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2.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悠然见南山)3. 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4. “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上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5. “枯藤老树昏鸦”的后两句是什么?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 “梨花带雨”最初形容谁的样子?(杨贵妃或杨玉环)7. 别号“六如居士” 、 “桃花庵主”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哪一位?(唐伯虎)8、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什么?(颂) 9、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谁?(孟浩然)10、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
2、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谁?(孟子)11、在唐代诗坛被称为诗鬼的是?(李贺)12、在“说唱脸谱”的歌中,张飞是黑脸还是白脸?(黑脸)13、唱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哪部戏曲?(花木兰 )14、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15、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温庭筠 yun)16、 “如胶似漆”现在多描写夫妻恩爱,请问它原指什么关系?(君臣)17、成语“芒刺在背”说的是汉宣帝见到谁的感受?(霍光)18、 “桃园三结义”关羽和张飞叩拜刘备时,行的是稽(q)首礼还是顿首礼?(顿首礼)19、李白的长干行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青梅竹马” ,另一个是?(两小无猜)20、
3、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秋天)8、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 15 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 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 大雅31 篇, 小雅 74 篇,共 105 篇。除 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 周颂31 篇, 鲁颂4 篇, 商颂5 篇,共 40 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 周颂和 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 大雅的小
4、部分和 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国风的大部分和 鲁颂、 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18、稽首(q shu),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古人称“顿首”之礼是指点头问候参考: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1. “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2.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3. “
5、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孟子 )4. “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还是孟子?(论语 )5. “古来稀”是指老人多少岁?(70 岁) 6. 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孙子兵法 )7.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哪位历史人物?(诸葛亮)8. “日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饮长江水)9. 著名民乐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指哪座山?(泰山)11. “荆轲刺秦”刺的是谁?(秦始皇或嬴政或秦王)12.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13. “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初是描写谁在发怒?(吴三桂)14. 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
6、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15. 成语“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还是衣着?(房子)16.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安徽省滁州市)17. 自称“白衣卿相”的北宋词人是谁?(柳永)18. 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出自哪个剧种?(黄梅戏女驸马 )19. “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哪里?(杜甫曲江二首 )20. “你走你的阳关道”中的“阳关道”在现在哪个省?(甘肃)3、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逃跑了五十步,另一个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逃跑了,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比
7、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语出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年龄的代称,指男子 80 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出自礼记工制:13、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14、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 “秦淮八艳”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争相攀求,一时名气盖过温婉可人的董小宛。红颜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后被吴三桂纳为妾。 2 1644 年明崇祯十七年正
8、月,闯王李自成在长安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后,他亲率大军渡河东征,杀向明朝的都城北京。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祯万般无奈之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此时吴三桂是辽东总兵,驻守山海关。吴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统兵入关,当到达出山海关不远的河北丰润(今河北唐山市内)突闻噩耗,京城失陷,崇祯自缢身亡,遂带兵返回山海关。 3 四月初,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听闻大顺军在北京捉拿大批勋贵高官,拷掠追银,他父亲吴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
9、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1. “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2.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上一句是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搂)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是谁?(龚自珍)4. “诗佛”指的是谁?(王维)5.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后两句是什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谁?(李绅)7. “鳏寡孤独”中的“鳏”是指什么?(老而无妻)8. “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是什么颜色?(黑色)9.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黄河)10. 李白的“蜀国多
10、仙山”是对哪座山的称赞?(峨眉山)11. “道可道,非常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可名,非常名)12. 古琴曲关雎取材于哪部著作?诗经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岳阳楼记)14. 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著作?(山海经 )15. 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唐代的谁?(李世民)16. “老骥伏枥”中的“枥”指什么?(马槽)17. “成也萧何败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韩信)18. “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19. “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孙敬)20. “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什么乐器?(钟、磬)21. 秦始皇在
11、哪座名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22. 古代“六艺”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23. 并称“韩柳”的是哪两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24.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25. “诗圣”指的是谁?(杜甫)26.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著作?(诗经 )27. 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28. “五行”指什么?(金、木、水、火、土)29. “三百千”中的“百”是指哪部作品?(百家姓 )30. 陕西省著名的“无字碑”与哪位帝王有关?(武则天)3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32.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爱”还是“令正”?(令正)33.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
12、”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34.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什么?(龙)35.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哪一首词?(天净沙秋思 )3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绑在一起吗?(是的)37.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冬至)38. “长短句”是哪种文学体裁的别名?(词)39.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乐曲)40. 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左襟压右襟”还是“右襟压左襟”?(左襟压右襟)7、出自: 后汉书 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间乎?”班超字仲升,扶风
13、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1. “诗仙”指谁?(李白)2. “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下一句是什么?(病树前头万木春)3. “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贺知章)4. “自
14、缘身在最高层”的上一句是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5. 阿房宫是哪一朝代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秦代)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晏殊还是晏几道? 晏殊7. “知天命”一般指多少岁?(50 岁)8. 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动脉还是静脉呢?(动脉)9. 梅花三弄是传世名曲,其中“三弄”指的是“演奏次数吗”?(是)10.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河南)11. 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12. 天仙配属于什么曲种?(黄梅戏)13. 传说中被称为“酿酒始祖”的是谁?(杜康)14. 中医四诊包括什么?(望闻问切)15. “瘦金体”指谁的书法?(宋徽宗赵
15、佶)16. 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的作者是谁?(杨慎)17. 请问,峨眉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四川)18. “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哪部著作?(淮南子 )19.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土地之神)20. 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这句话出自哪部著作?(弟子规 )21. “三苏”苏洵、苏辙和苏轼,请问哪位辈分最高? (苏洵)22. 书法中“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王羲之)2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中的“佳节”是指什么?(重阳节或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24. 吃粽子、赛龙舟是我国哪个传统节
16、日的习俗?(端午节)25.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女词人?(李清照)26. “乞巧节”指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七夕节)27. “金陵”是哪座城市的古称?(南京)2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兄弟苏辙、子由)29.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哪首诗?(王湾次北固山下 )31. “但愿苍山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出自哪一首诗?(于谦咏煤炭 )32. 郑谷“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指的是谁?(李白 )33. “中国四大名园”中位于北京的是?(颐和园)3
17、4. 在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什么?(河豚)35. “三不知”出自左传 ,分别指“事情的开始” 、 “经过”和什么?(结果)36. 古人一般用“高足”指称什么?(别人的学生)37.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是谁说的?(孟子)38. 王驾“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得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社日/春社)39. “孟襄阳”指的是唐代哪位诗人?(孟浩然)40. “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劳而不怨)4、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18、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
19、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1. “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一句是什么?(去年天气旧亭台)2.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勾践)3. “五柳先生”指谁?(陶渊明、陶潜)4. “我舞影零乱”的上一句是什么?(我歌月徘徊)5.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是那次战乱之后?(安史之乱)6.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自哪里?(弟子规 )7.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什么?(驾车)8. “仓廪实则知礼节”的下一句是什么?(衣食足则知荣辱)9. 十面埋伏是
20、古琴曲还是琵琶曲?(琵琶曲)10. 霸王别姬属于什么曲种?(京剧)11. 请问京剧中典型形象包拯属于什么脸?(黑脸)12. “出师一表真名世”中提到的出师表的作者是谁?(诸葛亮)13. 孔子“闻过则喜”说的是谁?( 仲由/子路 ) 14.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第三层是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5.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哪首诗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6. 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用在哪一项活动上?(围棋)17.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
21、的是什么地方?(戏台)18.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出自哪部著作?(老子 )19. “茶寿”指的是老人多少岁?(108 岁)20.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中隐含的年龄是几岁?(141 岁)2、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 496 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22、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伯嚭还有孙子一起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
23、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1. “有教无类”是谁的主张?(孔子)2. “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思而不学则殆)3. 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伯牙、子期)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里?(静夜思 )5.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元宵节)6. 古代“弱冠”指男子多少岁?(20 岁)7. 成语“负荆请罪”是哪两个人?(廉颇、蔺相如)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论语 )9.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哪只手在外?(左手)10. “文武二圣”中“武圣”指谁?(关羽/关云长)1
24、1. 成语“管鲍之交”讲的是哪两个人?(管仲、鲍叔牙)12.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上一句是什么?(浊酒一杯家万里)1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是谁?(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4. 梁启超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这位东晋田园诗人是谁?(陶渊明)15. 请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主人公是宋代哪一位宰相?(宋代开国宰相赵普)16.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期颐)17. “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哪一首诗歌?(和 he4 子由渑 mian3 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18. 大学提出了
25、关于个人修养的三个目标,请问分别是什么?(“明明德” 、 “亲民” 、 “止于至善” )19.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述了什么节日?(元日/新年)7、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郸城回车巷远远看到廉颇,相
26、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
27、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0. 在古代, “豆蔻”指女子多少岁?(13 岁/13、14 岁)1.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庐山)2. 请问,四书包括什么?(论语 、 大学 、 孟子 、 中庸 )3. 古代女子多少岁行“及笄j j之礼”?(15 岁)4.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下一句是什么?(甲光向日金鳞开)5. “生
28、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孟子 )6. 有“刘罗锅”之称的是清代的哪一位宰相?(刘墉)7. “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上一句是什么?(回眸一笑百媚生)8. 人们常用“梨园”指代戏曲界,请问“杏林”指什么呢?(医学界)9. 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哪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10.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谁?(王湾)11.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汴京/汴梁、今河南开封)12.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西域)13. 请问被后世称为“杜拾遗” “杜工部”的是哪位诗人? (杜甫)14. 宋代哪位著名诗人就曾作猪肉颂 ,宣传猪肉的烹调之法?(苏轼)15. 请问“风声雨声读
29、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宪成说的吗?(是)16. 吃年糕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伍子胥)17. 四大名绣包括什么?(苏绣、蜀绣、湘绣、粤秀)18.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最早指什么?(竹匠泰山)19. 李白“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是哪?(成都) 20. 成语“汗流浃背”说的是谁的故事?(西汉周勃,回答不出汉文帝的问题)9、据史记 记载,汉武帝时,使臣 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
30、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16、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的功德。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
31、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 ”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没过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谗言,伍子胥力谏吴王拒绝越国越王勾践的求和,遭到嫌弃并被赐死。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给城内饥民,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苏
32、州人敬仰伍子胥的爱国忧民的精神,此后,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年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怀念,二来可供在送旧迎新的春节与亲朋好友分享。所以,苏州年糕的造型与城砖相似,而且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1. 成语“望梅止渴”与谁有关?(曹操)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是谁说的?(孔子)3. “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哪一派坚持的理念?(墨家)4.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哪里?(孟子 )5. “君子成人之美”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成人之恶 wu)6. “草桥结拜”讲的是谁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7. “三军可夺帅也”的下一句是什么?(匹夫不可夺志也)8. “东床快婿”的典故出自哪位在书法上有很
33、大成就的人物?(王羲之)9.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出处是?(王勃滕王阁序 )10. “愁云惨淡万里凝”的上一句是什么?(瀚海阑干百丈冰)11. 请问,在古代称呼中,家中四兄弟的排行分别是什么?(伯仲叔季) 12. “锥刺股”说的是谁的故事?(战国纵横家苏秦)13. 北宋时期,谁发现了石油?(沈括)14. 屈原投的是哪条河?(汨罗江)15. 成语“大公无私”讲的是春秋时期哪一位历史人物?(祁黄羊)16. “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孔子 )1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是谁说的?(庄子)18. 益友包括“友直” 、 “友谅”和什么?(友多闻)19. 北方冬至吃饺子
34、的习俗与谁有关?(张仲景 )20. 管子说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习主席对这四个维度有过精确而深刻的概括,请问,这四个维度指什么?(礼义廉耻)2、 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三国时期,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时,经过方城县一个叫梅林铺的地方。时值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曹操派人四处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终见不到一滴水。士兵们全军都很口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
35、。”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加快行进速度,最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8、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 2 。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无不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唯盼雀屏中选。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
36、,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来王羲之在来相府半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边想着蔡邕的书法。管家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问他话也不答理。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这“东床快婿 ”王羲之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