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适合机插的壮秧,是机插秧栽培技术的关键。适合机插的秧苗标准:秧龄 15-18 天,株高 14-16 厘米,叶龄 3-4 叶,苗挺叶 绿,基部宽 0.25 厘米左右,单株白根量 10 条以上,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育秧前期准备1、床土准备(此处换为育秧基质)。在秋耕、冬翻、春耕休闲田的耕作层中取表土,或地力肥沃、无残茬、砾石、 杂草、污染的菜园土,或耕作熟化的旱田土粉碎过筛。细土粒径 5 厘米左右,按每亩大田对应 100 千克备足。床土必须无草、无石子等杂物,以防插秧时卡秧爪,影响工作效率。2、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地力肥沃,田面平整的田块作秧田,按秧田与机插大田面积比例 1:100
2、 来落实秧田面 积。精做秧板。要求畦面宽 1.5 米,沟宽 0.25 米,沟深 0.15 米,四周沟宽 0.3 米、深 0.2 米。播种前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秧板面达到“ 实、平、光、直” 。秧板做得好,能增加透气性、使秧苗根系得到 较好生长,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之一。3、秧盘准备。采用机插专用秧盘,秧盘内径:长宽(58 厘米28 厘米)。一般每亩大田实际用盘 20 张左右。4、种子准备选种。应选择符合国家良种标准(GB 4404.1-1996)。纯度标准:杂交稻 96%以上,常规稻 98%以上;发芽率标准:杂交稻 90%以上,常规稻 85%以上。备种。一般常规粳稻品种,秧盘育秧每
3、亩大田应备精选种子3.5-4 千克( 净干谷),杂交稻 2-2.5 千克(净干谷)。晒种。晒种可提高种子活力,浸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 1-2 天。药剂浸种。一般亩用 17%菌虫清 30 克+10%吡虫啉 10 克,用水调成糊状,然后加清水 8 千克均匀稀释配成药液,浸 4-5 千克稻种(浸种数量较多可按上述比例配制)。在日平均气温 18-20的条件下浸泡 48-60 小时,日平均温度 20以上条件下浸泡 36-48 小时,科学合理浸种可有效降低种传病源基数,防止病害的发生。机插水稻浸种方法同上,对于秋优金丰品种,每亩须另外增加二支盾清(6% 杀螟丹水剂)8 毫升一起浸种。催芽。催芽至 90%稻
4、谷“破胸、吐白”即可,切忌谷芽 过长导致播种时伤芽。摊晾炼芽。一般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 4-6 小时,且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5、无纺布准备。根据秧田面积准备无纺布覆盖材料。确定播期。杂交水稻一般在 5 月中旬播种,常规水稻在 5 月下旬播种。机械化播种操作流程机械安装调试机械播种流水线播种集中堆盘、覆膜暗化出芽秧田摆盘覆盖无纺布揭布炼苗(可选择防虫网覆盖)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起秧待插其中水稻育秧机械播种流水线主要作业流程:放入空盘添加床土耙平床土浇水播种覆土耙平盖土取盘1、添加床土。调整机械播种流水线床土厚度 2-2.5 厘米,均匀铺平。2、浇水。水量应浇足浇透,达 饱和状态。3、播
5、量。每盘播芽谷“秋优金丰”为 120-130 克, “秀水 123”为 150-160 克。4、覆土。覆土要均匀适中,以盖没芽谷为宜。5、覆膜暗化。叠盘暗化可促进一次齐苗。叠盘高度不超过 30 盘,上面加盖一只播土不播种的秧盘,注意保湿,暗化时间 48 小时左右,以 60-80%芽鞘 顶出为 宜。6、移植秧田,覆盖无纺布。 经叠盘暗化的秧苗,应及时移植秧田,并覆盖好无纺布。秧田管理1、水浆管理。1 叶 1 心前应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于秧苗盘根;1 叶 1 心后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夜灌日排;移栽前 2-3 天,脱水炼苗。2、揭布炼苗。齐苗后,当秧苗 龄达 1
6、 叶 1 心至 3 叶时,即可揭布炼苗。揭布 炼苗原则一般以清晨揭为宜,揭后要及时上水,补充水分。3、追施断奶肥。对于未施壮秧剂的育秧田,一般在 1 叶 1 心期,亩用尿素 5 千克兑水 500 千克(每盘折尿素 2 克)于傍晚洒施或均匀浇施。4、做好病虫草防治。秧田期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一般在秧苗 2叶期后及时做好稻蓟马、灰飞虱,稻象甲等常发性病虫防治工作,并做好杂草、 杂株拔除工作,保证秧苗纯度。 对 于早播秧田要求揭布后用 40 目防虫网覆盖。5、施好起身肥,用好起身药。移栽前 3-4 天,视秧苗长势施用起身肥。亩用尿素 4-5 千克兑水 500 千克,于傍晚洒施,若秧苗叶色 浓绿可免施。移栽前 1-2 天,每亩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克加 28%快杀乳油 45 毫升兑水 40-60 千克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