验后位置 14四、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校记录仪器位置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A 点尺上读数 a1B 点尺上读数 b1hAB= a 1-b1在中点 C测高差平均高差

20、hABA 点尺上读数 a2B 点尺上读数 b2b2= a 2-hAB2=b 2b 2在 A 点附近检验 ABDi15实验四 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 DJ6 型光学经纬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 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4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 6 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 DJ6 型光学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测钎若干根。3在实验场地每组打一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划十字

21、作为测站点,周围布置 A、B两个目标,供测角用。4在熟悉经纬仪的使用后,每人用测回法测水平角一个测回,实验结束后,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 1经纬仪的安置(1)松开三脚架,安置于测站点上。其高度大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2)打开仪器箱,双手握住仪器支架,将仪器从箱中取出置于三脚架上。一手紧握支架,一手拧紧连结螺旋。2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3经纬仪的使用对中:调整对中器对光螺旋,看清测站点,依次移动三脚架的其中两个脚,使对中器中的十字丝对准测站点,踩紧三脚架,通过调节三脚架高度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绕竖轴转

22、动 90,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 90,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分划线的一格为止。瞄准: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从望远镜中看到目标,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16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读数: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分微尺或测微尺读数。4测回法测水平角(1)度盘配置:设共测 n 个测回,则第 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 为略大于若测两个测回,根据公式计算第一测回起始读数稍大于 0,第二测回起始读数

23、稍大于 90。(2)一测回观测盘左 瞄准左边目标 A,进行读数记 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 B,进行读数记 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左=b1a1 。盘右 瞄准右目标,进行读数记 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进行读数记 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右=b2a2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一测 回角值 (3)测站观测完毕后,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17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日期:_ _ 年_ _月_ _日 天气:_ _ 仪器型号:_ 组号:_

24、观测者:_ _ 记录者:_ _ _测站目标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备 注18实验五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2.掌握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3. 一测回内 2C 互差,对 J2 。对 J6 不作要求。814.半测回归零差:对 J2, ;对 J6, 。215.各方向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值:平均值=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注意:零方向观测两次,应将平均值再取平均。6.归零方向值:将各方向平均值分别减去零方向平均值,即得各方向归零方向值。7.各测回归零方向值的平均值:同一方向值各测回间互差,对 J2 ;对 J6 。2142二、计划与设

25、备 1实验时数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 6 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 DJ2 或 DJ6 型光学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测钎若干根。3在实验场地每组布置 O、A、B、C、D 五个点,如图所示。仪器安置 O 点,观测A、B、C、D。4在熟悉经纬仪的使用后,每组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4 个测回,实验结束后,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1. 经纬仪的安置(1)松开三脚架,安置于测站点上。其高度大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2)打开仪器箱,双手握住仪器支架,将仪器从箱中取出置于架关上。一手紧握支架,一手拧紧连结螺旋。2. 对中、整平193. 观测(1)上半测回选择一明显目标 A

26、作为起始方向(零方向),用盘左瞄准 A,配置度盘,顺时针依次观测 A、B,C,D,A。(2)下半测回倒镜成盘右,逆时针依次观测 A,D,C,B,A。同理各测回间按 1800/n 的差值,来配置水平度盘。四、注意事项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3.严格按观测步骤测量,认真进行记录。20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记录表日期:_ _ 年_ _月_ _日 天气:_ _ 仪器型号:_ _ 组号:_ _ 观测者:_ _ 记录者:_ _立测杆者:_ _水平度盘读数测站测回数目标 盘左 ()盘右()2C()方向值()归零方向值()各测回平均方向值()21实验六 经纬

27、仪的检验与校正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2掌握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间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6 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 DJ6 型光学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测伞 1 把,校正针 1 根小改锥 1 把。3实验场地安排在长 100m 左右的地方,并有高 12m 左右的建筑物。4每组对所领经纬仪进行检验校正,记入报告中。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 1.一般性检验(按报告内容)。2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先进行粗平,然后将照准部水准管转到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方向,调脚螺旋使气

28、泡居中。然后旋转照准部 180,若气泡不居中,则需校正。 校正:调脚螺旋使气泡向水准管居中位置移动一半,然后用拨针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完全居中。此项检校应反复进行,直至照准部转至任意方向,气泡偏离均小于 1 格。3.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根据校正后的水准管,将仪器整平,如果圆水准气泡不居中,否则需校正。校正: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完全居中。4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先找到一个明显点状目标,用十字丝纵丝的一端瞄准这个目标,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或水平微动螺旋),如果目标始终在纵丝上移动,则不需校正,否则需要校22正。校正:取下分划板座的护盖,旋松四个压环螺

29、丝,然后转动分划板座使目标与十字丝竖丝重合。最后转动微动螺旋,检查目标是否始终在竖丝上移动。5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 盘左瞄准远处与仪器同高点 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左,倒转望远镜盘右再瞄准 A 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右。若 左= 右180,说明此条件已满足,若差值超过 2,则需要校正。校正 计算正确读数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此时目标偏离十字丝交点,用校正针拨动十字丝左、右校正螺旋,使十字丝交点对准 A 点。如此重复检验校正,直到差值在 2内为止。最后旋上十字丝分划板护罩。6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检验 在离建筑物 10m 处安置仪器,盘左瞄准墙上高目标点标志 P(垂

30、直角大于 30),将望远镜放平,十字丝交点投在墙上定出 P1 点。盘右瞄准 P 点同法定出 P2 点。若 P1P2 点重合,则说明此条件满足,若 P1P25mm,则需要校正。校正 取 P1、P2 中点 P3,以盘左(或盘右)瞄准 P3 点,抬高望远镜,此时视线偏离 P 点,校正使需拨动支架偏心轴承,使横轴一端抬高或降低。由于仪器横轴是密封的,故该项校正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7.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 整平仪器,在脚架的中央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十字标志 A。移动白纸,使仪器对中 A。将仪器转 180,如果光学对中偏离 A 点(如对中 A),则需校正。校正 定出 A、A两点中心点 O,再转

31、动对中器校正螺丝使对准 O 点。四、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不能颠倒。2校正结束后,各校正螺丝应处于稍紧状态。23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记录日期:_ _ 年_ _月_ _日 天气:_ _ 仪器型号:_ _ 组号:_ _ 观测者:_ _ _ 记录者:_ _一、一般性检验记录 检 验 项 目 检 验 结 果三脚架是否牢固脚螺旋是否有效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照准部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二、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记录 用图标出检验前后气泡位置。三、圆水准器的检验记录用图标出检验前后气泡位置。四、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记录 用图绘出十字丝与目

32、标点的位置关系。五、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检验 照准远处与仪器同高点 A 进行盘左观测,水平度盘读数 盘右再瞄准 A 点,水平度盘读数 24盘右位置正确水平度盘读数 视准误差 六、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记录项 目 第一次 第二次P1P2距离七、光学对中器的检验记录用图标出 A、A两点位置和距离。25实验七 图根导线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图根光电导线的布设要求,施测和计算方法。2.限差要求:(1)边长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l3000。(2)对中误差应小于3mm。(3)盘左、盘右测角的差值应小于40。(4)图根导线的角度闭合差限差按60 计算(n 为测角数)。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

33、安排 2 学时,实验小组由 46 人组成。2. 全站仪 1 套,记录板 1 块,木桩和小钉若干。3在实验场地选择一条闭合线路。4每人练习一站的观测,记入实验报告,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1.在测区选定由 45 个导线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以用油漆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2.用全站仪测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毫米。3.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测 1 个测回。四、注意事项1.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边长以 6080m 为宜,若边长较短,测角时应特别注意提高对中和瞄准的精度。2.如无起始边方位角时,可按实地大致方位假定一个数值,起始点也可假定。

34、26导 线 测 量 记 录日期: 仪器: 小组: 观测者: 记录者:水 平 角 读 数 距 离 测 量水平度盘读数 角 值 平 均 角 值测 站目 标点 号竖 盘位 置 边号边 长 (m)备注略图27导 线 坐 标 计 算 日期: 计算者:xy坐 标点号观测角改正后角值方位角边长(m) 计算值 改正值 计算值 改正值 xy点号28实验八 一个测站上碎部测量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和步骤。2能合理选定地物、地貌的特征点。3练习用地形图图式和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测图比例尺为 1:500,等高距为 1米。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安排 2 学时,每组 45 人,分工为观测、记

35、录、绘图和立尺。2设备为每组 J6 光学经纬仪 1 台,小平板 1 块绘图纸 1 张,水准尺 1 根,花杆 1根,皮尺 1 把,比例尺 1 根,量角器 1 个,计算器 1 个,记录板 1 个,地形图图式 1 本,小三角板 1 副,小针 1 根,铅笔 1 支,橡皮 1 块。3测图场地选择在校园内,在平坦地段选一直线,在直线的两个端点上安置仪器进行测图。4实验结束,每组交整饰好的图纸一张,碎部测量记录一份,编写实验报告。三、方法与步骤 1以控制点 A 为测站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000,瞄准另一控制点 B 为起始方向,量取仪器高 i 至厘米,随即将测站名称、仪器高记入碎部测量记录本。

36、2在图纸上展出测站点 A 和起始方向 B,连接 A、B 为起始方向线,并用小针将量角器的圆心角固定在测站点 A。展绘直线两端点 A、B 时,在图板适当位置画一直线,先定一端点 A,然后将地面的直线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长度,在图板上以 A 为起点,定出 B 点。3将视距尺立于选定的各碎部点上,用经纬仪瞄准水准尺,读取下丝、上丝、中丝数值,竖盘读数和水平角读数,将各观测值依次记入表格。4计算视距、竖直角、高差、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5将计算的各碎部点数据,依水平角、水平距离,用量角器按比例尺展绘在图板上,并注出各点高程,描绘地物。29四、注意事项 1读取竖直角时,指标水准管气泡要居中,水准尺要立直。2每测约 20 个点,要重新瞄准起始方向,以检查水平度盘是否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