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7935712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省溧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二语文命题人:黄杰 审核人:李洪飞分值:160 分 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江渚(zh) 绮丽(y) 扁舟(pin) 蹉跎(cu)B、砧声(zhn) 旌旆(pi) 功勋(xn) 草檄(x)C、天姥(m) 馔玉(zhun) 朔漠(shu) 殷岩泉(yn)D、渌水(l) 戏谑(xu) 盘飧(sn) 将进酒(qing)2、下列语句意思表达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 将于 6 月 1 日起实施,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包括黄岩岛

2、、钓鱼岛等海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是中国的职责。B、北京时间 5 月 20 日,WTA 超五赛罗马网球公开赛展开了万众瞩目的冠亚军争夺,赛会8 号种子中国金花李娜最终以 6-4/4-6/6-7 惨遭 2 号种子卫冕冠军莎拉波娃逆转。C、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 1997 年到 2010 年的 14 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 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 302099 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 81.3%。D、温家宝指出实施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紧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3、高考在即,高三的学哥学姐们就要

3、踏入考场,面对人生历程中的第一道坎。请拟一幅对联送给他们,表达你对他们的鼓励和祝福。要求:对仗工整,用语得体,每联不超过 7个字。 (4 分)上联: 下联: 4、2012 年 3 月,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 ,高中必修 3 语文课本中的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玩转千元安卓机的。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 1200 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 。不少网友也纷纷追忆在那些年的读书时代,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这些课本上屡屡露脸的“常客” ,此前就被涂鸦过。请就此发表你

4、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有说服力。 (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7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58 题。 (19 分)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 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家2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 请归节,伏 矫制之罪。 ”上贤而 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

5、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 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 絜,好直 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 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

6、 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 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 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 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

7、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 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 “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 居数年,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有删改。)5、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屋比延烧 挨着B、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使振奋C、内行修絜,好直谏 美好D、黯褊心,不能无少望 狭隘6、下列内容都能表现汲黯“戆”的一项是( )

8、(3 分)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A、 B、 C、 D、7、以下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汲黯的祖辈连续几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孝景帝时靠父亲保举,当了太子洗3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B、汲黯崇仰道家学说,为政力求无为而治,总是把事情交给下属去办,因而不能久居官位。C、汲黯认为皇上心里欲望很多,只是在表面上施行仁义,很难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皇上虽然气得当即

9、罢朝,但心里还是觉得他是正直的。D、昔日汲黯手下的郡丞、书史都和汲黯同级了,有的地位甚至还超过了他。对此,汲黯表现得心窄性躁,抱怨皇上用人就像堆柴垛一样,后来的堆在了上面。8、将下列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 (10 分)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3 分)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4 分) 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3 分) 9、请按照原文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8 分)(1)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2) ,天涯共此时。(3) ,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4)挥手自兹去, 。(5)画图省识春风面, 。(6) ,密雨斜侵薜荔墙。10、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10 分)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严武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 ,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杜甫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奉引滥骑沙苑马 ,幽栖真钓锦江鱼。谢安不倦登临费 ,阮籍焉知礼法疏。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注:曹 操 送 祢 衡 于 江 夏 太 守 黄 祖 , 祖 长 子 射 为 章 陵 太 守 , 大 会 宾 客 。 人 有 献 鹦 鹉 者 , 衡 揽 笔 而 作 ,词 采 甚 丽 。 鵕 鸃 , 鸟 名 , 即 山 鸡 , 汉 时 郎 侍 中

11、 以 其 羽 饰 冠 。 拾遗掌供奉,则骑马以奉引。唐于沙苑置坊监,养马。谢安传:安于东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子侄往来游集,肴膳亦屡费百金。( 1) 请 结 合 作 品 内 容 简 要 概 括 两 首 诗 各 表 达 了 什 么 主 旨 ? ( 4 分 ) (2)这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共同特点?试简要分析。 (6 分) 4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1-14 题。母亲是山地的一株垂柳曹森垂柳是城市的风景。母亲是山地的一株垂柳。垂柳是简洁而漂亮的,母亲也是。尽管岁月的风霜销蚀着母 亲原来俊秀的容颜。母亲随父亲迁徙了许多地方,最后定居在 矿区, 谢世于还算体面的自家院落。

12、最终,安息在高高的山地。塞外的晚秋,百草枯萎,唯有垂柳幽幽地绿着。母亲的美丽,不仅仅是一种景致。母亲的病经年累月,辞世时还 不足古稀。一次次劫后复生,她便展开自己的臂膀 劳作。父亲辞世太早,还不满五十岁 。母 亲有泪不在脸上流,每日清晨,燃起袅袅炊烟,温暖着三个未成年孩子的心。我是母亲身旁最高的一棵草,承接着她的雨露,也 紧握着她的手臂。山地风大,我们都习惯了,反而腰板愈发硬朗。后来,父亲落实政策,我们母子四人恢复了城市户口,母亲得到每月五六十元的生活补助。有了三顿饱饭,有了属于自己的三间屋舍,平民家庭就是这样容易满足。母亲精神了许多,年轻了许多,她也更加珍爱生命,对我们也格外地照顾。她不懂什

13、么生物链,什么自然保护,只晓得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应和和美美共生共存。毛毛、欢欢、虎子,是偎依在她身旁的三条狗,虎子已十四岁,欢欢也三代同堂。鸡、猫、 鹦鹉 ,还有鸽子济济一堂,母亲是生灵堂主。 高龄的虎子在母亲病重的时候,十分乖巧地守在母 亲床前。以往,母亲吃饭时它总要趴在炕沿上,欢欢、毛毛都一样,母 亲会先给这些家伙充充饥,自己才端起饭碗。日子久了,家里的孩子们都懂得了母亲的心思,也就常常代 劳。虎子之所以活到这么大岁数,与家庭的爱有关。虎子从不吃这个院落之外的任何食物,这份自重让它 躲过了“ 非典”之类的侵害。同 时,虎子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回报,怎 样互相理解。只要是我 们家里的人,无论多

14、久没见面,换了怎样的服装,它依然能识别出来,然后从街口将你引入家 门 ,躺在你的身边,待主人们寒暄过一阵之后,它便摇起尾巴,翻上两个滚,为其搔痒,亲热一番。临别的时候,又会把你 领出村外,送上汽车,跑上一段路。若看不到你打开车窗跟它摆手,它便会没命地追着赶。母亲病重之前,虎子也病了,滴水不进。不几日,便垂 头而去。死的时候,没让母亲看见,悄悄躲在院子一角。全家老小都 为虎子的离去而伤心,周 围邻 居也为虎子的离去而伤心。因为,虎子不但为母亲及弟妹们 的三个院落看家护院, 还兼职邻 居小二一家的“ 保卫”。都 说如此年纪的虎子肚子里有了值钱的“狗宝”,但谁都没有动它一丝毫毛,大家庄重地将它葬在山

15、地。虎子聪明极了,它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在它死后一个月,母亲便去了。又一个月后,欢欢也无疾而终。把母亲与虎子、欢欢等放在一篇文字里来写,不知九泉之下的母亲是否明白儿子的心思。母亲临终前的一个早晨,她用一 贯和善的口吻与我商量:你能不能在家里再待一天?我依然以一大堆理由匆匆回到了煤矿。仅隔一日,我便永 远 失去了我的至尊至爱。我不如虎子,它承受不了母亲 要走的痛苦,先行一步,去衔西天一团云絮为母亲做帐;更比不了欢欢,它不忍母亲走得太 远,勇敢地去山地的垂柳旁看家护院,去回报母亲厚重的恩泽。如果说我和我的姐弟们还感到一丝欣慰的话,那就是我 们 依然如她在世时一样,二十多口的人家,聚在一起说话就餐,从

16、来不讲谁高谁低,谁多谁少。垂柳下的草,一样旺。11、阅读全文,说说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4 分) 5 12、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 分) 13、文章结尾说“垂柳下的草,一样旺” ,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何特色?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 14、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母亲生前饲养的几只狗,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联系全文加以探究。 (6 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小题。60 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黄 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 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

17、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 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 归咎体制,我 认为此种说 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 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也有人认为, “国家不幸诗 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

18、咎“ 盛世”。 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 乱世 ”,同 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 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 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 还是

19、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 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 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 “圈养”,就是被商 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 GDP 是上去了,精神 GDP 却一直负增长,入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

20、黑,如何照亮别人?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 获取最大的利益;每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而是被社会的灯红酒绿牵着鼻子6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 化, 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 创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其次,就无名作者的成长 来说。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据一位 业内人士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 和作者自娱

21、自乐的“ 圆桌文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嘶力竭,要 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 ”,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也会不屑一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中国不出文学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丰富多彩的 现代生活 对文学的影响。电影电视的

22、多彩多姿,互联网的声色犬 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的功能。 过去,读者的精神食粮,主要是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同了,影 视,网 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大削减了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文 艺形式,找到感情宣泄的渠道。尽管 这种出口是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一切与文学无关,却与文学家有关。不同的起跑线,文学节节败退,影视网络后来居上,这是作家不能容忍的。于是许 多作家不惜放下身段,和 娱乐 圈同抢一块蛋糕。一番大打出手之后,作家华丽转身,名利双收。只是,人品和文品 荡然无存,泯然众人。于是, “大师”休矣。文学是人类的精神篝火,时代呼 唤大师。因 为,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

23、,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 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 15、作者认为,60 年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6 分) 16、 本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论述的?这样安排有何妙处?(6 分) 17、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 ,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6 分) 五、作文(70 分)节奏本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 长短的现象,后也喻指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均需要把握好节奏。把握好节奏,你能欣 赏到韵律之美;把握好节奏,你能体会到和谐之美;把握好 节奏,你会收 获

24、成功之喜。 请以“把握节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参考答案:1、 B(A 项“绮”读作“q” ;C 项“殷”读作“yn” ;D 项“渌”读作“l” 。 )2、 D(A 项成分残缺, “开展”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 环境”后添加“预报” ;B 项不7合逻辑,应表述为“冠军争夺” ;C 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 )3、 例如:今朝争考场佳绩,明日创人生伟业。大鹏凌云存远志,长缨在手缚苍龙。(内容恰当、用语得体、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各 1 分。 )4、 反对:不应该如此恶搞杜甫。杜甫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是民

25、族精神的重要构成,不应受到丝毫亵渎。恶搞杜甫,并大肆炒 作 围 观 , 折 射 出 的 是 学 校 道德 教 育 的 缺 失 及 当 下 社 会 人 文 精 神 的 沦 丧 。支 持 : 信 笔 涂 鸦 , 不 足 为 怪 。 信 笔 涂 鸦 是 人 之 天 性 , 并 无 恶 意 , 无 须 上 纲 上 线 。 恶搞 、 穿 越 一 下 , 不 失 为 缓 解 学 习 工 作 压 力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式 。( 观 点 1 分 , 依 据 至 少 2 点 , 各 2 分 。 )5、 B( 振 , 通 “赈 ”, 救 济 。 )6、 C(是说他的为官之道; 表明他内心狭隘。 )7、 B(

26、汲黯不能久居官位主要是因为他憨厚刚直。 )8、 (1)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 (“责” “大指” “拘小”各 1 分。 )(2)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 (一句 1分。 )(3)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一句 1 分。 )9、略。10、 (1)严诗尾联说或许什么时候来了兴致,你就会骑上骏马,来到使君滩前,委婉地表达了希望杜甫出仕的想法;杜诗尾联说如果对方能屈尊前来,自己定会为他锄出一条道来,实际上是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不愿再为官的想法。 (各 2 分。 )(2)两首

27、诗在表情达意上都显得非常委婉含蓄。 (或答“用典”亦可。 ) (2 分)严诗颔联用祢衡来比照杜甫,用鵕鸃冠表出仕之意,言下之意就是你有着祢衡那样的才华,为什么就不愿出来为官呢?颈联说满腹经纶却只是在没人的时候曝晒,经世济民的方子却只是在僻静之处自己看着,言下之意就是你应该走出来,为国家为百姓做些实事。(2 分)杜诗颔联用一“滥”一“真” ,表明自己骑马奉引是不切实际的,独处垂钓倒是真正适合的。颈联运用谢安、阮籍的典故,上句表明自己决意山水,下句是客气话,表明自己不能接受邀请倒显得有些不懂礼数了。 (2 分)11、内容上点明了塞外晚秋一片萧索的环境特点,突出了垂柳的生机与活力;结构上领起下文对母

28、亲这株山地垂柳的叙写。 (各 2 分)12、形象特征:热爱生活,不屈不挠,容易满足,热爱生命。 (答“坚强” 、 “善良”也行。) (一点 1 分)13、结尾运用比喻,作者将母亲比作垂柳,而将自己和姐弟们比作垂柳下的草。 (1 分)“一样旺”表明自己和姐弟们二十几口在一起过得和和美美,门庭兴旺。 (1 分)作者以此结尾,既流露出内心的欣慰和自豪, (2 分)也饱含着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2 分)14、 (1)详写虎子、欢欢的事,能更好地刻画母亲,凸显母亲对生命的珍爱,对子女的关爱也就可想而知。 (2)狗是通人性的,作者详写虎子、欢欢的事,能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悲痛之情,狗犹如此,人何以堪!(

29、3)详写虎子、欢欢的事,能更好地揭示文章宣扬的“和和美美” “共生共存”的思想意旨,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在母亲的关爱下,整个家庭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和美美。 (4)避免了一般写人散文选材组材的套路,使构思独辟蹊径,富有新意。 (每点 2 分,答到 3 点给满分。 )15、 (1)文学功利化倾向严重;(2)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3)现代生活对文学功能的日益弱化。 (每点 2 分) (第 2 点如从文学期刊、文学粉丝的角度概括可各得 1 分。 )16、作者是按照先破后立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2 分)作者先驳斥“体制说”有失偏颇,再指出“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接着阐明自己对大师的见解,最后剖析个中

30、原因。(2 分) “先破”让读者明白 60 年来不出文学大师与政治体制、世道盛衰是无关的,收到了拨云见日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后立”就显得顺理成章,言之凿凿。 (2 分)17、本题为开放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 1 分,能提供 1 点支撑给 2 分,2 点给 5 分。 )8如:认同。如作者所说,大师之大,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当代这些作家虽然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作品的商业味过重,哪类作品畅销就写哪类,作家做人格次较低。大多数作品内容浅俗,思想萎缩,对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下如何提升精神素养缺乏必要的思考和引领。不认同。对大师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作

31、者在文中所说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大凡作家也有着常人的需求,也要食人间烟火,鲁迅也曾为一点稿费斤斤计较,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他们不够格。参考译文: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景帝死后,太子继位,任命他做谒者之官。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 ”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

32、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 ”皇上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皇上闻讯,召汲黯朝任中大夫。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诤,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一年多的

33、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很称赞他。皇上得知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他为政力求无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条文。 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注重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他们也因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

34、,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张汤刚以更改制定刑律法令做了廷尉,汲黯就曾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

35、责张汤,说:“你身为正卿,却对上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邪恶欲念。安国富民,使监狱空无罪犯,这两方面你都一事无成。相反,错事你却竭力做,大肆破坏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尤为甚者,你怎么竟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章制度也乱改一气呢?你这样做会断子绝孙的。 ”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辩,张汤辩论起来,总爱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志气昂奋,不肯屈服,他怒不可遏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绝不能让刀笔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当初汲黯享受九卿待遇时,公孙弘、张汤不过还是一般小吏而已。等到公孙弘

36、、张汤日渐显贵,和汲黯官位相当时,汲黯又责难诋毁他们。不久,公孙弘升为丞相,封为平津侯;张汤官至御史大夫;昔日汲黯手下的郡丞、书史也都和汲黯同级了,有的被重用,地9位甚至还超过了他。汲黯心窄性躁,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怨言,朝见皇上时,他走上前说道:“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柴垛一样,后来的堆在上面。 ”皇上沉默不语。一会儿汲黯退了下去,皇上说:“一个人确实不可以没有学识,看汲黯这番话,他的愚直越来越严重了。 ” 过了几年,就征召汲黯任他为淮阳郡太守。汲黯拜伏于地辞谢圣旨,不肯接印,皇上屡下诏令强迫给他,他才领命。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依旧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