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公交调研报告范文 2 篇城市公交调研报告范文(一)摘要 本文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人性关怀的视角调查常州快速公交brt,发现常州 brt 存在不宜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们坐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将 brt 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的和站台改造两方面对常州 brt 提出建议,力求对常州 brt 的发展有所帮助,改善公共交通,创造人性化的环保城市。关键词常州快速公交宜人人性化前言出行交通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我国来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各个城市都在努力解决。brt快速交通,最早在巴西的库里蒂巴成功的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并且给这座城市带来世界“环保之都”的荣誉称号。目前中国少数城市也引进了快
2、速交通,对于常州一个二级城市来说,brt 已基本解决常州人的出行问题。但是,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brt 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满足出行要求,还要遵循人本设计,满足人们舒适出行的要求。因此,我们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常州 brt 进行调查,希望乘坐 brt 能成为人们如逛公园一样的享受。1.调研基本情况说明:1.1 调研的意义:快速公交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势,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对于注重环境的今天,鼓励人们乘坐公共公交是减少交通污染的一种方法。高效而可靠的快速公交系统可以大容量地集散乘客,节省乘客出行时间,改善混合交通情况,减少小汽车使用率。
3、而提高 brt的舒适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1.2 调研的方法及调研的范围:(1)文献调查法:在前期阅读大量文献,从国内外成功例子汲取经验。 国内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实践 快速公交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2)实地观察法:对 b1,b2 路段进行调研,我们以 b2 线为主,快速公交二号线从西林公交中心始发,途径中吴大道,怀德南路,怀德中路,延陵西路,延陵中路,丽华北路,东方西路,东方东路至戚区公交中心站,走访各个公交站台以及站台周围建筑群。(3)问卷调查法:对站台里等待车的人人,学生,工人,白领进行问卷调查。(4)访谈法:与常州公交机务处,常州规划局,常州设计院相关人员进行访谈。1.3 调研时
4、间和思路:本次调查历时两周,我们本着严谨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从站台,车道,与周边建筑联系三个方面研究常州快速公交brt,然后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最后的结论。2.现状调研分析2.1 初步调查自从我们来到常州,经常会选择 brt 出行,但没有仔细研究过,确定 brt 研究课题后,我们开始深入研究它。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常州快速公交brt 比普通公交在站台和车道上已改善许多,但还有些地方不尽人意。2.1.1 站台站台外观没有特色,并且缺少景观设计。站台在遮阳,遮蔽风雨和抵御寒暑上有很大缺陷,站台设施不够完善。2.1.2 车道brt 专用车道布置于道路中央,双向行驶,专用道与其它车道
5、间只设一道地面标记隔离。2.1.3 与周边建筑联系站台与周边建筑联系方式有天桥,地下通道,路面设置红绿灯。站台周边建筑没有特色,很无趣。brt 沿线与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商业区联系不够紧密。2.2 深入调查初步进行了实地观察后,我们对乘客和常州 brt 公司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放了 120 份问卷,有效份数为 115。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绝大多数人对常州快速公交brt 是满意的;大部分人觉得坐车过程中最不宜人; 38.9的人认为 brt 应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43.4的人认为站台设施需改进。2.2.1 关于造成 brt 不宜人的主要原因调查问卷第四题:4.您觉得在乘坐
6、 brt 过程中什么时候最不舒适? 在站台等车时坐车过程中进入或离开站台过程中坐车过程中(44.3)由于车子密闭,车内的人很多,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内环境非常糟糕,因此不宜人。现在常州市内的 brt 车辆一年四季都开空调,窗户密闭。人一多,车内的空气质量很差,又拥挤,很容易晕车。因此,目前有能力买小轿车的还是会选择自己家的小轿车。车道两侧建筑单调,缺少公共空间和景观,给车内人的视觉带来疲乏。以常州快速公交二号线b2 线为例,b2 线共有 26 对站台,从公交一公司开往戚区公交中心站。途径龙江路,谭墅,花园公交中心站,金谷花园,马公桥,会馆浜桥,怀德桥,瞿秋白纪念馆,人民公园,文化宫,天宁寺
7、,文笔塔,朝阳桥,五角场,红梅新村,横塘河,紫云居,青洋中路,湾城路,毓秀园,华丰路,戚墅堰区政府,革新桥,五一路,戚区公交中心站。我们把这些路段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周边有广场或公园的:人民公园到文笔塔一段公交车道与公园相距较远,在车内的人不能很好的欣赏到公园的景观,只能匆匆一瞥。第二类是周边是商业区的:瞿秋白纪念馆到文化宫一段店铺的空间比较呆板,不活跃,缺少公共交流的空间。第三类是周围没有公共建筑的:其余路段金谷花园,马公桥等缺少景观绿化,视觉效果不好。比较偏僻的毓秀园、华丰路地段虽有景观绿化,但没有与车站结合。路面绿化少,近地面层空气质量差,温度高,特别是在夏天在站台等车时(38.3)站台
8、设施不够完善,不能遮风避雨,不能隔热御寒。brt 车站主要以钢和玻璃为结构,由于高度和出挑长度限制,不能有效遮蔽太阳光也不能遮风避雨,b2 线路在站台上已经有了改善,在正对乘务员作为的地方增加了铁质的”百叶“。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改善,也是只针对长期工作的乘务员而设计的。乘客还认为如果站台能隔热御寒就更好了。站内功能不完善,在站台除了等车没有其它事可做,不能在站台内买报刊和点心。站内只能等车,比较无聊。并且买过票进入车站就不能再出去了,如果等车时间比较长,也不能买报刊来打发时间。外观无特色。一号线站台造型模仿动车外形,浅蓝色的表面经过风水日晒已经显色陈旧。二号线虽然改变了站台设计,提高了利用率
9、,但是没有突出常州特色。并且站台无景观,不能舒缓等车人的心情。进入或离开站台过程中(17.4)地下通道或天桥出入口不明显,经常找不到。无景观。2.2.2 对具体路段的调查地点 1 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站位于常州商业中心南大街东,南侧是人民公园,北侧是新建成的仿古商业区。西侧是南大街和莱蒙商业街。由于用地紧张,站台通过地下通道与周边建筑连接,地下通道未设置商业店铺,不同于南大街地下通道,人民公园站台未设置直接去周边建筑地下层连接的通道。地点 2 毓秀园毓秀园位于 b2 线路东侧,离末站戚区公交中心站四站路。处于市郊,周边建筑密度低,以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厂房为主,有零散的商业小铺。3.建议3.1 站台改
10、造:安装百叶窗,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在车站上加建雨篷,在避免外面的雨水打入车站内;挡住下雨天时避免雨水落在人身上。夏日强烈阳光。将特殊站点如公交换乘站和首末站装点以鲜花、树木、商店、玻璃墙、特色建筑,并在建筑风格上尽量保持通透性。乘客可以在这些站点内随意散布、购物、交谈、打电话、卖报纸。3.2 车道改造:城市道路除了该备良好的交通功能,同时还应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考虑到常州有些路段并不宽阔,不能种植高大阔叶乔木,我们建议将专用道路中央改成草坪。草坪可以吸收热量,吸纳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并且增加视觉效果。3.3 与周边建筑联系:brt 车道沿线与周边建筑的联系第一类是周边有广场或公园的:人
11、民公园到文笔塔一段广场设计可设置深夜酒吧、咖啡厅、零售店等商业设施,能提供最新的brt 系统交通信息。广场中心位置的告示牌上要有易懂的地图和指引。舒适的座椅、长凳,同时还应该配备报纸书刊、花坛。公园空间内部应该设置能够贯穿整个公园的休闲景观路线,甚至延伸进附近的居民社区。公园还应适合于多类型的体育锻炼,创造足够多的树荫和风雨棚,使其成为居民多彩户外活动场所。第二类是周边是商业区的:瞿秋白纪念馆到文化宫一段赋予沿街的店铺更多自主创造空间,例如店铺门前留出一部分空地开放,布置茶座,咖啡座等有特色的公共场地。第三类是周围没有公共建筑的:其余路段整个道路两边种上茂密的阔叶乔木,形成与周边居民区的绿色缓
12、冲带,隔离噪声和空气污染,改善小气候,改善车内人的视觉感受。4.结语从 08 年 brt 一号线开通到现在,常州 brt 已经慢慢完善,这个过程中是会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而我们现在调研所能发现的问题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让常州 brt 更加人性化,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心,总有一天,brt 会成为常州人的骄傲。城市公交调研报告范文(二)一、城市公交基本情况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于*年 5 月,*年 11 月移交交通部门管理。目前,全市现有公交经营企业 2 家,公交车保有量为 148 辆,城市公交线路 14 条,设有公交站台 117 座,运营线路总里程 311.2 公里,基本覆盖
13、新老城区以及周边的 7 个镇(办事处)。二、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年,委托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邳州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 ,提出了近期(2013-2015 年)和中远期(2016-2030 年)城市公交发展目标。预计到 2015 年,全市公交车保有量达到 281 辆,公交线路达到 24 条(其中新辟 10 条,调整线路 6 条);到 2030 年,公交车保有量达到 1089 辆,公交线路达到 36 条(新增 12 条,调整 6 条),公交线路总里程为595 公里。2013 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公交发展列入交通十件为民实事之一,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资 2360 万元,新建公交车调度
14、中心(保养场)1 座、公交首末站 4 座、公交港湾式站亭 64 个,站牌 62 个,新上燃气公交车 20 辆,稳步推进公交车运营国有化。三、当前城市公交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一)在公交线网规划方面,一是公交线网覆盖度低,新城片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甚至老城区北部区域公交覆盖均不足;二是城区道路中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不均衡,公交线路比较曲折,存在大量的迂回运输、逆向运输现象;三是站点服务覆盖率较低,据测算,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 300 米覆盖率为 21%,500 米覆盖率仅为 33%。解决对策:对于新增线路建设时序的安排总体原则是需求迫切、道路条件满足的先开通;调整线路的建设时序安排原则上是经营
15、合同先到期的先调整。其中近期(2013-2015 年)新增线路 8 条,分别为 17、19、29、30、15、21、26、28 路);调整线路 6 条,分别为3、4、5、6、7、13 路。中远期(2016-2030 年)新增线路 12 条,分别为22、23、25、27、31、32、33、35、36、37、38、39 路;调整线路 8 条,分别为1、2、8、9、10、11、12、16 路。2013 年新增 2 条:18 路(官湖镇至瑞兴路公交总站)、20路环线(邳州火车站公交枢纽至邳州火车站公交枢纽)。(二)在公交车辆投放方面,我市城市公交车辆更新较为缓慢,车辆档次普遍较低,乘车舒适度较差,不符
16、合节能环保要求。解决对策:进一步加快车辆更新速度,大力发展中高档、大容量、低能耗、环保型 LNG动机公交车辆,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根据近期公交发展规划,到 2015 年底,将新增车辆 217 辆、更新车辆 64 辆。推荐邳州市公交系统备选车型采用 8.5 米和 9 米级LNG 公交车型。同时,根据邳州市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初步实施方案 ,计划用 3年时间对现有 248 台城乡客运车辆车型进行逐步更新,购置符合农村客运要求的节能、环保公交车型。推荐使用苏州金龙客车,车长 7.2-7.7 米,LNG 动力。镇村公交全面采用省交通运输厅统一指定的车型。(三)在公交站台建设方面,我市目
17、前共有公交站台 117 座,分属邳州市大众广告有限公司、邳州市中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其中前者管理公交站台 92 座,分布在老城区及新城区部分路段;后者管理公交站台 25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区。根据年初制定的公交线路调整计划,年内新建站亭 64 个、站牌 62 个,预算总投资 300 万元。主要存在站台布局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式样不协调美观、建设和管理体制不顺、新站台建设推进滞后等问题。解决对策:1、对新老城区道路改造,公交站台应纳入改造方案,统筹规划站台式样风格、建设资金,同步建设。2、根据公交发展规划,新增站台由政府投资建设、扎口管理,解决站台建设使用衔接不畅、建管脱节的问题。3、
18、现有站台遗留问题:由政府主导,协调出台相应回购政策,实现站台统一管理。4、站台建设应实行联合勘察会审制度,利于解决部门之间协调问题,实现站台建设与公交通达线路同步发展,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四)在公交站场建设方面,公交站场建设严重滞后,公交车调度中心、停放站场、保养厂、首末站等相关配套设施缺乏,与公交发展不同步。解决对策:根据公交发展规划,加快其配套设施建设,保养场、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对保养场建设提出两个方案。方案一:按我市公交发展规划,到 2015 年我市将拥有城市公交车 357 辆、城乡公交270 辆、镇村公交 84 辆、出租车 700
19、辆,其它车辆 300 辆,总计 1711 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规定,1711 辆车每天需保养 64 辆次,按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修理厂的规划用地按所承担大修车辆数计算” ,则该公交维修厂设计占地面积约为 28 亩。设计建设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 6220 平方米,维修车间 2 个,建设面积1920 平方米,满足每日维护车辆 64 辆次,可容纳停车 120 辆。方案二:2020 年我市将拥有公交车、出租车约 2619 辆,而我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必须大幅度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则公交车采用燃气车辆势在必行。为此将规划中的加油站项目列入,该加
20、油站项目列入后,其功能将变为加气站功能,维修保养厂则兼具有停车场功能,能停车约 200 辆,且由于停车场和加气站位置相邻,方便每日加气,节省时间、减少公交车空驶,使该维修厂成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该方案需占地59 亩。首末站建设 5 座,分别是瑞兴路首末站、解放路首末站、体育场首末站、新城站首末站、火车站首末站、宏通站首末站,另建 7 个简易首末站。其中瑞兴路、解放路、火车站、宏通站 4 个首末站今年开始实施。(五)在经营模式选择方面,我市目前城市公交车辆实行的是公车委托经营模式,该模式下公交的规范运营、服务水平得不到保障,不仅严重制约了公交发展,也影响到政府和行业形象。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运营模
21、式进行改造,建立公车公营的公司化运营机制。即:城市公共交通的投人以政府投人为主,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公交公司实行公车公营、公司化管理的运行体制,线路与车辆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归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实行聘任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建立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制度。对于建设投资(如新增车辆、保养场和首末站建设),建议由市府投资建设,建设资金纳入交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对于运营补贴,根据公交线路(特别是新辟线路)客流量较小的实际,以及承担公益负担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而形成的支出,由市财政实行定额补贴。(二)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凡经规划确定的公交首末站、公交维修保养场等重要公交基础设施,优
22、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可通过出让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三)减免相关税费。公共客运基础设施项目涉及的由地方收取的配套设施费、建设管理费等费用予以免缴。四、新能源供应必选方案在公交车辆燃料使用及供应方面:经过市场调研,并与亿利资源大为能源公司、香港新时代能源公司、中国燃气邳州分公司、山东富海美林集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等多家能源公司多轮洽谈,在投资规模、合作模式、项目建设、资源和价格优势、资金保障等多方位比选,已经形成初步方案。目前推荐中国燃气邳州分公司、山东富海美林集团两家企业的方案。五、交通融资工作进展情况*年计划融资 10 亿元,目前已落实 7 亿元,即与福建华通集团达成联合建设 270 省道东南绕越公路、250 与 251 省道连接线、世纪大道东延工程项目协议,解决了 7 亿元的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