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第一节、 软交换技术概念: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与业务无关,使各种业务的基本功能。软交换(Softswitch)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输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带宽管理、计费等功能,同时可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一软交换技术的特征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它是在基于 IP 的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二软交换的功能软交换设备位于 NGN 的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 络资源管理、计
2、费、 认证等功能。踢供支持多种信令(包括 H.248、H.323、SIP*、SCTP 、)的接口,三软交换的参考模型及功能实体功能平面,主要包括传输平面、控制平面、应用平面、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软交换的功能实体主要包括(1) 网守(用户认证、地址解析、带宽管理、计费等功能)(2) 应用服务器(向用户提供多种智能业务和增值业务)2(3) 信令网关(4) 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5( 媒体网关(中继网关、接入网关、住户网关)四、软交换的对外接口媒体网关与软交换间的接口可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IP 设备控制协议(IPDC )或 H.248(MeGaCo)协议 。第二节、 多协议标签交
3、换技术 TBD(To be discuss 未完善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 Cisco 的标签交换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各种方案的优点,是 IP 与 ATM 结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一、MPLS 的特点MPLS 并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网络层的技术,它可以运行于 X.25、ATM、帧中继、SDH 等多种网络,使得不同网络的 传输技术统一在同一个 MPLS平台上。 二MPLS 中的技术术语1标签:Lable 用于标示一个径流2标签交换路由器:LSR 核心网络(解决性能和容量)3标签边缘路由器:LER 位于网络边缘,完成路由控制、标签管理(确定服务质量、区分业务和用户管理)8径流:stream 在
4、同路径上转发并以相同方式处理的分组流三MPLS 的网络结构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 AMT 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 LER 和LSR 组成六MPLS 的应用3应用主要有 MPLS VPN 和 MPLS TE 两大类。MPLS VPN 技术以宽带 IP 网络为基础,采用 MPLS 技术,在公共 IP 网络上构建企业 IP 专网,它可以分为二层 MPLS VPN 和三层 MPLS VPN 两类。第三节、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的体系结构扩展了 MPLS,将时分系统和空间交换系统包含进来,并对 MPLS 在光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扩展。第四节、固定智能网技术一智能网
5、技术发展趋势2下一代智能网的重要特征(1)开放性a支持第三方 业务开 发商 b支持第三方业务提供商c支持网络安全域以外的企业应用 d网络必须具有安全性(2)分布性目前研究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分布式智能网中的业务平台应该是基于 CORBA 平台的大型 分布式处理系统。(3)综合性二CORBA 技术在智能网中的应用CORBA 是“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中间件层构成了分布式智能网的基础,因此针对智能网的特殊需求,需要在现有 CORBA 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增强。第二章、 多业务综合网络新技术第一节、下一代网络技术4下一代网络技术(NGN)是一个分组网络下一代网络包括以下内容:一、下一代交换网:软交换
6、二、下一代传送网:智能网、光网络三、下一代数据网:NGI、IPv6四、下一代接入网:DSL、PON、以太网和 WLAN五、下一代移动网: 3G、超 3G一 NGN 提供的业务1、语音业务 2、与 Internet 相结合的业务 3、多媒体业务 4、开放的业务接口(API)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 ISDN:数字综合业务网三NGN 的结构横向看,NGN 分为边缘接入和核心网络两大部分;纵向看,NGN 包括业务应用、控制、传输和媒体接入四个开放的层面。核心网络由基于 DWDM 光传送网的连接骨干 ATM 交换机或骨干 IP 路由器构成。控制层的核心设备是软交换五NGN 的主要技术采用 IP 技术承
7、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采用 IPv6 技术解决地址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采用 MPLS,实现 IP 层和多种链路层协议(ATM/FR 、PPP 、以太网、 ,或 SDH、光波)的结合;第二节、光交换技术一光交换概述5光信号处理可以是线路级的、比特级的或分组级的。光分组交换网可分成时隙和非时隙两大类。光分组交换技术特点:(1)具有大容量、数据率和格式的透明性、可配置性等特点,尚未能达到实用水平:器件技术与集成技术的制约三光交换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光交换技术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在光域直接将输入光信号交换到不同的输出端。光交换技术可分成光路光交换类型和分组光交换类型,第三节、自动光交换网络
8、技术在 ASON 信令网控制之下完成光传送网内光网络连接自动交换的新型网络,其基本思想是在光传送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按需分配,从而实现光网络的智能化。一ASON 结构与特点从垂直方向对 ASON 进行分层,其总体结构中涉及三个部分,即传送平面(TP) 、控制平面(CP)和管理平面(MP) ,其中控制平面是 ASON 中最具特色的部分。ASON 主要特点: 除继承了传统光传送网的特点外还具备以下主要特点直接在光层上按需提供服务,能够适应网络第三章、 IP 网络新技术与新业务第一节、下一代 IP 技术IPv6一IPv6 产生的原因1IPv4 面临的两大危机:地址枯竭、路由表急剧膨
9、胀6暂时性措施:引入内部地址技术增加可用地址;采用(CIDR)技术减少路由表项根本措施:IPv6 技术IPv6 功能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28bit 地址空间 (IPv6 的地址域为 128bit,拥有 2128 个地址空间。) (2)网络地址分层结构(3)高效的路由寻址效率(4)安全功能进一步增强(5)引入即插即用功能(6)具有 QoS三、IPv6 扩展头部在 IPv6 中,扩展报头是为了简化基本报头而导入的规范。它被用来实现IPv4 中的选项功能、IPv6 中新增的功能以及高层协议。四、IPv6 地址结构IPv6 支持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地址,即单目、组播、任播。重叠冒号的规
10、则在一个地址中只能使用一次。任播地址取自单目地址空间,并且从语法上与单目地址没有区别。为了支持 IPv4 向 IPv6 过渡,在 IPng 中定义了两种内嵌 IPv4 地址的 IPv6地址,简称内嵌式 IPv4 地址。一种称作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另一种称作映射 IPv4 的 IPv6 地址。任播地址:IPV6 任播地址是 IPV6 特有的地址类型,它用来标示一组接口,其特点是发往一个任播地址的分组通过路由寻址被发往一个具有该地址的“最近”接口。任播地址从单目地址空间中进行分配,使用单目地址的任何格式。因而,从语法上,任播地址与单目地址没有区别。第二节、宽带流媒体技术7技术特点:
11、流媒体数据传输具有连续性、实时性和时序性三个特点。一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1、编码压缩的性能: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压缩效率和速率调节能力)关联技术:编码/压缩技术、速率调节能力、质量保障技术、应用服务器性能技术应用:在线直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远程医疗、教学第三节、无线局域网技术一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是一个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分组交换网络IEEE802.11 系列无线局域网中最小的模块是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是有两个或多个 BSS 的集合通过一个分布式系统互联而成媒体接入控制:分布式与集中式集合技术指标及应用:数据吞吐量大:11Mbps-54Mbps节
12、点数多、组网灵活第四节、固网短信技术目前固网短信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和短消息两大类一固网短信的功能1发送短消息功能 2信息定制 3信息点播 4附加业务二固网短消息的特点8固网短消息需要来电显示的支持第六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特性:商务性、服务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协调性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完整性、认证性、不可抵赖性、有效性第四章、 宽带接入新技术第一节、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是 DSL 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利用数字技术在双绞线上传送双向不对称数据业务ADSL 系统可提供三条信息通道:高速下行通道:1.59Mbps (用于用户下载信息)中速双共通道:1
13、6k1Mbps (用于用户上传输出信息)普通电话信道:4kbps(用于普通电话服务)第二节、光接入技术(EPON)EPON 是利用 PON(无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接入EPON 技术特点:1、点到多点光接入网 2、结合以太网成本低、兼容性好 3、以高带宽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第三节、本地多点分配接入技术(LMDS)本地多点分配(LMDS)LMDS 技术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一LMDS 承载的业务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提供双向语音、数据业务具有宽带特性,可用频谱往往达 1GHz 以上,最高支持 155Mbps 数据速率,9基于微波视距传输,传输范围受限。三LMDS 系统结构是由四部
14、分组成,即骨干网络、网络管理、服务区中的基站系统和服务区中的用户端设备。第五章、 移动通信的新技术与新业务第一节、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IMT2000 家族)一是 IMT-2000 CDMA DS,对应于 WCDMA二是 IMT-2000 CDMA MC,对应于 CDMA2000三是 IMT-2000 CDMA TDD,对应于 TD-SCDMA 和 UTRA TDD四是 IMT-2000 TDMA SC,对应于 UWC-136五是 IMT-2000 FDMA/TDMA,对应于 DECT一至三是主流标准(3G)二、IMT-2000 系统结构IMT-2000 系统主要由
15、终端(NIM+MT) 、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 )三部分组成。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现状3GPP 主要负责制定基于 GSM MAP 核心网、以及 WCDMA 和 CDMA TDD 为无线接口的标准3GPP2 主要负责制定基于 ANSI-41 核心网、以 CDMA2000 为无线接口的标准,同时也负责在无线接口上定义与 GSM MAP 核心网兼容的协议。10四UMTS 总体结构整个系统分为核心网(CN)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终端用户设备(UE)三大部分,由两个开放的公共接口(Uu 和 Iu 接口)将它们连接起来,其中 Uu 接口连接 UE 和 UTRAN,
16、Iu 接口连接 UTRAN 和CN。在垂直方向上,UMTS 又分为接入层(AS)和非接入层(NAS )两大部分五无线接口协议结构UMTS 在空中接口上采用 WCDMA 无线传输技术,分三个协议层:L1(物理层)L2(数据链路层):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RL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PDCP(分组 数据集中协议)、BMC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L3(网络层):RRC (无线资源控制)六UE-UTRAN 接口1、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子层提供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服务2、RL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提供三种模式的数据传输服务:透明、非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RLC 为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提供分段和重
17、组功能。3、PDCP(分组数据集中协议)分组数据集中协议位于 UTRAN 协议栈空中接口的 RLC 子层上,是 L2的一个子层,其主要功能是在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例如IP 数据流。5RRC(无线资源控制协议)11无线资源控制协议位于 UTRAN 空中接口协议栈的网络层,是 UMTS 网络层最低的一个子层,主要负责 UE 和 UTRAN 之间无线资源分配的控制, 第二节、3G 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中 IMT-2000 的主流标准是 CDMA 技术标准。CDMA 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一是 MC-CDMA 技术标准,CDMA2000 二是 DS-CDMA 技术标准,WCD
18、MA 三是 CDMA TDD 技术标准,TD-SCDMA 一MC-CDMA 技术(CDMA 2000)(3)功率控制技术CDMA 系统中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可分为开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三种类型。在 CDMA 系统中,上行链路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功率控制技术主要解决“远近效应”二WCDMA 技术6、功率控制技术 支持开环、内环、外环等多种功率控制技术16、新的同步方案 网络同步方面,采用异步网络/同步网络可选, 三TD-SCDMA 技术TD-SCDMA 系统的设计集 FDMA、TDMA、CDMA 和 SDMA 技术为一体1、 TDD 双工方式 2、智能天线
19、技术 3、联合检测技术 4、接力切换技术 5、同步 CDMA 技术第三节、移动自组网(AD HOC 网络)技术12一移动 Ad Hoc 网络的特征由于移动 Ad Hoc 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因此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1动态拓扑 2链路带宽受限、容量时变 3动力受限 4安全有限三移动 Ad Hoc 网络的应用 可分为以下几类:1移动会议 2家庭联网 3紧急服务 4传感器网络 5个人域网络 6军事无线通信 7其他商业应用第四节、移动通信的新业务一移动定位业务1移动定位业务实现方法网络独立定位蜂窝定位手机独立定位卫星定位联合定位A-GPS 定位,联合定位的典型代表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
20、统二移动多媒体消息业务(MMS)2MMS 的传输内容(1)文本 (2)图片 (3)声音 (4)视频四移动娱乐业务移动娱乐业务种类分移动游戏、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移动博彩等几大方面。第六章、 通信行业法律法规与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三国家电信条例确定的各项基本原则13所谓电信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监督管理电信市场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 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原则(2)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四电信业务许可制度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八电信资源管理电信资源主要包括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和电信网码号等。第二节、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
21、规定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是 2001 年 5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 9 号发布的。共 9 章 49 条。网间通信严重不畅,是指网间接通率(应答试呼比)低于 20,以及用户有明显感知的时延、断话、杂音等情况。第三节、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通信科技人员在从事通信科技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通信科技职业特点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一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2通信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特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具有严谨性、准确性,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具有广和远的特点。二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41热爱专业、忠于职责 2造福人民、振兴祖国 3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4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5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6不畏艰险、献身科学7同心同德、团结协作 8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三通信科技人员的行业道德1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2着眼全程全网、反对本位主义3服务从社会整体利益,不图谋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