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龙陵林业概况.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933660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陵林业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龙陵林业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龙陵林业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龙陵林业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龙陵林业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陵林业概况(08 年 8 月 26 日)一、自然地理龙陵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位于东经 98259911、北纬 24072450之间,东西宽 64 公里,南北长 81 公里。东和东南隔怒江与施甸、永德、镇康三县相邻,南以怒江主线为界与缅甸毗邻,国界线长 19.71 公里,西接潞西县,西北隔龙川江与腾冲、梁河相望,北与保山市隆阳区接壤。最高海拔雪山主峰 3001.6米,最低海拔万马河口 535 米,相对高差 2466.6 米。境内主要河流共有 18 条,分属怒江水系和龙川江水系。一、森林资源概况(一)森林资源总量根据 2004 年保山市(市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全县土地面积 279579

2、公顷,有林地面积从 1993 年的 13.32 万公顷(199.8万亩)增加到 14.83 万公顷(222.45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34%(有林地覆盖率 53.05%、灌木林地覆盖率 2.29%),活立木总蓄积为 1661.98 万立方米。全县用材林面积 47423.2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35.6%,防护林面积 74081.1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55.6%,薪炭林面积 2615.6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2%,特种用途林面积为 72.1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0.1%,经济林面积8653.8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6.5%,竹林面积 324.9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3、 0.2%。另外,2000 年到 2004 年龙陵县林业总产值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 10%,位居 5 县(区)的第四位。(二)林种面积及分布用材林:全县用材林面积 47423.2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35.6%。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杉木、秃杉、旱冬瓜、西南桦、木荷、栎类等;珍稀树种有秃杉、桫椤、香樟、楠木、红椿、含笑、马蹄荷、滇楸、红豆杉等。用材林主要分布于海拔 10003000m 的地区,以亮山林场、三江口林场、龙山、龙江、象达、平达资源最为丰富,为全县的主要产材区域。在用材树种中又以云南松、杉木分布最广,全县海拔 12002500m 的地区均有广泛的分布。防护林:全县防护林

4、面积 74081.1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55.6%。分布于怒江、龙川江两岸及流域范围内,以及主要山脊、城镇、村寨周围,河流、水库等源头,其优势树种以软硬阔树种为主,杂木有云南松等针叶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是本县禁伐的水土保持地带。薪炭林:全县薪炭林面积 2615.6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2%。主要树种以栎类、旱冬瓜为主,低海拔地区主要有铁刀木和热带杂灌木,分布于各乡镇、农村的近山区。但在本县薪炭林与用材林没有明显界限区分,习惯于就近取材,视材而用,用材林区群众多以采伐剩余物作薪材利用,少数亦有把成材树砍为薪材用的。特种用途林:全县特用林面积为 72.1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0.1

5、%。集中分布于三江口林场(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内,森林植被丰富,珍稀树种繁多。珍稀阔叶树种主要有樟、楠、长蕊木兰、红春、含笑、马蹄荷、楸木等;珍稀针叶树种主要有秃杉、红豆杉及柏类等;蕨类植物有桫椤等。是全县具有科研和观赏、旅游价值的特用林。经济林:全县经济林面积 8653.8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6.5%。树种多,分布广,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000m 的山区和半山区缓坡地带。主要有茶、核桃、油桐、香果、板栗、诃子、油茶、棕榈及多种紫胶寄主树等。果木有零星和小块分布,水果有桃、梨、柿、李、梅、杏、桔、橙子、葡萄、石榴、山楂、杨梅、樱桃、木瓜、芒果、桂元、香蕉、青枣等。竹林:全县竹林

6、面积 324.9 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0.2%。主要分布于海拔 12003000m 的广大山区,常见的主要有箭竹、油筋竹(扁担竹)、实竹、空竹、龙竹、黑竹、甜龙竹、野龙竹、灰荆竹、方竹、慈竹等。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一)野生动物龙陵县位于云南西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从陆栖野生动物地理区划上看,处于印缅区系与中南区系,东洋界与古北界的交错地带,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以东洋界物种为主要成分。据云南省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资料表明,野生动物种类及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1、哺乳类:龙陵县共记录哺乳类动物 9 目,31 科,88 属,共131 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有

7、8 种:蜂猴(Nycticebus coucang)、熊猴(Macaca assamensis)、灰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属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 19 种:猕猴(Manis pentadactyla)、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中国穿山甲(Manis lentadactyla)、豺(Cuon alpinus)、黑

8、熊(Ursus 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青鼬(Martes flavigula)、水獭(Lutra lutra)、江獭(lutra persopicillata)、小爪水獭(Amblonyx cinere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丛林猫(Felis chaus)、金猫(Catopuma temmincki)、水鹿(Cervus unicolor)、鬣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斑羚(Naemorhedus

9、 caodatus)、巨松鼠(Ratufa bicolor);属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 种:狼(Canis lupus)、云猫(Felis marmorata)、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2、鸟类:龙陵县共记录鸟类 19 目 54 科共 259 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种类的有 3 种:黑鹳(Ciconia nigra)、绿孔雀(Pavo muticus)、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种类的有 30 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原鸡(Gallus gall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

10、nckii)、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雕鸮(Bubo bubo)、领角鸮(Otus elegans)、楔尾绿鸠(Treon sphenur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鸢(Milvus korschua)、蛇雕(Spilornis cheela)、雀鹰(Accipiter nisu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

11、s)、普通鵟(Buteo buteo)、白腹隼雕(Hieraaetus fasciatus)、燕隼(Falco subbuteo)、红隼(Falco tinnunculus)、棕背田鸡(Porzana Bicolor)、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灰头鹦鹉(Psittacula himalayana)、草鸮(Tyto capensis)、领鸺鶹(Glaucidium brodiei)、斑头鸺鶹(Glaucidium cuculoides)、夜鹰(Spilornis cheela)、风头雨燕(Hemiprocne longipennis)、银胸丝冠鸟(Serilophus

12、lunatus)、灰燕鵙(Artamus fuscus)。3、两栖爬行类:共记录两栖爬行类动物 3 目 17 科 52 属 78 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2 种: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和巨蜥(Varanus salvator);国家级保护动物 1种: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云南省级保护动物 2 种:眼镜蛇(Naia kaoughia)和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云南省有益和有重经济及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有 4 种:灰鼠蛇(Ptyas korros)、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13、、鼠标蛇(Ptyas mocosus)和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4、昆虫类: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鉴定的昆虫标本中,共有7 目 94 科 474 种(亚种)。(二)野生植物1、国家点保护野生植物植物包括二门、四纲、233 科 1213 种。按 1999 年国家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我县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6 种,隶属 11 科 13 属。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2 种: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国家级重占保护植物 14 种:樟树(Cinnamomum cam

14、phora)、滇楠(Phoebe nanmu)、景东翅子树(Pterospermum kingtungense)、红椿(Toona ciliata)、毛红椿(var.pubescens)、香果树(Emmenopterys sinense)、十鼲花(Dipentodon sinicus)、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西亚黑桫椤(Gymnosphaera khasya

15、na)、金荞麦(Fagpyrum Dibotrys)。2、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有 22 种: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滇楠(Phoebe nanmu)、景东翅子树(Pterospermum kingtungense)、红椿(Toona ciliata)、香果树(Emmenopterys sinense)、十鼲花(Dipentodon sinicus)、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

16、eri)、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瑞丽山龙眼(Helicia shweliensis)、野波罗密(Artocarpus lacucha)、云南七叶树(Aesculus wangii)、龙眼(Dimocarpus longan)、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

17、)。隶属 10科 10 属,均为被子植物。占国家正式公布的 389 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 5.6%,占云南省内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56 种的13.8%。3、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按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1989110 号文)统计,共 19 种,隶属 16 科 19 属。其中属于省二级重点保护的有 6 种:鸡血藤(Kadsura interior)、滇南芙蓉(hibscus austroyunnanensis)、冬樱花(Prunus cerasoides)、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大果枣(Ziziphus maire

18、i)、滇西紫树(Nyssa shweliensis),占云南省二级保护植物 55 种的 12.7%;属于省三级保护的有 13 种:茉莉果(Parastyrax lacei)、厚皮含笑(Michelia pachycarpa)、长柄油丹(Alseodaphne petiolaris)、少花琼楠(Beilschmiedia pauciflora)、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厚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crassum)、毛管花(Eriosolena composita)、潞西山龙眼(Helicia tsaii)、猴子木(Camellia yunnan

19、ensis)、冲天子(Millettia pachycarpa)、西藏山茉莉(Huodendron tibeticum)、平顶桂花(Osmanthus corymbosus)、裂果金花(Schizomussaenda dehiscens),占云南省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158 种的 8.23%。四、造林绿化2004 年 7 月,全县完成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对原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结果作了相应调整,其调整结果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171515.27 公顷,其中生态公益 20171.87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 11.76%;商品林面积 151343.4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88.24%。通过

20、调整,公益林面积与商品林面积之比为 11.76:88.24,为今后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留足了空间。2007 年 12 月,全县共采购林木籽种 531.37 吨。据统计:19782005 年期间,苗圃数 748 个,育苗面积 530.4 公顷,出圃苗木 16970.43 万株。20012007 年期间,据统计,重点完成退耕还林 5333.33 公顷,竹藤及珍贵用材林 3238.87 公顷,林业扶贫 425.47 公顷,林业产业核桃 3000 公顷,异地还林 444 公顷,其他 137.93 公顷,封山育林1333.33 公顷。分年度完成情况为:2001 年林业扶贫 425.47 公顷;2002 年退

21、耕还林 1866.67 公顷,竹藤及珍贵用材林 666.67 公顷;2003 年退耕还林 2066.67 公顷,竹藤及珍贵用材林 600 公顷;2004年退耕还林 666.67 公顷,竹藤及珍贵用材林 400 公顷;2005 年退耕还林 400 公顷,竹藤及珍贵用材林 866.67 公顷,封山育林1333.33 公顷,异地还林 213.33 公顷;2006 年竹藤及珍贵用材林866.67 公顷,林业产业核桃 333.33 公顷,异地还林 126.67 公顷;2007 年退耕还林 333.33 公顷,林业产业核桃 2666.67 公顷,异地还林 104 公顷。五、林业在龙陵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

22、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龙陵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龙陵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龙陵县是保山市一个典型的山区县,98%国土面积是山地面积,60%的土地为林业用地,是耕地的 5 倍多。由于其典型的立体气候、充沛的雨量 ,使龙陵孕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是我县的生物产品基地,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核心,也是木材、林产品等工业原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基地,它不但是一个森林氧巴,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以及在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工业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