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一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学案班级 姓名一、知识梳理: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和 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2、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 的影响。3、观察和试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由于人体感官的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而准确的判断,为了能正确的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扩大我们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4、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物的量和一个 进行比较的过程。5、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有 、 、 、 、 、 、 等(2)常见长度单位之
2、间的换算关系:1m= km= dm= cm= mm= m= nm(3)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4)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零刻度线最小刻度:读出每一大格的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观察 最小刻度,也叫最小刻度值。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5)使用刻度尺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放正确: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较厚的刻度尺还要垂直于被测物体的表面)思考:1、如果刻度尺放斜了会造成测量的结果比实际长度 (“偏大”、 “偏小”或者“不变” )2、如果零刻度线磨损而看不清楚了,可以 。看正确:眼睛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会使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 ,
3、视线偏右会使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 (填“大”或者“小” )读正确:先读出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然后在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读值,最后读出相应的单位。记正确:记录的测量结果应该包括三个部分。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如:12.35cm(6)长度的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来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7)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A:累积均值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 100 张(200 页)纸的总厚度,然后用总厚度2除以张数 100,算出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紧密的缠绕在铅笔上,记下缠绕的
4、圈数,然后量出这么多圈的总长度,最后用总长度除以圈,就得到了金属丝的直径)B:滚轮法:如测量操场的跑道的长度(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用轮子沿着跑道滚一次,记下轮子一共转动了多少圈,最后:跑道的长度=周长圈数)C:化曲为直法:如测量地图上某一段弯曲的铁路在地图上的长度。 (把一根细棉线的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然后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棉线和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最后棉线拉直,直接测出棉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即可)D:组合法等等:如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组合起来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6、体积的测量体积是指 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 、 、 、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 、 。这些单位之间
5、的换算关系是:1 = = = 3m3d3cm31L= = mL= 对于一些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我们可以直接利用 测量出必要的数据然后利用公式求得。如果要测量液体的体我们就要用到 和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放平稳:把量筒或量杯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看清楚量筒或量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量筒上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量杯越往上,刻度线越密集。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量筒或量杯内凹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相平。如果仰视读数时,读数会 ,如果俯视读数,读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对于不吸水也不溶于
6、水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以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使用排水法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工具和仪器有 ,对于会溶于水但是不溶于其他液体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则可以利用其他的液体替换水,使用和排水法原理一样的排液法进行测量。如测量一堆蔗糖的体积,可以利用汽油代替水使用排液法进行测量。排水(液体)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原理: 水物水物 vvv7、温度的测量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符号为 。人们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在这两个温度之间均分为 100 小格,则每一小格就代表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
7、光靠感觉来判断物体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且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的反映物体实际温度的高低,这时要确切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就需要用到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是粗细均匀,下面有一个玻璃泡,内装液体。常用的温度计按里面所装的液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等,按用途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气温计等等。思考:如果是先使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离开,然后再读数,会造成什么后果?记:最后将你所测量的温度记录下来,记录值应该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根据它的用途,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度是 。因此玻璃泡的
8、容积很大而且内径特别细,但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为了能方便使用体温计,体温计一般都要求离开被测人体然后再读数,因此在体温计内径的下端有一段非常细的弯曲,当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以后,弯曲处的水银会因遇冷而迅速的断开,因此它离开人体以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以后,要将体温计用力往下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总之,体温计内的水银柱由于体温计独特的结构,在不甩的情况下只能上升不能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温度的仪器和方法也不断的出现,出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如 、 、 、 、 等等。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
9、的重要方式。2.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扩大观察范围。3.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测量内容 仪器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长度 刻度尺 米(m) 1 千米=1000 米、1 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1 米 =106 微米=10 9 纳米体积 刻度尺 量筒 立方米(m 3) 1 立方米 =1000 升、1 升=1000 毫升1 毫升=1 立方厘米质量 天平 千克(kg) 1 千克=1000 克,1 吨=1000 千克时间 钟、表 秒(s ) 1 小时=60 分=3600 秒、1 分=60 秒温度 温度计 开尔文( K ) 摄氏度()4.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
10、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4(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 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 估计值+单位。5. 特殊长度的测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 0 刻度线。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6.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 ,四舍五入7
11、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8.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9.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摄氏度(37)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10. 温度计.1 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2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 100,冰水
12、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0 和 100 之间分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摄氏度。11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12 注意事项: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13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5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为 1C 0.1C刻度范围 一般为 0 100C 35 42C结构 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读数时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