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蔬菜价格看通胀 摘要 2010 以来,由于物价上涨,网络上流行了一系列新鲜词汇“豆你玩” “蒜你狠”、 “苹什么” 等,在这些新鲜词汇的背后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扩散。从蔬菜价格的上涨观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关键词 物价上涨 蔬菜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政府解决方案2010 以来,由于物价上涨,网络上流行了一系列新鲜词汇“豆你玩” “蒜你狠” 、“苹什么”、 “糖高宗 ”、 “棉里针 ”、 “油你去”、 “煤超疯”等,也引发了居民“海囤”、上网“晒恩格尔系数 ”、交流“菜奴省钱攻略”等行为。图 1-1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全国 城市 农村月 份当月 同比增长 累计 当月
2、同比增长 累计 当月 同比增长 累计2010 年 10 月份 104.4 4.40 % 103 104.2 4.20 % 102.9 104.7 4.70 % 103.32010 年 09 月份 103.6 3.60 % 102.9 103.5 3.50 % 102.8 103.9 3.90 % 103.12010 年 08 月份 103.5 3.50 % 102.8 103.4 3.40 % 102.7 103.7 3.70 % 1032010 年 07 月份 103.3 3.30 % 102.7 103.2 3.20 % 102.6 103.5 3.50 % 102.92010 年 06
3、月份 102.9 2.90 % 102.6 102.8 2.80 % 102.5 103.2 3.20 % 102.82010 年 05 月份 103.1 3.10 % 102.5 102.9 2.90 % 102.4 103.3 3.30 % 102.72010 年 04 月份 102.8 2.80 % 102.4 102.7 2.70 % 102.2 103 3.00 % 102.62010 年 03 月份 102.4 2.40 % 102.2 102.3 2.30 % 102.1 102.6 2.60 % 102.42010 年 02 月份 102.7 2.70 % 102.1 102.
4、6 2.60 % 102 102.9 2.90 % 102.42010 年 01 月份 101.5 1.50 % 101.5 101.4 1.40 % 101.4 101.8 1.80 % 101.82009 年 12 月份 101.9 1.90 % 99.3 101.8 1.80 % 99.1 102.1 2.10 % 99.72009 年 11 月份 100.6 0.60 % 99.1 100.4 0.40 % 98.9 100.9 0.90 % 99.5图 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从图 1-1、图 1-2,我们可以看出,自进入 2010 年以来,我国(Consume
5、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今年 1-8 月份累计同比上涨 3.9%,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按照购买力评价理论,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减弱,即钱不再那么值钱了。近几年来欧美国家 GDP 增长一直在 2%左右波动,CPI 也同样在 0%3%的范围内变化,国际上将 3%的通胀率作为警戒线,而我国 10 月份已达到 4.4%,而。说明物价上涨的程度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比数据更鲜活的是人们的体会,身边的“柴米油盐 ”无不价格飞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10 月份 CPI 同比上涨中,食品价格“贡献率”为 74%,其中蔬菜价格涨了 31%。下面我们仅
6、从蔬菜价格上涨这一方面分析一下。蔬 菜 价 格 不 断 上 涨据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监测,目前北京蔬菜平均价格为每公斤 3.10 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50.5%,创历史最高水平。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王炳南介绍,今年以来,蔬菜市场总体供需平衡,受各种因素影响,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据监测,11 月上旬,全国 36 个大中城市 18 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 3.9 元,比年初上涨了 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6个 大 中 城 市 农 场 品 交 易 市 场 平 均 价 格0123456芹 菜 萝 卜 土 豆 尖 椒 圆 白 菜 豆 角 蒜 苔 韭 菜元/500克2009年 10月 2010年
7、 8月 2010年 9月 2010年 10月62.4。图 2 36 个大中城市 09 年 10 月、10 年 8、9、10 月农场品平均价从图中可以显示 7 月、8 月、9 月农产品价格都是不断上涨的,10 月份各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月都有所上涨。同时据商务部数据显示,11 月份的前两周,18 种蔬菜的平均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 62%。自 10 月份中国通胀率升至两年最高点,达到 4.4%,中国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引发了严重焦虑。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来势凶猛,很多人将其主因归咎于国际和国内超发货币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通胀,即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的游资涌入中国市场,过多外汇涌入,导致人民币不足
8、,迫使央行多发行人民币,国内的货币(通货)的发行量就超过 了实物的生产量的增长,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致使 物价不断上涨。还有部分人认为,此轮农产品价格猛涨的真正原因,应该是收入结构的市场自然调整,是由于农产品生产者收入太低、农产品服务领域利润太低造成的,而超发货币、天灾减产只不过是为其主要矛盾爆发宣泄提供了一个契机和借口而已。农村愿意留家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农民和农产品服务领域从业者与其它生产者收入差距太大,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因。真正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供应不足引起的,跟货币是没有关系的。对于蔬菜价格上涨来说,应该是由多方面推动的。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王炳南同志对此做了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五点:
9、一是受异常天气影响。春季遭受倒春寒,北方地区蔬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上市时间推迟。进入汛期后,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反复遭受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蔬菜生长受损,采摘困难,运输受阻。二是蔬菜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进入 2010 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蔬菜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也有所增加,其中流通环节工资涨幅约为 20。三是蔬菜消费需求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食物结构也悄然调整,蔬菜在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蔬菜需求量增至 6.02 亿吨,比 2.001 年增加约 24。四是一定程度上存在
10、炒作现象。2009 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生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人为推高价格。11 月上旬,全国 36 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95.8和 89.5。五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近期,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日韩等国相继出现菜荒,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但是其实目前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通胀的溢出效应比较有限:可以说蔬菜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非贸易商品,而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为我国在农产品方面基本自给自足,很少进口。我国的确进口相当比重的棉花和大豆来满足国内消费(二者进口占国内消费的比重约为 30%和 80%),所以二
11、者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同步涨跌。重要的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储备比较充足,那推动价格上涨真正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图片来源:CEIE、瑞银估算 图片来源:财新网图 3-1 狭义货币(M1)增速与 CPI 通胀率 图 3-2 1999-2010 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我认为,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从图 3-1 我们也可以看出,该图中狭义货币(M1 即现金、支票账户、极短期流动账户)增速与 CPI 通胀率表现出紧密的相关性,前者大约领先后者 6 个月。那么引起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结起来有六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
12、性通货膨胀、理性预期的通货膨胀和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泛滥,即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的情况下,而且,每单位产品索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的发展就愈快。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据悉,目前我国的 M2 是 GDP 的 1.8 倍,而美国只有 0.6 倍,日本、韩国不过是 1倍左右。央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太高了。从图 3-2 分析可知,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了原来的 3 倍,过去十年 M2 已增长 450%。随着 9 月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义货币 M2 余额达
13、到 69.64 万亿元,引发了业内对于未来货币泛滥的担心。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蒜你狠” 、“豆你玩” 、 “糖高宗”到“苹什么”如今,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近年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际上外资的大量流入。这些热钱,是不断增加的,从房地产到股市再到期货市场,过多的游资进入中国市场,迫使央行过多发行人民币,国内的货币的发行量就超过了实物的生产量的增长,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致使物价不断上涨。二是商人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的结果。由“逗你玩”就完全可以看出投机商,炒作专家的威力,当然也少不了国际炒家的功劳。政府采取的措施,并已得到的效果图 4-1 抑制通胀
14、的措施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图 4 2010 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2010 年 11 月 19 日2010 年 11 月 29日 17.50% 18.00% 0.50% 14.00% 14.50% 0.50%2010 年 11 月 09 日2010 年 11 月 16日 17.00% 17.50% 0.50% 13.50% 14.00% 0.50%2010 年 05 月 02 日2010 年 05 月 10日 16.50% 17.00% 0.50% 13.50% 13.50% 0.00%2010 年 02
15、 月 12 日2010 年 02 月 25日 16.00% 16.50% 0.50% 13.50% 13.50% 0.00%2010 年 01 月 12 日2010 年 01 月 18日 15.50% 16.00% 0.50% 13.50% 13.50% 0.00%物价上涨,在国家调控下,各地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积极发展蔬菜生产,二是建立和完善蔬菜储备制度,三是促进蔬菜产销衔,四是降低流通经营成本。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据商务部监测, 11 月 22 日-28 日,36 个大中城市 18 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为 3.50 元/公斤,较前一周回落 5.9%,较 11 月初回落9.1%。
16、与 11 月初比,18 种主要蔬菜中 15 种价格回落,9 种回落幅度超过 13%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图 4) ,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对期货市场投机行为的打压,以及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日益增强, 国家发改委(NDRC)表示,抑制投机的措施取得了成功。该机构网站上发布了价格下降的商品列表,其中包括玉米(两周下降 6%) 、棉花(下降 24%)和糖(下降 14%) 。实行价格干预。国务院表示,必要时可能对食品、柴油、化肥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临时价格干预,重启 2008 年初通货膨胀触及 12 年高位时采取的价格调控措施。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供应量。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冬
17、明春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将增长 7%,明年蔬菜产量将增长 7.5%。这一官方承诺是政府为确保粮食供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在流动性充裕和信贷投放强劲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将会进一步的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等。政府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物价、缓和消费者日渐加重的恐慌情绪,维持市场的稳定。这些措施对抑制全面通胀还是会有一定的效果的,我们也应该相信在政府有效的控制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逐渐减轻。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全面抑制通货膨胀?上面已经提到,此次通货膨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热钱的流入和投机行为的猖獗。那么该如何遏制也就成为解决的关键。一、 抑制游资过剩,引导钱投在需要的地方。中国经济的高速
18、发展,也是国际游资的热衷地。既然游资是不可能减少的,那么游资要用在什么地方呢?服务业,比如旅游业、艺术品等吸附多余的资金,保持资金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当流通资金较少时,又可以通过“ 回购 ”来释放资金,保证资金的充足。二、 防止游资炒作现象,规范市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如果在经过炒作,那么全民陷入恐慌,各家囤积商品,不安定的因素也就增加了。三、 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制,采取预防措施。应该对游资的动向有一个监控,严格制止他们在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来防范。对游资的监控要定期汇报,并进行预测,提前提出解决措施,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上仅是对此次通货膨胀提出的建议。当然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引起的原因,表现、解决措施也是各有特点。在市场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以后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会不断涌现,也希望政府能不断完善全方位的监察机制、做好防范、积极引导、妥善解决。参考文献:有部分资料摘自新华网、搜狐财经、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